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h2抑制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冯子强 左国伟 +7 位作者 石庆强 赵绿翠 罗念 游智梅 夏菁 李丹阳 李静 陈地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对肝癌Hep G2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Rh2(10~160μmol/L)诱导,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用CCK-8检测Rh2对细胞增殖影响;Transwell检测Rh2对细胞的迁移的影响;荧光素报告基因筛选可能的...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对肝癌Hep G2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 G2细胞,Rh2(10~160μmol/L)诱导,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用CCK-8检测Rh2对细胞增殖影响;Transwell检测Rh2对细胞的迁移的影响;荧光素报告基因筛选可能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Hep G2细胞中P-ERK、ERK、P-P38、P-38、P-JUK、JUK、MMP3等蛋白的表达;定量PCR方法检测AP1、MMP3基因的表达;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AP1、MMP3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分布。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Rh2对肝癌Hep G2细胞生长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ranswell检测显示Rh2对肝癌Hep G2细胞迁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荧光素报告基因筛选出AP1转录因子;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ERK、MMP3蛋白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PJUK、P-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K、JUK、P38蛋白则无明显变化;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AP1、MMP3的基因表达下降。荧光结果显示:AP1、MMP3均分布在胞质内,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其荧光表达量减弱。结论:人参皂苷Rh2可通过激活MAPK通路来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 G2细胞 Rh2 迁移 MAPK通路 AP1 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HDAC1/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夏菁 陈地龙 +5 位作者 左国伟 魏强 游智梅 李丹阳 刘泽洪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h2[20(S)-ginsenoside Rh2,Rh2(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HDAC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10-80μmol/L的Rh2(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Rh2(S...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单体Rh2[20(S)-ginsenoside Rh2,Rh2(S)]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HDAC2活性和周期蛋白的影响。方法 以10-80μmol/L的Rh2(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Rh2(S)对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中HDAC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10、20、40、60)μmol/L Rh2(S)诱导48 h后HDAC1、HDAC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p16INK4A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Rh2(S)在20-80μmol/L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FCM结果显示,60μmol/L Rh2(S)将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20、40、60)μmol/L Rh2(S)诱导K562早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为(8.09±0.86)%、(9.44±0.53)%、(22.80±2.16)%,与空白对照组(2.63±0.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μmol/L Rh2(S)能降低K562细胞中HDAC的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2(S)能够下调HDAC1/2和cyclin D1、CDK4,激活p16INK4A和p21的表达。结论 Rh2(S)可能是通过抑制HDAC1、HDAC2的活性,下调cyclin D1激活p16INK4A和p21的表达,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S) K562 细胞周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新的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大鼠海马结构神经元和突触数目 被引量:8
3
作者 师晓燕 赵圆宇 +5 位作者 卢伟 陈林 张蕾 姜蓉2,3 唐勇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建立定量研究海马结构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无偏体视学方法。方法选择18月龄正常雌性Long-Evans大鼠5只,取一侧大脑半球进行石蜡包埋后切取14μm厚的冠状连续切片。根据均匀系统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包含海马结构的连续切片中均匀随... 目的建立定量研究海马结构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无偏体视学方法。方法选择18月龄正常雌性Long-Evans大鼠5只,取一侧大脑半球进行石蜡包埋后切取14μm厚的冠状连续切片。根据均匀系统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包含海马结构的连续切片中均匀随机地抽取切片。将抽取的一组切片进行神经元的组织化学染色,以计数神经元的数目;将抽取的另外一组切片进行突触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计数突触的数目。在体视学设备下,计数大鼠海马结构CA1和DG的神经元数目和大鼠海马结构CA1、CA1放射层(CA1sr)、齿状回内分子层(DGiml)和齿状回外分子层(DGoml)的突触数目。结果得到大鼠海马结构CA1和DG的神经元数目分别为[(3.17×105)±(2.23×104)]和[(1.70×106)±(1.87×105)]。大鼠海马结构CA1、CA1 CA1 sr、DGiml和DGoml的突触数目分别为[(1.04×108)±(5.39×106)]、[(4.36×107)±(3.78×106)]、[(1.87×107)±(1.81×106)]和[(4.48×107)±(7.29×1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定量研究海马结构各区域内神经元数目和突触数目的方法,可为定量研究正常老年及各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状态下海马结构各区域内神经元数目、突触数目及神经元与突触数目关系的改变提供方法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结构 神经元 突触 大鼠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GF受体或IGF受体的表达与其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姜蓉 段江洁 +1 位作者 田静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s,EGF-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s,IGF-1-R)与其向上皮细胞分...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s,EGF-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s,IGF-1-R)与其向上皮细胞分化分化的关系。方法:取第3代(P3)-BMSCs分别用或不用含EGF、IGF-1的介质诱导培养;另取P5-BMSCs用EGF-R抗体或IGF-1-R抗体孵育4 h后,加入含或不含EGF、IGF-1的培养基培养。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细胞表达EGF-R、IGF-1-R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的时间。结果:P3-BMSCs分别于无诱导培养的8~11 d、10~14 d和16~18 d首次表达EGF-R,IGF-1-R和CK;经EGF或IGF-1诱导后,EGF-R、IGF-1-R的表达较无诱导组提前2~4 d。P5-BMSCs经抗EGF-R或IGF-1-R抗体阻滞后,细胞表达CK的时间较对照晚2 d。结论:EGF-R和IGF-1-R的表达与培养的BMSCs向上皮细胞分化密切相关;体外培养的P4-BMSCs~P5-BMSCs为加入外源性EGF、IGF-1诱导其向上皮细胞分化的最佳时间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受体 分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 被引量:3
5
作者 林雪梅 李芳菲 +2 位作者 姜蓉 王莎莉 王亚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 目的:构建携带人LIF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为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lif为模板,PCR扩增LIF基因,将扩增片断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pEGFP-Nl中,形成重组表达载体pEGFP-Nl/lif,并用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及Western杂交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lif,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实现表达,检测到融合蛋白EGFP-LIF.结论重组pEGFP-N1/lif载体构建成功,可用于标记LIF蛋白,为进一步研究LIF在维持人胚胎生殖细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CD_(34)^+细胞的体外扩增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伟 王亚平 +1 位作者 王莎莉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扩增作用。方法:应用StemsepTM阴性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不同组合细胞因子进行扩增1 ̄3w。结果:FL+Tpo+SCF+IL-3+GM-CSF+G-CSF+Epo...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的扩增作用。方法:应用StemsepTM阴性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经不同组合细胞因子进行扩增1 ̄3w。结果:FL+Tpo+SCF+IL-3+GM-CSF+G-CSF+Epo组合的扩增效果最佳,可分别扩增细胞总数、造血祖细胞集落总数(CFCs)、CD34+细胞达1627.57±52.93、56.78±8.13、41.09±4.11倍。FL和Tpo具有明显的协同扩增早期祖细胞的作用,CFCs和CD34+细胞在1 ̄2w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后逐渐衰退。结论:合理的细胞因子组合在大量扩增造血细胞的同时也有助于早期造血祖细胞的自我更新,把握适宜的扩增时机,将有助于扩增细胞在质和量上满足移植和基因治疗等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生长因子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烟雾提取物通过TGF-β1/Smad2通路诱导RLE-6TN细胞凋亡 被引量:3
7
作者 廖科 陈亚娟 +2 位作者 赵绿翠 巫凤苹 陈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研究烟草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上皮RLE-6TN细胞株24 h,分别加入0.5%、1.0%、2.0%CSE共培养48 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目的研究烟草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肺泡上皮RLE-6TN细胞株24 h,分别加入0.5%、1.0%、2.0%CSE共培养48 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500 nmol/L作用RLE-6TN细胞株24 h后,加入2.0%CSE共培养48 h。Hoechst染色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Smad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裂解片段(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0.5%、1.0%、2.0%)的CSE作用48 h后,Hoechst染色可见部分凋亡细胞,核发白、固缩、染色质边集等现象;细胞早期凋亡率由(5.270±0.526)%增加至(32.580±0.413)%(P<0.01);TGF-β1、p-Smad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增加;TGF-β1受体抑制剂(SB431542)干预后,Smad2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CSE通过激活TGF-β1/Smad2信号通路,参与调节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从而诱导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雾提取物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基过氧化氢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玥 姜蓉 +4 位作者 王萍 杨斌 姚欣 刘典锋 王亚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893-1896,共4页
目的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HSC/HPC后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衰老模型组(用t-BHP复制细胞体外衰老模型)。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 目的探讨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小鼠Sca-1+HSC/HPC后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细胞),衰老模型组(用t-BHP复制细胞体外衰老模型)。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细胞周期测定和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观察t-BHP诱导Sca-1+HSC/HPC衰老的生物学作用;RT-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16INK4a、P21Cip1/Waf1、CyclinD1、Cyclin E、CDK4、CDK2的表达。结果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的Sca-1+HSC/HPC纯度可达(87.33±1.25)%。衰老组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率为(57.9±4.2)%,高于对照组[(9.1±2.4)%,P<0.05],G0/G1期细胞比例为(87.53±4.03)%,高于对照组[(72.26±3.40)%,P<0.05],生成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数为(1.5±1.2)/104,低于对照组[(9.8±2.1)/104,P<0.05]。与对照组比较,衰老组细胞p16INK4a、p19Arf、p53、p21Cip1/Waf1 mRNA及P16INK4a、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表达上调(P<0.05),Cyclin E、CDK4、CDK2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t-BHP能有效诱导Sca-1+HSC/HPC衰老,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周期调控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衰老 三丁基过氧化氢 细胞周期调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气虚血虚模型与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9
作者 刘典锋 周王月 +5 位作者 蔡世忠 何轩 耿珊 张琛 孙可 王亚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89,共2页
目的:构建中医"气虚血虚"模型,探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及检测相关生物学指标,为阐释中医"气虚血虚"的现代生物学机理和探讨"补气生血"药物的作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6.5Gy的x射线一次性全... 目的:构建中医"气虚血虚"模型,探讨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及检测相关生物学指标,为阐释中医"气虚血虚"的现代生物学机理和探讨"补气生血"药物的作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6.5Gy的x射线一次性全身辐射C57小鼠,辐射6h内腹腔注射盐酸苯肼40mg/kg,建立"气虚血虚"模型(即骨髓抑制与贫血模型),分别在第3、7、14、28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外周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总数、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鉴定小鼠Sca-1+HSC/HPC、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数(MNCs)与造血干/祖细胞(Sca-1+HSC/HPC)数量、衰老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Sca-1+HSC/HPC阳性率、Sca-1+HSC/HPC细胞周期分布、脾指数与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段上模型组小鼠均表现出精神萎靡,行为迟缓,进食量下降等中医"气虚血虚"症候、外周血象各项指标降低,MNCs数下降,Sca-1+HSC/HPC数下降、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百分率(11.82±3.24)%,高于对照组〔(2.07±2.21)%,P<0.05〕、细胞周期G1期阻滞,G0/G1期比例为(86.70±3.79)%,高于对照组〔(69.31±3.07)%,P<0.05〕,S期比例减少、脾指数降低和脾脏退行性变化显著。结论:辐射和盐酸苯肼并用法可成功的建立中医"气虚血虚"动物模型,并导致造血干/祖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虚 动物模型 造血干/祖细胞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姜蓉 王建伟 +1 位作者 王亚平 王莎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阴性分选策略,以Stem sepTM系统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H SC/H PC),在液体培养体系加入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34+细胞进行诱导,检测细... 目的:探讨造血生长因子不同组合方式对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应用阴性分选策略,以Stem sepTM系统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H SC/H PC),在液体培养体系加入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34+细胞进行诱导,检测细胞总数、CD71+细胞和CD15+细胞比例及粒单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扩增数量。结果:液体培养体系中,以FL+Tpo+SCF+IL-3+Epo细胞因子组合对CD34+细胞向红系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最强,2w后CD71+细胞比例为61.20%±5.31%,BFU-E、CFU-E分别扩增27.12±3.95和30.65±40.26倍。以FL+Tpo+SCF+IL-3+GM-CSF+G-CSF细胞因子组合对CD34+细胞向粒系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最强,2w后CD15+细胞比例为56.18%±6.57%,CFU-GM扩增29.87±10.52倍。结论:合理组合生长因子,可定向诱导CD34+细胞生成大量血细胞,将有助于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诱导分化 造血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对人结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绿翠 张景勍 +3 位作者 游智梅 李科琼 罗念 李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3-869,共7页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结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分别加入吴茱萸碱1.5,3.0,6.0和12μmol·L-1继续培养24,48和72 h,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HCT-116细胞存活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结肠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分别加入吴茱萸碱1.5,3.0,6.0和12μmol·L-1继续培养24,48和72 h,CCK-8法检测吴茱萸碱对HCT-116细胞存活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吴茱萸碱对HCT-116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染色后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A1的表达及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结果吴茱萸碱1.5,3.0和6.0μmol·L-1作用24,48和72 h后,HCT-11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呈时间(r时间=0.744,P<0.05)和浓度(r浓度=0.953,P<0.01)依赖性。吴茱萸碱作用HCT-116细胞48 h后,S期细胞由正常对照组的(13.9±7.0)%增加至(39.7±11.7)%(P<0.05);细胞凋亡率由正常对照组的(4.2±3.0)%增加至(14.9±5.8)%(P<0.05)。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胞膜破裂,产生细胞碎片,并出现大量漂浮细胞;Hoechst染色可见部分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核发白、染色质凝集等凋亡变化;P53、Bax和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增加,Bcl-2、细胞周期蛋白A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吴茱萸碱能够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A1的表达;激活P53信号通路,下调Bcl-2、上调Bax,破坏Bcl-2/Bax的比例;激活胱天蛋白酶3,共同促进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 HCT-116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A1 胱天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对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悦 罗艳敏 +5 位作者 唐静 梁芯 祝佩林 肖凯 谢雨涵 唐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56-264,共9页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CUS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SPT)筛选出成模大...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改变,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郁模型组,利用CUS刺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利用糖水偏好实验(SPT)筛选出成模大鼠。随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CA1区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精确的三维定量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内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和GFAP的表达。结果:CUS干预5周后,抑郁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及糖水偏好百分比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内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BrdU阳性细胞及BrdU/GFAP双标细胞的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CUS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总数量及其新生细胞减少,提示了抑郁症海马CA1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其新生细胞的改变可能是抑郁症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 海马 星形胶质细胞 体视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庆强 左国伟 +7 位作者 冯子强 赵绿翠 罗念 游智梅 夏菁 李丹阳 李静 陈地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7-922,共6页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TSA)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TSA(50-500 nmol/L)诱导,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TIC/PI双染细胞检测凋亡...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TSA)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TSA(50-500 nmol/L)诱导,同时设空白对照组,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TIC/PI双染细胞检测凋亡;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采图;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β-catenin、HDAC1、HDAC3、H3K9、CyclinD1、Bax等蛋白的表达。定量PCR方法检测HDAC1,HDAC3基因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TSA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表明,药物组细胞G0/G1期所占比例增加,S期所占比例下降,G2/M所占比例增加;细胞凋亡检测表明,空白对照组凋亡率(6.22±0.25)%;250 nmol/L组凋亡率(7.17±0.20)%;500 nmol/L组凋亡率(18.14±0.4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随着时间推移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良好;而药物组细胞则出现变形,有大量漂浮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β-catenin、H3K9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CyclinD1、HDAC1、HDAC3的表达水平则呈下降趋势;定量PCR结果显示:HDAC1、HDAC3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TSA可通过抑制HDAC的活性,促进组蛋白乙酰化,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周期阻滞及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曲古抑菌素 凋亡 Β-CATENIN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燕莉 张毅 +4 位作者 晁凤蕾 蒋林 周春妮 杨浩 唐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 目的:定量研究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OLG)的改变,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对OLG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AD组)和10月龄同窝生雄性野生型小鼠(WT组)各13只,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运用体视学方法计数各组小鼠海马CA1、CA2-3和齿状回(DG)内Olig2+细胞和2',3'-环核苷酸3'-磷酸二酯酶(CNPase)阳性细胞总数;体外培养小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MOPC),给予Aβ1-42,运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LG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含量。结果:AD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性长于WT小鼠(P<0.05),穿台次数显著性少于WT小鼠(P<0.05);AD小鼠海马各区Olig2+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增加(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正相关,与穿台次数呈负相关,而各区CNPase+细胞总数均较WT小鼠显著性减少(P<0.05),且与逃避潜伏期呈负相关;Aβ1-42干预后MOPC的NG2及CNPase的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Olig2含量也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成熟OLG丢失、少突胶质细胞系异常增殖;Aβ可能引起OLG损伤和发育异常;保护海马成熟OLG以及调控OLG发育可能是防治AD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空间学习记忆 海马 少突胶质细胞 体视学 APP/PS1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通过激活Gsk-3β削弱β-catenin在肝癌HepG2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庆强 左国伟 +7 位作者 冯子强 赵绿翠 罗念 游智梅 夏菁 李丹阳 李静 陈地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6-1485,共10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对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LOV-EF1a-MCS-3FLAG-β-catenin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变化。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采用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h2对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LOV-EF1a-MCS-3FLAG-β-catenin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强度变化。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采用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产生Gsk-3β活性;用PCR法检测细胞Gsk-3β、β-catenin、Bcl2、CyclinD1、Bax、MMP3基因的表达;用CHIP法检测细胞Bcl2、CyclinD1、Bax、MMP3基因的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Gsk-3β、β-catenin、Bcl2、CyclinD1、Bax、MMP3蛋白的表达。结果:用pLOV-EF1a-MCS-3FLAG-β-catenin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被感染的HepG2细胞命名为HepG2-β-catenin;CCK-8分析结果显示,加药组给予(10-160μmol/L)Rh2后HepG2及HepG2-β-catenin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且Rh2对肝癌HepG2-β-catenin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在HepG2细胞中48、72 h半数抑制率分别为100μmol/L,58.12μmol/L,在HepG2-β-catenin细胞中48、72 h半数抑制率分别是129.2μmol/L,83.33μmol/L,故Rh2作用于HepG2-β-catenin细胞浓度均高于HepG2细胞,与HepG2细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Rh2可诱导HepG2和HepG2-β-catenin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HepG2+Rh2组G0/G1期(64.57±0.65),而HepG2-β-catenin+Rh2组G0/G1期(58.61±2.01);FCM检测结果显示,Rh2可诱导HepG2和HepG2-β-catenin细胞早期凋亡,HepG2+Rh2组凋亡率(17.27±2.77),而HepG2-β-catenin+Rh2组凋亡率(9.02±1.76)。ELISA结果显示,Rh2作用HepG2细胞12、24、48、72 h后,Gsk-3β的活性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48 h最高,随后其活性开始降低。Rh2诱导HepG2和HepG2-β-catenin细胞48 h,与对照组相比,Gsk-3β的活性均增高,而加入Bio后其活性降低,HepG2+Rh和HepG2-β-catenin+Rh2组间无明显差异;PCR、CHIP、WB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h2诱导HepG2和HepG2-β-catenin细胞后,Gsk-3β、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而β-catenin、CyclinD1、Bcl2、MMP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与HepG2-β-catenin+Rh2组相比,HepG2+Rh2组除Gsk-3β外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更为显著。结论:过表达β-catenin可削弱人参皂苷Rh2对肝癌HepG2细胞的药理作用。人参皂苷Rh2通过激活Gsk-3β降解β-catenin,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及抑制其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 HEPG2 GSK-3Β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耐受大鼠和压力易感大鼠大脑白质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梦兰 王瑾 +11 位作者 蒋艳红 罗艳敏 高原 肖倩 唐静 梁芯 黄春霞 陈林木 綦英强 晁凤蕾 唐勇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后压力耐受大鼠大脑白质体积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的改变,分析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是否与大脑白质的改变有关。方法选用50只4~5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 目的探讨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后压力耐受大鼠大脑白质体积及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的改变,分析对压力的耐受能力是否与大脑白质的改变有关。方法选用50只4~5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的大鼠在给予4周的CUS之后,根据糖水偏好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的结果筛选出压力易感组和压力耐受组。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评估各组的行为学水平,运用体视学方法计算各组大鼠白质体积和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体积。结果压力易感组的蔗糖偏好百分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压力耐受组(P<0.01)。压力耐受组OFT总成绩显著优于空白对照组和压力易感组(P<0.01)。压力耐受组的白质体积显著性高于压力易感组(P<0.01),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耐受组白质的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显著性高于压力易感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质和白质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改变可能与抑郁易感性差异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 压力耐受 白质 有髓神经纤维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在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中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静 孔祥如 +4 位作者 刘文嵚 窦霄云 赵怡 唐勇 修芸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大脑NMDAR亚基NR1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NR1、NR2C和NR3A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K-801处理组在旷场内10 min总运动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 min及5 min内探孔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在开臂内停留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R1在小鼠神经细胞胞膜、轴突周围和髓鞘部位均有表达。大脑皮层、海马内的NMDA-R亚基NR1,NR2C及NR3A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胼胝体区域NR1和NR2C mRNA表达在两组间同样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MK-801慢性给药组小鼠胼胝体区域NMDA-R亚基NR3A 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NMDA-R在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等部位确有表达;胼胝体部位NR3A亚基上调可能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 精神分裂症 NR1 NR2C NR3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