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后线粒体Drp1通过LRRK2-HK2诱导mPTP过度开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晨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究缺氧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的调控机制。方法: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缺氧后mPTP开放情况... 目的:探究缺氧后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对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的调控机制。方法: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缺氧后mPTP开放情况;通过超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和细胞质成分蛋白;使用Co-IP和Westernblot检测缺氧或者干预Drp1、干预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后Drp1的表达分布情况、HK2与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 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结合情况、Drp1与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LRRK2)结合情况;使用蛋白分子对接和蛋白芯片方法筛选Drp1的潜在结合蛋白及结合位点;使用Drp1抑制剂和点突变法用于相应机制探究。结果:缺氧后Drp1发生线粒体转位促使mPTP过度开放(P<0.05)。使用Mdivi-1减少线粒体Drp1表达后可抑制mPTP开放,减少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释放(P<0.05)。缺氧后HK2-Thr473磷酸化水平减低引起的HK2线粒体分离会导致mPTP结构破坏,通过HK2 T473D点突变恢复HK2活性后,HK2与线粒体结合情况及mPTP开放情况明显改善(P<0.05)。Drp1蛋白芯片结果发现缺氧后Drp1可以与LRRK2结合并封闭其活性位点,通过Drp1 T595A点突变破坏Drp1-LRRK2结合后,HK2活性及HK2线粒体分离情况明显改善(P<0.05),mPTP开放情况明显减少(P<0.05)。结论:缺氧后线粒体Drp1通过封闭激酶LRRK2活性位点导致HK2 Thr473磷酸化水平减低及其线粒体分离,最终诱导mPTP过度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动力相关蛋白1 富含亮氨酸重复激酶2 己糖激酶-2 线粒体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