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在PRK和LASIK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杜之渝 郭红 +3 位作者 郑晴 张大勇 陈曜 尹宏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43-344,共2页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 atory drugs,NSAIDs)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 y ,PRK )术后眼部疼痛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 ASIK)术...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 atory drugs,NSAIDs)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 y ,PRK )术后眼部疼痛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 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方法 通过不同用药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了解欧可芬、安贺拉、双氯芬酸钠在 PRK后的镇痛效果及双氯芬酸钠控制 L 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的疗效。结果  PRK后镇痛效果 :双氯芬酸钠 >安贺拉 >欧可芬。非甾体消炎药眼液对伤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影响。 L ASIK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发生率 :用药组为 1.6 % ,对照组为 3.0 % .结论 非甾体消炎药滴眼液在控制 PRK后眼部疼痛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双氯芬酸钠眼液效果更明显 ,同时它对减轻或抑制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bscan系统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状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之渝 郑晴 +3 位作者 陈曜 张大勇 郭红 尹宏民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通过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状态的研究来了解Orbscan Ⅱ系统的应用范围及价值。方法 应用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 Ⅱ系统对青年组 40 0眼和老年组 10 0眼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术前、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前角膜曲率计... 目的 通过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状态的研究来了解Orbscan Ⅱ系统的应用范围及价值。方法 应用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 Ⅱ系统对青年组 40 0眼和老年组 10 0眼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术前、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术前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 Ⅱ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值基本一致 ;老年组角膜前表面曲率高于青年组 ;老年组与青年组角膜后表面曲率基本一致 ,中央点值 -6 73~ -6 82D ,最高点值 -7 0 4~ -7 2 2D。术后Orbscan Ⅱ系统对角膜前表面的测量值低于角膜曲率计测量值 0 66~ 2 5D。Orbscan Ⅱ系统能早期发现角膜后圆锥。结论 Orbscan Ⅱ系统对于圆锥角膜病的早期发现以及角膜屈光性手术的术前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SCAN系统 角膜 前后表面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抑制兔Epi-LASIK术后haze形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武校 杜之渝 +1 位作者 刘维锋 刘德杰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7-571,共5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兔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7只,双眼行-10.00DEpi-LASIK手术,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组、Tet组、艾氟龙(FML)组,每...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兔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27只,双眼行-10.00DEpi-LASIK手术,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组、Tet组、艾氟龙(FML)组,每组18只眼。于术后0.5、1、2个月在裂隙灯下进行haze分级评估。各时间点随机选取各组动物6只眼,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表达。结果Tet组和FML组haze分级水平在术后0.5个月、1个月均明显低于NC组(P<0.01),术后2个月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术后各时间点Tet组和FML组TGF-β2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术后各时间点Tet组和FML组TGF-β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1);TGF-β2的表达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在术后1个月达高峰。结论Tet能有效抑制兔Epi-LASIK术后haze的形成,可能是通过下调角膜TGF-β2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Epi—LASI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杜之渝 周希媛 +2 位作者 张大勇 郭红 李祥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 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 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0.69 ±0. 19,术后裸眼视力 0.61 ±0. 11。术后 3月左右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明显,1年后最轻,该组 haze平均(0.53±0.17)级,屈光度回退平均(3.15 ±1.56)D。结论对于角膜较薄,不适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IK)的超高度近视患者,PRK的多光区切削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性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超高度近视 P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PRK术后Ⅲ型胶原的影响
5
作者 陶丹 杜之渝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兔PRK术后细胞外基质(ECM)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Tet实验组(0.05%、0.1%、0.2%),艾氟龙(FML)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PRK术后1周、2周、1个月、2...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兔PRK术后细胞外基质(ECM)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Tet实验组(0.05%、0.1%、0.2%),艾氟龙(FML)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PRK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基质Ⅲ型胶原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et各质量浓度组角膜基质Ⅲ型胶原表达减弱,均低于FML和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t可能是通过减少ECM-Ⅲ型胶原的生成而发挥其对haze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抑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牟章兵 杜之渝 晏丕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原代及传代兔角膜基质细胞,实验组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Tet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含等量PBS的培养液,同时用不同质量浓度氟美童作比较。采用四甲基偶氮...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原代及传代兔角膜基质细胞,实验组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Tet的培养液,对照组加入含等量PBS的培养液,同时用不同质量浓度氟美童作比较。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对细胞增生的抑制;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凋亡指标的改变。结果 Tet质量浓度为1~10μg/ml时,作用24、48、72h均明显抑制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P〈0.01),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其各时间点IC50均低于氟美童;FCM结果显示,实验组G0/G1期细胞增加,并可见细胞凋亡峰和凋亡率的升高;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实验组bax、bcl-2表达均增加,但bax增加更为明显。结论 Tet对角膜基质细胞的增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其抑制作用强于氟美童。Tet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而发挥其抗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角膜基质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