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9例成人EB病毒感染不同预后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巧合 胡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3-807,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我院无基础疾病的成人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不同预后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诊治情况,比较分析预后较好的与预后较... 目的:分析比较我院无基础疾病的成人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不同预后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确诊的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诊治情况,比较分析预后较好的与预后较差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在29例无基础疾病的成人EB病毒患者中,主要表现为26例发热,18例咽痛,22例淋巴结肿大,15例扁桃体肿大,4例肝大,8例脾大,14例白细胞升高和19例谷丙转氨酶升高等。预后较好的疾病患者年龄较小(P=0.001),更多见咽痛、扁桃体肿大(P=0.004),预后较差疾病的患者更多见红细胞减少(P=0.000)和血红蛋白降低(P=0.001)。常见的并发症为肝损害,不同的年龄在有肝损害与无肝损害患者之间有差异。结论:在无基础疾病的成人EB病毒感染中,不同预后的临床特征有差异,预后较好的疾病患者年龄较小,多为青少年,多见咽痛、扁桃体肿大,预后较差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易发生二系血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体外单个核细胞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新国 刘杞 孙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065-2068,共4页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 目的观察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uman augmenter of liver regeneration,hALR)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PKCα-NF-κB及IL-2的影响,探讨hALR免疫抑制机制。方法用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PBMC,分成正常对照组、刀豆蛋白A(ConA)刺激组(ConA组)和hALR干预组(ConA+hALR组)。ConA组用5μg/mlConA刺激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IL-2;ConA+hALR组用30μg/mlhALR对ConA刺激进行干预。于细胞培养0、8、16、32、40h时,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程度,Westonblot检测细胞内信号通路PKCα-NF-κB表达含量,Fluo-3AM装载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用双抗夹心酶联法检测上清细胞因子IL-2含量。结果ConA组细胞增殖逐渐加强,16h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α、NF-κB表达上调及上清IL-2含量增加趋势一致,在16h达到高峰(P<0.05)。ConA+hALR组细胞没有增殖,PKCα-NF-κB表达及上清IL-2含量最高峰后移至32h。每个时间点各组细胞内Ca2+浓度没有差别。结论hALR可能通过抑制PKCα-NF-κB通路阻碍IL-2的产生速度进而抑制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KCα-NF-κB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