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渐进重建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燕 龙其刚 +2 位作者 许振春 张文倩 蔡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图像,包括3组OSEM(OSEM_30、OSEM_60及OSEM_120组)和4组DPR(DPR_30、DPR_60、DPR_90及DPR_120组)图像;比较各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后者包括病灶和肝脏最大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即SUV_(max)及SUV_(mean);计算靶区本底比值(TBR)、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肝脏变异系数(CV liver)。以OSEM_120组为参考,绘制Bland-Altman图,观察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获病灶及肝脏SUV与基于OSEM_120组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相同采集时间下,各DPR组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相应各OSEM组;基于各DPR组所获病灶SUV_(max)、SUV_(mean),TBR、SNR、CNR及CV liver均优于相应OSEM组(P均<0.001)。相比OSEM_120组,DPR_30组主观评分及SNR均降低而TBR及CV liver升高,DPR_60组及DPR_90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改善(P均<0.05)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上述7组所测肝脏SUV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且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测病灶和肝脏SUV_(max)及SUV_(mean)均与基于OSEM_120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采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人工智能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18F-FDG PET/CT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赵彤 原凌 +4 位作者 李佳琳 赵铭 林艳梅 邢军 保兰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 目的:探讨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代谢参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周均行18F-FDG PET/CT显像,获得SUVmax、SUVmean、肿瘤-纵隔血池标准化摄取值比(TBR)、肿瘤-肝脏标准化摄取值比(TLR)。以SUVmax 41%作为阈值,测量MTV和TLG,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6-153个月,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FS)。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数据。结果:SUVmax、MTV、TLG、TBR、TLR预测肿瘤进展的最佳界值分别为22.25、256.05、5232.67、12.97、10.60,将患者按界值分别分为两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V和TLG与NCCN-IPI评分、Ann Arbor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以及C-MYC、BCL-2、BCL-6基因重排相关(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CN-IPI评分>3分、C-MYC、BCL-2、BCL-6基因重排阳性、SUVmax≥22.25、MTV≥256.05 cm^(3)、TLG≥5232.67 g、TBR≥12.97均为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HR:1.949-5.759,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重排阳性、BCL-2基因重排阳性、TLG≥5232.67 g均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4.660、3.350、4.031,均P<0.05)。结论:基线18F-FDG PET/CT代谢参数SUVmax、MTV、TLG、TBR、TLR均可作为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PFS的重要指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能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1460例健康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万钟 陈太弟 +2 位作者 陈秋云 余锦云 庞久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重庆地区1460例、年龄2~96岁健康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BMC)、单位面积骨矿物质含量(BMC/BW).男性713例、女性747例.结果表明:BMC、BMC/BW两性均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下降缓慢,各相邻年龄组... 本文报道了重庆地区1460例、年龄2~96岁健康人桡骨骨矿物质含量(BMC)、单位面积骨矿物质含量(BMC/BW).男性713例、女性747例.结果表明:BMC、BMC/BW两性均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下降缓慢,各相邻年龄组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50岁后下降迅速,各相邻年龄组均值差异显著(P<0.01).女性BMC、BMC/BW均显著低于男性 (P<0.05),年龄越大,差值越大.BMC、BMC/BW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r=0.61、r=0.45).运动员的BMC、BMC/BW显著高于其它各种职业组(P均<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物质含量 桡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腺病毒载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邱峰 陈世知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在普通腺病毒载体(Adv)纤毛头节区插入了具有整合素特异性的RGD肽,制备了一种新型RGD-Adv,以克服Adv基因转导的柯萨奇腺病毒受体依赖性。方法:用体外连接法构建RGD-Adv,并考察其基因转效率、稳定性及体外、体内毒性。结果:RG... 目的:本研究在普通腺病毒载体(Adv)纤毛头节区插入了具有整合素特异性的RGD肽,制备了一种新型RGD-Adv,以克服Adv基因转导的柯萨奇腺病毒受体依赖性。方法:用体外连接法构建RGD-Adv,并考察其基因转效率、稳定性及体外、体内毒性。结果:RGD-Adv可有效地实现向受试细胞转导基因,其转导能力随病毒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具有av亲和性的RGD-Adv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型腺病毒载体,将在基因治疗及实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RGD肽 整合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中的基因突变及其在诊断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袁耿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约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1%。常见的4种病理类型中,约80%的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中有BRAF突变(45%)、RET/PTC重排(20%~80%)和RAS突变(10%~20%)...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约占人类全部恶性肿瘤的1%。常见的4种病理类型中,约80%的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中有BRAF突变(45%)、RET/PTC重排(20%~80%)和RAS突变(10%~20%),但很少在同一个病灶中共存。约15%的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中,常见RAS突变(40%~50%)和PAX8-PPARγ点突变(35%),以及PI3K/AKT突变(6%~13%);胡尔特尔细胞(Hrthle cell,HC)瘤中存在RAS突变(5%~25%)。低分化和退行性甲状腺癌中(poorly and anaplastic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s;pDTC,aDTC)中,TP53点突变分别为60%~80%、15%~30%,RAS点突变分别为18%~27%、50%~60%,BRAF突变分别为15%、20%。髓样癌(medulla thyroid carcinoma,MTC)进展期常见到RET点突变。大多数基因突变会导致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系统的激活。应用分子诊断技术检测这些基因突变,可应用于TC的病理诊断、预测TC的预后,针对突变基因的靶点抑制剂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TC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基因突变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基序蛋白25过表达对肺癌细胞H1299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6
作者 屈灿 邱峰 +2 位作者 陈世知 粟林 敬怀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77,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三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25,TRIM25)过表达对人肺癌细胞株H1299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TRIM25高表达质粒载体,瞬时转染人肺癌细胞株H129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 目的:初步探讨三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25,TRIM25)过表达对人肺癌细胞株H1299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TRIM25高表达质粒载体,瞬时转染人肺癌细胞株H1299,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TRIM25蛋白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时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蛋白水平的变化。用顺铂分别处理转染前后的H1299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性,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同H1299空白组和转染pGCMV/neo空载体组比较,pGCMV-trim25转染组细胞中TRIM2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03,P=0.005);且TRIM25过表达时,细胞中PKM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01,P=0.003)。用顺铂处理后,pGCMV-trim25转染组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显著下降(P<0.00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亦明显降低(P<0.001)。结论:TRIM25在肺癌细胞H1299中高表达时,可能通过下调PKM2而降低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表达载体 三基序蛋白25 丙酮酸激酶M2 肺癌细胞H1299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LP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差异表达的验证
7
作者 毛小琴 邱峰 +2 位作者 邱宗荫 陈世知 贾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4-916,共3页
目的验证经手性药物比较蛋白质组学筛选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G蛋白β亚单位2样1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2-like1,GBLP)。方法分别用80μmol/L的R/S-普萘洛尔(R/S-propranolol,R/S-PRO)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目的验证经手性药物比较蛋白质组学筛选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G蛋白β亚单位2样1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subunit beta2-like1,GBLP)。方法分别用80μmol/L的R/S-普萘洛尔(R/S-propranolol,R/S-PRO)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3h。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鉴定差异表达蛋白-GBLP,Western blot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分别验证经R/S-PRO作用后,HUVEC细胞中GBLP的表达丰度差异和细胞内定位。结果Western blot和LSCM都证实,GBLP在S-PRO作用后的HUVEC中的表达丰度明显低于经R-PRO作用后的表达(P=0.011);GBLP定位于HUVEC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呈均匀分布,在膜上有局部聚集分布现象。结论Western blot和LSCM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GBLP 普萘洛尔 对映异构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WESTERN BLOT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的PEG修饰及其特性研究
8
作者 邱峰 陈世知 +1 位作者 陈虹 周远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3-185,2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腺病毒载体(Adv)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以达到改善Adv在体内免疫原性较强、血液半衰期短的不足。方法:使用活化的甲氧基PEG对Adv衣壳蛋白质进行修饰得到PEG化Adv(PEG-Adv),用A549细胞评价了PEG-Adv的抗体抵抗能力、...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腺病毒载体(Adv)进行聚乙二醇(PEG)修饰,以达到改善Adv在体内免疫原性较强、血液半衰期短的不足。方法:使用活化的甲氧基PEG对Adv衣壳蛋白质进行修饰得到PEG化Adv(PEG-Adv),用A549细胞评价了PEG-Adv的抗体抵抗能力、基因转导能力,并以体内试验考察其半衰期。结果:用本实验方法可通过调整反应中的PEG量控制Adv的PEG修饰率,PEG-Adv的血液半衰期及抗体抵抗能力显著优于普通Adv。结论:Adv经PEG修饰后,可显著改善Adv血液半衰期短、易被抗体中和等缺点,对开发高效的、有理想药动学特征的Ad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fulvestrant的合成与鉴定
9
作者 印国兵 曾斌 +2 位作者 刘瑛 孙璐 廖艳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建立氟维司群(fulvestrant)放射性碘(^(131)I)标记技术。方法:采用改良氯胺-T法对氟维司群进行放射性碘标记,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标记物稳定性,柱层析法分离及纯化,质谱法鉴定标记化合物,细胞结合实验及MTT实验检测标记化合物对MC... 目的:建立氟维司群(fulvestrant)放射性碘(^(131)I)标记技术。方法:采用改良氯胺-T法对氟维司群进行放射性碘标记,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及标记物稳定性,柱层析法分离及纯化,质谱法鉴定标记化合物,细胞结合实验及MTT实验检测标记化合物对MCF-7(ER+)细胞的结合及抑制能力。结果:在pH 7.5,室温反应5 min的条件下,碘化氟维司群标记率为(62.34±1.80)%,放化纯度为(98.6±3.4)%,48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μCi,标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保留了与人乳腺癌细胞MCF-7(ER+)的结合能力。结论:成功利用放射性碘标记氟维司群,为今后开发新型乳腺癌药物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31I) 氟维司群 改良氯胺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TRIM25和PKM2蛋白表达 被引量:9
10
作者 敬怀志 邱峰 +2 位作者 陈世知 粟林 屈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人组织中TRIM25、PKM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关联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TRIM25、PKM2蛋白在60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边正常肺组织(>5 cm)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临床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人组织中TRIM25、PKM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的关联性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TRIM25、PKM2蛋白在60例NSCLC组织和20例癌旁边正常肺组织(>5 cm)表达情况,同时运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RIM25、PKM2在10例新鲜NSCLC组织中表达情况,并结合标本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TRIM25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5%,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仅为10%(P=0.005)。TRIM25在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8.6%,而在鳞癌中为59.4%(P=0.017)。TRIM25被发现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PKM2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3.3%,而在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为30%(P=0.001)。PKM2在腺癌的表达为57.1%,而在鳞癌中为87.5%(P=0.008)。通过关联性分析TRIM25和PKM2存在相关性(P=0.026)。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当TRIM25表达升高时PKM2表达增长放缓。结论 TRIM25、PKM2蛋白可能同时参与到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25蛋白 PKM2蛋白 癌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酞菁铁的靶向乳腺癌纳米粒多模态成像和光热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雨蓓 郝兰 +5 位作者 李倩茹 黄美盈 熊亚岚 郑晨曦 王志刚 袁耿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2-782,共11页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酞菁铁(Iron(Ⅱ)phthalocyanine,FePc)并利用适配体AS1411引导靶向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新型纳米粒(AS1411-PLGA@FePc@PFP)。体外评价其理化性质、对MCF-7细胞的靶向能力、光声/超声的多模态成像能力、光热性能和光致相... 目的制备一种搭载酞菁铁(Iron(Ⅱ)phthalocyanine,FePc)并利用适配体AS1411引导靶向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新型纳米粒(AS1411-PLGA@FePc@PFP)。体外评价其理化性质、对MCF-7细胞的靶向能力、光声/超声的多模态成像能力、光热性能和光致相变及体内多模态成像。方法基于双步超声乳化法制备搭载FePc的非靶向纳米粒(PLGA@FePc@PFP),运用碳二亚胺法将尾部润饰有NH2的适配体AS1411与PLGA@FePc@PFP连接,制备出靶向纳米粒(AS1411-PLGA@FePc@PFP);检测其基本理化性质;激光共聚焦与流式细胞仪用于评估AS1411与PLGA@FePc@PFP连接情况;运用CCK-8检测AS1411-PLGA@FePc@PFP的细胞毒性;用激光共聚焦观察AS1411-PLGA@FePc@PFP体外靶向能力;分别用光声和超声成像检测AS1411-PLGA@FePc@PFP在体内外的成像;用近红外激光(660 nm)、热成像仪检测其体内外光热转化能力,用光镜记录激光辐照前后纳米粒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出AS1411-PLGA@FePc@PFP,透射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大小均匀,粒径(208.03±8.96)nm;电位(-10.8±1.14)mV;FePc包封率为(83.96±1.61)%。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S1411-PLGA@FePc@PFP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S1411已成功连接于纳米粒,其连接率为(93.31±2.58)%;激光共聚焦显示在靶向组中MCF-7细胞周围的纳米粒明显多于非靶向组。经过激光辐照后,带有FePc的纳米粒温度迅速升高,光镜下观察纳米粒发生相变,因此其具备良好的光热转化能力。光声成像结果显示:与不具备FePc的纳米粒相比,AS1411-PLGA@FePc@PFP具有良好的光声信号,并且纳米粒浓度越高,其信号强度越强,呈线性相关。超声和造影结果显示与不具备FePc的纳米粒相比,AS1411-PLGA@FePc@PFP的FePc可以实现良好光热转化,用于增强超声造影效果,且纳米粒浓度越高,成像效果越明显,呈线性相关。体内光声成像显示,尾静脉注射AS1411-PLGA@FePc@PFP和PLGA@FePc@PFP 6h后移植瘤内的光声信号值分别为(1.26±0.06)和(0.3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超声/造影成像提示经激光辐照后的靶向组与非靶向组信号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激光辐照后非靶向组瘤体温度为(40.63±0.78)℃,靶向组瘤体可升温至(50.53±0.56)℃。结论成功制备靶向乳腺癌的分子探针AS1411-PLGA@FePc@PFP,具有良好的光热效果,且可用于光声/超声多模态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铁 PLGA 适配体AS1411 乳腺癌 光声/超声成像 光热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放置时机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维贞 王艺潼 +2 位作者 董晓静 张文倩 孙荻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探究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不同宫颈成熟度足月妊娠引产的最佳放置时机及效果评价。方法:将足月妊娠孕妇按宫颈Bishop评分分为≤3分组、4分组及5分组,各评分组按地诺前列酮栓放置时间分为上午组(08:00-12:59)、下午组(13:00-17:59)及晚... 目的:探究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不同宫颈成熟度足月妊娠引产的最佳放置时机及效果评价。方法:将足月妊娠孕妇按宫颈Bishop评分分为≤3分组、4分组及5分组,各评分组按地诺前列酮栓放置时间分为上午组(08:00-12:59)、下午组(13:00-17:59)及晚上组(18:00-22:59),回顾性分析地诺前列酮栓在各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产程及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孕妇1139例,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3.59%,引产前宫颈评分≤3分组、4分组和5分组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95.75%、92.93%和90.12%(P<0.05)。有效组中羊水粪染发生率为11.0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13%,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16%。在阴道分娩产妇中,当宫颈Bishop评分≤3分,初产妇晚上放药时临产至阴道分娩的时间最短(4.82 h,P=0.005);经产妇晚上放药时临产至阴道分娩的时间也最短(4.01 h,P=0.044);其余组间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对于宫颈评分≤3分的孕妇,可考虑晚上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引产,对于宫颈评分>3分者,可选择医护人员精力充沛、方便操作、可密切观察的时间进行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前列酮栓 催引产 宫颈评分 放置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rhTSH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亚岚 袁耿彪 +1 位作者 黄美盈 何雨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4-958,共5页
目的:以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rhTSH)为靶向探针,测定131I标记rhTSH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和比活度,并探讨其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裸鼠模型中的体内分布情况和放射免疫显... 目的:以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rhTSH)为靶向探针,测定131I标记rhTSH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和比活度,并探讨其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裸鼠模型中的体内分布情况和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方法:采用氯胺T法,利用131I标记rhTSH,Sephadex G25M柱纯化放射性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度、室温稳定性及血清稳定性,并计算其放射性比活度,进而研究该放射性标记药物在荷K1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RII情况。结果:131I-rhTSH标记率为(93.04±1.13)%,放化纯度为(97.71±1.14)%,比活度为(4.92±0.06)MBq/μg;131IrhTSH放于室温1、6、12、24 h后所测得的放射性化学纯度分别为(92.94±0.34)%、(91.81±0.64)%、(91.38±1.20)%、(90.43±0.74)%;而与血清孵育1、6、12、24 h后所测得的放射性化学纯度分别为(92.59±0.73)%、(91.33±0.98)%、(91.01±0.73)%、(89.58±1.33)%。荷K1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示分子探针131I-rhTSH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靶向聚集,在24 h时肿瘤/肌肉(T/NT)比达最高,且肿瘤显影最清晰。结论:成功制备了分子探针131I-rhTSH,在荷人DTC裸鼠模型中有较好的靶向作用,为DTC的进一步诊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甲状腺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放射免疫显像 核素分子探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奥曲肽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亚岚 袁耿彪 +1 位作者 郑晨曦 饶茂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奥曲肽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32例临床疑似NB并至少接受了一项传统影像学检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核磁共... 目的探讨全身奥曲肽显像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接诊的32例临床疑似NB并至少接受了一项传统影像学检查[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的患儿进行全身99mTc-奥曲肽显像(99mTechnetium-Hydrazinonicotinyl-Tyr 3-Octreotide,99mTc-HTOC)检查,结果由两位主治或主任医师进行判定,参照标准为组织病理学、传统影像学及临床随访结果相结合。结果 99mTc-HTOC显像诊断灵敏度96.7%(29/30例),特异度50%(1/2例),阳性预测值96.7%(29/30例),阴性预测值50%(1/2例),诊断符合率达93.8%(30/32例)。有3例(10%)患儿行99mTc-HTOC显像后改变了初始分期,其中1例患儿从ⅡA期上升到Ⅳ期,其余2例患儿从Ⅲ期上升到Ⅳ期。结论 99mTc-HTOC显像提高了NB初始分期的准确性,可应用于儿童NB的诊断及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神经母细胞瘤 诊断 分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DOTA-MHI 148多模态显像剂在乳腺癌MCF-7鼠瘤模型的体内分布及活体成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美盈 袁耿彪 +2 位作者 潘东风 何雨蓓 李倩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以DOTA-MHI 148为靶向肿瘤细胞的探针,用放射性核素镥(177Lu)标记DOTA-MHI 148合成双模态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显像情况。材料与方法以177Lu标记DOTA-MHI 148,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 目的以DOTA-MHI 148为靶向肿瘤细胞的探针,用放射性核素镥(177Lu)标记DOTA-MHI 148合成双模态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显像情况。材料与方法以177Lu标记DOTA-MHI 148,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及室温稳定性。研究该分子探针在乳腺癌荷瘤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γ闪烁成像和近红外荧光成像情况。结果177Lu-DOTA-MHI 148在1 h时的标记率为(97.83±0.62)%,室温放置24 h后标记率为(95.75±0.56)%。生物分布结果显示,肿瘤内标记物的分布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高,在48 h分布达到最高,为(4.69±2.28)%ID/g,且肿瘤/肌肉比值达到最高,为40.53±16.09。成像结果显示,在48 h时肿瘤显影效果最佳。结论成功制备多模态分子探针177Lu-DOTA-MHI 148,该分子探针具有较好的室温稳定性。体内生物分布及γ闪烁成像、近红外荧光成像结果显示177Lu-DOTA-MHI 148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证实177Lu-DOTA-MHI 148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子探针 谱学 近红外线 放射性核素显像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177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在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
16
作者 詹连珊 袁耿彪 +2 位作者 潘东风 范永增 郑元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5期311-315,共5页
目的观察近红外荧光吲哚七甲川菁染料IR-783在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中对肿瘤的特异靶向作用。方法采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创建卵巢癌裸鼠模型,将IR-783注入15只裸鼠体内,之后采用MaestroTM2.10活体成像系统分别在30min、1h、6h、24h、48... 目的观察近红外荧光吲哚七甲川菁染料IR-783在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中对肿瘤的特异靶向作用。方法采用卵巢癌细胞株SKOV-3创建卵巢癌裸鼠模型,将IR-783注入15只裸鼠体内,之后采用MaestroTM2.10活体成像系统分别在30min、1h、6h、24h、48h观察染料的肿瘤特异靶向作用及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代谢分布。结果图像分析软件测得肿瘤平均体积(16.34±3.35)cm3,游标卡尺测得为(15.56±1.85)cm3(P=0.79);注射后30minIR-783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脏、肾脏和肺,6h肿瘤荧光强度达到峰值,注射后48h肿瘤部位仍存在少量荧光信号。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可无创、准确、直观地反映裸鼠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显像 吲哚七甲川菁染料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