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9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部分医院住院患者手术后疼痛现状的横断面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菊英 彭丽桦 +3 位作者 闵苏 李炜 徐颖 彭明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6,共7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调查重庆地区18家医院在2015年3月18日0:00至3月21日0:00期间曾接受手术、且年龄≥9岁的住院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调查在手术结束后48 h内完成。结果:实际调查患...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方法:调查重庆地区18家医院在2015年3月18日0:00至3月21日0:00期间曾接受手术、且年龄≥9岁的住院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和治疗情况,调查在手术结束后48 h内完成。结果:实际调查患者1 147例,实查率为98.12%。术后疼痛发生率约96.6%。调查当时各级医院总体中重度静息痛发生率18.3%,中重度运动痛发生率49.9%;术后曾经历的最剧烈静息痛和运动痛达到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42.0%和84.2%。其中,三级教学医院、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手术患者术后最剧烈静息痛达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30.7%、42.5%和54.7%(P<0.01),最剧烈运动痛达中重度的比例分别为78.5%、80.7%和93.4%(P<0.01)。各级医院镇痛药物平均使用率77.8%,三级教学医院(81.6%)使用率高于三级非教学医院(74.4%)。三级教学医院多选择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消炎药联合镇痛,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则以阿片类药物单一镇痛为主。各级医院镇痛方式均主要为患者自控镇痛,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结论:重庆地区住院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较高,其中三级教学医院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相对较低,以多种镇痛药物联合应用为主;而三级非教学医院和二级医院术后中重度疼痛较为普遍,以阿片类药物单一镇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DRG临床路径管控方案探索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玉廷 阳文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医保局本土化DRG分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评估临床路径效果。结果:实行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控后,不同分组的患者住院费用有效降低,且差异具... 目的:探索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医保局本土化DRG分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评估临床路径效果。结果:实行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控后,不同分组的患者住院费用有效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RG组层面,相比非路径组,RE13、RW19、CB19等路径组住院费用均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DRG组的检查费、药品费、耗材费、治疗费及其他费用均有效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DRG的临床路径管理可以通过有效降低具体病种费用,最终达到控制医疗支出、节约医保基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医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蒙蒙 龚放 +4 位作者 赵锡丽 杨刚毅 李志勇 杨增群 陈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419,共5页
目的:根据区域内的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糖尿病防治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患者血糖大数据分析,评价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趋势,了解住院患者血糖监控的薄弱环节,从而指导临床血糖管理。方法:基于多中心的信息化血糖管理平台,于2... 目的:根据区域内的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糖尿病防治管理现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患者血糖大数据分析,评价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趋势,了解住院患者血糖监控的薄弱环节,从而指导临床血糖管理。方法:基于多中心的信息化血糖管理平台,于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共10608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床旁血糖数据,采用群体模型(population model)、个体模型(patient model)、人-时模型(patient-day model)分析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构成比:高血糖、低血糖、理想血糖占比等情况。结果:共收集快速床旁监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血糖数据253738个,采用群体模型分析,高血糖达38.3%,理想血糖仅占20.5%;采用个体模型分析,住院期间曾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占13.2%,其中曾出现严重低血糖的患者占1.2%,发生严重低血糖患者为低血糖患者的9.4%;采用人-时模型分析,理想血糖的患者人时数为49.6%,高血糖发生率为60.2%,严重高血糖发生率为18.8%。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血糖占比低,高血糖占比高,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高血糖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传统内分泌科被动会诊模式导致部分高血糖事件处理不及时。所有时间段均发生了低血糖事件,且部分患者发生了严重低血糖事件,午餐前与空腹为高发时段,晚餐前血糖监测频次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监测 血糖管理 高血糖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丽 牟绍玉 +1 位作者 甘秀妮 牟绍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的硕士学历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硕士学历...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在重庆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的硕士学历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硕士学历护士完成了调查,其职业生涯状况得分为(78.38±12.70)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论文数多(β=0.497)、职称高(β=0.424)和月收入高(β=0.344)的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较好。结论 :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人数偏少,职业生涯状况水平有待提高,可通过加强学术成果产出管理、完善职称激励制度和提高待遇促进高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学历护士 职业生涯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重庆市5所三甲医院工作质量 被引量:8
5
作者 曾文婷 石磊 赵文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8,共3页
关键词 医院工作质量 质量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重庆市 医院管理者 医疗卫生改革 数理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美芳 张利军 +1 位作者 向丹 王云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78-2283,共6页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感染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138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Citrobacter freundii,CRCF)感染危险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月-2018年3月138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分为两组,CRCF组32例,非CRCF(Non-CRCF,NCRCF)组106例;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RCF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细菌同源性。结果 138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CRCF检出率为23.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OR=4. 057,95%CI=1. 574~10. 458,P=0. 004)和手术(OR=2. 938,95%CI=1. 160~7. 441,P=0. 023)是CRCF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共有7个MLST克隆型,以ST22(n=9)和ST115(n=9)型多见,两个新的ST型已被PubMlst数据库收录并分别命名为ST115和ST116; PFGE与MLST分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肿瘤和手术是CRCF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ST22和ST115是CRCF感染的优势克隆型;应加强对CRCF的监测和控制,预防CRCF的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危险因素 MLST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m-3/aletin-9信号通路探究三仁汤对Hp相关性脾胃湿热证胃炎症状改善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望 田生望 +1 位作者 贺单 陶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4-491,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三仁汤通过Tim-3/Galectin-9信号途径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HAG)脾胃湿热证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 mg/kg+阿莫西林100 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三仁汤通过Tim-3/Galectin-9信号途径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HAG)脾胃湿热证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 mg/kg+阿莫西林100 mg/kg+克拉霉素50 mg/kg+胶体果胶铋胶囊35 mg/kg)、三仁汤低剂量组(3 g/kg)、三仁汤中剂量组(7.5 g/kg)、三仁汤高剂量组(15 g/kg),每组12只。采用复合因素(劳倦+饮食+苦寒药+环境+生物因子(Hp菌液))构建HAG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按组别持续给药21 d。实验中观察大鼠的基本状况;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Hp定植;利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炎症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TNF-α、IL-4、IL-10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CD6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F4/80^(+)CD86^(+)和F4/80^(+)CD206^(+)亚型;RT-qPCR检测胃黏膜组织MCP-1、CD80、CD86、IL-4、CD206、CD16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im-3、Galectin-9蛋白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较空白组明显损伤,且Hp定植率、血清IFN-γ和TNF-α、胃黏膜组织CD68、Tim-3、Galectin-9蛋白表达及MCP-1、CD80、CD86、CD163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三仁汤高剂量干预显著改善了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了Hp定植率,并抑制了血清IFN-γ和TNF-α、胃黏膜组织CD68、Tim-3、Galectin-9蛋白表达、胃黏膜组织MCP-1、CD80、CD86、CD163mRNA表达(P<0.05)。结论三仁汤对大鼠HAG脾胃湿热证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并调节胃黏膜巨噬细胞的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im-3/Galectin-9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三仁汤 Tim-3/Galectin-9通路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内电图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的可行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梁晓红 杨静 +2 位作者 朱吕 周愉 蔡均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可行性,为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1例留置上臂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标准流程采集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通过两... 目的探讨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采用心腔内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的可行性,为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1例留置上臂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标准流程采集体表心电图和心腔内电图,通过两者的P波形态变化判断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最后行胸部X线摄片定位。以胸部X线摄片定位结果将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分为理想位置、位置深、位置浅3组,分析心腔内电图相关量化指标的截断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心腔内电图P波形态定位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位置准确性80.8%。心腔内电图P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P波振幅的比值可作为鉴别理想位置与位置深、位置浅的有效指标(AUC=0.721、0.643),其值为1.820~2.230时提示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结论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可用于上臂输液港留置期间导管尖端定位,准确性高,可保障上臂输液港的安全留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心腔内电图 导管 尖端位置 心电图 灵敏度 特异度 静脉输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听力学中的实践探索
9
作者 钱怡 杨玉成 +6 位作者 胡国华 康厚墉 江黎珠 左汶奇 钟时勋 雷艳 陈弢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听力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学生34名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线下教学模式;2020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学生35例为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 目的探讨基于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听力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9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学生34名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线下教学模式;2020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本科学生35例为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课程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平均课程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体评价得分、学习兴趣得分、团队协作能力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能力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PPPS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康复听力学教学具有一定优势,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互动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混合式 康复听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2介导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致腰痛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
10
作者 田雨 刘红珍 +3 位作者 张杰 谭波涛 殷樱 杨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894-1903,共10页
目的探究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在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诱导大鼠腰痛和机械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三维六自由度的低频振动(low-frequency vibration,LFV)诱导坐姿大鼠腰痛模型。将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究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2在模拟直升机低频振动诱导大鼠腰痛和机械性痛觉超敏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三维六自由度的低频振动(low-frequency vibration,LFV)诱导坐姿大鼠腰痛模型。将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trl)组和低频振动(LFV)组。在多裂肌损伤评估基础上,von Frey实验检测疼痛敏感性,旷场实验评估自主活动和焦虑水平,ELISA、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TrkA及下游分子Piezo2的表达。原代培养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神经元,经免疫荧光鉴定后设置Ctrl组、LFV组和LFV+D-G4(D-GsMTx4,Piezo2抑制剂)组,以Western blot检测Piezo2的表达,结合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水平。使用NGF(50 ng/mL)预处理神经元1 h,设置LFV组、LFV+NGF组和LFV+NGF+D-G4组,利用钙离子荧光探针观察胞内Ca^(2+)变化。结果LFV组大鼠多裂肌形态异常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行为学结果显示,其缩足反射阈值降低(P<0.05),旷场总活动时间、中心区域活动时间和中心区域路程减少(P<0.05),总静止时间、周围区域静止时间以及周围区域路程增加(P<0.05),DRG组织Piezo2、NGF和TrkA表达增加(P<0.05);细胞实验显示,与Ctrl组相比,LFV组神经元Piezo2表达增加(P<0.05),细胞内Ca^(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LFV组相比,LFV+NGF组Ca^(2+)水平升高(P<0.05),使用D-G4后,NGF对Piezo2的敏化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持续低频振动通过NGF-TrkA/Piezo2通路诱导大鼠腰痛和机械性痛觉超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腰痛 Piezo2 机械性痛觉超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浓度二甲基亚砜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谭燃景 康特豪 吴登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85-2395,共11页
目的探讨超低浓度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不同浓度的DMSO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低浓度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不同浓度的DMSO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细胞中的复合物帽状依赖翻译蛋白活性的影响;用7-甲基鸟苷三磷酸(7-methylguanosine triphosphate,^(7)mGTP)下拉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DMSO处理后细胞的真核起始因子4E蛋白(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及其结合蛋白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4E-BP1)、真核翻译起始支架蛋白(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eIF4G)的变化;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干预后,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量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11.0 nmol/L DMSO不仅可显著提高细胞的增殖率(P<0.05),还能提高细胞帽状依赖翻译起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P<0.05);^(7)mGTP下拉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1.0 nmol/L DMSO处理细胞后,可显著抑制4E-BP1与eIF4E的结合(P<0.05),明显促进eIF4G与eIF4E的结合(P<0.05);p-Akt(S473)、p-mTOR(S2448)、p-4E-BP1(T37/46)、p-p70S6k(T421/424)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P<0.05);AKt、mTOR、p70S6K、S6、eIF4E、4E-BP1总蛋白表达均上调;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干预组,p-Akt(S473)、p-mTOR(S2448)、p-p70S6K(T421/424))、p-S6(S235/236)的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雷帕霉素加DMSO组与雷帕霉素组的磷酸化水平比较,除p-eIF4E(S209)外,均明显上调(P<0.05);对Akt、mTOR、p70S6k、4E-BP1蛋白表达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DMSO组除4E-BP1外,Akt、p70S6K、mTOR蛋白表达均呈上调趋势(P<0.05)雷帕霉素组均明显下调(P<0.05);DMSO加雷帕霉素组与雷帕霉素组的表达相比,除p70S6K外,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超低浓度的DMSO(11.0 nmol/L)可通过介导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促进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皮肤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创面愈合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余爽 程瑜 +1 位作者 黄佳佳 李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12-1217,共6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1个多基因参与、多阶段的过程。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呈封闭环状结构的特殊非编码RNA,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环状RN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1个多基因参与、多阶段的过程。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呈封闭环状结构的特殊非编码RNA,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介绍了环状RN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环状RNA作为液体检测标志物监测卵巢癌进展的潜在价值和其在调控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环状RNA 肿瘤标志物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通过抑制cpxR延缓肺炎克雷伯菌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3
作者 张欢欢 冯伟 +1 位作者 华尚军 钱妍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01-1412,F0003,共13页
目的探究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MB)联合替加环素(tigecycline,TGC)对延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PMB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诱导耐药和延缓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6株KP为... 目的探究多黏菌素B(polymyxin B,PMB)联合替加环素(tigecycline,TGC)对延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PMB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诱导耐药和延缓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分离的6株KP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PM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1/2MIC浓度PMB单药及联合1/2和1/4MIC浓度TGC体外诱导6株KP,连续传代14 d监测MIC变化。选择延缓耐药效果最显著的686K菌株,通过转录组测序、qRT-PCR和蛋白组学分析686K野生株、PMB诱导耐药株(686K·R)以及PMB联合TGC延缓耐药株(686K·D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差异,并通过文献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延缓耐药过程中的靶基因,同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cpxR基因敲除株686K/ΔcpxR∷Apr及其回补株686K/ΔcpxR∷Apr/pRK415-cpxR,检测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体外诱导后MIC变化。结果亚抑菌浓度(1/2MIC)PMB单药诱导下,6株KP在2 d内均发生耐药;而联合TGC显著延缓耐药。转录组与蛋白组分析表明,686K·R株中,PhoP/Q双组分系统、脂多糖修饰酶及外排泵系统表达显著上调[|Log2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2,P<0.0001];而TGC可显著抑制相应的表达变化。成功构建cpxR缺失及回补株,在cpxR缺失株中,耐药相关基因phoP、pmrD、acrA表达量降低(P<0.001),且PMB单药诱导下耐药性延迟至第6天,回补株第2天恢复耐药表型;在cpxR缺失时,PMB联合TGC对延缓耐药性的效果与PMB单药诱导并无差异。结论PMB联合TGC可延缓KP对PMB的耐药。cpxR作为关键调控因子,可通过调节脂多糖修饰及外排泵AcrAB-TolC表达影响PMB耐药,在诱导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黏菌素B 替加环素 联合用药 cpx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卿小庆 席娟 +2 位作者 熊中雨 周雯 牟绍玉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5-960,共6页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TKA疼痛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行设计“医护人员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行为问卷”,...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优化TKA疼痛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行设计“医护人员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行为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3月—4月对307名承担TKA患者诊疗和护理工作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医护人员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护人员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行为总分为(77.42±10.59)分,得分率为86.0%。对当前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自我评价是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人员类别(手术室/骨科护士)、年龄、是否在校系统学习过TKA疼痛管理,共解释总变异的22.1%。结论 :医护人员TKA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态度积极,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主观规范存在差异,疼痛管理记录有待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疼痛管理 计划行为理论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对结直肠癌T2期与T3期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霓 韦鑫 +8 位作者 陈维娟 冯梅 张灵镜 刘玥希 赖奇 丁轩 刘欣杰 蒋伟 余菡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5,共9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T2期与T3期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在本院放射科行双能CT检查的结直肠癌患者,...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T2期与T3期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在本院放射科行双能CT检查的结直肠癌患者,共91例,根据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病理T分期标准分为T2组(n=43)和T3(n=48)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间CT定量参数和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比较CT参数模型和联合模型的AUC,评估诊断T2期及T3期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癌胚抗原、N分期、肿瘤位置、肿瘤长径、虚拟平扫CT值、脂肪分数、电子密度及双能指数在T2组与T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N分期、肿瘤位置、肿瘤长径、脂肪分数和双能指数是诊断T3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以上变量分别构建CT参数模型和CT参数+临床特征联合模型,其中CT参数模型诊断结直肠癌T3期的AUC为0.671(95%CI:0.558~0.783),联合模型的AUC为0.886(95%CI:0.815~0.957),且联合模型AUC值与CT参数模型AU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临床特征构建的回归模型对术前诊断结直肠癌T2期与T3期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T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愈合协会2023年《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指南(第3版)》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冉倩 徐蔚蔚 +2 位作者 孙航 罗运秋 刘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2-1067,共6页
对2023年伤口愈合协会发布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指南(第3版)》的41条推荐建议进行解读,为我国医护人员制定科学、有效的临床实践规范和相关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以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临床结局,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伤口愈合 指南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术前诊断增殖型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杰 魏晓凡 +2 位作者 陈伟 叶小龙 张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8-719,共12页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增殖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03例;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 目的基于增强CT影像特征构建增殖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术前预测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603例;其中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9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363)和内部验证组(n=156);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84例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增强检查,观察增殖型与非增殖型HCC患者临床资料情况及CT影像学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并在内部验证组和外部验证组对模型进行验证。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比增殖型和非增殖型HCC的预后。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示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DNA)定量阴性、肿瘤包膜不完整、瘤内坏死或缺血(≥20%)、动脉期环形高强化是预测增殖型HC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基于以上临床影像特征绘制预测增殖型HCC的列线图,在训练组AUC为0.805(95%CI:0.756~0.854),敏感度83.19%,特异度64.80%;在内部验证组中,AUC为0.793(95%CI:0.721~0.854),敏感度67.86%,特异度75.00%;在外部验证组中,AUC为0.842(95%CI:0.746~0.912),敏感度72.41%,特异度90.91%;校准曲线、DCA曲线示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性能和临床适用性均较好。经病理证实/预测模型诊断的增殖型HCC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均显著低于非增殖型HCC(训练组:P=0.005,P<0.001;内部验证组:P=0.006,P=0.006;外部验证组:P=0.002,P=0.015)。结论基于临床与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术前诊断增殖型HCC,且增殖型HCC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 肝细胞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预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糖尿病协会2024版《临床实践指南: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建议》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雪 许国琼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6-901,共6页
对德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2024版《临床实践指南: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建议》进行解读,总结2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方案,以期为我国医护人员制定2型糖尿病病人的膳食计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饮食 指南 解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渐进重建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燕 龙其刚 +2 位作者 许振春 张文倩 蔡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 目的观察深度渐进重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7例接受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患者,分别利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及DPR算法重建设备列表下每床位30、60、90及120 s数据,共得到7组PET图像,包括3组OSEM(OSEM_30、OSEM_60及OSEM_120组)和4组DPR(DPR_30、DPR_60、DPR_90及DPR_120组)图像;比较各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后者包括病灶和肝脏最大及平均标准摄取值(SUV),即SUV_(max)及SUV_(mean);计算靶区本底比值(TBR)、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肝脏变异系数(CV liver)。以OSEM_120组为参考,绘制Bland-Altman图,观察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获病灶及肝脏SUV与基于OSEM_120组所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相同采集时间下,各DPR组图像主观评分均高于相应各OSEM组;基于各DPR组所获病灶SUV_(max)、SUV_(mean),TBR、SNR、CNR及CV liver均优于相应OSEM组(P均<0.001)。相比OSEM_120组,DPR_30组主观评分及SNR均降低而TBR及CV liver升高,DPR_60组及DPR_90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改善(P均<0.05)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上述7组所测肝脏SUV_(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且基于DPR_30、DPR_60及DPR_90组所测病灶和肝脏SUV_(max)及SUV_(mean)均与基于OSEM_120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DPR算法用于重建全身^(18)F-FDG PET图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缩短采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人工智能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8024例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及地贫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70
20
作者 杜伟 欧阳小峰 +7 位作者 甘承文 郭海波 李嘉艳 周瑾 陈玲 单雪峰 曹玲 单幼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人群中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送检对象来自重庆各区、县共计8 024例样本,采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gap single polymeras chain reaction,GSPCR)结合反向斑点膜条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法)同时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各组标本送检之前已在各个医院进行外周血的红细胞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细胞、血红蛋白电泳指数测定进行地中海贫血的初筛。8 024例样本男1 267例,女6 757例,0~91岁,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16岁)317例,青壮年组(17~49岁)7 552例,老龄组(50~91岁)155例。结果:8 024例样本共检出α、β地贫111 7例,比例为13.92%。α地贫479例,其中常见缺失型α地贫基因型为--SEA/αα(332例),-α3.7/αα(84例),-α4.2/αα(15例),基因型以--SEA/αα最为常见,构成比分别为69.31%、17.54%、3.13%,共89.98%;以右缺失为主,--SEA/-α3.7 5例,--SEA/-α4.2 1例。非缺失型42例,占8.76%;确定为β地贫共619例,α复合β地贫19例。β地贫基因型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现12种基因型,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构成类型分别为CD17(A→T)、CD41-42(-TCTT)、IVS-2-654(C→T)、CD43、TATAboxnt-28(A→T)、βE共占96.12%,其中以CDl7(A→T)位点突变所占比例最高,CAP点突变和IVS1-1点突变各1例;8 024例样本中男性1 267例,其中地贫167例(13.18%),女性6 757例其中地贫950例(14.06%),男性和女性地贫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1,P=0.433);男性α地贫77例,女性402例;男性β地贫74例,女性545例,男性检测为α地贫或β地贫与女性的2种地贫检测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604);儿童组317例确定为地贫107例(33.75%),青壮年组7 552例确定为地贫982例(13.00%),老年组155例确定地贫28例(18.06%),地贫患者各个年龄组检测阳性无统计学差异(χ2=1.711,P=0.318)。结论:重庆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α地中海贫血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则以CDl7(A→T)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同时,青壮年组地贫的危害在于青壮年为生育年龄的集中段,所以对青壮年人群进行地贫的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