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立 郭华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提高视力 ,预防弱视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意义。方法 :观察 4 2例 (42眼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除、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 ,随访 ...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提高视力 ,预防弱视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意义。方法 :观察 4 2例 (42眼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除、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 ,随访 1~ 2 4月 ,平均 12月。结果 :术后葡萄膜炎反应较成人严重 ,矫正视力较满意 ,>0 .3共 2 7眼。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恢复视力、预防弱视及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睑内翻倒睫矫正并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鄢秀菊 李星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 :研究采用双重睑术式治疗各种类型上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双重睑术联合上睑内翻矫正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睑内翻倒睫 330例 ( 6 4 0眼 )。结果 :术后满意占 94 .85 % ,良好占 4 .2 4 % ,较差占 0 .91%。结... 目的 :研究采用双重睑术式治疗各种类型上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双重睑术联合上睑内翻矫正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睑内翻倒睫 330例 ( 6 4 0眼 )。结果 :术后满意占 94 .85 % ,良好占 4 .2 4 % ,较差占 0 .91%。结论 :改良双重睑术用于各种类型的上睑内翻倒睫 ,既能治疗眼病 ,矫正上睑内翻倒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术 上睑内翻矫正术 睑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3
作者 鄢秀菊 汤永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41-643,64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 ,特别是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方式 ,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视力等。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 82例 (10 8只眼 )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患儿 ,年龄为 2~ 14岁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IOL植入术 ,...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手术 ,特别是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方式 ,术中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视力等。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 82例 (10 8只眼 )先天性、外伤性、后发性白内障患儿 ,年龄为 2~ 14岁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IOL植入术 ,对术后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比术前提高者 94只眼 ,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后囊混浊 (PCO)、前房炎症反应等。结论 :2岁以上儿童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IOL植入是处理儿童白内障的有效手段。儿童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与成人相比有其特殊性。适时恰当的处理 ,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前段碱烧伤后房水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在眼内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立 汤永强 郭华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0-481,485,共3页
目的 :探讨兔眼前段碱烧伤后房水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 -α)及一氧化氮 (NO)于眼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碱烧伤组 ,并于术后 1、3、7、14、30天观察术后眼内... 目的 :探讨兔眼前段碱烧伤后房水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 -α)及一氧化氮 (NO)于眼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碱烧伤组 ,并于术后 1、3、7、14、30天观察术后眼内炎症反应 ,包括房水细胞计数和分类 ,同时测定房水TNF -α、NO-2 /NO-3 含量。采用SPSS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 q检验。结果 :碱烧伤后不同时间房水中细胞总数、TNF -α水平及NO-2 /NO-3 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 ,单核巨噬细胞及TNF -α、NO-2 /NO-3 于 7~ 14天高峰。房水中细胞总数、TNF -α水平及NO-2 /NO-3 含量与眼内炎性反应严重程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即炎性反应重时含量高。结论 :碱烧伤后眼内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房水细胞因子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房水 眼内炎 TNF-α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兔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乔岗 周希瑗 +3 位作者 张孝明 胡晓鹏 邓鑫 李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氩激光创建有色家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模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CNV的有关发生机制,为其进一步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有色家免2 0只( 4 0只限) ,每只兔一眼为实验眼,另眼为对照眼。以波长5 ... 目的:探讨氩激光创建有色家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 ,CNV)模型的可行性,初步探讨CNV的有关发生机制,为其进一步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有色家免2 0只( 4 0只限) ,每只兔一眼为实验眼,另眼为对照眼。以波长5 14 .5nm的氩绿激光(光斑直径5 0um ,功率0 .7W ,时间0 .1s) ,在距视盘2~3个视盘直径的颢侧髓线上下视网膜处密集照射2 0个点。分别于光凝后3,7,14 ,2 1,30天进行眼底荧光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及脉络膜造影(in 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 ,ICGA)。检查后处死动物( 4只/次) ,摘除眼球取眼后段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常规HE染色及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光凝后7天出现CNV ,兔CNV发生率尚( 6 3.8% ) ,眼底造影和光镜下均有相应改变,FFA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无关的荧光素渗漏,ICGA见CNV充盈;光镜下可见到CNV结构;光凝后2周开始VEGF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及内核层有表达。结论:氩激光诱导有色家免CNV模型成模时间短,成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激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液中添加bFGF对中期保存角膜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智勇 赵敏 +1 位作者 李鸿 杨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bPGF对中期保存角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配制保存液保存新西兰大白兔角膜 ,对照组为配制保存液保存 ,实验组为配制保存液加入bFGF(10ng/ml) ,两组在 30~ 34℃恒温条件下保存 16~ 18h后转入 4℃低温保存 ,在保存3、5、7d... 目的 :研究bPGF对中期保存角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配制保存液保存新西兰大白兔角膜 ,对照组为配制保存液保存 ,实验组为配制保存液加入bFGF(10ng/ml) ,两组在 30~ 34℃恒温条件下保存 16~ 18h后转入 4℃低温保存 ,在保存3、5、7d分别取保存角膜片行 30~ 34℃ 2h复温 ,台盼蓝 -茜素红联合染色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电镜检测细胞超微结构和PCNA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加入bFGF实验组保存角膜 ,角膜水肿较轻、皱褶较少、透明度较高 ,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和活性较好 (P <0 .0 5 ) ;并且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有PCNA阳性细胞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bFGF在中期角膜保存中有促进细胞增殖、保持角膜细胞活性的作用 ,可应用于中期角膜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活性 中期保存 角膜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4
7
作者 鄢秀菊 刘刚 李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手术技术,研究早期学习方法及手术并发症。方法经理论学习,动物实验,选择病例,临床实践96例10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结果在手术的前后两阶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分别为32%和64%,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手术技术,研究早期学习方法及手术并发症。方法经理论学习,动物实验,选择病例,临床实践96例10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结果在手术的前后两阶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分别为32%和64%,主要并发症后囊破裂发生率分别为30%和12%,63眼(63%)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结论学习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正规训练,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处理并发症等,安全地完成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31例眼底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华兰 张玲娜 汤永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眼底改变,以了解两者之间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关系。方法:对例(眼)患儿用托品酰胺散瞳后,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231462HIE结果:例中,例(眼)眼231148296底有改变,占总眼数。眼...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眼底改变,以了解两者之间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关系。方法:对例(眼)患儿用托品酰胺散瞳后,用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231462HIE结果:例中,例(眼)眼231148296底有改变,占总眼数。眼底改变主要表现为:视乳头、视网膜水肿,视网膜缺血,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血管病变和黄64.07%斑出血。结论:在轻、中、重度特别是中、重度患儿常有眼底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眼底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视眼与近视眼角膜曲率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杜之渝 白晋 +1 位作者 陈公洁 尹宏民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角膜曲率与临床屈光变化之关系。方法用美国Leica角膜曲率计对正视眼620只,近视眼580只进行角膜中央曲率测量。结果角膜中央曲率:正视眼为43.892±1.423D,近视眼为43.827±1.359... 目的研究角膜曲率与临床屈光变化之关系。方法用美国Leica角膜曲率计对正视眼620只,近视眼580只进行角膜中央曲率测量。结果角膜中央曲率:正视眼为43.892±1.423D,近视眼为43.827±1.359D(P>0.05);男性为43.63±1.395D,女性44.17±1.446D(P<0.01)。散光与角膜垂直及水平曲率相差较大有关。随着年龄增加,角膜中央曲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近视形成与角膜曲率关系不大,女性角膜曲率较男性大;散光形成与角膜形态不规则有较大关系,中老年屈光远视化主要是晶体屈折力减弱造成而非角膜曲率改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曲率 曲率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冷冻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华兰 李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冻治疗各种类型晚期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对我科1989~1999年冷冻睫状体治疗晚期青光眼13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下降2 gkPa(P<0. 01)。以最终眼压低于2 .8kPa...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冻治疗各种类型晚期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对我科1989~1999年冷冻睫状体治疗晚期青光眼137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下降2 gkPa(P<0. 01)。以最终眼压低于2 .8kPa为标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控制率为78. 95%,继发性青光眼控制率为75%。原发闭角与开角青光眼控制率为67. 31%。疼痛控制率为96. 64%。并对冷冻的温度、范围、次数、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及其机理作了探讨。结论:睫状体冷冻治疗对于难以控制的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体 冷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K液中添加透明质酸钠对角膜保存时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娟 赵敏 +1 位作者 徐智勇 李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46-2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改良M K液中加入透明质酸钠 (SH) ,对提高保存角膜质量和延长保存时间的作用。方法 参考M K液配方进行改良 ,自制中期保存液 (MMK液 ) ,另加入SH制成保存液Ⅰ (0 0 5 %SH)、Ⅱ (0 0 3 %SH)、Ⅲ (0 0 1%SH) ,对照组为MMK... 目的 探讨在改良M K液中加入透明质酸钠 (SH) ,对提高保存角膜质量和延长保存时间的作用。方法 参考M K液配方进行改良 ,自制中期保存液 (MMK液 ) ,另加入SH制成保存液Ⅰ (0 0 5 %SH)、Ⅱ (0 0 3 %SH)、Ⅲ (0 0 1%SH) ,对照组为MMK液 ,在保存 3、5、7、10d时 ,对保存兔角膜片行大体形态观察 ,台盼蓝 茜素红联合染色、SDH、G 6 P酶活性检测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各组在保存后不同时间点大体形态观察均有较明显差异 ;实验Ⅰ组 (0 0 5 %SH)与同期各组比较 ,其角膜片的透明度最好 ,水肿最轻。台盼蓝 茜素红染色活性内皮细胞百分率比较 ,实验Ⅰ组最高 ,对照组最低 ,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SDH和G 6 P酶染色平均透光密度值比较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改良M K液中加入SH可延长角膜保存时间 ,保存效果与SH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存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眼晶状体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永强 李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观察活体内兔眼晶状体再生现象及维生表素A对晶状体再生的影响。方法:兔眼行囊晶体摘除术,术后实验给隔日腹部皮下注射维生素A0.1ml,对照组隔日腹部皮下注射用水0.1ml,注射共持续2月。术后定期观察,16周后处死动物,观察晶状体再生... 目的:观察活体内兔眼晶状体再生现象及维生表素A对晶状体再生的影响。方法:兔眼行囊晶体摘除术,术后实验给隔日腹部皮下注射维生素A0.1ml,对照组隔日腹部皮下注射用水0.1ml,注射共持续2月。术后定期观察,16周后处死动物,观察晶状体再生情况并做组织切片和超薄切片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3眼和1眼可见虹膜后再生的晶状体样物质,行光镜和电镜检查为典型晶状体结构。结论:兔眼晶体摘除后可再生出具有典型晶体结构的物质,但目前尚未观察到完整的再生晶体。维生素A对上述过程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再生 维生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氧氟沙星滴眼及球结膜下注射的兔眼通透性比较
13
作者 孙航 杨淑群 +1 位作者 周远大 何海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 :比较左旋氧氟沙星 (LVFX)点眼和球结膜下注射后家兔眼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将 0 .3%LVFX滴入或球结膜下注射入兔眼 ,在不同时点取角膜、房水、虹膜 -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 目的 :比较左旋氧氟沙星 (LVFX)点眼和球结膜下注射后家兔眼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将 0 .3%LVFX滴入或球结膜下注射入兔眼 ,在不同时点取角膜、房水、虹膜 -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球结膜下注射LVFX后 ,不但在角膜、虹膜 -睫状体中具有更高的药物浓度 ,而且在晶状体和玻璃体内也有较高的药物浓度 ,与滴眼组相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氧氟沙星 药物分布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眼视觉剥夺大鼠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变化
14
作者 鄢秀菊 刘刚 周兰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84-785,794,共3页
目的 :研究单眼剥夺大鼠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 (CO)的活性变化。方法 :2周龄大鼠行单眼睑缘黏合 ,制作单眼视觉剥夺动物模型 ;DAB法观察大鼠视网膜铺片的组织化学反应情况 ,光学显微镜下分四个象限计数高、中、低CO活性视网膜节细胞数 ... 目的 :研究单眼剥夺大鼠视网膜细胞色素氧化酶 (CO)的活性变化。方法 :2周龄大鼠行单眼睑缘黏合 ,制作单眼视觉剥夺动物模型 ;DAB法观察大鼠视网膜铺片的组织化学反应情况 ,光学显微镜下分四个象限计数高、中、低CO活性视网膜节细胞数 ,间接反应视网膜细胞CO活性变化。结果 :视网膜CO阳性细胞数在剥夺眼与非剥夺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 ;非剥夺眼与正常对照组两眼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单眼剥夺 ,可造成大鼠剥夺眼视网膜C0阳性节细胞数下降 ;提示剥夺性弱视可能存在视网膜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觉剥夺 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兔眼后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其凋亡基因的表达
15
作者 李立 汤永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对兔晶状体摘除术后诱导后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相关基因 (P5 3、Bcl- 2 )的表达。方法 :在 12只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中分别注入 0 .2ml阿霉素 (0 .4mg/L) ,在术后 3周、8周分别行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染... 目的 :探讨阿霉素对兔晶状体摘除术后诱导后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并观察凋亡相关基因 (P5 3、Bcl- 2 )的表达。方法 :在 12只兔眼晶状体囊外摘除术中分别注入 0 .2ml阿霉素 (0 .4mg/L) ,在术后 3周、8周分别行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 ,计算P5 3、Bcl- 2基因表达阳性百分率。结果 :术后 3、8周TUNEL法标记的阳性凋亡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多 (P<0 .0 5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 3、8周比对照组显著增多 (P <0 .0 1)。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 3周时显著减少 (P <0 .0 1) ,在 8周时仍比对照组减少 (P <0 .0 5 )。结论 :阿霉素诱导兔后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用药组P5 3基因表达而Bcl- 2基因低表达 ,提示P5 3、Bcl- 2基因可能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 蛋白表达 P5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