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自力 冷志 +3 位作者 张唯力 杨光永 林艳君 乔天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癌肉瘤的区别、诊治及预后。结果本组2例术前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检发现... 目的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癌肉瘤的区别、诊治及预后。结果本组2例术前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检发现该肿瘤由大量梭形细胞组成,其中见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小圆细胞巢等成分,梭形细胞与癌成分间有移行区。免疫组化染色见肉瘤成分仍表达上皮标记。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行放疗化疗。2例均于术后10个月内因肿瘤复发、转移相继死亡。结论本病临床表现类似膀胱癌以血尿为主要症状,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分期有帮助,确诊依靠病检及免疫组化。应与癌肉瘤相鉴别。该肿瘤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预后极差。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文军 冷志 +2 位作者 易永芬 唐博 李圆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GISTs,其中40例以梭形细胞为主;17例伴有上皮样细胞,4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CD11795.0%(48/51),CD3480.0%(41/51)。结论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 病理研究 上皮样细胞 CD117 SP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来源 光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预干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陈玉培 牟崇明 +3 位作者 季道如 但伶 龚文婷 马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0-223,288,共5页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与HSP70 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I/R组2组、SF组2组,心肌缺血4 0min再灌注30min或12 0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MDA含量、SOD活性、H...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与HSP70 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R)模型,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I/R组2组、SF组2组,心肌缺血4 0min再灌注30min或12 0min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MDA含量、SOD活性、HSP70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结果:与I/R组比较:SF组的LVSP、±dp/d/max均升高而LVEDP降纸(P<0 .0 5 ) ;I/R12 0min后SF组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P <0 .0 5 )、HSP70 的表达增强(P <0 .0 5 ) ;电镜显示SF组的心肌损伤程度均轻于I/R组。结论:参附对I/R心肌的保护效应与其抗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作用和促进HSP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对Wistar大鼠脑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渝蓉 罗勇 +2 位作者 冷志 董为伟 李其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双侧“合谷”穴(LI4)对Wistar大鼠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h、再灌注3h及6h组HSP70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及电针双侧“合谷”穴(LI4)对Wistar大鼠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h、再灌注3h及6h组HSP70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缺血3h/再灌注6h+电针“合谷”穴组与缺血3h/再灌注6h组相比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提示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HSP70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HSP70 电针疗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睾丸组织中ALR的研究
5
作者 张唯力 郭书权 +3 位作者 刘杞 马英 乔天愚 张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组织中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的表达情况,探讨睾丸ALR与生殖的关系。方法取幼年、成年、老年大鼠睾丸组织以及部分肝切除(PH)术前、术后12h、24h、48h大鼠肝脏、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了解大鼠睾丸组织中ALR的表达。结果...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组织中肝再生增强因子(ALR)的表达情况,探讨睾丸ALR与生殖的关系。方法取幼年、成年、老年大鼠睾丸组织以及部分肝切除(PH)术前、术后12h、24h、48h大鼠肝脏、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了解大鼠睾丸组织中ALR的表达。结果睾丸组织中ALR广泛存在于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其中尤以精原细胞、精母细胞表达最强。不同年龄段ALR的表达不一样,幼年最强、成年次之、老年最弱。70%PH后肝脏ALR表达增强,24h达峰值,睾丸组织中ALR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睾丸组织有较强ALR表达,不同脏器的ALR作用具有脏器特异性,ALR与睾丸的发育以及精子生成及成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睾丸组织 肝再生增强因子 精子生成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障碍的原因探讨
6
作者 丁雄 刘长安 +4 位作者 陆昌友 许舸 马英 谭光智 冷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 :从胆囊动脉角度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 :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者各 30例 ,术前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 ,术后对病理切片做PAS染色 ,用北航CM - 2 0 0 0B型生物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胆囊动脉做... 目的 :从胆囊动脉角度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 :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者各 30例 ,术前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 ,术后对病理切片做PAS染色 ,用北航CM - 2 0 0 0B型生物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胆囊动脉做管腔图像分析和体视学图像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空腹和餐后胆囊体积明显增加 ,胆囊排空指数下降。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胆囊动脉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断面积的比值 (0 .81± 0 .0 9)明显大于单纯胆囊结石组 (0 .5 8± 0 .15 ) (P <0 .0 1) ,其平均光密度 (0 .4 1± 0 .0 7)也明显大于单纯胆囊结石组 (0 .30± 0 .12 ) (P <0 .0 1) ,血管大小 (周径 )对该比值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排空功能明显减退。PAS阳性物质在胆囊动脉壁沉积 ,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 ,可能是影响胆囊排空功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糖尿病 动脉 胆囊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