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左国庆 沈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本文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AC)与肝炎后肝硬化(HC)的临床特点并相比较,结果显示:职业分布 AC 以工人发病率最高占62.9%,明显高于其它职业(P<0.01),HC 以工人(48.2%)和干部(43.1%)居多,与其它职业也有显著差异(P<0.01)... 本文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AC)与肝炎后肝硬化(HC)的临床特点并相比较,结果显示:职业分布 AC 以工人发病率最高占62.9%,明显高于其它职业(P<0.01),HC 以工人(48.2%)和干部(43.1%)居多,与其它职业也有显著差异(P<0.01),年龄分布 AC>60岁组占33.9%,明显高于 HC 组(13.5%)(P<0.01),HC<40岁组占39.9%,明显高于 AC 组(24.2%)(P<0.05);AC 的临床特点以肝功能损害占优势,而 HC 则以门脉高压的表现为主。本研究为临床防治发病率日益增多的 AC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 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AC 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云 戴立里 +3 位作者 沈鼎明 姚云清 张大志 王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49,52,共3页
目的:为深入探讨肝纤维化的细胞机制,探索经济、稳定的肝星状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18%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星状细胞。结果:星状细胞的得率为1×107~3&... 目的:为深入探讨肝纤维化的细胞机制,探索经济、稳定的肝星状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18%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星状细胞。结果:星状细胞的得率为1×107~3×107/肝,纯度为90%,存活率为96%。结论:原位循环灌流法是有效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分离 原位循环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贤 戴立里 +1 位作者 贾丽萍 郑元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0%CCl4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注射液组给予黄芪注射液(80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七周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含量,肝组织...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0%CCl4和5%乙醇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黄芪注射液组给予黄芪注射液(80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七周后测定血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蛋白(LN)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LN的表达,HE、VG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血清HA、LN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MDA明显减少(P<0.01),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肝组织L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可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及减少LN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黄芪注射液 透明质酸酶 层粘蛋白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燕 左国庆 汤为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凋亡的情况 ;免疫组...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奥沙利铂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凋亡的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突变型p5 3,Bcl- 2 ,Bax ,Fas等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奥沙利铂对HepG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细胞阻滞于S期和G2 /M期 ,G0 /G1期细胞减少 ,作用 72h出现凋亡峰 ,电镜可以找到凋亡小体 ,免疫组织化学表明Bax表达增强 ,突变型 p5 3、Bcl- 2表达减弱 ,Fas表达无差异。 结论 :奥沙利铂具有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 ,其机制与促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和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肝细胞癌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对QGY细胞的作用:G_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5
作者 何松 左国庆 +1 位作者 沈鼎明 沈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 :观察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对肝癌QGY细胞的作用。方法 :检测紫杉醇对QGY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随着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增加 ,紫杉醇... 目的 :观察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对肝癌QGY细胞的作用。方法 :检测紫杉醇对QGY细胞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紫杉醇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随着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增加 ,紫杉醇对QGY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就越明显。 5 6 μmol/L紫杉醇作用 72h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78.6 % ,形态学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G2 /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结论 :紫杉醇诱发的人肝癌细胞的凋亡与细胞分裂期阻滞密切相关 ,这一作用机制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肝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A基因阳性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DNA损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洁平 沈鼎明 +1 位作者 杨致邦 高晋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28-930,共3页
目的 研究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制备 Hp培养滤液,PCR鉴定CagA基因。采用单细胞微凝胶电泳观察Hp(CagA+)培养滤液对GES-I细胞DN... 目的 研究 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制备 Hp培养滤液,PCR鉴定CagA基因。采用单细胞微凝胶电泳观察Hp(CagA+)培养滤液对GES-I细胞DNA的损伤作用。结果 Hp(CagA+)培养滤液可使GES-I细胞形成彗星现象。结论 HP(CagA+)培养滤液可以导致GES-I细胞的DNA损伤。DNA损伤可能是CagA诱导 GES-I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 胃粘膜上皮细胞 DNA损伤 HP感染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菌丝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糖原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霞 吴小翎 +2 位作者 刘玉侃 沈薇 沈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糖原的动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C1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虫草组。于造模3周、6周、9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标本。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测... 目的:探讨虫草菌丝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糖原的动态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CC1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和虫草组。于造模3周、6周、9周分批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标本。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法测定血清ALT、ALB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A浓度,蒽酮试剂法测定肝糖原浓度,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①3、6周虫草组大鼠血清ALT、ALB及HA浓度与对应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9周虫草组大鼠血清ALT、HA浓度显著低于9周模型组大鼠(P<0.05),而其血清ALB浓度则显著高于9周模型组大鼠(P<0.05):②所有虫草组及模型组大鼠肝糖原浓度均低于正常大鼠(P<0.01),且3、6、9周虫草组大鼠肝糖原浓度与对应模型组无差异(P>0.05);③3、6、9周大鼠间肝糖原浓度均无差异(P>0.05),即其肝糖原浓度无时间动态改变。结论:虫草菌丝在抗肝纤维化的同时不能改善肝糖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菌丝 实验 肝纤维化 肝糖原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与胃粘膜损伤及增殖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霞 屈健宁 沈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A基因)与胃粘膜损伤及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50例患者Hp的cagA基因,并经HE染色评定胃粘膜炎症程度、肠化生、淋巴小结及萎缩的发...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A基因)与胃粘膜损伤及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50例患者Hp的cagA基因,并经HE染色评定胃粘膜炎症程度、肠化生、淋巴小结及萎缩的发生率,免疫组化检测胃粘膜细胞核增殖抗原指数(PCNA LI%)。结果:37/50例含有cagA基因,消化性溃疡cagA基因阳性率高于慢性胃炎(P<0.01);cagA基因阳性者炎症程度和PCNA LI%均高于阴性者(P <0.05);但两组肠化生﹑淋巴小结及萎缩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cagA基因阳性Hp感染后可增加胃粘膜的炎性损伤及细胞增殖。cagA基因为Hp毒力指标之一,但并非致病的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顺铂致HepG_2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伟庆 沈薇 沈鼎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57-959,共3页
目的 利用Acivicin阻断GGT的功能 ,观察其单独对HepG2 凋亡及联用顺铂后对HepG2 的凋亡、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方法 细胞毒性测定采用MTT法。Acivicin和顺铂分别或联合处理HepG2 细胞。采用DCFH DA能被ROS作用发光的特性。通过流式... 目的 利用Acivicin阻断GGT的功能 ,观察其单独对HepG2 凋亡及联用顺铂后对HepG2 的凋亡、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方法 细胞毒性测定采用MTT法。Acivicin和顺铂分别或联合处理HepG2 细胞。采用DCFH DA能被ROS作用发光的特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的变化。凋亡检测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 (TUNEL法 )。结果 MTT法测定HepG2 IC50 值Acivicin为 1 4mmol L ,顺铂为 67μmol L。Acivicin 1 4mmol L和顺铂 67μmol L以及Acivicin( 1 4mmol L) +顺铂 ( 67μmol L)HepG2 2 4h细胞内的ROS显著升高 ,尤其是在当与顺铂联用时HepG2 细胞内的ROS升高就更加明显。TUNEL法测定Acivicin( 1 4mmol L)在 2 4、48、72h致HepG2 的凋亡率分别分 ( 16 3± 3 5 ) %、( 2 7 9± 4 3 ) %、( 4 7 2±3 0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顺铂 ( 67μmol L)HepG2 2 4h的凋亡率为 ( 73 4± 1 5 ) %,Acivicin( 1 4mmol L)+顺铂 ( 67μmol L)HepG2 2 4h的凋亡率为 ( 94 7± 0 5 ) %,较单用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顺铂致HepG2 凋亡的机制之一是增加细胞内ROS的产生。Acivicin抑制GGT ,干扰GSH代谢 ,可致HepG2 细胞内的ROS升高 ,使细胞凋亡 ,并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活性氧 凋亡 HEP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酒精性肝病时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左国庆 龚建平 +1 位作者 何松 刘长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 (KCs)Toll样受体 (TLR) 4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2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喂养组 (E组 )和葡萄糖喂养组 (C组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KCs膜上TLR4蛋白的合成 ;用...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 (KCs)Toll样受体 (TLR) 4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2 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喂养组 (E组 )和葡萄糖喂养组 (C组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KCs膜上TLR4蛋白的合成 ;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 (RT -PCR)测定KCs中TLR4mRNA的表达 ;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法测定门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 ,并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E组KCs膜TLR4蛋白表达较C组显著增强 ;E组TLR4mRNA的表达也显著高于C组 (P <0 .0 1) ;E组血浆内毒素浓度明显高于C组 (P <0 .0 1) ;E组肝组织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结论 :乙醇能诱导大鼠肝脏KCs合成TLR4蛋白及表达TLR4基因 ,TLR4在乙醇所致的肝损害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酒精性肝病 KUPFFE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血清糖抗原50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松 沈宜 +3 位作者 沈鼎明 陈姝 王景 沈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糖抗原50(CA50)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IRMA方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A50水平,并与43例良性肝病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CA50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 目的 探讨血清糖抗原50(CA50)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IRMA方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A50水平,并与43例良性肝病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CA50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CA50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为57.8%,与AFP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可由单纯测定AFP的65.7%提高到89.4%。 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中,血清CA50检测可作为肝癌辅助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FP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抗原50 原发性肝癌 血清诊断 CA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FP异质体印迹法和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春梅 沈鼎明 王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9-261,264,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 γ-G... 目的 探讨新的方法检测AFP异质体(AFP-L3)和γ-GTⅡ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抗体亲和印迹法检测AFP-L3,并结合γ-GTⅡ定性、定量检测了115例各种肝病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结果 γ-GTⅡ定量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其次为γ-GTⅡ定性及AFP-L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尤其是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的检出率。结论 AFP-L3、γ-GTⅡ是诊断PHC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对小肝癌及低浓度AFP肝癌具有重要意义,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的检出率,可以弥补AFP的不足,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划质体 γ-谷氨酰转肽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CD14蛋白的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立里 龚建平 +3 位作者 左国庆 吴传新 李生伟 刘长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时细胞()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KupfferKCsCD14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剂量~)和葡萄糖对照组。周和周活杀分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Wistar 512g/kg/24h48KCsFCM胞膜上蛋白的表达,同... 目的: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病时细胞()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肝损害中的作用。KupfferKCsCD14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乙醇喂养组(剂量~)和葡萄糖对照组。周和周活杀分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Wistar 512g/kg/24h48KCsFCM胞膜上蛋白的表达,同时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测定中的表达;用酶联免疫法()CD14RT-PCRKCsCD14 mRNAELISA测定血浆中TNF-α和-浓度变化;测定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中转氨酶()水平变化,并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IL6ALT结果: 乙醇组大鼠周时膜上已明显表达蛋白和 ,周时其表达进一步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4KCsCD14CD14mRNA8(P。乙醇<0.05)组周和周时血浆48TNF-α浓度、-浓度及内毒素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6 (P。乙醇组肝组织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对<0.05)照组肝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乙醇能诱导大鼠肝脏膜蛋白和的表达显著增强,血浆中细胞因子KCsCD14CD14 mRNA-TNFα和-浓度增加,引起肝脏形态改变和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KUPFFER细胞 脂多糖受体CD14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表达差异cDNA克隆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薇 吴显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HCC)相关基因,探讨其在HCC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正常肝组织,胎肝组织,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之间mRNA的表达差异,以肝癌cDNA片段MRG98.2为探针,对10例HCC及癌旁肝组织进行斑点印渍分析,并通... 目的:筛选肝细胞癌(HCC)相关基因,探讨其在HCC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正常肝组织,胎肝组织,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之间mRNA的表达差异,以肝癌cDNA片段MRG98.2为探针,对10例HCC及癌旁肝组织进行斑点印渍分析,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这些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获得55个HCC差示cDNA片段,其中24个cDNA片段同时表达于HCC和胎肝组织。HCC差示片段MRG98.2在7例HCC标本中表达阳性(7/10),癌旁肝组织弱表达(2/10)或无表达。VEGFmRNA在7例MRG98.2阳性表达的HCC标本中6例表达上调。结论:胚胎期某些基因的激活与HCC发生有关,差示片段MRG98.2可能是HCC相关的基因片段,其表达与VEGFmRNA一致,并可能与肿瘤浸润转移及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表达 差异 CDNA 克隆 HC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P21^(ras)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小翎 张小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ras原癌基因蛋白─P21raS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ER在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异型增生(21例)中均为阴性,胃癌(...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ras原癌基因蛋白─P21raS的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 ER在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异型增生(21例)中均为阴性,胃癌(40例)的表达阳性率为40%,三组比较有显著件差异(I<0.05)。p21ras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23.8%、47.5%,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I<0.05)。ER和P21ras的阳性表达在胃癌进展期显著高于早期(I<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亦显著高于无转移组(I<0.05)。结论 ER、P21ras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P21ras可作为癌前病变的随访标志物,ER在胃癌具有肿瘤特异性,P21ras和ER阳性的胃癌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P21^RAS 胃癌 癌前病变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线粒体tRNAs基因在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转化的胃上皮细胞中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洁平 沈鼎明 杨致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 研究CagA阳性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 (GES 1)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恶性转化的GES 1细胞与CagA阴性Hp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进行mRNA差异显示 ,以寻找Hp致胃癌发病的相关基因。结果mRNA差异显示片... 目的 研究CagA阳性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 (GES 1)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恶性转化的GES 1细胞与CagA阴性Hp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进行mRNA差异显示 ,以寻找Hp致胃癌发病的相关基因。结果mRNA差异显示片断之一命名为PFN2 ,仅在Hp(CagA+ )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中表达 ,斑点杂交结果与之一致。与GeneBank资料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提示PFN2与人类线粒体tRNAs同源性 10 0 % ,即为人类线粒体tRNAs基因的一部分。结论 人类线粒体tRNAs基因可能参与了Hp的CagA诱导的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 胃粘膜上皮细胞 线粒体tRNAs基因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持续压力下HepG_2存活细胞中P^(53)、C-myc、Bax、Bcl-2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庆 沈薇 沈鼎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 动态观察HepG2 细胞在顺铂压力下存活细胞中P53 、C myc、Bax、Bcl 2等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HepG2 顺铂耐药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 PCR法测定在顺铂压力下存活HepG2 细胞内凋亡和抗凋亡因子P53 、C myc、Bax、Bcl 2、NF ... 目的 动态观察HepG2 细胞在顺铂压力下存活细胞中P53 、C myc、Bax、Bcl 2等的变化 ,进一步探讨HepG2 顺铂耐药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和RT PCR法测定在顺铂压力下存活HepG2 细胞内凋亡和抗凋亡因子P53 、C myc、Bax、Bcl 2、NF κB的变化。结果 在顺铂压力下存活HepG2 细胞P53 、C myc等凋亡相关因子无明显变化。Bcl 2持续升高 ,Bax逐渐下降 ,Bcl 2 /Bax的比率值呈进行性升高。NF κBmRNA在 7d后出现明显阳性。结论 在顺铂持续压力下HepG2细胞的存活机制与Bcl 2持续升高、Bax逐渐下降有关 ,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顺铂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胃癌发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凋亡 形态学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转化的胃上皮细胞表达泛素活化酶E1基因
19
作者 陈洁平 沈鼎明 杨致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8-580,共3页
目的 研究CagA阳性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 (GES 1)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恶性转化的GES 1细胞与CagA阴性Hp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进行mRNA差异显示 ,以寻找Hp致胃癌发病的相关基因。结果mRNA差异显示片... 目的 研究CagA阳性Hp培养滤液对人胃粘膜上皮细胞 (GES 1)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CagA阳性Hp培养滤液诱导恶性转化的GES 1细胞与CagA阴性Hp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进行mRNA差异显示 ,以寻找Hp致胃癌发病的相关基因。结果mRNA差异显示片断之一命名为PFN1,仅在Hp(CagA+ )培养滤液处理的GES 1细胞中表达 ,斑点杂交结果与之一致。与GeneBank资料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提示PFN1与泛素活化酶E1同源性 99% ,即为人类泛素活化酶E1基因的一部分。结论 泛素 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中的泛素活化酶E1基因可能参与了Hp的CagA诱导的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 胃粘膜上皮细胞 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cagA基因与胃肠疾病的关系
20
作者 张霞 沈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胃肠疾病 出门螺杆菌 VACA基因型 CAG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