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梁丽芬 周召刚 +4 位作者 雷宇 钟珊 凌宁 周智 任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与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有效诊治并改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与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有效诊治并改善临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病原菌分布及临床预后等情况。结果同期收治肝硬化失代偿并行血培养患者1 071例,其中血培养阳性患者154例,并发BSI率14.4%。共分离出155株病原菌,分别为革兰阴性菌115株,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气单胞菌属;革兰阳性菌40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血培养阳性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仅48例(31.2%),中性粒细胞分类大于0.75者133例(86.4%);降钙素原检测大于0.5 ng/m L 74例(68.5%);患者治愈好转率为68.8%,死亡及自动出院率为31.2%。并发BSI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C级,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反复多次住院。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BSI的比例高,预后差,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经验性抗菌治疗,待药敏报告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必要时调整抗菌治疗方案,可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性肝硬化 血流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石小枫 郭树华 +3 位作者 吴刚 王志毅 任红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8-120,153,共4页
目的对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住院病人4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前做常规体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给药方案乙酰半胱氨酸8g/d,静脉滴注,疗程45天... 目的对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住院病人4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前做常规体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给药方案乙酰半胱氨酸8g/d,静脉滴注,疗程45天,同时配合基础综合治疗,并于用药前、用药后15天、30天、45天分别抽血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肾功生化、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揭盲后A组(治疗组)20例;B组(对照组)20例,脱落6例(A组2例,B组4例),乙酰半胱氨酸能显著降低血清TBIL、DBIL、ALT、AST,A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减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试验过程中病人耐受性好,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坚持用药2~3天后消失,1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黄永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39-844,共6页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免疫4周后,每组处死3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每组其余5只小鼠用结核杆菌H37Rv强毒株经尾静脉攻击,4周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8pg/ml、748±49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优于Mtb8.4基因疫苗组.表明hIL-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使Mtb8.4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力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联合免疫 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IL-12表达质粒联合含信号肽Mtb8.4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晖 李榕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含信号肽Mtb8.4(MS)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联合免疫组(MS基因疫苗+hIL-12组)、MS基因疫苗组、...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含信号肽Mtb8.4(MS)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后,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将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联合免疫组(MS基因疫苗+hIL-12组)、MS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将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 BCG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活性。用结核杆菌强毒株H37Rv静脉攻击小鼠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结核杆菌的菌落数。对小鼠的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经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的程度,经ZN染色检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2的水平,与BCG组相当,显著高于MS基因疫苗组,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表现为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结核杆菌的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但优于MS基因疫苗组。结论以hIL-12表达质粒与MS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显著增强MS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信号肽Mtb8.4(MS) hIL-12 联合免疫 细胞免疫应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表达质粒联合免疫的细胞免疫应答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晖 李强 +2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邓存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0,244,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15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CFUBCG免疫1次。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0±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结论hIL-12表达质粒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 MTB8.4 白细胞介素12 联合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原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晖 李榕 +3 位作者 钟森 罗月贝 任红 邓存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构建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克隆Mtb8.4/hIL12嵌合基因,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真核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 目的:构建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研究该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克隆Mtb8.4/hIL12嵌合基因,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真核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鉴定后,转染COS7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Mtb8.4/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用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免疫C57BL/6N小鼠,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并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杀伤作用。结果:pCIneoMtb8.4/hIL1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以其转染COS7细胞后,Mtb8.4/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获得表达。Mtb8.4/hIL12嵌合基因疫苗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IFNγ和IL2的分泌增加,IL4的分泌减少,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成功地构建pCIneoMtb8.4/hIL12重组质粒,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构建的Mtb8.4/hIL12基因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明显诱导CTL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晖 任小华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6-579,587,共5页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 3.1(+) -mtb 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 8.4 -linker基因 ,与pCI-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 ,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 3.1(+) -mtb 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 8.4 -linker基因 ,与pCI-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pCI-neo -mtb 8.4 -linker(pML)重组质粒 ,然后以pORF -hIL12质粒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hIL - 12基因 ,将hIL -12基因与pML质粒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mtb 8.4 /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mtb 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结论 :mtb 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mtb 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伤寒甲并发肺炎及多发性脾脓肿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波 郭树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副伤寒甲 肺炎 多发性脾脓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Mtb8.4/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9
作者 李晖 李榕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3.1(+) -Mtb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8.4 linker基因 ,与 pCI neo载体进行...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3.1(+) -Mtb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8.4 linker基因 ,与 pCI 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pCI neo Mtb8.4 linker(pML)重组质粒 ,然后以 pORF hIL12质粒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hIL 12基因 ,将hIL 12基因与 pML质粒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Mtb8.4 /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重组嵌合质粒转染COS - 7细胞后 ,用RT PCR方法鉴定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 ;转染COS - 7细胞后 ,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成功表达。结论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在COS- 7细胞中的成功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Mtb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MTB8.4 hIL-12 嵌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能力研究
10
作者 朱红梅 汤为学 张大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69-372,47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对卵巢癌细胞SKOV3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内皮细胞ECV304获得能稳定生长的ECV304-SKOV3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PT-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双室联合培养测定其游走... 目的:探讨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对卵巢癌细胞SKOV3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内皮细胞ECV304获得能稳定生长的ECV304-SKOV3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PT-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双室联合培养测定其游走能力与管腔形成能力,并分析其蛋白质合成能力、粘贴能力。并与亲代细胞ECV304比较。结果:ECV304-SKOV3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端粒酶活性强于亲代细胞ECV304(P<0.001),但粘贴能力减弱(P<0.001)。表达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增强(P<0.05),而粘合素(tenascin,TN)减弱(P<0.05)。ECV304-SKOV3细胞较ECV304细胞的游走能力强2.10倍,差异非常显著(P<0.001),管腔形成能力也明显增强,平均每视野管腔数分别为(12.4±1.517)条和(6.4±0.894)条(P<0.01),管腔长分别为(262.17±49.52)μm和(137.34±18.69)μm(P<0.01)。结论: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存活能力增强,表达多种细胞因子与血管形成因子增强,相应地游走能力与管腔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内皮细胞 血管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型黑热病1例
11
作者 夏红 周智 +3 位作者 张全海 黄英 张大志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2-272,287,共2页
关键词 内脏型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地方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