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MAPK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NF-κB和COX-2的调控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倩萍 邓华聪 赵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NF-κB、COX-2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p38MAPK和NF-κB、COX-2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一定浓度的高葡萄糖(25mmol/L)、高胰岛素(100mmol/L)、过氧化氢(100μmol/L)和糖基化终产物(100mg/L)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一定时间;先分别以一定浓度的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预处理细胞系HBZY-1,再给予上述4种因素孵育细胞系HBZY-1,观察细胞系HBZY-1p38MAPK、NF-κB和COX-2的表达。结果:高葡萄糖、高胰岛素、过氧化氢和糖基化终产物均可独立激活p38MAPK,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NF-κB、COX-2表达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B203580预处理后,NF-κB、COX-2表达显著降低,与相应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38MAPK可通过激活NF-κB、COX-2而诱导DM时肾脏的损害,p38MAPK和NF-κB、COX-2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NF-ΚB 环氧化酶2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改变及影响因素的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冯正平 王富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212,216,共2页
关键词 甲亢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提高青春期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途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倪银星 张素华 +2 位作者 吴静 汪志红 李全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改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细胞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制备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离体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细胞肌醇三磷酸(IP3)含量、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改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细胞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制备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离体肝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和RT-PCR法检测肝细胞肌醇三磷酸(IP3)含量、磷脂酰肌醇3-激酶p85α亚基(PI3Kp85α)mRNA和硒蛋白P(Se-P)mRNA表达量,同时观察体内外补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离体肝细胞Se-PmRNA、PI3Kp85αmRNA表达量和IP3含量均降低,以前两者更加明显;补硒组大鼠肝细胞Se-PmRNA水平升高,PI3Kp85αmRNA和IP3达正常组水平;在胰岛素刺激下,补硒组大鼠肝细胞PI3Kp85αmRNA和IP3水平与正常组相似,均较单纯高脂组明显改善;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抑制后,补硒组肝细胞IP3水平虽然升高,但仍低于正常组水平。结论亚硒酸钠改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改善肌醇磷脂PI3K信号通路有关,而对IP3水平的调节作用不及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P 胰岛素抵抗 亚硒酸钠 肌醇三磷酸 磷脂酰肌醇3-激酶 p85α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重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庆文 汪恕萍 董义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诱导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小鼠产生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等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 ,将质粒注射入小鼠胫前肌内。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胰岛素B链基因... 目的 :探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诱导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小鼠产生自身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等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 ,将质粒注射入小鼠胫前肌内。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治疗组 (T组 )和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预防组 (P组 )。应用斑点杂交技术 ,动态检测外周血、胸腺细胞和脾细胞bcl 2mRNA表达。结果 :①当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的小鼠在发病前注射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后 ,糖尿病的缓解率在第 2周为 70 % ,第 3、4周稳定在 6 0 % ,显著性高于D组和T组 ;预防有效者胰岛素的水平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②P组内 ,有效小鼠胸腺、脾脏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cl 2mRNA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别 ,高于D组和T组 ;但是无效者则显著性低于C组。结论 :预防性应用胰岛素B链基因疫苗可重建具有糖尿病发病倾向小鼠胸腺、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的免疫平衡 ,而为预防 1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糖尿病 胰岛素B链 基因疫苗 细胞凋亡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包装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宏庭 邓华聪 +2 位作者 蹇锐 兰丽珍 方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39-1441,共3页
目的 构建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 ,GK)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稳定的产毒细胞系 ,为将GK基因应用于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质粒pCMV4 GKZ1经EcoRⅠ BamHⅠ双酶切后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 目的 构建葡萄糖激酶 (glucokinase ,GK)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稳定的产毒细胞系 ,为将GK基因应用于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 质粒pCMV4 GKZ1经EcoRⅠ BamHⅠ双酶切后亚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 GK ,采用酶切及测序对重组体进行鉴定。而后脂质体转染PLX GK至包装细胞PA3 17,检测培养上清病毒滴度 ,挑选滴度较高的稳定产毒细胞系并对其行PCR及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构建了GK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 GK ,经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和读码框架正确、无突变 ;建立了稳定产毒细胞系PA3 17 GK ,其培养上清平均病毒滴度为 6.8× 10 5cfu ml,最高为 1.8× 10 6 cfu ml ,PCR及免疫组化证实GK基因整合入PA3 17 GK细胞基因组并有G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激酶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与胰岛素抵抗
6
作者 李晨钟 张素华 +1 位作者 邱鸿鑫 王春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44-446,共3页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EIA)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用放射酶分析法检测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的EIA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高血压患者的EIA、空腹血浆胰岛素(FIN...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EIA)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用放射酶分析法检测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的EIA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高血压患者的EIA、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伴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与不伴该病的高血压患者相比,前者的EIA、FINS高于后者,病程长于后者,而ISI低于后者(P<0.01或0.05)。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的EIA与FINS、收缩压及病程呈显著正相关,而与IS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红细胞胰岛素降解速度显著高于正常,并与其IR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酶 原发性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淀素对大鼠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秦贵军 何丽 +3 位作者 白悦心 董义光 张素华 宋方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7-589,共3页
目的 :观察胰淀素对大鼠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3组 ,以灌注生理盐水 (A组 )为对照 (n =7) ,灌注不同浓度 (B组 5nmol/h(n =7) ,C组 0 .5nmol/h(n =6 ) )的胰淀素 (amylin) 3h ,在灌注0min ,30min ,6 0m... 目的 :观察胰淀素对大鼠糖、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3组 ,以灌注生理盐水 (A组 )为对照 (n =7) ,灌注不同浓度 (B组 5nmol/h(n =7) ,C组 0 .5nmol/h(n =6 ) )的胰淀素 (amylin) 3h ,在灌注0min ,30min ,6 0min ,1 2 0min ,1 80min时采血测定游离脂肪酸 (NEFA)、甘油三酯 (TG)、胰岛素水平。后处死动物 ,取肝脏和肌肉以测定NEFA含量。结果 :灌注前A、B和C 3组动物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 (TG ,NEFA)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灌注后B、C 2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持续升高 ,30min时达到高峰 ,并分别高于A组 (P<0 .0 5 ) ;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B和C组灌注 6 0min时血NEFA开始升高 ,1 80min时升高最明显 ,并分别高于A组 (P <0 .0 5 ) ;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灌注 3h期间 ,A、B和C 3组血浆TG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肝脏NEFA含量在灌注 3h末 ,B和C组分别高于A组 ;3组肌肉NEF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淀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8
作者 戎健 邱鸿鑫 汪恕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与肾脏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链脲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喂养 2 8周 ,同时对部分糖尿病大鼠进行胰岛素治疗。测定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PKC活性、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GB MT... 目的 探讨糖尿病状态下肾小球蛋白激酶C(PKC)与肾脏改变的关系。方法 对链脲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喂养 2 8周 ,同时对部分糖尿病大鼠进行胰岛素治疗。测定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PKC活性、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GB MT)和尿蛋白质 肌酐 (Pr Cr)比值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糖尿病大鼠在血糖水平和HbA1c含量增高的同时 ,PKC活性、GB MT和尿Pr Cr比值都显著增加 (P <0 .0 1 ) ;PKC活性与血糖相关 (P <0 .0 1 ) ,而与HbA1c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胰岛素治疗可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来减少HbA1c形成、改善PKC活性 ,从而减缓GBMT增加 ,减少尿蛋白排出。结论 高血糖慢性刺激可引起肾小球PKC活性增高 ,非酶促糖基化可能未直接参与PKC活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基底膜 非酶促糖基化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素与糖脂代谢的联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素芳 任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4161-4163,共3页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结构相似。它具有类似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Visfatin与肥胖及各型糖尿病...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结构相似。它具有类似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可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Visfatin与肥胖及各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潜在的密切联系,可能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就visfatin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素 糖脂代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