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晓林 马厚勋 +3 位作者 田小春 吴平 周平 吴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老年汉族人群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规律,揭示其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同期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75例,正常健康老年人339例(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老年汉族人群克老素(Klotho,KL)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分布规律,揭示其与老年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同期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775例,正常健康老年人339例(年龄≥60岁)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技术(SASP-PCR)检测KL基因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各等位基因及其组合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组KL基因G-395ASNP AA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1),若按性别分层研究,高血压组男性患者其AA等位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高血压病组KL基因C370S SNP及F352V SNP各等位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合分布研究发现:高血压病组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与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按性别分层研究则发现仅在高血压病组男性患者其KL G-395A+F352V+C370C、KL A-395A+F352V+C370C及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分布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还发现在高血压病组男性患者其KLA-395A+F352F+S370S及KLG-395G+V352V+C370S组合分布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减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40)。结论:本文研究发现在老年男性KL基因G-395A SNP与高血压病有明确相关性。组合分布研究还发现KLG-395A+F352V+C370C、KLA-395A+F352V+C370C及KL A-395A+F352V+C370S组合基因型与老年高血压病有关,并存在性别差异性,也就提示携带上述组合基因型的老年男性更易患高血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高血压病 老年 组合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FoxM1表达对人喉癌Hep-2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魏蕾 江黎珠 +2 位作者 于超 文韬宇 陈鸿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03-1608,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Fox M1表达对人喉癌Hep-2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选用Fox M1 siRNA以及Fox M1特异性抑制剂(硫链丝菌肽)下调Hep-2细胞Fox M1表达。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siRNA或硫链丝菌肽处理细胞后Fox M1 m... 目的探讨下调Fox M1表达对人喉癌Hep-2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选用Fox M1 siRNA以及Fox M1特异性抑制剂(硫链丝菌肽)下调Hep-2细胞Fox M1表达。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siRNA或硫链丝菌肽处理细胞后Fox M1 mRNA、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下调Fox M1表达后Hep-2细胞的顺铂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Fox M1表达后顺铂诱导的凋亡率变化;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顺铂作用于Fox M1下调组及对照组细胞,其Fox M1 mRNA、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变化。结果 siRNA及硫链丝菌肽均能下调Fox M1表达(P<0.05);两种方式均能降低顺铂作用下细胞存活率以及IC50[NC组顺铂IC50=(2.609±0.102)μg/m L,干扰组IC50=(0.771±0.058)μg/m L,P<0.05;对照组顺铂IC50=(2.142±0.198)μg/m L,抑制剂组IC50=(0.773±0.063)μg/m L,P<0.05],siRNA法处理后NC组、干扰组、NC+顺铂组、干扰+顺铂组凋亡率依次为(4.197±0.273)%、(12.553±0.183)%、(37.465±4.305)%、(82.373±7.214)%,干扰+顺铂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抑制剂处理后对照组、抑制剂组、顺铂组、抑制剂+顺铂组凋亡率依次为(2.343±0.194)%、(10.127±0.479)%、(35.075±1.995)%、(62.843±1.824)%,抑制剂+顺铂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下调Fox M1表达,凋亡抑制蛋白Bcl-2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上调(P<0.05)。结论下调Fox M1表达可提高Hep-2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下调、Bax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M1 硫链丝菌肽 HEP-2细胞 顺铂 化疗敏感性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P2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莫海兰 李洁 +1 位作者 杨智玲 李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63-1667,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喉癌标本(包括4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9例不典...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喉癌标本(包括4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9例不典型增生和8例喉乳头状瘤中CIP2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IP2A在正常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比在喉乳头状瘤和不典型增生中明显增高(P<0.05)。61例喉癌中,CIP2A阴性表达11例(18.0%),弱阳性13例(21.3%),阳性25例(41.0%),强阳性12例(19.7%),其阳性程度与喉癌的年龄、性别、吸烟和嗜酒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淋巴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和预后相关(P<0.05)。喉癌中CIP2A表达越高,其预后越差,高表达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CIP2A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评估喉癌预后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喉癌治疗的有效分子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CIP2A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DEPDC1抑制鼻咽癌细胞HNE-1和CNE-1侵袭迁移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霞 封雪飞 +2 位作者 卜友泉 张春冬 朱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1,共7页
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是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工作中在鼻咽癌细胞内沉默了DEPDC1的表达,发现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发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沉默DEPDC1表达后,对鼻咽癌... DEPDC1(DEP domain containing 1)是一个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工作中在鼻咽癌细胞内沉默了DEPDC1的表达,发现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发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沉默DEPDC1表达后,对鼻咽癌细胞HNE-1和CNE-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siRNA介导DEPDC1表达沉默后,细胞侧向运动能力、侵袭及迁移能力显著降低。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DEPDC1沉默导致EMT上游关键转录因子Twist1及间质细胞标志分子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这些研究表明,鼻咽癌细胞中DEPDC1通过调节Twist1等EMT关键分子的表达在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推测DEPDC1在鼻咽癌中高表达可能对于促进其侵袭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进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但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DEPDC1 TWIST1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文 陈鸿雁 钟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国内外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OVID、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系统地收集1971-2011年局部和全身给药治疗SHL的...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国内外局部和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OVID、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系统地收集1971-2011年局部和全身给药治疗SHL的相关文献。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Cochrane Handbook 5.0严格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数据,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篇,均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局部给药组与全身给药组总有效率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2.01,95%可信区间(Confident interval,CI)为1.31-3.08。关于2种途径给药对血糖的影响,统计结果χ2=3.592,P>0.05。结论:虽然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SHL与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局部用药疗效优于全身用药,在临床中可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突发性耳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并术后即时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俊伟 胡栋礼 +3 位作者 李兵 母晓松 李洁 杨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24例外耳瘢痕疙瘩患者行瘢痕内剥切手术切除及采用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总剂量15~21 Gy,10次2周。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83.3%;有效3例,有效率1... 目的:探讨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24例外耳瘢痕疙瘩患者行瘢痕内剥切手术切除及采用直线加速器6 MeV电子线照射,总剂量15~21 Gy,10次2周。结果:24例患者中,治愈20例,治愈率83.3%;有效3例,有效率12.5%;无效1例(为复发者),占4.2%,皮损复发的范围较前明显缩小。结论:外耳瘢痕疙瘩内剥切术后及时电子线放射治疗对于保持外耳美观、防治外耳瘢痕疙瘩的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外耳瘢痕疙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 瘢痕疙瘩 内剥切 直线加速器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18E6、cyclinD1、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彩凤 江黎珠 陈鸿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E(HPV16/18E6),周期素D1(CyclinD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PV16/18E6、cyclinD1、hTERT与喉癌的关系。方法:收... 目的: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18E(HPV16/18E6),周期素D1(CyclinD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transcriptase,hTERT)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HPV16/18E6、cyclinD1、hTERT与喉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标本的石蜡切片4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喉癌组织中HPV16/18E6、cyclinD1、hTERT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喉癌组织中,HPV16/18E6、cyclinD1、hTER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18/42)、50.0%(21/42)、83.3%(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2)在喉癌组织中,HPV16/18E6和cyclinD1阳性表达率随T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升高。hTERT阳性表达率随T分期增加而升高,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三者都与年龄及性别无关。(3)HPV16/18E与cyclinD1,HPV16/18E与hTERT两者相互间都呈正相关。结论:(1)HPV16/18E6、cyclinD1、hTERT的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2)喉癌中HPV16/18E6与cyclinD1,HPV16/18E6与hTERT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喉癌的发生,这可能为HPV16/18与喉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HPV16/18E6 CYCLIND1 HTER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治疗突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柳庆君 胡国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有报道称其年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五到二十之间,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中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单侧多见,可伴有眩晕及耳鸣。突聋的病因仍未明,关于其发病的过程,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各种原因导致内耳血...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有报道称其年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五到二十之间,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中到重度的感音神经性聋,单侧多见,可伴有眩晕及耳鸣。突聋的病因仍未明,关于其发病的过程,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各种原因导致内耳血管栓塞,痉挛,管壁水肿等,引起内耳局部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临床研究 鼓室给药 突聋 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 治疗 感音神经性聋 年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放疗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兵 吕孟新 周建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 :5 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前、放疗后 1年、放疗后 2年听力及中耳功能检测。结果 :中耳压力 :放疗前 (- 78± 6 9)dapa,放疗后一年为 (- 193± 98)dapa,放疗后 2年为 (- 12... 目的 :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 :5 0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前、放疗后 1年、放疗后 2年听力及中耳功能检测。结果 :中耳压力 :放疗前 (- 78± 6 9)dapa,放疗后一年为 (- 193± 98)dapa,放疗后 2年为 (- 12 2± 84)dapa(p <0 .0 1)。声顺值 :放疗前 (- 0 .98± 0 .6 7)ml,放疗后一年下降为 (0 .5 6± 0 .74)ml,放疗后两年 (0 .73± 0 .6 9)ml(p <0 .0 1)。放疗后中耳病变及耳聋比例增加 (P <0 .0 1)。结论 :放疗可造成中耳及耳蜗功能损害 ,加重鼻咽癌患者耳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鼻咽癌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表达对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晓丽 谭健 +2 位作者 莫海兰 汪永宽 李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表达对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特异性si RNA和阴性对照序列转染喉癌Hep-2细胞,实验分为CIP2A si RNA组与Control...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表达对喉癌细胞株Hep-2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以特异性si RNA和阴性对照序列转染喉癌Hep-2细胞,实验分为CIP2A si RNA组与Control si RNA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IP2A在喉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MTT法检测CIP2A对细胞生长曲线及顺铂敏感性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的改变。real-time PCR检测CIP2A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IP2A及生长相关蛋白c-myc、AKT、p-AKT、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沉默CIP2A后,CIP2A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明显降低,Hep-2细胞生长减缓,克隆的形成被抑制,Control si RNA组为339.00±34.00,CIP2A si RNA组为126.00±3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6,P=0.010);沉默CIP2A可增加喉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Control si RNA组IC50为(6.67±0.54)μg/ml,CIP2A si RNA组为(3.53±0.3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8,P=0.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Control si RNA组G1期细胞比例为66.860±1.972,CIP2A si RNA组为74.613±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9,P=0.026);S期细胞比例减少,Control si RNA组为23.713±1.564,CIP2A si RNA组为17.747±1.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07);沉默CIP2A没有引起细胞凋亡率的变化(P=0.21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沉默CIP2A表达可下调Cyclin D1(t=-4.531,P=0.011)、c-myc(t=-4.522,P=0.011)、pAKT(t=-4.574,P=0.010)的表达,但对总AKT蛋白的表达没有影响(t=0.051,P=0.962)。结论:沉默CIP2A基因可抑制喉癌Hep-2细胞生长,增加喉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myc、p-AKT、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 SI RNA 药物敏感性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对鼻息肉患者IL-4、IFN-γ、GM-CSF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伟 朱丽敏 +2 位作者 钱迪 柯霞 洪苏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对鼻息肉(Nasal polyp)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 目的:观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滤液蛋白(Culture filtrate protein,CFP)对鼻息肉(Nasal polyp)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3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30例鼻息肉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采用MTT法测定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CFP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FP干预前后PBMCs培养上清液中的IL-4、IFN-γ、GM-CSF水平。结果:鼻息肉患者组PBMCs上清液中IL-4、GM-CS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而IFN-γ含量显著减少。CFP干预后鼻息肉患者组上清液IL-4、GM-CSF水平明显降低,而IFN-γ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FP能纠正鼻息肉患者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可能成为鼻息肉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结核分支杆菌 IL-4 IFN-Γ 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食管及其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湘 李兵 李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6-879,共4页
目的:制作可用于常压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研究的动物模型。探讨CIH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关系及CIH对食管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 目的:制作可用于常压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研究的动物模型。探讨CIH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关系及CIH对食管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Unhandled control,UC)组(正常饲养4周)、CIH组、建立CIH模型(饲养4周)和复氧(Removal of hypoxia group,RH)组(CIH 4周后正常饲养4周),所有大鼠均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食管下段pH值,观察食管病理变化,检测食管组织IL-6及hs-CRP的表达水平。结果:CIH组食管组织发生明显炎症改变,UC组和RH组炎症不明显。pH值明显下降(P<0.05),IL-6及hs-CRP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RH组与UC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IH可致食管发生炎性改变,IL-6及hs-CRP参与了CIH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缺氧 胃食管反流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CD82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洪鹏 王驰 +2 位作者 谭毅 叶琳 陈鸿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喉癌Hep-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携带有Kai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Kai1)进行扩增、纯化并测定其滴度,用适量rAd-Kai1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株,以转染空病毒载...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喉癌Hep-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携带有Kai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Kai1)进行扩增、纯化并测定其滴度,用适量rAd-Kai1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株,以转染空病毒载体及未转染Kai1的喉癌细胞株为对照,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Kai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RT-PCR技术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检测。结果rAd-Kai1经扩增、纯化后,滴度可达6×1010PFU/ml,当病毒量为30 MOI时,Hep-2细胞的转染率可达90%以上。MTT实验显示转染空腺病毒组与未转染组比较,Hep-2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无统计学差异,转染Kai1组Hep-2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弱于未转染组(P<0.05),抑制率可达29%。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对喉癌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HEP-2 喉肿瘤 腺病毒载体 转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鸿雁 舒艳 +1 位作者 陈燕 吕彩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与再植成活的方法。方法:对64例(耳)例耳廓断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耳)经修复及再植后完全成活,温度及感觉正常,外观良好,成活率为82.8%。9例(耳)部分成活,占全部患耳的14.1%。2例... 目的:探讨耳廓断裂伤的早期处理与再植成活的方法。方法:对64例(耳)例耳廓断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耳)经修复及再植后完全成活,温度及感觉正常,外观良好,成活率为82.8%。9例(耳)部分成活,占全部患耳的14.1%。2例(耳)失败,遗留明显耳廓畸形,以后行Ⅱ期耳廓整形术,占全部患耳的3.1%。结论:对耳廓断裂伤,根据不同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及早选择不同的修复及再植方法,术后注意控制感染,促进微循环建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断裂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RECK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潜英 陈鸿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28-330,333,共4页
在人类探索肿瘤的曲折道路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是一大研究热点,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肿瘤的侵袭及远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肿瘤细胞穿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在人类探索肿瘤的曲折道路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是一大研究热点,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肿瘤的侵袭及远处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肿瘤细胞穿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屏障、血管壁基膜及进入宿主微环境等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am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能降解血管基底膜及其他基质成分的重要蛋白酶类,具有促进肿瘤侵袭及血管形成的作用。 RECK (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s) 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MMP抑制剂,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RECK MMP抑制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 PROTEIN 侵袭转移 MATRIX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链丝菌肽抑制FOXM1表达后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超 李艮平 陈鸿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硫链丝菌肽(thiostrepton,TST)抑制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 M1)表达后对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成瘤裸鼠20只放于一起,10只裸鼠作为对照组,剩余的1... 目的探讨硫链丝菌肽(thiostrepton,TST)抑制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 M1)表达后对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成瘤裸鼠20只放于一起,10只裸鼠作为对照组,剩余的10只作为实验组,各组裸鼠均采用耳钉法标号;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DMSO溶液,实验组每周腹腔注射DMSO溶解的TST溶液(200μg/kg);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最后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成瘤后取瘤体组织制成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发生情况;提取瘤体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ST药物组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ST药物组瘤体质量为(0.582±0.172)g,对照组瘤体质量为(1.118±0.159)g,TST组抑瘤率为47.9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31.4,P<0.01);FCM结果表明,肿瘤组织细胞G1期的细胞比例:对照组(47.23±5.68)%,TST药物组(66.44±3.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8.6,P<0.01);瘤体中细胞的凋亡率:对照组(6.12±0.95)%,TST药物组(16.99±1.75)%,两组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79.1,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T组与对照组相比,Fox M1蛋白和Cyclin D1、Skp2蛋白表达下降,P27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硫链丝菌肽可以通过拮抗Fox M1表达,有效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FOX M1 硫链丝菌肽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宇 胡国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53-1356,共4页
肿瘤的新生淋巴管形成参与肿瘤的增生、侵袭和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等多种恶性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是已知的主要淋巴管形成生长因子,它通过对肿瘤间质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 肿瘤的新生淋巴管形成参与肿瘤的增生、侵袭和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等多种恶性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是已知的主要淋巴管形成生长因子,它通过对肿瘤间质新生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调控,促进肿瘤的淋巴管形成。其在肿瘤局部浸润、远处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VEGF—C的调控因子对于肿瘤的病理学研究和临床肿瘤防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调控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形成 淋巴管内皮细胞 肿瘤细胞 远处转移 肿瘤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链丝菌肽抑制FoxM1表达后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超 雷刚 +1 位作者 梁云 陈鸿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78-1382,共5页
目的:探讨硫链丝菌肽(thiostrepton,TST)抑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CNE-2中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 M1)表达后凋亡作用的增强及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培养传代后过夜培养,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未加TST、只加0.1... 目的:探讨硫链丝菌肽(thiostrepton,TST)抑制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CNE-2中叉头框M1(forkhead box M1,Fox M1)表达后凋亡作用的增强及可能机制。方法:细胞培养传代后过夜培养,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未加TST、只加0.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培养液,4μmol/L TST组,8μmol/L TST组,培养48 h后,进行不同的实验手段观察处理。显微镜下观察TST作用CNE-2后细胞形态学改变;Hoechst33342染色后显微镜下计数凋亡细胞个数,检测TST对CNE-2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ST作用CNE-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ST作用CNE-2后细胞中Fox M1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TST作用CNE-2细胞后细胞形态逐渐向凋亡发展,呈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凋亡结果显示各组凋亡细胞数为:对照组(0.1%DMSO),4μmol/L TST组和8μmol/L TST组细胞凋亡数目分别为:0.60±0.55,3.60±0.89,7.00±1.58,TST对CNE-2细胞凋亡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对照组与TST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2.72,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结果显示:对照组(0.1%DMSO)(1.87±0.74)%;4μmol/L TST组(10.55±0.75)%;8μmol/L TST组(19.35±2.49)%,随着TST浓度增加,CNE-2细胞凋亡率增加,对照组与TST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94.50,P<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ST作用CNE-2后细胞中Fox M1蛋白表达下降,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生变化。结论:硫链丝菌肽在体外可以有效降低NPC CNE-2细胞中Fox M1表达,并抑制NPC CNE-2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叉头框M1 硫链丝菌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i1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及生长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洪鹏 叶琳 +3 位作者 黄闯 王驰 谭毅 陈鸿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能力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喉癌Hep-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携带有Kai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Kai1)进行扩增、纯化并测定其滴度,用适量rAd-Kai1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株,利...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增殖能力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喉癌Hep-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携带有Kai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Kai1)进行扩增、纯化并测定其滴度,用适量rAd-Kai1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株,利用RT-PCR技术对转染效果进行检测,以未转染Kai1的喉癌细胞株为对照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组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周期。结果:rAd-Kai1经扩增、纯化后,滴度可达1010PFU/ml,当病毒量为30MOI时,对Hep-2细胞的转染率达93%以上。MTT实验显示转染Kai1的Hep-2细胞株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抑制率可达29%。流式细胞术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G0/G1期细胞数量增加,S期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成功地将Kai1基因转入喉癌Hep-2细胞株,Kai1对喉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将Hep-2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提示:Kai1抑癌基因可能通过阻滞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实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1/CD82 HEP-2 喉癌 腺病毒 转染 增殖 生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负压引流方式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棚 薛斌 +1 位作者 沈为民 江黎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1-783,共3页
目的:前瞻性、完全随机对比研究两种负压引流方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拟手术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的40例患... 目的:前瞻性、完全随机对比研究两种负压引流方式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隆胸取出术后切口愈合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2月拟手术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取出术后切口不愈合的40例患者54侧乳房分成2组,2组均于乳晕或乳房下皱襞切开皮肤,直达术腔,在术中尽可能取出残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A组(远位引流组)于乳房下皱襞下方约5cm处切开皮肤约1.5cm,在腹壁肌肉内潜行分离至术腔,置入负压引流管;B组(原位引流组)于原切口置入负压引流管。结果:乳房外形扁平,手感柔软,无包块硬结。2组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远位引流方式相较原位引流方式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隆胸 引流方式 切口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