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新药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宜燕 高思齐 +4 位作者 王立 张霞 皮新生 张积明 王小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法莫替丁是一种新的高效H_2—受体拮抗剂.我们应用国产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20mg一日二次,4周溃疡愈合率71.3%,总有效率80%.腹痛消失率在服药3日内为41%,1周内69%,4周治疗结束时达94.8%.副作用小,仅5例有轻微头昏或头痛.
关键词 法莫替丁 消化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幽门螺杆菌18000外膜蛋白与HspA双价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2 位作者 蒲丹 陶小红 王丕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Mr为 18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HspA与载体 pET32a(+...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Mr为 18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HspA与载体 pET32a(+)分别经kpnⅠ和BamHI双酶切后 ,进行连接、测序。同时将重组载体 pET32a(+) /HspA和pET32a(+) /Omp18,分别经HindIII和BamHI双酶切 ,通过凝胶电泳回收pET32a(+) /HspA和Mr180 0 0OMPDNA片段 ,经T4连接酶将HspA和Mr180 0 0OMP编码基因通过酶切粘端进行连接 ,而后转化并筛选含有两种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DE30 )中表达。表达产物经Ni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以Westernblot分析其抗原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表明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HspA和Mr 为 180 0 0OMP编码基因 ,由 891个碱基组成 ,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相比较 ,有 1.15 %的碱基发生变异 ,1.2 6 %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经SDS PAGE分析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Mr 为 5 1× 10 3 ,其中 pET32a(+)表达的蛋白Mr 约为 2 0×10 3 ,可溶性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18.96 %。重组蛋白经Ni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其纯度达 95 %以上。用Westernblot分析显示 ,该重组蛋白可被Hp阳性患者的血清及抗Mr为 18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热休克蛋白A 外膜蛋白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Mr2600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政 黄爱龙 +2 位作者 陶小红 王丕龙 蒲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 (Hp)Mr 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从Hp染色体中 ,扩增Mr 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pET32a(+)同时经BamHI、HindⅢ双酶切、纯化、连接后 ,... 目的 构建含幽门螺杆菌 (Hp)Mr 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方法 用PCR从Hp染色体中 ,扩增Mr 2 6 0 0 0外膜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与pET32a(+)同时经BamHI、HindⅢ双酶切、纯化、连接后 ,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以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0 )并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后 ,用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Mr 2 6 0 0 0的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与Tomb等的报道相比较 ,有 1.1%的bp发生变异 ,1.5 1%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经SDS PAGE分析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Mr为 4 6× 10 3 ,可溶性表达产物占细菌总蛋白的 38.96 %。重组蛋白经Ni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其纯度达 95 %以上。ELISA法检测显示 ,该重组蛋白可被Hp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地克隆并表达Mr为 2 6 0 0 0的Hp外膜蛋白编码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外膜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对胃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段勤勤 高青 +1 位作者 李开庭 白定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16μg/ml)作用胃癌细胞(1、2、4、6、8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在胃...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作用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16μg/ml)作用胃癌细胞(1、2、4、6、8 h)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在胃癌细胞中的摄取情况;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0、2、4、8、16、32μg/ml)作用胃癌细胞4 h后,不同能量紫外光处理(紫外光波长为430 nm,连续输出方式,功率密度40 mW/cm2)胃癌细胞,光能量密度分别为:0.0、0.8、1.6、3.2、6.4、12.8、25.6 J/cm2,采用MTT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率的变化;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16μg/ml)作用胃癌细胞4 h后,能量密度为(6.4J/cm2)紫外光处理(紫外光波长为430 nm,连续输出方式,功率密度40 mW/cm2)胃癌细胞,采用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在胃癌细胞中的吸收时间在4 h达到高峰;不同浓度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作用胃癌细胞4 h后,浓度低于8μg/ml时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P=0.074);单纯光照组与单纯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组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16μg/ml)介导的光动力(6.4 J/cm2)作用胃癌细胞12 h后,胃癌细胞凋亡率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PDT组高于空白对照组、纳米脂质体组;Hoechst33342细胞核荧光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核固缩、碎裂,可见凋亡小体。结论: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作用能有效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 光动力 胃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发夹RNA干扰胃癌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炜 姜政 +3 位作者 张滨 向廷秀 黄爱龙 王丕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 目的探讨RNA干扰对胃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录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人HIF-1α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胃癌细胞BGC-82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TUNEL法观察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pshRNA-HIF-1α1和pshRNA-HIF-1α2重组质粒;转染BGC-823后,与空质粒组相比,pshRNA-HIF-1α1可有效抑制BGC-823细胞HIF-1α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抑制率分别可达93.4%和55.7%;MTT法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转染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质粒组(P<0.05),BGC-823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减少;TUNEL法显示转染后细胞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或断裂;体内实验显示,pshRNA-HIF-1α1的抑瘤率为41.75%。结论体内、外初步实验证实pshRNA-HIF-1α1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BGC-823 HIF-1α基因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NA干扰 低氧诱导因子-1Α 重组质粒 细胞凋亡 BGC-82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弯曲菌培养特性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致邦 朱旦 +3 位作者 胡志琼 邹政 唐承薇 皮新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84-287,共4页
本文用多种培养基分别加入血清、脱纤维血、维生素、葡萄糖、活性炭和淀粉分离培养幽门弯曲菌,并与直接镜检、脲酶试验比较。该菌在心脑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在血清琼脂、普通血琼脂、空弯血琼脂上几乎不生长。加入活性炭和淀粉能提高... 本文用多种培养基分别加入血清、脱纤维血、维生素、葡萄糖、活性炭和淀粉分离培养幽门弯曲菌,并与直接镜检、脲酶试验比较。该菌在心脑血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在血清琼脂、普通血琼脂、空弯血琼脂上几乎不生长。加入活性炭和淀粉能提高检出率。加入维生素K_1和葡萄糖能显著提高检出率,菌落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弯曲菌 心脑血琼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hRNA-MDRla联合TRAIL基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媛 周洲 +3 位作者 周静 姜政 黄爱龙 王丕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6-1649,共4页
目的:探讨pshRNA-MDRla联合pBUD-TRAIL,在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pshRNA-MDRla与pBUD-TRAIL共同转染胃癌SGC7901/VCR细胞并在VCR中培... 目的:探讨pshRNA-MDRla联合pBUD-TRAIL,在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将pshRNA-MDRla与pBUD-TRAIL共同转染胃癌SGC7901/VCR细胞并在VCR中培养,同时与pshRNA-MDRla组、pBUD-TRAIL组、SGC7901/VCR和空质粒组相比较,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FCM检测细胞凋亡率以及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等,观察联合应用组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MTT法显示:对照组(pBUD-TRAIL、pshRNA-MDRla、空质粒和SGC7901/VCR组)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5%、30%、10%和10%,联合实验组抑制率为70%;FCM检测显示:对照组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5.96%、10.27%、5.96%和4.25%,联合实验组凋亡率为41.23%;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实验组抑制率和凋亡率都具有显著性差异;TUNEL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与其他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核明显棕黄色深染,且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表明pBUD-TRAIL与pshRNA-MDRla联合作用,凋亡细胞明显增加。结论:pshRNA-MDRla联合pBUD-TRAIL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推测与pshRNA-MDRla阻止TRAIL外排有关,从而增强TRAIL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hRNA-MDRla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MPRIN短发夹RNA对SGC-7901细胞侵袭与迁移的影响
8
作者 亢渝俊 王川 +1 位作者 姜政 王丕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8,24,共8页
目的构建人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短发夹RNA(shRNA),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设计合成针对人EMMPRIN的4组小干扰RNA(siRNA),退火形成双链shRNA,并插入pGenesil-1质粒中。经测序鉴定及RT-PCR和... 目的构建人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短发夹RNA(shRNA),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设计合成针对人EMMPRIN的4组小干扰RNA(siRNA),退火形成双链shRNA,并插入pGenesil-1质粒中。经测序鉴定及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筛选出沉默效果明显的干扰质粒,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GC-7901细胞,Transewell法检测重组干扰质粒对SGC-790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并筛选出pshRNA-EMMPRIN干扰质粒。重组干扰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后,细胞EMMP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ransewell法检测发现,在转染重组干扰质粒的SGC-7901细胞中,侵袭细胞和迁移细胞的个数明显减少。结论下调EMMPRIN表达能够显著减弱肿瘤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为进一步研究EMMPRIN对消化道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短发夹RNA SGC-7901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dachshund同源物1(DACH1)促进Capan-1胰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3
9
作者 卜小娜 王川 姜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7-1222,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dachshund同源物1(DACH1)的表达对Capan-1胰腺癌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DACH1基因的4条小干扰RNA(si RNA),退火形成双链短发夹RNA(shRNA),插入p Genesil-1载体中,构建成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及... 目的探讨抑制dachshund同源物1(DACH1)的表达对Capan-1胰腺癌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DACH1基因的4条小干扰RNA(si RNA),退火形成双链短发夹RNA(shRNA),插入p Genesil-1载体中,构建成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入Capan-1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转染表达效率。藻红蛋白标记的膜联蛋白Ⅴ和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PE/7AAD)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apan-1细胞凋亡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TM侵袭、迁移实验检测Capan-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并筛选出干扰质粒pshRNA-DACH1,将其转染Capan-1胰腺癌细胞后,成功下调Capan-1细胞DACH1水平,同时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下调DACH1表达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降低。结论敲低DACH1基因表达能显著促进胰腺癌细胞Capan-1凋亡,抑制其侵袭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DACH1 SHRNA 细胞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