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正常青年人宽频声导抗测试及声能吸收率的研究
- 1
-
-
作者
刘乙娜
宗小芳
王倩滢
潘小燕
康厚墉
雷艳
-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系
-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人宽频声导抗(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WAI)测试结果的正常参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1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收集的健康志愿者,纯音听阈测试结果正常和耳镜检查鼓膜正常的青年128例,256耳,进行WAI测试。通过测试获取正常青年人的共振频率范围,并绘制环境压力和峰压下的声能吸收率曲线图。分析性别、耳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外耳道容积(ear canal volume,ECV)对共振频率的影响,并探讨性别、耳侧别、BMI对环境压力和峰压下声能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对共振频率和声能吸收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1)正常青年人的共振频率为891.63±224.48 Hz。(2)正常青年人的声能吸收率曲线在低频时缓慢上升,在1~2 kHz范围内达到次峰,后随着频率增加逐渐减小,在2~4 kHz之间达到主峰,后又随着频率的增加逐渐减小,而在7~8 kHz范围有上升趋势,曲线呈不对称的倒“W”型;声能吸收率的峰值出现在3267~4237 Hz频率段,约为75%。(3)女性共振频率(910.21±214.59 Hz)略高于男性(861.87±237.58 Hz),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左耳共振频率(903.46±226.23 Hz)略高于右耳(879.71±222.96 Hz),同样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9)。(4)ECV、BMI与共振频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共振频率随ECV的增大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394);共振频率随BMI的增大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r=-0.202)。(5)在226~8000 Hz频率范围,不同性别在不同压力下的声能吸收率具有差异性(P<0.05)。(6)在峰压下,双耳间的声能吸收率没有差异性(P=0.393);在环境压力下,双耳间的声能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7)在峰压下,226~374.58 Hz、5822.61~5993.23 Hz频率段,BMI与声能吸收率存在正相关性;385.55~514.65 Hz、943.87~1122.46 Hz、5495.81~5656.85 Hz频率段,BMI与声能吸收率存在负相关性。在环境压力下,648.42~1189.21 Hz、1373.95~1887.75 Hz、2244.92~2378.41 Hz频率段以及5822.61 Hz,BMI与声能吸收率存在正相关性;1224.05~1334.84 Hz、2448.11~2519.84 Hz频率段以及5656.85 Hz,BMI与声能吸收率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在临床中,可使用上述数据作为参考,更全面的评估中耳功能,从而提高诊断中耳疾病的准确率。
-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声能吸收率
共振频率
中耳功能评估
-
Keywords
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
sound energy absorption rate
resonance frequency
middle ear function assessment
-
分类号
R764.04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