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及不同死因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地区死亡率,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APC)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年均3.54%与4.02%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6年自杀死亡率以年均4.53%上升,2016—2021年以年均8.91%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020年与2022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012—2023年男性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2.86%和3.44%下降,女性分别以年均4.21%和4.69%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老年人历年自杀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城市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P>0.05),而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3.44%与4.02%下降(P<0.05)。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导致的YLL率与AYLL分别由2012年的3.03‰与18.54年下降至2023年的2.26‰与17.50年,AAPC分别为-4.02%与-0.60%,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历年不同自杀方式构成发现,杀虫剂中毒死亡占比呈下降的趋势,而悬吊死亡、从高处跳下、淹溺占比均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应重视老年人自杀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展开更多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生率为31%。PSD可以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及不同死因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地区死亡率,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APC)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年均3.54%与4.02%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6年自杀死亡率以年均4.53%上升,2016—2021年以年均8.91%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020年与2022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012—2023年男性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2.86%和3.44%下降,女性分别以年均4.21%和4.69%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老年人历年自杀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城市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P>0.05),而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3.44%与4.02%下降(P<0.05)。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导致的YLL率与AYLL分别由2012年的3.03‰与18.54年下降至2023年的2.26‰与17.50年,AAPC分别为-4.02%与-0.60%,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历年不同自杀方式构成发现,杀虫剂中毒死亡占比呈下降的趋势,而悬吊死亡、从高处跳下、淹溺占比均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应重视老年人自杀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文摘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 s 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回归社会的能力。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SD在卒中后5年内的综合发生率为31%。PSD可以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文摘目的:探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RAPN)后肾功能减退的效能,为临床风险分层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733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行RAPN患者的临床数据,整合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围手术期参数,构建7种机器学习模型,采用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解析关键预测因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rea under the curve,ROC-AUC)评估模型性能。结果: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效能最优(AUC=0.84)。SHAP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肿瘤直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白细胞计数及术中出血量等因素对术后肾功能减退有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潜在的预测工具,可帮助识别高风险患者并优化术后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