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年后局部复发病例临床病理观察(病例报道+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祎 尹楠林 +2 位作者 曹毅 苏晨 杨雅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目的:研究阴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于阴道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随访5年后局部复发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原发于阴道的低级别子... 目的:研究阴道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例原发于阴道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随访5年后局部复发病例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原发于阴道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5年后局部复发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与5年前的一致。国内外文献报道原发于阴道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极少,迄今为止,中英文报道了14例,未见局部复发病例报道。结论:原发于阴道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虽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但肿瘤在切除术后数年仍可复发,建议对该病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阴道 子宫外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胡威 陈光敏 +2 位作者 胡雁 朱进 曾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活检及眼底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DK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96)、DKD+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R)组(n=75)、非糖尿病肾病(non-DKD)+DR组(n=41)。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DKD在不同程度DR分组中的发病率、DKD的危险因素及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DKD+DR组比较,DKD+non-DR组、non-DKD+DR组血清肌酐(Scr)、ACR明显降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DKD+DR组比较,non-DKD+DR组病程短,平均动脉压(MAP)、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24 h尿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在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R、DR、PDR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eGFR为保护因素(OR=0.92,P=0.00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R+ACR可有效诊断DKD,曲线下面积为0.88,而NP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有限,曲线下面积仅为0.63。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联合ACR对确诊DKD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α的表达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贺新月 冀淑勤 +2 位作者 蔡晨宇 徐曼 曹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1α,HNF-1α)的表达及其在卵黄囊瘤与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卵黄囊瘤和51例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HNF-1α的表达;对比分...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α(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1α,HNF-1α)的表达及其在卵黄囊瘤与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卵黄囊瘤和51例其它类型生殖细胞肿瘤中HNF-1α的表达;对比分析HNF-1α、AFP、GPC-3在卵黄囊瘤中表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HNF-1α在卵黄囊瘤的瘤细胞胞核弥漫阳性(60/63);在胚胎性癌(0/11)、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0/18)和绒毛膜癌(0/7)中均阴性;仅在畸胎瘤(肠型腺体4/15)中呈小灶阳性。卵黄囊瘤中HNF-1α、AFP、GPC-3的敏感性分别为95.24%、85.71%、84.13%,特异性分别为92.16%、94.12%、90.20%。结论HNF-1α在卵黄囊瘤瘤细胞胞核表达广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鉴别卵黄囊瘤和其它生殖细胞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卵黄囊瘤 HNF-1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结合临床指标对优化O-RADS MRI 4分肿块风险分层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彩红 李易 +3 位作者 刘柳 周印 杨雅莹 毛芸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绝经状态、年龄]对优化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MRI评分4分肿块风险分层的价值,并评估能否提高O-R... 目的探讨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绝经状态、年龄]对优化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MRI评分4分肿块风险分层的价值,并评估能否提高O-RADS MRI评分系统诊断性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57例进行术前盆腔MRI增强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所有肿块的O-RADS MRI评分均为4分,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评估得出,结果不一致时协商决定。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O-RADS MRI 4分肿块良、恶性组的MRI和临床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将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利用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构建模型,用于进一步细分4分肿块。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决策树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分别评估优化4分肿块前后O-RADS MRI评分系统的诊断性能,并比较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计算不同经验水平阅片者之间优化后预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57例O-RADS MRI 4分肿块中,良性22例,恶性35例。实性组织T2WI低信号常见于良性肿块(P<0.001)。乳头状突起和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分隔常见于恶性肿块(P<0.001,P=0.008)。CA125>35 U/mL多见于恶性肿块(P<0.05)。决策树模型预测4分肿块良恶性的AUC为0.984(95%CI:0.908~1.000),敏感度97.1%、特异度90.9%、准确度94.7%。(2)应用决策树模型对4分肿块优化后,在整个人群中,O-RADS MRI评分系统的AUC从0.838提升至0.945(P<0.001);在绝经前妇女中,AUC从0.818提升至0.934(P<0.001);在绝经后妇女中,AUC从0.871提升至0.962(P=0.008)。不同经验水平医师之间的优化后预测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887、0.869)。结论在本研究中,基于实性组织MRI特征联合临床指标CA125开发的预测模型有助于优化O-RADS MRI 4分肿块风险分层,并显著提高了O-RADS MRI评分系统的诊断效能,尤其在绝经前女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附件肿块 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糜烂性腺瘤病 被引量:2
5
作者 余音 阎衡 +6 位作者 叶秀峰 张颖 冯林 江阳 高涛 刘素桃 李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0-422,共3页
报告1例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女,31岁。右侧乳头红斑、糜烂,间断性血性溢液半年,不伴疼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无包膜,可见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管样结构和实体细胞巢,周围可见肌上皮细... 报告1例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女,31岁。右侧乳头红斑、糜烂,间断性血性溢液半年,不伴疼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无包膜,可见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管样结构和实体细胞巢,周围可见肌上皮细胞包绕。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5/6阳性,抑癌基因(p63)、钙调蛋白(Caplonin)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提示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诊断: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病灶完整切除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 糜烂性腺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氧还原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燕 刘琴 +3 位作者 兰康云 王珊 刘斌 王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Srx)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4例宫颈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rx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Srx)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4例宫颈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15例重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Srx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Srx在CINⅢ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3%(11/15)、82.7%(86/104),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00)。Srx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宫颈组织(χ2=56.224,P=0.000)。宫颈鳞癌组织中Srx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脉管浸润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Srx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有可能作为宫颈鳞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原蛋白 宫颈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小脑角髓母细胞瘤的诊治分析
7
作者 吴学东 夏海坚 +5 位作者 钟东 杨雅莹 李炯 何大海 史东杰 孙晓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相关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收治的8例CPA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型及手术疗效等资料,并对肿瘤进行分子分...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髓母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相关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收治的8例CPA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分型及手术疗效等资料,并对肿瘤进行分子分型鉴定。结果:本组年龄分布在7~52岁。常见症状为颅内压增高、小脑征、听力下降、面瘫及外展神经麻痹。MRI表现为CPA实性病灶,轻到中度强化,伴瘤周水肿、囊性变、脑膜尾征,CT未见岩骨及内听道破坏及增生。其中6例行全切除,2例行部分切除。术后病理5例经典型,2例促结缔组织增生型,1例间变型。分子鉴定5例为WNT亚型,3例为SHH亚型。术后7例症状体征即刻得到改善,1例维持术前状态。本组随访时间为5~34个月,期间5例呈肿瘤无进展生存状态,3例出现复发或者进展。结论:CPA髓母细胞瘤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在CPA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加以考虑。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和分子亚型分别是经典型和WNT亚型。显微手术是阻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桥小脑角 病理分型 影像特征 显微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