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浸润性肺腺癌气腔播散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1
作者 徐凤 李琦 +2 位作者 李娴 霍继文 吴溢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2-859,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 目的:探讨早期浸润性肺腺癌(ILADC)的临床及CT特征在预测气腔播散(STAS)中的价值,旨在寻找一种术前预测STAS的无创性方法,同时探明与STAS高度相关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6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Ⅱ期ILADC患者,根据STAS状态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及CT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AS阳性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比较两组的病理特征。结果:临床特征比较:癌胚抗原升高多见于STAS阳性患者(P<0.05)。CT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肿瘤更大,实性密度、肿瘤实性成分占比(CTR)>50%、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的发生率更高,而STAS阴性组肿瘤以上叶多见且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临床及CT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下叶分布、实性密度、CTR>50%、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瘤周纤维化及卫星结节为STAS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7、74.8%、74.8%及70.3%。病理特征比较:STAS阳性组含实体或微乳头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为Ⅱ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STAS状态的早期ILADC具有不同的临床、CT及病理特征,熟悉这些特征的差异有助于STAS术前无创预测,从而辅助临床选择最优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气腔播散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何小群 罗天友 +3 位作者 李琦 李娴 龚军伟 霍继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50-1956,共7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征象的差异,以期寻找一种有助于鉴别其病理亚型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浸润性肺腺癌患者422例,根据病理亚型将其分为A组(以贴壁... 目的探讨浸润性肺腺癌不同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CT征象的差异,以期寻找一种有助于鉴别其病理亚型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浸润性肺腺癌患者422例,根据病理亚型将其分为A组(以贴壁/腺泡/乳头状生长方式为主)及B组(以实体/微乳头状生长方式为主),然后将A组细分为A1组(以贴壁状生长方式为主)和A2组(以腺泡/乳头状生长方式为主),分别比较A组和B组、A1组和A2组的临床病理及CT特征。结果 (1)A、B两组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两组性别构成、吸烟史、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率和病理TNM分期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组以男性、吸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Ⅳ期多见;但两组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A、B两组CT征象比较:两组病灶大小、密度、血管集束征、充气支气管征、钙化、坏死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组病灶较大且更易表现为实性密度,B组钙化、坏死及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A组,但血管集束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低于A组;但两组病灶分布、含气腔、毛刺、分叶及胸膜牵拉征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A1与A2组临床病理特征及CT征象的比较:两组仅病灶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A1组以亚实性密度为主,A2组以实性密度为主;但两组其余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的不同病理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病理亚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乐 何琳 +3 位作者 邹海蓉 张志君 龚俊 陈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66-246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外科105例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经... 目的通过对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乳腺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普外科105例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肿块,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2±10.9)岁]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理证实为乳腺腺病的105例病例,超声诊断为乳腺腺病61例,纤维腺瘤31例,乳腺恶性病变4例,囊肿8例,乳腺叶状肿瘤1例,所有病例中绝大部分乳腺腺病超声表现为腺体层内低回声或低至无回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后方回声不同程度增强或无改变,纵横比小于1,彩色多普勒显示多为乏血供结节。结论乳腺腺病的典型超声表现为体积较小的实性结节,但对于一些因其体积较小,恶性特征不突出,常规超声表现为良性病变的小结节也应警惕其具有恶性的可能,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或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病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cin-1表达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晏怡 邓朝霞 +5 位作者 唐文渊 吕发金 谢兵 刘斌 杨刚 钟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1-684,共4页
目的检测fascin-1在不同颅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研究其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和浸润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颅内肿瘤30例(12例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8例脑转移瘤)。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ed tensor imaging,DTI)测量其脑浸润程度;... 目的检测fascin-1在不同颅内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研究其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和浸润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颅内肿瘤30例(12例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8例脑转移瘤)。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ed tensor imaging,DTI)测量其脑浸润程度;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PCR)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肿瘤fascin-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比较分析不同颅内肿瘤间表达的差异,并将其表达量与颅内肿瘤脑浸润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不同类型的颅内肿瘤间比较:fascin-1在三类肿瘤中表达存在两两差异(P<0.05),其中脑转移瘤、胶质瘤、脑膜瘤呈递减趋势;在不同脑浸润力肿瘤间比较:fascin-1在胶质瘤组与脑膜瘤组表现出与脑浸润程度良好的相关性(fascin-1蛋白:r=0.87,P<0.05;fascin-1 mRNA:r=0.92,P<0.05);在胶质瘤组中,其表达与脑浸润程度呈正相关(fascin-1蛋白:r=0.69,P<0.05;fascin-1 mRNA:r=0.86,P<0.05);但与全部脑肿瘤组内的脑浸润程度间无相关性(fascin-1蛋白:r=0.39,P>0.05;fascin mRNA:r=0.28,P>0.05)。结论 fascin-1的表达与颅内肿瘤侵袭能力差异有相关性,但与颅内肿瘤侵袭方式的差异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侵袭 细胞迁移 FASC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上皮-肌上皮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亮 李庆姝 +1 位作者 付广 葛明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3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上皮-肌上皮癌(pulmonary 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P-EMC)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涎腺型肺肿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拟分析肺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肺上皮-肌上皮癌的诊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肺上皮-肌上皮... 背景与目的肺上皮-肌上皮癌(pulmonary epitheli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P-EMC)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涎腺型肺肿瘤,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文拟分析肺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探讨肺上皮-肌上皮癌的诊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肺上皮-肌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其他相关临床文献。结果上皮细胞免疫组化表达细胞角蛋白,肌上皮细胞免疫组化表达SMA及S-100,二代基因测序以HRAS基因突变为主,PD-L1蛋白为阴性。结论肺上皮-肌上皮癌大多预后良好,诊断以镜检及免疫组化为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效果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上皮-肌上皮癌 免疫组化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期与出生后缺铜对幼鼠骨骼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黎海芪 罗素芬 +2 位作者 郑惠连 尤静生 周彩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9,共4页
通过观察幼鼠在胎儿期以及生后45日缺铜骨骼x线和病理组织的变化,发现缺铜细鼠45日(?)龄体重只有对照组的1/3(P<0.01);血清铜水平显著降低(P<0.01).x线摄片显示长骨骨质疏松,皮质变薄,骺板消失;与之相应的病理组织改变为骺板软骨... 通过观察幼鼠在胎儿期以及生后45日缺铜骨骼x线和病理组织的变化,发现缺铜细鼠45日(?)龄体重只有对照组的1/3(P<0.01);血清铜水平显著降低(P<0.01).x线摄片显示长骨骨质疏松,皮质变薄,骺板消失;与之相应的病理组织改变为骺板软骨细胞各层细胞变薄,提示软骨内成骨障碍、生长阻滞.补铜治疗15日,幼鼠体重、血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铜缺乏 骨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NHL的免疫表型及与EB病毒关系的分析
7
作者 周建荣 魏莲枝 曹友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与埃 巴二氏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0例鼻腔鼻窦NHL的临床特征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免疫表型 ,以...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及与埃 巴二氏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0例鼻腔鼻窦NHL的临床特征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免疫表型 ,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细胞淋巴瘤的EBV情况。结果 鼻腔鼻窦NHL临床上多以鼻阻、涕血为首发症状 ,确诊则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形态。鼻腔鼻窦NHL的免疫表型显示T细胞来源占 90 0 %( 3 6/4 0 ) ,B细胞来源占 10 0 %( 4 /4 0 )。T、B细胞淋巴瘤EBER检出率 75 0 %( 2 7/3 6) ,B细胞淋巴瘤EBER检出率 2 5 0 %( 1/4 )。结论 鼻腔鼻窦NHL发病与多因素有关 ,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鼻腔鼻窦NHL多来源于T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EB病毒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分泌耐受与信号传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香丽 张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170-172,共3页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首位.对于乳腺癌的主要...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首位.对于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的全身性疾病,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之一,此疗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原发性、继发性耐药,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乳腺癌内分泌耐受与下列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递送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治疗及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新芋 高禹 +1 位作者 蒋宁 彭奇龄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1,共7页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排第二位的疾病,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脑缺血预后的关键,包括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近年来,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性、强特异性等优势在脑缺血疾病研究中被广...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排第二位的疾病,其中80%为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是影响脑缺血预后的关键,包括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近年来,功能化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效性、强特异性等优势在脑缺血疾病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综述金属纳米递药体系、生物相容纳米递药体系以及高分子纳米递药体系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抑制炎症反应以及清除氧化应激的研究,并对纳米药物递送体系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递送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高分子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