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4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苏善平 方建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3,共6页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培养液ρ(CODCr)降低,即3株菌均为HVI 500润滑油降解菌.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采用倾注平板法对不同温度下降解菌的菌落计数,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pH下培养液的ρ(CODCr).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菌株降解作用影响显著,3株菌最适宜的降解温度为30~34℃,pH为6.0~7.8,但每株菌的最适宜降解温度和pH稍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序列比对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润滑油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楠 陈波水 +2 位作者 杨致邦 余瑛 黄伟九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4-939,共6页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命名为HVI0901。采用CODCr法测定了含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由于HVI500矿物基础油被降解而使培养液的COD值降低,确定HVI0901为HVI500矿物基础油... 以HVI500矿物基础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命名为HVI0901。采用CODCr法测定了含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由于HVI500矿物基础油被降解而使培养液的COD值降低,确定HVI0901为HVI500矿物基础油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HVI0901属于戈登氏菌属(Gordonia)。采用倾注平板法计数不同温度条件下HVI0901的菌落,用CODCr法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HVI500矿物基础油培养液的COD值,探讨了温度和pH值对HVI0901降解基础油的影响。结果表明,HVI0901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降解能力不同,在32℃、pH值为7.8时,其降解HVI500矿物基础油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登氏菌属 生物降解 基因序列比对 化学需氧量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