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果内酯治疗实验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电镜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倪小毅 唐小葵 +2 位作者 陈雅棠 王健 廖晓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观察白果内酯对卡氏肺孢子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地塞米松连续皮下注射Wistar大鼠 6周 ,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腹腔内注射白果内酯 30mg/(kg·d)× 8d。停药 1周后取大鼠肺组织作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 观察白果内酯对卡氏肺孢子虫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地塞米松连续皮下注射Wistar大鼠 6周 ,建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腹腔内注射白果内酯 30mg/(kg·d)× 8d。停药 1周后取大鼠肺组织作超薄切片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白果内酯作用后的卡氏肺孢子虫虫体有大量空泡形成 ,细胞器肿胀破坏 ,髓样结构形成 ,胞膜破坏 ,胞质内出现电子密度较高颗粒。结论 白果内酯可破坏卡氏肺孢子虫的超微结构 ,从而引起虫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观察 卡氏肺孢子虫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白果内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胆汁淤积型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瑞秋 管小琴 +1 位作者 罗治国 许红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明确重庆地区胆汁淤积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病因诊断。方法:ELISA常规检测血清HCMV-IgM、弓形体-IgM、RuV-IgM、HSV-IgM、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志物,肝活检行光镜和电镜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目的:明确重庆地区胆汁淤积型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的病因诊断。方法:ELISA常规检测血清HCMV-IgM、弓形体-IgM、RuV-IgM、HSV-IgM、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志物,肝活检行光镜和电镜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HCMV极早期抗原(Immediate earlyantigenI,EA)和早期抗原(Earlyantigen,EA)、HBcAg、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pump,BSEP)和多重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3,MDR3)。结果:36例胆汁淤积型IHS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肝炎10例;HCMV肝炎合并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uV)感染1例;HCMV肝炎合并单纯疱诊病毒(Her-pds simplex virus,HSV)感染1例;HCMV、HSV和RuV混合感染1例;胆道闭锁7例[5例合并HCMV感染,1例合并HCMV和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糖原累积病2例;尼曼皮克病合并HCMV肝炎1例;分类不明脂质代谢障碍1例;HCMV肝炎合并疑诊线粒体肝病1例;HCMV肝炎合并疑诊铁沉积病1例;疑诊脂质代谢障碍、胆汁酸代谢障碍和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Ⅰ型(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Ⅰ)各1例;7例病因仍不清。结论:HCMV肝炎是重庆地区胆汁淤积型IHS的首要原因,存在与其他病毒合并感染和参与代谢性肝病发病的现象。肝组织学检查可作为早期诊断胆道闭锁的补充,电镜检查有助于某些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诊断。暂未在重庆地区胆汁淤积型IHS中发现BSEP和MDR3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肝炎综合征 胆汁淤积型 组织形态学 巨细胞病毒 即刻早期抗原 早期抗原 胆盐输出泵 多重耐药相关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衍生物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不同时相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倪小毅 陈雅棠 +2 位作者 王健 廖晓刚 王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91-694,共4页
研究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 (Pc)不同时相的超微结构改变。将HepG 2细胞接种入若干个 50ml培养瓶 ,待细胞长满瓶底的 80 %时 ,接种Pc。 4h后分别加入双氢青蒿素 5、50 μmol/L ,青蒿琥酯 1 0 0 μmol/L ,喷他脒 (Pent... 研究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 (Pc)不同时相的超微结构改变。将HepG 2细胞接种入若干个 50ml培养瓶 ,待细胞长满瓶底的 80 %时 ,接种Pc。 4h后分别加入双氢青蒿素 5、50 μmol/L ,青蒿琥酯 1 0 0 μmol/L ,喷他脒 (Pentamidine) 1 5μmol/L ,空白对照和 0 3 %无水乙醇。前 3组 (青蒿素衍生物组 )分别于用药后 2、4、8、1 2、1 6、2 4h ,后 3组于用药后 2 4h取样制备电镜标本。结果 用喷他脒处理包膜发生改变。双氢青蒿素 5μmol/L作用 8h后滋养体开始出现改变 ,而 50 μmol/L作用 4h后即有变化 ,其超微结构改变 ,主要为空泡形成和膜系结构的损伤 ,包囊在 2 4h出现病理改变。青蒿琥酯 1 0 0 μmol/L 8h有少量滋养体出现病理变化 ,改变的性质与双氢青蒿素相同。双氢青蒿素在小剂量时 8h ,大剂量时 4h即可对其产生作用 ,主要损害卡氏肺孢子虫的膜系结构。青蒿琥酯的作用较双氢青蒿素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衍生物 抗卡氏肺孢子虫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在肝细胞型肝癌中的免疫电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放 马绍华 +3 位作者 唐时森 陆有生 徐晨 王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观察雄激素受体(AR)与雌激素受体(ER)在肝癌和非癌肝组织超微结构上的分布。探讨AR、ER在肝癌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胶体金染色法(IGS)标记13例肝细胞型肝癌与5例非癌肝组织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 目的:观察雄激素受体(AR)与雌激素受体(ER)在肝癌和非癌肝组织超微结构上的分布。探讨AR、ER在肝癌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胶体金染色法(IGS)标记13例肝细胞型肝癌与5例非癌肝组织细胞内雄激素受体(AR)及雌激素受体(ER),并用免疫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胶体金颗粒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双层膜和脊膜;粗面内质网;结合及游离核蛋白体;核膜及核周间隙,异染色质及常染色质等部位。统计分析表明,肝癌细胞金颗粒明显多于非癌肝细胞内金颗粒(P<0.05)。肝癌细胞胞质、胞核AR金颗粒明显多于ER金颗粒(P<0.05)。而非癌肝细胞胞质、胞核AR、ER k颗粒数量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提示肝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肿瘤,为抗性激素治疗肝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型肝癌 雄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免疫金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体外抗卡氏肺孢子虫电镜细胞酶化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倪小毅 陈雅棠 +2 位作者 王健 徐晨 王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虫体的酸性磷酸酶 (AcPase)、葡萄糖 6 磷酸酶 (G 6 Pase)和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等 3种代谢酶的影响。方法 将Pc接种于有支持细胞的 5 0ml培养瓶中 ,4h后 ,试验组每瓶加入DHA 5 0μmol·L- ...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虫体的酸性磷酸酶 (AcPase)、葡萄糖 6 磷酸酶 (G 6 Pase)和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等 3种代谢酶的影响。方法 将Pc接种于有支持细胞的 5 0ml培养瓶中 ,4h后 ,试验组每瓶加入DHA 5 0μmol·L- 1 ,同时作对照组。用药后 12h ,作电镜酶细胞化学 ,观察上述 3种酶的定位及用药后各种酶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变化。结果 AcPase反应产物用药组与不用药组无明显变化。G 6 Pase、ATPase反应产物用药组明显减弱。酶的阴性对照组无酶产物产生。结论 双氢青蒿素对卡氏肺孢子虫细胞内的AcPase无影响。双氢青蒿素对PcG 6 Pase、ATPase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 ,可能是影响Pc细胞的代谢功能 ,最终抑制其增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卡氏肺孢子虫 酸性磷酸酶 葡萄糖-6磷酸酶 腺苷三磷酸酶 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腺腺泡细胞癌24例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6
作者 彭真年 沈际焜 +2 位作者 李园园 廖晓岗 徐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本文对24例唾腺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光镜下肿瘤由腺泡细胞、透明细胞、空泡细胞、闰管细胞和非特殊性腺细胞组成.电镜观察部份瘤细胞胞浆有酶原颗粒或张力微丝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角蛋白均为阳性,14例波... 本文对24例唾腺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光镜下肿瘤由腺泡细胞、透明细胞、空泡细胞、闰管细胞和非特殊性腺细胞组成.电镜观察部份瘤细胞胞浆有酶原颗粒或张力微丝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角蛋白均为阳性,14例波形蛋白部份瘤细胞阳性.结果表明腺泡细胞癌瘤细胞成份有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唾液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雄性大鼠垂体促性腺细胞影响的电镜形态计量学及血浆FSH含量测定研究
7
作者 唐宜 李维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3-13,共1页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氯化镉(2mg/kg)腹腔注射雄性大鼠7.15、30、50天后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变化,并对电镜形态计量学所得的细胞结构参数和血浆FSH放免测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促性腺细胞未见损伤,而呈去势表现。其中以15天组最为明显,... 本文用电镜观察了氯化镉(2mg/kg)腹腔注射雄性大鼠7.15、30、50天后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变化,并对电镜形态计量学所得的细胞结构参数和血浆FSH放免测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促性腺细胞未见损伤,而呈去势表现。其中以15天组最为明显,以后逐渐恢复。主要是糙面内质网扩大,数目增多,内含低电子密度物质。各实验组大、小分泌颗粒数密度、体密度均有明显减少。大、小分泌颗粒直径变化不明显,线粒体的面数密度和体密度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高尔基复合体增生、肥大明显,促性腺细胞也呈肥大、增生表现。血浆FSH测定表明镉注射7天后,FSH分泌增加,15天达到高峰,50天仍未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鼠 垂体 性腺细胞 电镜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适合临床外检光镜和电镜观察的组织固定方法
8
作者 徐晨 李维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随着临床外检诊断及科研工作的深入,常需光镜和电镜配合观察,但由于长期以来光镜和电镜样品所用固定液不同,而致实际应用上不便,经常出现在光镜下发现某种外检标本需要在电镜下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时,却因系使用光镜用固定液,导致电镜下见... 随着临床外检诊断及科研工作的深入,常需光镜和电镜配合观察,但由于长期以来光镜和电镜样品所用固定液不同,而致实际应用上不便,经常出现在光镜下发现某种外检标本需要在电镜下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时,却因系使用光镜用固定液,导致电镜下见细胞内许多结构成分已被提取或破坏的情况,给诊断和研究带来许多困难,而使临床医生和病理工作者感到非常遗憾.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复习了有关国外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组织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建立及病原学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雅棠 刘约翰 +2 位作者 沈际琨 唐宜 王小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纯系Wistar大鼠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25mg/次,每周2次,用药7周即可成功诱发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相差显微镜直接镜检、姬姆萨氏染色(Giemsa's stain)、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GMS stain)和亚甲胺蓝染色(TBO stain)均可检出包囊。其中六亚... 纯系Wistar大鼠皮下注射醋酸可的松25mg/次,每周2次,用药7周即可成功诱发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相差显微镜直接镜检、姬姆萨氏染色(Giemsa's stain)、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GMS stain)和亚甲胺蓝染色(TBO stain)均可检出包囊。其中六亚甲基四胺银染色可显示囊壁特征性的括弧样结构,具有确诊价值。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泡间隔增厚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中少量蜂窝状渗出物。对肺孢子虫的滋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虫病 肺孢子虫 肺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鼠和胎鼠心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邵勇 姚珍薇 +4 位作者 李红霞 吴味辛 汪克健 廖晓刚 易永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鼠和胎鼠心脏的影响。方法应用雌、孕激素建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母鼠和胎鼠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1)胆淤组和对照组比较,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 目的探讨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鼠和胎鼠心脏的影响。方法应用雌、孕激素建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母鼠和胎鼠心脏的病理改变。结果(1)胆淤组和对照组比较,孕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2)胆淤组孕鼠肝脏光镜下见部分肝细胞有颗粒样变性和空泡变性,电镜下见肝组织中毛细胆管扩张,毛细胆管及肝细胞内见高电子致密物沉积。(3)胆淤组孕鼠胎盘光镜下见部分滋养细胞颗粒样变性和空泡变性。(4)胆淤组孕鼠心脏光镜下见心肌组织中局灶性心肌细胞颗粒样变性。(5)胆淤组胎鼠心脏光镜下见心肌组织中心肌细胞广泛空泡变性;电镜下见胎鼠心肌细胞内高电子致密物沉积,部分肌丝断裂,肌节模糊,细胞内线粒体水肿,脱髓鞘样改变。结论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时高胆汁酸血症对母鼠和胎鼠心肌细胞均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尤其以胎鼠心肌细胞病变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妊娠并发症 高胆汁酸血症 心肌细胞 细胞毒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立娟 管小琴 +2 位作者 刘琳 赵瑞秋 廖晓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病例资料,以对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以肝大、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考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36例,肝穿刺做光镜... 目的通过分析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病例资料,以对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以肝大、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考虑为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36例,肝穿刺做光镜及电镜观察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黄疸、肝大、肝酶增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大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肝穿刺活检组织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及各自相应的特征性病变。诊断肝糖原累积病27例,肝豆状核变性5例,尼曼-匹克病2例,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异染色性脑白质营养不良1例。结论小儿不明原因的肝大、黄疸、肝功能损害时要考虑小儿遗传代谢性肝病可能,肝穿刺活检病理观察是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性肝病 病理形态 肝活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系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尔瑛 周彩菊 +1 位作者 李维信 廖晓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8,共3页
本文报道了6例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系列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部份成熟红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可见电子密度较高的包涵体(α或β肽链的沉积);核膜有缺失或重叠,核周间隙扩大;各期红细胞中易见自噬泡和空泡形成;红... 本文报道了6例地中海贫血红细胞系列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中、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部份成熟红细胞的胞浆及胞核内可见电子密度较高的包涵体(α或β肽链的沉积);核膜有缺失或重叠,核周间隙扩大;各期红细胞中易见自噬泡和空泡形成;红细胞外形变化显著,发现有特征性的棒形红细胞。此外,还观察到红细胞在狭窄的脾窦中被扣押、挤压、破坏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遗传分子病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对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运动神经元的支配——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宜 王红 +1 位作者 许舸 李维信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8,T005,共6页
本研究应用 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 P物质纤维与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的关系。用 WGA-HRP经大鼠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注射后 ,逆行示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分布于 L5 和 L6脊髓前角的背内侧核和背外侧核... 本研究应用 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 P物质纤维与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的关系。用 WGA-HRP经大鼠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注射后 ,逆行示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分布于 L5 和 L6脊髓前角的背内侧核和背外侧核内侧部。 SP能纤维广泛分布于脊髓灰质 ,其中以后角最为密集。光镜下可见在前角的背内侧核和背外侧核内 ,SP阳性纤维呈点状和带有钮扣状膨大的纤维分布于逆行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周围。电镜下可见 SP阳性纤维终末含有少量的大型囊泡和多量的清亮小泡。常见 SP阳性纤维末梢与 HRP逆行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有紧密联系 ,并证明二者形成突触结构。本研究首次证实脑下行 P物质阳性纤维对调控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运动神经元有直接支配关系 ,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uf核 SP阳性纤维 HRP逆行示踪 免疫细胞化学 勃起 射精 大鼠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小鼠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益军 杨恬 +1 位作者 宋川 罗正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年第5期18-21,共4页
观察uPA在小鼠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性应用uPA对损伤表皮创伤修复的超微结构变化。在创伤部位外源性应用uPA后,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比较观察了不同时间及浓度的uPA对损伤表皮组织修复,尤其是基底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 观察uPA在小鼠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性应用uPA对损伤表皮创伤修复的超微结构变化。在创伤部位外源性应用uPA后,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比较观察了不同时间及浓度的uPA对损伤表皮组织修复,尤其是基底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uPA浓度为100μg/mL及200μg/mL时,与对照组比较,基底细胞提前发生迁移,较对照组早1h。创伤部位外源性应用uPA,有利于表皮基底细胞的迁移,这种促进细胞迁移作用可能对于治疗皮肤创伤早期愈合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小鼠 皮肤创伤 创伤修复 表皮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例腺瘤样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米粲 丁长林 +1 位作者 李圆圆 唐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2-294,共3页
报告11例腺瘤样瘤,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51岁.除1例位于膀胱外,其余均在男、女生殖系统.检测瘤细胞内角蛋白,11例均呈弥漫阳性反应,Ⅷ因子均为阴性.电镜观察见瘤细胞腔面有刷状长的微绒毛,并见桥粒及张力微丝.
关键词 腺瘤样瘤 角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43-347,共5页
镉是一种在机体内半减期很长(长达20年以上)的有毒重金属。联合国环境规划局(UNEP)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把镉列为重点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它列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体内外研究表明,镉对机体的众多系统有严重的损... 镉是一种在机体内半减期很长(长达20年以上)的有毒重金属。联合国环境规划局(UNEP)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把镉列为重点环境污染物,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把它列为优先研究的食品污染物。体内外研究表明,镉对机体的众多系统有严重的损伤,如肾、肺、骨等,其中生殖系统对镉较敏感,组织破坏出现早、损伤严重且持续时间很长。Alsbrg早在1919年就发现镉能导致动物睾丸破坏,但是直到1956年这一问题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目前关于镉对男性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绝大多数来自于动物实验,而镉对人生殖系统有何影响,目前了解甚少。一般认为具有潜在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系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garty气囊导管对犬血管壁损伤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陈开 时德 +1 位作者 李维信 唐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85-187,184,共4页
为探讨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及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以14只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管... 为探讨Fogarty导管的气囊直径大小及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多少与动脉及静脉管壁急性损伤的关系,以14只犬为对象,研究了当Fogarty导管气囊直径分别等于血管直径的1、1.5及2倍、导管通过血管腔1、2及3次时,该导管对犬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管壁所致的超微结构损伤改变。根据超微结构改变将损伤分为轻(Ⅰ)、中(Ⅱ)和重(Ⅲ)度三种。结果显示:气囊直径愈大、导管通过血管腔次数愈多,气囊对动脉和静脉内膜及肌层的损伤愈重。但大多数血管损伤(特别是动脉)局限于内膜层。在同样实验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导管 血管壁 损伤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超微结构观察
18
作者 黎学先 娄陵生 +2 位作者 胡妮妮 李维信 徐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报告一例黑热病患者骨髓内杜氏利什曼原虫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其基本结构与其他利什曼原虫相似,但虫体大小。
关键词 黑热病 利什曼原虫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附4例报告)
19
作者 向理科 米粲 +1 位作者 李圆圆 罗子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43-245,共3页
4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AMFH)进行了光镜和α_1-AT、α_1-ACT和覆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中一例进行了电镜观察.光镜和电镜见AMFH由多种瘤细胞组成,并见到原始间叶细胞过渡为不同分化的各种瘤细胞.组织特征是脉管瘤伴恶性纤维... 4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AMFH)进行了光镜和α_1-AT、α_1-ACT和覆因子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中一例进行了电镜观察.光镜和电镜见AMFH由多种瘤细胞组成,并见到原始间叶细胞过渡为不同分化的各种瘤细胞.组织特征是脉管瘤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血管瘤样 原始间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卵黄囊瘤
20
作者 周彩菊 唐开勇 +2 位作者 杨光才 李旭良 廖晓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本院1966年~1989年共收治小儿卵黄囊瘤37例,经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光镜确定诊断又通过10例电镜观察,8例AFP免疫组化观察,文献复习,本文支持Teilum提出该瘤来源于卵黄囊瘤背壁的全能性生殖细胞的组织发生观点;1.胚胎卵黄囊有合成AFP... 本院1966年~1989年共收治小儿卵黄囊瘤37例,经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光镜确定诊断又通过10例电镜观察,8例AFP免疫组化观察,文献复习,本文支持Teilum提出该瘤来源于卵黄囊瘤背壁的全能性生殖细胞的组织发生观点;1.胚胎卵黄囊有合成AFP能力,本文意儿血清AFP明显升高,免疫酶标可作AFP定位。2.超微结构观察:肿瘤形态与妊娠7周卵黄囊相似,电镜下可见到上皮性及间叶性成份相当于胚外内胚层及胚外中胚层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超微结构 AFP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