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白晋 李发琪 +3 位作者 杜永洪 马平 陈文直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 研究辐照剂量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形状、大小的影响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 cusedultrasound ,HIFU)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方法 运用JC A型Ha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使用 1.6MHz、焦距12 0mm聚焦超... 目的 研究辐照剂量对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形状、大小的影响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intensityfo cusedultrasound ,HIFU)形成生物学焦域的剂量学。方法 运用JC A型Ha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使用 1.6MHz、焦距12 0mm聚焦超声换能器 ,以 7× 10 3~ 2 7.7× 10 3W cm2 、辐照时间 1~ 2 0s的剂量定点辐照深度为 2 0mm的新鲜离体牛肝脏 ,辐照结束后沿凝固性坏死最大面剖开 ,测量生物学焦域的长、短轴和体积。结果 HIFU生物学焦域不等于声焦域。随着声强和辐照时间的增加 ,HIFU生物学焦域体积增加 ,其形态亦由椭圆体演变成圆锥体 ,且当声强增加时 ,圆锥体HIFU生物学焦域出现的更早。当声强一定 ,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 ,HIFU生物学焦域形态指数 (K)逐渐减小。结论 辐照剂量影响HIFU生物学焦域的形状和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剂量学 生物学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联合聚焦超声对家兔肝脏作用焦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丽萍 肖子文 +5 位作者 肖雁冰 李发琪 王智彪 王燕芹 李崇雁 龚晓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no-HA)静脉应用对聚焦超声治疗兔肝脏作用效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纳米HA 50、100、150 mg/kg;每组家兔肝脏均接受聚焦超声体内定...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no-HA)静脉应用对聚焦超声治疗兔肝脏作用效应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纳米HA 50、100、150 mg/kg;每组家兔肝脏均接受聚焦超声体内定点辐照。测量每点辐照结束后聚焦超声作用焦域处中心的瞬时温升,24 h后处死动物并测量所形成的凝固性坏死灶体积。结果纳米HA用药组3组在辐照5、10、15 s后焦域处的瞬时温度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纳米HA用量增加,焦域处温升增加。不同纳米HA剂量组所形成的凝固性坏死灶体积均较相应的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大(P<0.01)。随着纳米HA的用量增加,所形成的凝固性坏死体积亦随之明显增加(P<0.01)。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改变动物肝脏组织的声学环境,从而增强聚焦超声对兔肝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粒子 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与无水乙醇毁损腰交感神经节对犬后肢动脉闭塞病变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傅洪 魏安宁 +2 位作者 李发琪 李崇燕 王智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用无水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阻滞后肢动脉闭塞犬腰交感神经节,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后肢皮肤温度、神经节形态结构及脊髓P物质影响的差异。方法:27只杂种犬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3组(各组n=9):对照组(A组),HIFU治疗... 目的:用无水乙醇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阻滞后肢动脉闭塞犬腰交感神经节,比较两种处理方式对后肢皮肤温度、神经节形态结构及脊髓P物质影响的差异。方法:27只杂种犬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3组(各组n=9):对照组(A组),HIFU治疗组(B组),乙醇治疗组(C组)。A组不予处理,B组和C组分别用HIFU和无水乙醇阻滞腰交感神经节。各组在造模前、治疗前(造模后2周)、治疗后1周分别检测肢体皮肤温度、神经节形态结构及脊髓P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三组造模后与造模前相比皮肤温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B、C两组回升。(2)镜下B组所有神经元细胞出现坏死;C组大部分神经元坏死。(3)SP免疫阳性反应物集中分布在脊髓背角I、Ⅱ层,造模后各组脊髓腰段SP的平均光密度(OD)值与造模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B、C两组脊髓腰段SP的OD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和无水乙醇均可有效阻滞腰交感神经节,两种方法在对后肢动脉闭塞犬后肢皮肤温度、脊髓P物质改变方面影响无显著差异,而HIFU对神经节破坏更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无水乙醇 动脉闭塞 腰交感神经节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嫣 陈小菊 +5 位作者 王兰 左国伟 寇小琴 谭启华 周兰 陈文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8-481,53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海藻酸钠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培养的细胞设为实验组,在塑料培养板上的细胞设为对照组。以MTT法检测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的增殖;采用甲苯胺蓝染... 目的:初步探讨海藻酸钠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在海藻酸钠凝胶上培养的细胞设为实验组,在塑料培养板上的细胞设为对照组。以MTT法检测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的增殖;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细胞在凝胶上的生长形态;RT-PCR检测bMSCs生长6天后的成骨相关基因。结果:两组的bMSCs均能迅速贴附、铺展进入增殖期;在实验组,细胞成集落样生长较明显,且形态发生改变,伸出较多的伪足,细胞间接触更为紧密;培养至第6天,进行成骨相关基因检测,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I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表达,但它们在实验组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骨连接蛋白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为阴性。结论:bMSCs可能具有自发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趋势;海藻酸钠凝胶具有促进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活性。提示海藻酸钠凝胶可能是比较适合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手术钳对肝脏损伤模式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缪继东 赵毅 +3 位作者 胡晓东 赵纯亮 王济明 伍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03-906,共4页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手术钳(Focused ultrasound surgical clamp,FUSC)对离体肝脏的损伤模式。方法:FUSC由固定钳状手柄上,中轴线重合,能产生2束方向相对应的聚焦超声波的2个超声换能器构成。在超声频率为1.6MHz,声强(ISPPA)12000W/cm2条...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手术钳(Focused ultrasound surgical clamp,FUSC)对离体肝脏的损伤模式。方法:FUSC由固定钳状手柄上,中轴线重合,能产生2束方向相对应的聚焦超声波的2个超声换能器构成。在超声频率为1.6MHz,声强(ISPPA)12000W/cm2条件下,对厚度4~10cm离体牛肝进行双面连续扫描辐照后,记录牛肝达到贯通性凝固性坏死的辐照时间,测量离体牛肝凝固性坏死性状的形状和特征,观察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FUSC对所有厚度的肝组织均能造成贯通的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的形状与FUSC的声场形态基本一致,长度为2.72~3.20cm,宽为1.44~1.80cm。在相同声功率下,随着牛肝厚度增加,造成靶区贯通性凝固性坏死的时间随之增加。结论:FUSC对离体牛肝进行辐照,能造成预定靶区肝组织的贯通性凝固性坏死。本实验为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 肝切除 出血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辉 陈文直 +4 位作者 伍烽 黎克全 金成兵 苏海兵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 HIFU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对内脏大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令全 魏安宁 +5 位作者 傅洪 陆杰 杜永洪 胡凯 李崇燕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内脏大神经(Left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LGSN)放电的影响。方法:10只兔,随机分为HIFU组5只和乙醇组5只,分别用HIFU和...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乙醇阻滞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内脏大神经(Left greater splanchnic nerve,LGSN)放电的影响。方法:10只兔,随机分为HIFU组5只和乙醇组5只,分别用HIFU和95%乙醇阻滞CG,记录阻滞前与阻滞后节前和节后神经纤维对胃扩张(gastric distension,GD)的放电。结果:阻滞后行GD,HIFU组LGSN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乙醇组明显增加(P<0.01)。安静时,阻滞后乙醇组LGSN放电频率有非常显著的增加(P<0.01),两组节后纤维放电频率均减少,电压降低(P<0.01)。结论:HIFU可以立刻同时完善地阻断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乙醇可立刻阻断交感神经的传出神经纤维,对内脏感觉神经的传导阻滞程度较HIFU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乙醇 胃扩张 腹腔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超声波对兔肝肿瘤血管作用的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关利铭 王智彪 +4 位作者 白晋 俞明宪 李艳 李崇雁 文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highintensityultrasound,HIU)对兔肝肿瘤营养血管破坏后的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观察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及HIU治疗...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highintensityultrasound,HIU)对兔肝肿瘤营养血管破坏后的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建立兔VX2肝肿瘤模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观察肿瘤血供动态变化特点及HIU治疗后肿瘤营养血管的破坏情况。结果:DSA动态显示肿瘤血管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的动态变化。HIU治疗前,毛细血管期呈现典型的肿瘤染色,HIU治疗后,以上征象完全消失。结论:DSA是临床肿瘤诊断的重要方法,可作为HIU对肿瘤营养血管破坏情况评价的影像学指标,为HIU治疗效果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肿瘤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辐照方式对离体牛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缪继东 伍烽 王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双向、单向两种辐照模式损伤离体肝脏的情况。方法:使用聚焦超声设备(超声换能器频率为1.6 MHz,声功率为300 W,声强为12 000 W/cm2)对厚度8 cm和10 cm离体牛肝进行连续...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双向、单向两种辐照模式损伤离体肝脏的情况。方法:使用聚焦超声设备(超声换能器频率为1.6 MHz,声功率为300 W,声强为12 000 W/cm2)对厚度8 cm和10 cm离体牛肝进行连续辐照。双向辐照模式采用2个聚焦超声换能器固定于钳状手柄上,2个换能器呈对向排列;单向辐照模式采用单一聚焦超声换能器,相对侧安装一金属反射板。在超声频率测量靶区牛肝凝固性坏死的形状和特征,记录辐照后靶区温度变化。结果:在双向辐照模式下,HIFU能造成整个牛肝的贯通性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形状类似长方体,凝固性坏死体积大于单向模式;双向辐照模式辐照后靶区牛肝温度高于单向辐照模式。结论:HIFU双向辐照模式能造成预定靶区牛肝的贯通性凝固性坏死,效果优于单向辐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切除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体外作用
10
作者 刘帅 杨艳 于廷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37-1439,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Ultrasound,US)联合紫杉醇(Taxol)对高转移性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筛选1个对细胞抑制率约10%的超声剂量。观察此剂量时超声辐照与药物联合应用(6μg/ml或18μg/m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紫杉... 目的:观察超声(Ultrasound,US)联合紫杉醇(Taxol)对高转移性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筛选1个对细胞抑制率约10%的超声剂量。观察此剂量时超声辐照与药物联合应用(6μg/ml或18μg/ml)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紫杉醇浓度为6μg/ml时Taxol、Taxol+US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2.4%和11.7%(P>0.05),浓度为18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27.8%和42.0%(P<0.05)。结论:超声可增强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应,这种协同作用只有当药物浓度高于临界值时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超声 紫杉醇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移植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芳 王智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0-272,共3页
关键词 宫内移植 移植免疫 移植物 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胃扩张兔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令全 魏安宁 +4 位作者 傅洪 杜永洪 王燕芹 李崇燕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4-347,406,共5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毁损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胃扩张兔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非扩张非毁损组(nDnB)...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毁损腹腔神经节(Celiac ganglion,CG)对胃扩张兔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非扩张非毁损组(nDnB)、扩张非毁损组(DnB)、扩张毁损组(DB)、非扩张毁损组(nDB),每组各5只。在无菌操作下暴露CG,DB、nDB组用HIFU毁损神经节,nDnB、DnB组假手术,术后7天,均在麻醉下安置胃扩张装置。安置后7天,nDB、nDnB组在麻醉下灌注固定取胸段6~8(T6~8)脊髓,DB和DnB组采用反复梯度扩张胃1h后,灌注固定取脊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前角和后角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Fos-1ike immunoreactivity neuron,FLIN)计数的变化。结果:各组FLIN比较,毁损腹腔神经节和(或)扩张胃均不能使脊髓后角及前角FLIN明显地增加(P>0.05)。结论:HIFU毁损CG对胃扩张兔脊髓c-fos表达无明显影响,这与其它内脏神经毁损对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不同,可能是因为对胃伤害性信息的介导存在特殊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神经节 C-FOS 脊髓 胃扩张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治疗中的空化效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婷 李发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7-1099,共3页
超声空化效应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的重要生物学效应之一,在形成凝固性坏死与提高治疗效率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在HIFU治疗中是否有空化效应参与,什么条件下发生,对热效应有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它的利弊及怎样去控制和利... 超声空化效应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的重要生物学效应之一,在形成凝固性坏死与提高治疗效率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在HIFU治疗中是否有空化效应参与,什么条件下发生,对热效应有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它的利弊及怎样去控制和利用它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空化效应 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兔胃扩张疼痛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令全 魏安宁 +5 位作者 傅洪 陆杰 杜永洪 胡凯 李崇燕 王智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用自制的胃扩张装置建立胃扩张疼痛模型,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均分为阻滞组(B)和非阻滞组(NB),在麻醉下B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滞腹腔神经节,NB组行假手术;7天后安置自制的胃扩张装... 目的:用自制的胃扩张装置建立胃扩张疼痛模型,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均分为阻滞组(B)和非阻滞组(NB),在麻醉下B组用高强度聚焦超声阻滞腹腔神经节,NB组行假手术;7天后安置自制的胃扩张装置,14天后,清醒状态下采用容量梯度扩张胃,连续监测胃压力、心率、肌电图及胃容量等变化。结果:兔胃扩张至一定压力可引起拟痛行为反应,肌电图(EMG)电位募集相应地增加。兔胃扩张的压力和容积呈正相关;B组出现拟痛行为反应的容积和压力均高于NB组(P<0.01);在出现拟痛行为反应前相同的容积增加引起的压力增高值B组大于NB组(P<0.01)。结论:本文建立的兔胃扩张疼痛模型是一种可靠的疼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扩张 疼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妊娠小鼠荷瘤对胚胎着床的影响
15
作者 马芳 王智彪 +1 位作者 王媛 赵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15-2015,2019,共2页
关键词 着床肿瘤 囊胚 脱带率 贴附率 扩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杜永洪 王导新 +5 位作者 陈文直 黎克全 魏安宁 胡凯 白晋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49-651,693,共4页
目的:探讨用油酸建立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方法:25只Beagle犬麻醉保定后,通过颈静脉,按0.25±0.03ml/kg缓慢注射油酸,连续监测肺气体交换指标、氧代谢、组织病理学和胸片的改变,以及达到ARDS的... 目的:探讨用油酸建立Beagle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方法:25只Beagle犬麻醉保定后,通过颈静脉,按0.25±0.03ml/kg缓慢注射油酸,连续监测肺气体交换指标、氧代谢、组织病理学和胸片的改变,以及达到ARDS的诊断标准后各项指标的稳定性。结果:颈静脉泵入油酸后4.16±0.92h,25只Beagle犬达到ARDS诊断标准,其动脉血PaCO227.98±8.25mmHg、PaO2 65.40±11.48mmHg、PaO2/FiO2 182.3±29.6,经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PaO2/FiO2≤200。光镜下见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出血、萎陷和透明膜形成,同时伴炎症细胞浸润。胸片见双侧肺部有浓密或磨玻璃样阴影。结论:通过颈静脉注射油酸,可快速复制血流动力学、肺机械力学、组织病理学改变等均稳定的Beagle犬ARDS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油酸 动物模型 BEAGLE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