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表面消融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素英 邹建中 +3 位作者 马大钊 王琦 曾涛 文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表面消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获取胸主动脉。采用仿组织蛋清体模,在预定消融靶区埋入兔胸主动脉,根据其与声轴成角分为0°、45°和90°组,并设空白对... 目的探讨靶区血管与声轴成角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表面消融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获取胸主动脉。采用仿组织蛋清体模,在预定消融靶区埋入兔胸主动脉,根据其与声轴成角分为0°、45°和90°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10个。在B超监控下采用PHIFU行表面消融,每组治疗参数设置相同。消融过程中对血管面靶区测温,消融后逐层切开体模行肉眼和超声观察,计算每组总体积(V)并进行比较,对辐照区血管行病理检查。结果空白对照组体模边缘为完整强回声带,而0°、45°、90°组血管周围部分呈低回声。空白对照组血管后面最高温度为(98.60±5.76)℃,0°组为(98.90±7.09)℃,45°组为(71.10±13.85)℃,90°组为(70.20±9.14)℃;空白对照组与45°组、9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白对照组总坏死体积为(40709.70±3193.31)mm^(3),0°组为(40029.02±3580.17)mm^(3),45°组为(34562.59±3883.26)mm^(3),90°组为(36737.01±3278.68)mm^(3);空白对照组与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理检查示部分弹性纤维断裂,45°和90°组可见碎裂的细胞核。结论当靶区血管与声轴夹角为0°时,对靶区能量沉积影响最小,夹角为45°、90°时对血管壁破坏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角度 声轴 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 表面消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相变纳米微球增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宗桂 张玉荣 +3 位作者 刘欢 罗曼 王琦 李发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验证其对HIFU的增效作用。离体实验采用2... 目的探讨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通过离体及在体实验验证其对HIFU的增效作用。离体实验采用250 W、10s的连续波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在体实验采用200 W、5s的连续波辐照活体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组织。测量、计算HIFU辐照后靶区的凝固性坏死体积、能效因子(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变纳米微球在溶液中呈球状、均匀分布,粒径均一。离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牛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未经处理的牛肝组织(t=28.80、19.55、14.30,P=0.01、0.02、0.02)。在体实验显示,注射有纳米微球的新西兰大白兔肝组织HIFU辐照后凝固性坏死体积、EEF及强回声区体积均大于对照组(t=9.41、13.52、15.67,P=0.02、0.01、0.01)。结论脂质包裹1,1,2-三氯三氟乙烷相变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IFU消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液滴汽化 声空化 生物学效应 1 1 2三氯三氟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MRI图像配准融合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唐海英 何春 +4 位作者 胡亮 王体春 文银刚 王智彪 陈锦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44-17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和MRI图像(US-MRI)配准融合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中的价值。方法评估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80组US-MRI图像的配准与融合效果;记录并分析用于指导不同配准融合操作的解剖标记部位和效果。结果以子宫的边界为... 目的探讨超声和MRI图像(US-MRI)配准融合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中的价值。方法评估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80组US-MRI图像的配准与融合效果;记录并分析用于指导不同配准融合操作的解剖标记部位和效果。结果以子宫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4);以子宫肌瘤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肌瘤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1);以耻骨边界为标志能配准同一耻骨平面;以骶岬为标志点能配准骶尾骨。结论 US-MRI配准技术可有效提高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视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准 融合 高强度聚焦超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增加HIFU消融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悬 邹建中 +6 位作者 蒋冰蕾 徐蝶 罗勇 熊洁 汪瑶台 唐瑜 郝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对HIFU消融荷瘤鼠肿瘤组织的影响。方法培养双歧杆菌,并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体外连接率。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荷瘤鼠模型,将48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对HIFU消融荷瘤鼠肿瘤组织的影响。方法培养双歧杆菌,并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检测体外连接率。建立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荷瘤鼠模型,将48只荷瘤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前后2次经尾静脉注射不同物质(间隔2天),其中A组(PBS组)2次均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B组(双歧杆菌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PBS,C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PBS、阳离子脂质纳米粒,D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组)分别注射双歧杆菌、阳离子脂质纳米粒。第2次注射完成后24 h,对荷瘤鼠肿瘤组织行HIFU辐照,分析肿瘤组织灰度变化。分别于HIFU辐照前1 h和辐照后1天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双歧杆菌的肿瘤靶向性,并测算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体积和能效因子(EEF),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双歧杆菌革兰染色呈蓝紫色的长棒状,表面电位-29 mV;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280.21±60.20)nm,表面电位25 mV。各组间灰度变化值(F=143.40)、凝固性坏死体积(F=243.20)、EEF(F=5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灰度变化值及凝固性坏死体积A组<B组<C组<D组,EEF:A组>B组>C组>D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荷瘤鼠心、肝、脾、肺、肾组织及A、C组肿瘤组织中均无双歧杆菌生长;B、D组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双歧杆菌。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包裹液态氟碳的阳离子脂质纳米粒可增强HIFU对荷瘤鼠肿瘤组织的消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裂菌属 阳离子脂质纳米粒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影响的体模实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大钊 邹建中 +3 位作者 杨素英 文静 曾涛 王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靶区内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块含血管的仿组织体模分为A组(血管位置)和B组(血管角度),A组按血管中心与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顶面)距离d分为A_1(d=0)、A_2(d=10mm)、A_3(d=20mm)亚组,B... 目的探讨靶区内血管位置及血管与声轴角度对HIFU表面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块含血管的仿组织体模分为A组(血管位置)和B组(血管角度),A组按血管中心与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顶面)距离d分为A_1(d=0)、A_2(d=10mm)、A_3(d=20mm)亚组,B组按血管长轴与声轴之间夹角角度α分为B_1(0~5°)、B_2(60°~65°)、B_3(90°~95°)、B_4(115°~120°)亚组。另设A_4、B_5亚组为空白对照组。测量各组血管内径、管壁厚度,观察辐照后损伤形态,计算能效因子(EEF)。结果 A、B各亚组间血管内径、管壁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损伤形态:A_1、B_1亚组靶区完全消融,无残留;余各亚组血管深侧靶区有残留。A组中A_4亚组、A_1亚组、A_2亚组(由小到大排列)EE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_1与A_3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B_5亚组、B_2亚组、B3亚组(由小到大排列)EE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_2亚组与B_4亚组、B_5亚组与B_1亚组的E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中心距HIFU表面消融最深层面10mm、靶区内血管与声轴角度90°~95°对靶区消融影响最大,效率最低,消融时应注意调整以提高消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血管 体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术后妊娠对靶肌瘤的影响及妊娠结局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俊书 陈文直 +4 位作者 胡亮 王勇 冯玉洁 张蓉 陈锦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后妊娠者孕产期靶肌瘤的转归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HIFU治疗后妊娠者123例,收集临床资料、肌瘤的影像学特征信息,进行孕产期靶肌瘤相关情况随访。结果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后妊娠者孕产期靶肌瘤的转归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HIFU治疗后妊娠者123例,收集临床资料、肌瘤的影像学特征信息,进行孕产期靶肌瘤相关情况随访。结果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与妊娠前比较,60例(60/123,48.78%)患者孕早中期靶肌瘤增大,平均增大直径(2.1±1.6)cm;22例剖宫产+剔除靶肌瘤患者中,与孕前、孕早中期相比,分别有3例(3/22,13.63%)、13例(13/22,59.09%)发生缩小;产后3个月B超复查的27例患者中,靶肌瘤与孕前、孕早中期相比,分别有12例(12/27,44.44%)、18例(18/27,66.67%)靶肌瘤缩小。123例HIFU术后妊娠者中,成功分娩84例、正在妊娠18例、人工流产4例,自然流产17例,成功分娩和自然流产患者术前妊娠丢失史、年龄、肌瘤数量、孕期肌瘤增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期靶肌瘤增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超声消融后妊娠,部分靶肌瘤在孕早中期呈暂时增大,但仍小于HIFU术前靶肌瘤最大径;妊娠晚期靶肌瘤较妊娠早中期无明显变化,产后靶肌瘤呈逐渐缩小趋势。HIFU术后妊娠,孕期靶肌瘤增长程度对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肌瘤 妊娠结局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与微波仪比较治疗慢性宫颈炎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愉 何瑞欣 +4 位作者 周微尘 刘宝茹 王嫣 汪伟 陈文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F),查找以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或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s,共4 336例患者(治疗组2 890例患者,对照组1 4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好(RR=1.08,95%CI=1.04~1.13,P=0.000),针对于慢性宫颈炎的具体分型,治疗组治疗轻度慢性宫颈炎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R=1.00,95%CI=0.99~1.02,P=0.72),但在治疗中度、重度慢性宫颈炎而言,治疗组有效率则要明显优于对照组(RR=1.07,95%CI=1.01~1.14,P=0.02)和(RR=1.24,95%CI=1.09~1.42,P=0.001)。治疗组治疗后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宫颈结痂及瘢痕形成等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阴道排液(RR=0.25,95%CI=0.11~0.56,P=0.000);阴道出血(RR=0.14,95%CI=0.08~0.25,P=0.000);宫颈结痂(RR=0.01,95%CI=0.00~0.07,P=0.000);宫颈瘢痕形成(RR=0.01,95%CI=0.00~0.02,P=0.000)。结论: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较微波治疗疗效好,且可以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F超声波妇科治疗仪 微波 慢性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定量灌注特征预测超声消融的效果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勇 陈锦云 +3 位作者 陈文直 胡亮 李俊书 王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预测超声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JC型超声消融治疗系统内置灰度测量软件获得子宫肌瘤血流灌注定量参数。术后根据增强MRI分为消融满意组(消融率≥70%)和部分...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预测超声消融效果的价值。方法对63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JC型超声消融治疗系统内置灰度测量软件获得子宫肌瘤血流灌注定量参数。术后根据增强MRI分为消融满意组(消融率≥70%)和部分消融组(消融率<70%),比较2组造影参数差异,分析造影参数与消融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价造影参数对消融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时间(ET)、增强强度(EI)、增强速率(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T、TTP、ET与消融率呈正相关(P均<0.01),EI、ER与消融率呈负相关(P均<0.001)。AT、TTP、ET、EI、E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其中ER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35)。以ER=5.23作为截点值,其预测消融效果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5.8%。结论子宫肌瘤的超声消融效果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ER可作为预测消融效果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低强度超声对巨噬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谢霜 杨敏 +1 位作者 杜永洪 李岱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76-1482,共7页
目的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low frequency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LFLIU)对巨噬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的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超声辐照0、5、10 min和15 min组(n=3),应用MTT比色法分析不同超声强度对RAW264.7细胞... 目的探讨低频低强度超声(low frequency low intensity ultrasound,LFLIU)对巨噬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的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超声辐照0、5、10 min和15 min组(n=3),应用MTT比色法分析不同超声强度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经超声辐照以及吞噬细菌后的凋亡率和坏死率,使用平板计数法评估RAW264.7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活性,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AW264.7细胞经超声辐照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结果超声辐照声强为0.14 W/cm^2,辐照时间为5、10 min时,RAW264.7细胞活性未见明显影响,存活率分别为(116.37±9.54)%、(97.14±9.26)%;经0.14 W/cm2超声辐照5 min后,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显著大于超声辐照0 min组(P<0.05);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经声强0.14 W/cm^2超声辐照5、10 min后活性均低于超声辐照0 min组(P<0.05);激光共聚焦观察到0.14 W/cm^2超声刺激RAW264.7细胞产生了ROS。结论 LFLIU能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和产生ROS,并导致RAW264.7细胞内耻垢分枝杆菌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低强度超声 巨噬细胞 耻垢分枝杆菌 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税莲 何敏 +2 位作者 刘映江 龚春梅 张炼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后肝肿瘤剂量学、磁共振图像、病理学及生存期影响,评价HIFU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于HIFU组(32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兔建立腹主动脉旁的VX2肝肿瘤模型,HIFU...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后肝肿瘤剂量学、磁共振图像、病理学及生存期影响,评价HIFU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于HIFU组(32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兔建立腹主动脉旁的VX2肝肿瘤模型,HIFU组瘤兔于MR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肿瘤,分析腹主动脉旁肿瘤消融剂量学,MR观察消融前后肿瘤影像学变化,病理学观察肿瘤消融后坏死情况,对比观察HIFU组与对照组瘤兔生存期。结果:MRI和病理学均表明MR引导下HIFU能完全消融兔腹主动脉旁VX2肝肿瘤,EEF为25.72±11.40 J/mm3HIFU组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能安全有效消融兔腹主动脉旁VX2肝肿瘤并且能明显提高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腹主动脉 肝脏肿瘤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对SD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大鼠外阴皮肤P物质及P物质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欢 唐华均 李成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对SD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大鼠外阴皮肤中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参考Sally法建造40只雌性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予以聚焦超声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对SD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大鼠外阴皮肤中P物质(SP)和P物质受体(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参考Sally法建造40只雌性SD大鼠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模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予以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与治疗组相同的方法治疗,但仪器无功率输出。聚焦超声治疗2周后,取大鼠外阴皮肤,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总数及脱颗粒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和NK1-R的表达,比较两组指标差异。结果聚焦超声治疗2周后,治疗组75.00%(15/20)大鼠外阴皮肤转为正常,对照组10.00%(2/20)大鼠外阴皮肤转为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289,P<0.05)。治疗组肥大细胞总数及脱颗粒率及外阴皮肤中SP和NK1-R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聚焦超声可抑制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大鼠皮肤中SP的释放及NK1-R的表达,并降低肥大细胞总数,减少肥大细胞脱颗粒,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疗法 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 P物质 受体 神经激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_1 fl2d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可行性研究
12
作者 刘映江 张炼 +4 位作者 肖智博 彭松 税莲 王智彪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_1fl2d序列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可行性。方法:在磁共振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离体牛肝组织过程中,使用磁共振T_1加权二维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T_1weighted fast low-angle shot two-dimensional gradient-ec... 目的:探讨磁共振T_1fl2d序列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的可行性。方法:在磁共振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离体牛肝组织过程中,使用磁共振T_1加权二维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T_1weighted fast low-angle shot two-dimensional gradient-echo sequence,T_1fl2d)序列扫描辐照焦点及周边区域的信号变化,将信号变化率分为5个范围:>15%、>20%、>25%、>30%、>35%,将这5个范围对应的面积分别与实际凝固性坏死的面积进行比较,找出当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时对应的信号变化率。为了初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此结果应用于T1fl2d监控辐照活体兔腿肌肉组织的过程中,比较这一信号变化率对应的面积与增强扫描无强化区的面积,观察其在活体组织中应用的情况。结果:超声消融新鲜离体牛肝组织28个点,当靶区信号变化率大于25%时,其面积为(79.17±21.80)mm2,对应牛肝组织的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为(81.45±15.45)mm2,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8,P=0.455);当靶区信号变化率大于15%、20%、30%和35%时,其分别对应的面积与牛肝实际凝固性坏死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小于0.05。超声消融活体兔腿15个点,增强扫描无强化区面积(72.21±18.51)mm2,信号变化率大于25%时对应的面积为(74.25±24.45)mm2,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4,P=0.517)。结论:使用磁共振T1fl2d序列监控高强度超声消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磁共振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U治疗超声衰减宽度<10mm声通道腹壁瘢痕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娜 王玲 +4 位作者 胡亮 杨超 肖智博 陈锦云 王智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HIFU治疗声通道腹壁瘢痕造成超声衰减宽度<10mm的子宫肌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共纳入861例子宫肌瘤患者,于HIFU消融治疗前后行盆腔增强MR检查,其中202例腹壁瘢痕造成超声衰减宽度<10mm(瘢痕组),659例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HIFU治疗声通道腹壁瘢痕造成超声衰减宽度<10mm的子宫肌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共纳入861例子宫肌瘤患者,于HIFU消融治疗前后行盆腔增强MR检查,其中202例腹壁瘢痕造成超声衰减宽度<10mm(瘢痕组),659例无瘢痕(无瘢痕组),比较2组消融治疗效果、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均完成HIFU治疗,瘢痕组和无瘢痕组子宫肌瘤体积消融率分别为(80.31±18.16)%、(79.60±17.57)%(P=0.620)。瘢痕组术中皮肤烫发生率[52.97%(107/202)]较无瘢痕组[41.58%(274/659)]高(P=0.004),瘢痕组和无瘢痕组术后MRI示腹壁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80%(40/202)、14.87%(98/659;P=0.095)。结论超声衰减宽度<10mm的声通道腹壁瘢痕对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子宫 腹壁 瘢痕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剂对超声消融单发子宫肌瘤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璐 朱辉 +5 位作者 周崑 王景淇 金成兵 冉立峰 杨炜 张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探讨适合不同患者所需的造影剂注入后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的增效最佳时机。方法:前瞻性研究109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HIFU消融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号尾数... 目的: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探讨适合不同患者所需的造影剂注入后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的增效最佳时机。方法:前瞻性研究109例单发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HIFU消融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单双数进行非随机分组,单数纳入造影组,于HIFU术前行SonoVue超声造影,当超声监控下观察到微泡开始进入靶区时即刻开始HIFU治疗;双数纳入对照组,术前无造影检查,仅行HIFU治疗。对HIFU治疗术中与术后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造影组与对照组的消融率均到达70%以上,而造影组的平均功率、治疗时间、辐照时间、总能量、能效因子均明显降低(P<0.05)。与既往研究相比,超声治疗剂量和辐照时间明显降低。2组患者经消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部分患者肌瘤有所吸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在造影剂微泡开始进入靶区后立即行HIFU消融治疗能在满足个体差异性的情况下起到最强的增效作用,达到精准、高效的消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造影剂 子宫肌瘤 消融治疗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影法的聚焦超声声场重建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彦邑 刘俏俏 +2 位作者 赵纯亮 沈勇 王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2-747,共6页
为了从聚焦超声声场纹影图像直接重建声场声压分布图像,首先根据水中声波与光波的作用规律,利用Zernike相衬技术得到纹影系统中空间声压分布与纹影图像中光强的关系,再通过纹影系统获得聚焦超声声场实时图像,最后根据纹影系统的物理特... 为了从聚焦超声声场纹影图像直接重建声场声压分布图像,首先根据水中声波与光波的作用规律,利用Zernike相衬技术得到纹影系统中空间声压分布与纹影图像中光强的关系,再通过纹影系统获得聚焦超声声场实时图像,最后根据纹影系统的物理特性经过反投影重建算法重建出凹球壳聚焦超声换能器的空间声压分布。分析可知,理论声焦域横向与声轴大小分别为0.15mm、1.4mm,重建声场电功率为12 W时横向最接近为0.25 mm,30 W时声轴最接近为1.35mm。与球壳换能器的理论声压分布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以用于聚焦超声换能器的声场分布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检测 声压分布图像 重建算法 纹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聚焦超声促进SD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修复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丹丹 蒋璟玮 +6 位作者 罗东 陈俊林 汪威 刘宝茹 王嫣 陈锦云 陈文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用重力打击器构建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构建成功后模型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LIFU每天1次,连续辐照患处14 d,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用重力打击器构建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模型,构建成功后模型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LIFU每天1次,连续辐照患处14 d,对照组假治疗。2组分别于治疗第3、10、21天取损伤区域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法观察组织变化,免疫组化定量生肌决定因子(Myf-5)和辅肌动蛋白(α-actinin)表达强度并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分析,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分析肌分化因子(MyoD)m RNA表达水平,对组织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HE染色图片提示超声组坏死肌纤维逐渐被新生排列整齐肌纤维取代;对照组纤维组织形成,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萎缩明显。治疗开始的第3、10、21天,超声组α-actinin(3 d=0.270±0.026,t=2.963,P=0.018;10 d=0.244±0.011,t=2.865,P=0.027;21 d=0.222±0.031,t=1.073,P=0.317)、Myf-5(3 d=0.291±0.050,t=2.691,P=0.027;10 d=0.246±0.015,t=2.726,P=0.032;21 d=0.166±0.021,t=0.369,P=0.722)、MyoD mRNA(3 d=5.613±0.379,t=4.679,P=0.002;10 d=3.276±0.261,t=2.377,P=0.048;21 d=1.810±0.200,t=0.634,P=0.54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α-actinin(3 d=0.234±0.008;10 d=0.214±0.020;21 d=0.203±0.023)、Myf-5(3 d=0.225±0.023;10 d=0.211±0.025;21 d=0.161±0.016)、MyoD mRNA(3 d=4.465±0.397;10 d=2.807±0.356;21 d=1.712±0.280),且在第3、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U能促进大鼠慢性骨骼肌损伤再生修复,改善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聚焦超声 骨骼肌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瑛琦 曾德平 +6 位作者 张春杨 许佳琪 张菁霓 龚洋 何倩 高雪梅 杨增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79,共5页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 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可用于制作宽带压电换能器,已广泛应用于水浸无损探伤、声波测井以及超声成像等领域。为分析该换能器的振动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看成并联的谐振器阵列,采用三维厚度伸缩振动模型对单个谐振器单元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的阻抗计算公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平凹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实验结果显示,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能准确的分析非均匀厚度1-3型压电复合材料片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均匀厚度换能器带宽的主要是由压电片的厚度差异决定,研究结果可为非均匀厚度宽带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厚度 1-3型压电复合材料 并联振子等效电路模型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声强低强度脉冲超声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璟玮 刘宝茹 +6 位作者 梁丹丹 汪威 罗东 陈俊林 陈锦云 陈文直 王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7-36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声强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辐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迁移的影响。方法将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30mW/cm^2组、60mW/cm^2组及90mW/cm^2组,对空白对照组仅行LIPUS假辐照操作,而对其余3组以相应声强进行辐照。以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声强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辐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迁移的影响。方法将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30mW/cm^2组、60mW/cm^2组及90mW/cm^2组,对空白对照组仅行LIPUS假辐照操作,而对其余3组以相应声强进行辐照。以细胞划痕实验分析LIPUS对划痕愈合的促进作用,并通过MTT活性检测排除细胞增殖能力的干扰。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各组BMSCs的迁移能力。通过FITC-鬼笔环肽染色检测F-肌动蛋白(Factin)表达结果 LIPUS辐照(空白对照组假辐照)后24h及48h,30mW/cm^2组、60mW/cm^2组、90mW/cm^2组及空白对照组间划痕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6.559、106.110,P均<0.001),且空白对照组划痕面积[辐照后24h:(0.93±0.26)mm^2,辐照后48h:(0.70±0.11)mm^2]最大,30mW/cm^2组[辐照后24h:(0.47±0.21)mm^2,辐照后48h:(0.19±0.10)mm^2]最小;而辐照后即刻各组间划痕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21,P=0.063)。LIPUS辐照(空白对照组假辐照)后即刻、24h及48h各组间吸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616、0.720、1.408,P=0.196、0.544、0.378)。各组间穿过transwell小室上室的BMSCs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45,P<0.001),且30 mW/cm^2组细胞计数[(212.53±35.32)个]最大,空白对照组[(89.53±19.27)个]最小。F-actin染色显示,LIPUS辐照后BMSCs微丝增粗变长,数量增多。各组间相对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350,P<0.001),且30 mW/cm^2组相对荧光强度(125.43±17.43)最大,空白对照组(51.94±12.76)最小。结论 LIPUS可促进BMSCs体外迁移,声强为30mW/cm^2时促进效应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子共振频率MR温度成像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玉红 李发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2-615,共4页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热消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需有良好的监控和实时精确的测温技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R温度成像通过具有温度敏感的参数进行测温,如弛豫时间、质子共振频率(PRF)、扩散系数、磁化矢量转移等,无创且...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热消融疗法,在治疗过程中需有良好的监控和实时精确的测温技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MR温度成像通过具有温度敏感的参数进行测温,如弛豫时间、质子共振频率(PRF)、扩散系数、磁化矢量转移等,无创且无辐射,并可实时三维成像。其中,由于质子共振频率(PRF)对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且与组织类型不相关。基于PRF的MR温度成像成为中高场强(≥1T)系统应用的首选,在低场强系统中也有应用。本文对PRF MR温度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监控HIFU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磁共振温度成像 质子共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频度对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学习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馨月 陈锦云 +3 位作者 胡亮 彭松 陈文直 王智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生操作频度对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学习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名已完成超声消融培训的医生(A医生、B医生)分别在各自单位初始独立开展41例(A组)及39例(B组)超声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累积求和法(CUSUM)评估2组的学习曲... 目的探讨医生操作频度对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学习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名已完成超声消融培训的医生(A医生、B医生)分别在各自单位初始独立开展41例(A组)及39例(B组)超声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采用累积求和法(CUSUM)评估2组的学习曲线。比较2名医生的操作频度是否对学习曲线存在影响。结果 A组手术室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每月完成操作A医生为2例、B医生为7例。A医生CUSUM曲线在可接受失败率(H0)和不可接受失败率(H1)之间波动,从23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跨过H0。B医生CUSUM曲线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在13例时曲线跨过H0。结论操作频度是学习曲线的重要评价指标。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有着严格、复杂的程序,连续的操作实践是迅速完成学习曲线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高强聚焦 子宫肿瘤 学习曲线 操作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