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267名女大学新生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丽伟 蔡家春 徐晓阳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了解女大学新生现有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及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探索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医科大学267名本校女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新生9812%的初潮年龄在11~16岁,最小的为9岁... 目的了解女大学新生现有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状况及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探索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以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重庆医科大学267名本校女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新生9812%的初潮年龄在11~16岁,最小的为9岁,来自城市与乡村和是否为独生子女学生间初潮年龄有显著性差异。3903%的女生痛经症状明显,但8190%的人从未就医或不愿意就医,占3234%的学生有生殖系统疾患症状,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主要是家长,其次是来自同学朋友和书刊。接受过青春健康教育的学生中,6008%的学生对内容和形式不满意。8513%的女生认为有必要参加医务人员关于生殖健康知识的讲座。结论青少年健康教育亟待加强,应根据不同年龄需求,采取不同方式和内容的生殖健康教育,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健康 知识 女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骆明勇 杨戎 +1 位作者 王应雄 刘孝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以明确其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leptin及其受体(Ob-Rb)的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b)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以明确其在胚泡着床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子宫内膜leptin及其受体(Ob-Rb)的表达。结果:leptin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在小鼠子宫内膜也都有表达,各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Ob-Rb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在小鼠子宫内膜也都有表达,各时期的表达水平差异(P<0.01),且在孕期第4天表达水平最高,在5到7天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结论:瘦素及其受体(Ob-Rb)可能在胚泡着床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也可能参与着床后胚胎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受体 瘦素长型受体 子宫内膜 着床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MRP2胞内区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涛 金超智 +4 位作者 张翠莉 陈慧 储著朗 王英杰 杨晓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多药耐药蛋白MRP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MRP2胞内区C末端220个氨基酸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与多药耐药蛋白MRP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人MRP2胞内区C末端220个氨基酸为诱饵,筛选成人肝cDNA文库,寻找能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一对一酵母回复性杂交等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共获得162个克隆,经过验证分析,最终确定3个无重复阳性克隆。结论获得的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揭示MRP2新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P2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ATP结合盒超家族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妇女性观念和性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云 胡丽娜 +1 位作者 张唯力 徐晓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对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即妊娠期的性观念、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指导围生育期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112名正常足月住院待产孕妇,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艾森克性宽容度量表测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期妇女性频... 目的:对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即妊娠期的性观念、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指导围生育期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112名正常足月住院待产孕妇,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艾森克性宽容度量表测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期妇女性频率和性生活时间均显著降低,相关性知识正确率低;孕妇性观念量表测验平均分值为5 .2 5 ,为常模分值的低分段,在职业组中,专业人员和个体职业者有统计学差异;妇女在妊娠期性生活中的单一性交方式百分率最高。结论:孕期妇女相关性保健知识缺乏,妇女性观念趋于保守,不能充分享受孕期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妇女 性观念 性生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产后6月盆底肌肉强度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晓阳 姚珍薇 +2 位作者 张丽伟 王焕英 廖碧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 :了解分娩对妇女盆底肌肉强度的影响 ,以及妇女产后耻骨尾骨肌 (PC肌 )强度的影响因素 ,及产后生殖保健服务中盆肌锻炼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将分娩活婴的 4 6 0位初产妇产后 6月PC肌强度及其相关的因素的调查资料进行... 目的 :了解分娩对妇女盆底肌肉强度的影响 ,以及妇女产后耻骨尾骨肌 (PC肌 )强度的影响因素 ,及产后生殖保健服务中盆肌锻炼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将分娩活婴的 4 6 0位初产妇产后 6月PC肌强度及其相关的因素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产后 6月时 ,PC肌强度与阴道松弛、会阴侧切伤口长度、张力性尿失禁明显相关 (P <0 .0 5 ) ,而与分娩方式、第一、二产程时间、会阴损伤形式、产后 6月时性交疼痛、性高潮次数无显著关系 (P >0 .0 5 )。分娩后 ,76 .30 %妇女获得医院告知的盆肌保健操知识 ,在产后 4 2日接受产科随访时 ,卫生保健人员仅告知 8.5 7%妇女产后需要做盆肌保健操。产后只有 11.8%的妇女经常练习盆肌保健操。结论 :产时应正确保护盆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性健康 耻骨尾骨肌 产后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大城市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及对艾滋病认识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莎莉 周生建 +3 位作者 张北川 曾毅 许华 陈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79-68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西南某大城市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及高危行为分析,探讨男男性接触者中的高危行为及STI/AIDS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267名MSM中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及高比例的无保护性插入... 目的:通过对西南某大城市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及高危行为分析,探讨男男性接触者中的高危行为及STI/AIDS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267名MSM中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及高比例的无保护性插入性行为。近一年STI患病率为21.35%。结论:在MSM中存在STI的高水平的流行及艾滋病相关的危险性行为,提示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STI/AIDS有可能在男男性接触者及其他相关人群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爱 男男性接触 性病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及旁组织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戎 骆明勇 +2 位作者 王应雄 魏莎莉 刘孝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2-333,350,共3页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小鼠胚泡着床窗口期了宫内膜表达的特定部位。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对 2 0只孕期第 4天的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点和旁组织的LIFmRNA进行检测。结果 :2 0只孕期第4天的小鼠...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小鼠胚泡着床窗口期了宫内膜表达的特定部位。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对 2 0只孕期第 4天的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点和旁组织的LIFmRNA进行检测。结果 :2 0只孕期第4天的小鼠着床点LIFmRNA表达平均水平为 0 .5 316 ,旁组织LIFmRNA表达平均水平为 0 .3711。统计处理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胚泡着床窗口期 ,小鼠子宫内膜胚泡着床点和旁组织LIF基因表达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 着床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泡黏附时已黏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组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卫 王应雄 杨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 :用蛋白质组相关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已粘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的差异 ,探讨小鼠胚泡在双侧子宫黏附不同步现象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 (2D -PAGE)分别分离妊娠五天 (D5)小鼠胚泡已黏附侧... 目的 :用蛋白质组相关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已粘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组的差异 ,探讨小鼠胚泡在双侧子宫黏附不同步现象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 (2D -PAGE)分别分离妊娠五天 (D5)小鼠胚泡已黏附侧与未黏附侧子宫内膜的蛋白质组。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分析。结果 :图像分析测得两种胶的匹配率达 82 .5 % ,在等电点pI4~ 7、分子量 14 .0~ 75 .4kD范围内分离得胚泡黏附侧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 76 0个 ,胚泡未黏附侧小鼠子宫内膜蛋白点大约 72 0个 ,其中至少 6 0个蛋白点在两种子宫内膜间有 2倍以上的量变。结论 :小鼠双侧子宫内膜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胚泡 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Trophinin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施琼 余秋波 王应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Trophinin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 :收集孕 1~ 6天的小鼠子宫内膜 ,采用RT-PCR技术测定Trophinin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未孕鼠及孕D1、D2未检测到其表达 ,孕D3、D4、D5大量表达 ,D6仅有少量表达或...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Trophinin在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 :收集孕 1~ 6天的小鼠子宫内膜 ,采用RT-PCR技术测定Trophinin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未孕鼠及孕D1、D2未检测到其表达 ,孕D3、D4、D5大量表达 ,D6仅有少量表达或不表达。结论 :TrophininmRNA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时间与胚泡着床时间一致 ,提示Trophinin可能参与了胚泡对子宫内膜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HININ 子宫内膜 胚泡着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增强对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怡 唐承薇 周旭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2143-2145,共3页
目的 美洛昔康和奥曲肽以各自不同的作用机制均能抑制肝癌生长 ,两者联用其抗肿瘤作用将如何 ,并不清楚。从不增加不良反应但又能最大限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角度考虑 ,我们将探讨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能否协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方法 采... 目的 美洛昔康和奥曲肽以各自不同的作用机制均能抑制肝癌生长 ,两者联用其抗肿瘤作用将如何 ,并不清楚。从不增加不良反应但又能最大限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角度考虑 ,我们将探讨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能否协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方法 采用 3H TdR掺入法探讨美洛昔康和奥曲肽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影响 ,根据中效原理判断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并观察它们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在体外能显著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生长 ,其浓度与 3H TdR掺入值呈负相关 (r =-0 980 ,P <0 .0 1)。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能显著抑制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 ,抑瘤率为 75 4% ,较单药美洛昔康抑瘤率 5 5 1%明显增高 (P <0 .0 5 )。各组裸鼠的体内实验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体外细胞培养及裸鼠原位移植瘤实验均表明 :美洛昔康联合奥曲肽能显著增强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 ,美洛昔康和奥曲肽呈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奥曲肽 肝细胞癌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增加HepG2细胞ras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怡 唐承薇 王春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转染乙肝病毒X基因后HepG2肝癌细胞H-ras表达的变化,以及拉米夫定是否能抑制其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乙肝病毒X蛋白对HepG2细胞以及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对转染有乙肝病毒X基因的HepG2x细胞H-ras... 目的:研究转染乙肝病毒X基因后HepG2肝癌细胞H-ras表达的变化,以及拉米夫定是否能抑制其表达。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乙肝病毒X蛋白对HepG2细胞以及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对转染有乙肝病毒X基因的HepG2x细胞H-ras表达的影响。结果:X蛋白能增加HepG2细胞胞浆内H-ras表达,其面积光密度值较转染前明显增加(P<0.01),4.36×10-4mol/L拉米夫定能降低HepG2x细胞H-ras蛋白表达,其蛋白条带面积灰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P<0.01),但拉米夫定不影响HepG2细胞H-ras表达(P>0.01)。结论:X蛋白上调肝癌细胞H-ras表达,提示可能促进HepG2细胞恶性转化。拉米夫定能抑制H-ras表达,提示拉米夫定可能遏制X蛋白的致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H—ras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inefelter综合征X染色体着丝粒区α-卫星DNA变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恬 翁亚光 +3 位作者 王应雄 何俊琳 刘学庆 陈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建立研究X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α-卫星DNA变异的方法,发现K linefelt综合征患者的X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α-卫星DNA串联重复序列结构变化与染色体不分离的关系。方法采用(representativesamp ling ofmu ltip le repetitiv...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建立研究X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α-卫星DNA变异的方法,发现K linefelt综合征患者的X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α-卫星DNA串联重复序列结构变化与染色体不分离的关系。方法采用(representativesamp ling ofmu ltip le repetitive un its,rep)PCR方法,通过设计适当的引物,对α-卫星DNA多个单拷贝串联重复序列同时进行扩增,检测重复序列中结构变化的种类、频率及重组位点。结果首次发现由缺失产生的562 bp和220 bp变异片段和重组位点,异常组的570、562、220 bp构成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70、562 bp和220 bp 3个短片段同时出现和任两个短片段同时出现均是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K linefelt综合征的X染色体着丝粒区α-卫星DNA过多的重组可能是造成X染色体不分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Klinefelt综合征 α-卫星DNA 不等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