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患者循环DNA定量和完整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高玉洁 杨再林 +6 位作者 钟晓明 邵会媛 杨松 肖玲 白垚 蔡晓钟 张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血浆DNA的含量及完整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在门诊行体检的健康正常人20例、血液系统良性病变者20例、淋巴瘤患者10例、实体肿瘤患者20例(食管癌6例、...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血浆DNA的含量及完整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08年6月-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在门诊行体检的健康正常人20例、血液系统良性病变者20例、淋巴瘤患者10例、实体肿瘤患者20例(食管癌6例、原发性肝癌4例、鼻咽癌5例、乳腺癌5例)作为对照组(n=70)。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DNA含量,比较两组间、不同FAB分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间、实验组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病程患者间血浆DNA水平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β-actin大片段和小片段产物并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中正常人血浆DNA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DNA浓度(413.2±118.4μg/L)约为对照组中正常人(19.6±7.9μg/L)的21倍(P<0.05),且高于对照组的其他疾病患者(P<0.05)。实验组血浆DNA浓度与年龄及疾病病程有关,不同FAB型别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浆DNA含量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血浆DNA电泳呈现大小不一的片段,而且其血浆DNA中可扩增出β-actin的大、小片段产物,完整性较高。正常人仅可见少量小片段DNA。结论白血病患者血浆DNA含量和完整性明显增高,对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DNA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重组体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系中NPM1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何鹏 骆展鹏 +3 位作者 张伶 杨松 钟晓明 高玉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构建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1,NPM1)特异性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NPM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系(THP1和K562)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NPM1mRNA水平。设计合成2条针对NPM1基因并... 目的构建核仁磷酸蛋白1(nucleophosmin1,NPM1)特异性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对白血病K562细胞系NPM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RT-PCR检测白血病细胞系(THP1和K562)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NPM1mRNA水平。设计合成2条针对NPM1基因并具有小发夹结构的DNA序列,经退火形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载体pGenSil-1中构建含NPM1的RNAi重组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转染K562细胞,同时设立pGenSil-1转染组和pGenSil-1/neg转染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转染细胞中NPM1的mRNA水平。结果白血病细胞系和AML细胞均高表达NPM1 mRNA。针对人NPM1基因的RNAi重组体构建成功,并能够稳定转染K562细胞,导致白血病细胞NPM1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64%,而pGenSil-1转染组和pGenSil-1/neg转染组未能下调NPM1表达。结论白血病细胞高表达NPM1基因,其mRNA表达水平能够被靶向NPM1的RNAi重组体特异性地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磷酸蛋白1 RNA干扰 白血病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NPs对RAW264.7-4T1共培养体系中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张曦文 田文霞 +3 位作者 王晓飞 唐浩 党微旗 陈婷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索联氨基姜黄素纳米脂质体(hydrazinocurcumin-loaded nanopaticles,HC-NPs)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transcription-3)活化,对RAW264.7-4T1共培养体系中4T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 目的:探索联氨基姜黄素纳米脂质体(hydrazinocurcumin-loaded nanopaticles,HC-NPs)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transcription-3)活化,对RAW264.7-4T1共培养体系中4T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的乳腺癌细胞4T1为研究对象,分PBS对照组和10%NPs对照组、10%HC-NPs处理组采用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c-MYC、Bcl-2及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刘氏染色发现经10%HC-NPs处理后,4T1细胞形态变圆,台盼蓝染色计数显示细胞存活率减低,且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C-NPs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24.21±2.37)%,细胞周期结果显示HC-NPs组处理的细胞主要阻滞在G_2/M期为(63.70±2.53)%,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C-NPs组4T1细胞的p-STAT3、c-MYC表达明显减少,Bcl-2/Bax比值下降,而总STAT3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C-NP_s能通过抑制STAT3活化(p-STAF3),影响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抑制共培养体系中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氨基姜黄素纳米脂质体 STAT3 共培养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氨基姜黄素抑制STAT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晓飞 郭变琴 +5 位作者 张曦文 田文霞 陈婷梅 冯文莉 钟梁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联氨基姜黄素(hydrazinocurcumin,HC)通过抑制STAT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3)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分DMSO对照组和HC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HC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刘氏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学改变,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MMP-9及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检测显示,HC处理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抑制率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刘氏染色发现处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变圆;Transwell小室检测显示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为(598.00±21.28)/视野,而10、20μmol/LHC处理后透膜细胞数分别为(94.00±6.56)/视野和(4.00±1.00)/视野,穿膜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试验表明对照组划痕闭合率约为54%,而10、20μmol/LHC处理组基本无闭合(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HC处理MDA-MB-231细胞后,p-STAT3明显降低,而总STAT3水平无明显差异,MMP-9、MMP-2的表达也有减少。结论 HC可以通过抑制STAT3的活化(即p-STAT3),降低MMP-9、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侵袭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 乳腺癌细胞 STAT3 侵袭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Flt-1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伶 陈辉 +3 位作者 李维 涂植光 冯文莉 黄宗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白血病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Flt 1受体的表达 ,进一步阐明VEGF在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 0 4作为对照 ,采用RT PCR半定量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 目的 探讨人白血病细胞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Flt 1受体的表达 ,进一步阐明VEGF在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 0 4作为对照 ,采用RT PCR半定量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2和HL 60中VEGF及Flt 1的表达。采用MTT试验观察VEGF反义寡核苷酸 (VEGF AS)对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K5 62和HL 60细胞同时表达VEGF和Flt 1mRNA和蛋白。VEGF AS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结论 在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中自分泌VEGF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Flt-1受体 K562细胞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BaF3-P210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史梦 冯文莉 +8 位作者 张文萍 王小中 黄世锋 曾建明 温健萍 陶昆 陈新敏 曹唯希 黄宗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转化细胞株BaF3-P210,并初步探讨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bcr/a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到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BaF3细胞,经筛选和亚克隆,获得稳定表达BCR/ABL的转基因BaF3-P...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转化细胞株BaF3-P210,并初步探讨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bcr/a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到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BaF3细胞,经筛选和亚克隆,获得稳定表达BCR/ABL的转基因BaF3-P210细胞。用PCR、DNA测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cr/abl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整合和表达;用台盼蓝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FCM)和MTT法研究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bcr/abl基因整合在BaF3细胞基因组中,BaF3-P210细胞能稳定表达bcr/abl基因及其蛋白。与对照组相比,BaF3-P210细胞增殖速度增快(P<0.05);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经STI571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4.08±1.90)%(P<0.05),早期凋亡率为(12.35±2.04)%(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BaF3-P210转化细胞株具有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进程加速和对STI571敏感的恶性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BaF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基因Per2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成铭 黄世峰 +7 位作者 罗红伟 刘钉宾 田文君 朱喜丹 冯文莉 涂植光 温健萍 黄宗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研究钟基因Period2(Per2)对慢粒急变K562细胞株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er2表达质粒pcDNA3.1-Per2及空载对照质粒pcDNA3.1分别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K562细胞,用G418筛选出Per2稳定表达细胞株。瑞氏染色... 目的研究钟基因Period2(Per2)对慢粒急变K562细胞株增殖、分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er2表达质粒pcDNA3.1-Per2及空载对照质粒pcDNA3.1分别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K562细胞,用G418筛选出Per2稳定表达细胞株。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电镜观察细胞凋亡,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该细胞株中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53、cyclin B1和c-myc等的表达。结果筛选到稳定表达Per基因的稳定表达细胞株K562/Per2细胞,与空载体转染组及未处理对照组细胞相比,K562/Per2细胞体积缩小,但是分化不明显;台盼蓝拒染法和MTT实验发现Per2抑制细胞生长与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结果K562/Per2细胞中G2期细胞增多[转染组(36.1±5.5)%,空载组(12.5±2.9)%,未处理对照组(9.7±2.3)%,P<0.05],凋亡检测显示转染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14.8%P<0.05];电镜结果显示染色质浓集、断裂,核固缩和凋亡小体;RT-PCR及Western blot显示Per2明显上调p5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抑制cyclin B1、c-myc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钟基因Per2能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但对分化无明显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调控并阻止细胞周期进程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基因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节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g-2对H2O2诱导的BaF3-P210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莉 刘钉宾 +5 位作者 袁颖 彭智 陶崑 史梦 黄宗干 冯文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探讨Apg-2对H2O2诱导的Bcr/Abl阳性BaF3-P210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H2O2诱导的pMIGR1空载体感染细胞BaF3-MIGR1和稳定表达Bcr/Abl的BaF3-P210细胞为损伤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H2O2损伤后2组细胞Apg-2表达;建立过表达Apg-2... 目的探讨Apg-2对H2O2诱导的Bcr/Abl阳性BaF3-P210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以H2O2诱导的pMIGR1空载体感染细胞BaF3-MIGR1和稳定表达Bcr/Abl的BaF3-P210细胞为损伤模型,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H2O2损伤后2组细胞Apg-2表达;建立过表达Apg-2的BaF3-MIGR1细胞(BaF3-MIGR1-Apg2)和BaF3-P210细胞(BaF3-P210-Apg2)H2O2诱导的损伤模型,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焦点数。结果 H2O2作用后的BaF3-MIGR1和BaF3-P210细胞的Apg-2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均升高(P<0.05)。H2O2作用BaF3-MIGR1和BaF3-MIGR1-Apg2细胞后其γ-H2AX蛋白表达升高,γ-H2AX焦点数亦增加;BaF3-P210和BaF3-P210-Apg2细胞H2O2损伤后γ-H2AX蛋白表达和焦点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pg-2可减少H2O2诱导的BaF3-P210细胞γ-H2AX表达,从而可能降低其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2 H2O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1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免疫散射比浊测定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国卿 罗云萍 曹唯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5-47,共3页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 Fn)含量测定在其方法上国内已有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由于前两种方法的敏感性较差不适用于Fn含量较低的样品,虽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较高.但由于需血浆量较多、费时...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 Fn)含量测定在其方法上国内已有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由于前两种方法的敏感性较差不适用于Fn含量较低的样品,虽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较高.但由于需血浆量较多、费时、操作复杂等缺点,故我们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该法利用测定溶液中悬浮质点的散射光强度的原理,因此与荧光比色法有相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纤维结合蛋白 免疫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来源的DC细胞体外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云萍 李用国 +1 位作者 蔡大川 任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选用慢粒患者的原代血细胞,经细胞因子组合联合诱导,生成携带白血病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 DC),为DC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粒(急变期)病人的PBMC用GM-... 目的:选用慢粒患者的原代血细胞,经细胞因子组合联合诱导,生成携带白血病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 DC),为DC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慢粒(急变期)病人的PBMC用GM-CSF+IL-4+TNFα诱导后进行形态和细胞表型的鉴定。应用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细胞毒性实验,观察诱生之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以及介导抗白血病特异性细胞毒性反应的能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DC产生IL-12及协助产生IFN-γ的能力。结果: 诱生DC均具有DC的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表达DC相关表面分化抗原。并可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较强的增殖效应。诱导出针对自身肿瘤靶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同时可不同程度的分泌IL-12和可协助T细胞产生IFN-γ。结论: 慢粒细胞在适当的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具有DC形态的细胞,后者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肿瘤免疫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红霉素体外对HL-60细胞的凋亡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敏 冯文莉 黄宗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了解柔红霉素(DNR)体外作用于HL-60 细胞时产生凋亡的规律及一些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光镜、DNA电泳及FCM检测HL-60细胞发生的凋亡模式;用IC、FCM观察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当DNR浓度... 目的:了解柔红霉素(DNR)体外作用于HL-60 细胞时产生凋亡的规律及一些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光镜、DNA电泳及FCM检测HL-60细胞发生的凋亡模式;用IC、FCM观察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当DNR浓度为0.2μM~2μM时,HL-60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随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及明显的DNA梯度条带。1μM DNR作用2h时,bcl-2与c-myc的荧光强度指数(FI)降低,bax、caspase-3 的 FI 升高;而作用5h时,bax、caspase-3的FI值反而降低。结论: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它可抑制bcl-2与c-myc蛋白的表达,而激活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细胞凋亡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菌H37Ra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结核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淑玲 刘来成 +1 位作者 卢贤瑜 冯文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毒株感染的保护力。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皮内免疫8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 目的:研究结核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及其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毒株感染的保护力。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H37Ra组、BCG组和生理盐水(NS)组,皮内免疫8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用PPD刺激,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免疫后第8周,用MTB毒株H37Rv经小鼠腹腔注射,4周后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肺脏荷菌量,观察免疫小鼠对MTB抵抗作用。结果:H37Ra免疫小鼠脾脏CD3^+T细胞、CD4^+T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41.63±1.68)%、(27.08±0.58)%,显著高于NS对照组(38.34±0.74)%、(24.37±1.60)%(P<0.05)。H37Ra免疫组脾脏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百分率均不同程度地高于BCG免疫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淋巴细胞SI和IFN-γ水平检测均发现H37Ra免疫组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5),略高于BCG免疫组。感染4周后H37Ra组小鼠肺脏荷菌量与NS对照组比较下降0.954log_(10)CFU,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CG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37Ra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产生特异性抗结核的细胞免疫应答,能够抵抗毒株H37Rv的攻击,且免疫效果与BCG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H37RA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E2诱骗RNA逆转32D-BCR-ABL细胞四倍性的研究
13
作者 王雅珍 袁颖 +5 位作者 曾建明 魏容 彭智 肖青 陈新敏 冯文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2-94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hnRNPE2)诱骗RNA对逆转细胞的四倍体特性的作用。方法取32Dcl3细胞(小鼠正常髓母细胞),32D-BCR-ABL细胞(含人类bcr-ablcDNA的转化细胞),32DP210-pGD细胞和32DP210-pGM细胞(表达hnRNPE2诱骗RNA野生型序... 目的初步探讨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E2(hnRNPE2)诱骗RNA对逆转细胞的四倍体特性的作用。方法取32Dcl3细胞(小鼠正常髓母细胞),32D-BCR-ABL细胞(含人类bcr-ablcDNA的转化细胞),32DP210-pGD细胞和32DP210-pGM细胞(表达hnRNPE2诱骗RNA野生型序列pGD和突变性序列pGM的32D-BCR-AB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的DNA倍体测定;对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确定染色体核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yclinB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所有32Dcl3均为含40条正常染色体的二倍体细胞,32DP210-pGD细胞中,75.83%以上为二倍体细胞群;32DP210-pGM细胞与32D-BCR-ABL细胞内分别含81.25%和85.81%的四倍体细胞,含80条染色体。与32D-BCR-ABL细胞相比,32DP210-pGD细胞的cyclinB1蛋白水平表达下调,p53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32DP210-pGM细胞的cyclinB1和p53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hnRNPE2诱骗RNA能逆转32D-BCR-ABL细胞的四倍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融合蛋白质类 bcr-abl 多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探讨
14
作者 曹东 刘国卿 黄宗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3-15,12,共4页
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RCIA)是评价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作者应用ELISA法首次建立了检测RCIA活性及RBC膜免疫复合物水平的红细胞酶联免疫竞争吸附实验.该方法简便,试剂安全,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关键词 ELISA 红细胞 免疫粘附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