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牛晓昶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6,共3页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研究分子体系、亚细胞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水平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平台,并已成功筛选出一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蛋白标记物,用于系统性...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研究分子体系、亚细胞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水平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建立了新的技术平台,并已成功筛选出一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蛋白标记物,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望发现一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设计HSV-1诊断芯片的通用寡核苷酸探针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智威 曾照芳 申崇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设计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诊断芯片的寡核苷酸(Oligo)探针;方法:利用BLAST软件对HSV-1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得出对设计HSV-1探针有意义的特异序列,并通过生物学软件Oligo 6.0设计特异性高Tm值相近、长度均一的Oligo探针;结... 目的:设计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诊断芯片的寡核苷酸(Oligo)探针;方法:利用BLAST软件对HSV-1的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得出对设计HSV-1探针有意义的特异序列,并通过生物学软件Oligo 6.0设计特异性高Tm值相近、长度均一的Oligo探针;结果:获得在相同的杂交、清洗条件下可得到最佳杂交效果的10条30-mer的Oligo探针;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出HSV-1诊断芯片的探针,可为后期制备成基因芯片,为进行HSV-1的检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基因芯片 BLAST Oligo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肝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3
作者 李艳林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83,共4页
肝癌是我国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医学及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通过比较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蛋白质组学的表达差异,提供发现肝... 肝癌是我国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预后差。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临床医学及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通过比较恶性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蛋白质组学的表达差异,提供发现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新依据,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肝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刚 甄乾娜 +2 位作者 班艳娜 唐秀芳 丁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1例)血清胆汁酸谱(5种游离型和4种甘氨结合型),结...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柱前衍生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各11例)血清胆汁酸谱(5种游离型和4种甘氨结合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对血清胆汁酸谱进行分析。结果: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可区分ICP患者,乙肝孕妇和正常孕妇,其模型的正确诊断率和预测能力分别为97.0%和75.3%。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有助于IC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代谢轮廓分析 血清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公共场所吸烟现状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箭 曾照芳 +1 位作者 吴成斌 顾亮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公共场所吸烟状况和控烟工作开展情况,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公共交通工具及餐厅等公共场所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每类选择5至15个场所,每个场所选10至20个点进行现场观... 目的:了解重庆市公共场所吸烟状况和控烟工作开展情况,为政府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公共交通工具及餐厅等公共场所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每类选择5至15个场所,每个场所选10至20个点进行现场观察、在场所内进行15人以上的拦截调查。结果:我市目前吸烟率很高,且男性高于女性:人群二手烟暴露严重;知晓吸烟会引起肺癌、心脏病发作、中风等疾病的比例较高,知晓二手烟会引起相关疾病的比例也较高;支持对公共场所室内全面禁烟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公共交通工具、学校、医院、办公室、餐厅、酒吧。即便是吸烟者,对全面禁烟的支持率也很高。结论:我市公众对吸烟危害的知晓率较高:但公共场所现行吸烟情况与全面禁止吸烟差距明显,控烟行为形成率差,造成被动吸烟现象普遍、暴露人群很高。需尽快针对目标人群展开控烟工作,扩大控烟覆盖范围,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控烟意识。须尽快制定《重庆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加大政策干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吸烟现状 控烟 干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priori算法研究2型糖尿病与其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程远 曾熙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3,共2页
应用Apriori算法,利用糖尿病筛查数据集中的1473条记录进行关联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与其三种主要并发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按照密切程度排序,得到2型糖尿病与其三种主要并发症的密切关系为:高血压>... 应用Apriori算法,利用糖尿病筛查数据集中的1473条记录进行关联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与其三种主要并发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按照密切程度排序,得到2型糖尿病与其三种主要并发症的密切关系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研究结果结合临床实际,证明利用该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与其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是有效的,不仅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间的信息相关性,还可量化各种相关性的强弱,其结果可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 2型糖尿病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中PRDM1和CD138+浆细胞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牛晓昶 邓少丽 +1 位作者 曾照芳 贾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之间PRDM1和CD138+浆细胞的差异。方法: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30例健康体检血液标本,抽取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l基因表达;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研...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之间PRDM1和CD138+浆细胞的差异。方法:40例SLE患者血液标本,30例健康体检血液标本,抽取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研究PRDMl基因表达;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CDl38’浆细胞量的差异。结果:SLE患者组血液中的PRDM1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并且CD138+浆细胞的量也多于健康体检组。结论:SLE实验组中的PRDM1明显高于体检对照组,CD138+浆细胞的量也高于对照组,提示SLE患者中浆细胞数量的增多与PRDMl高表达相关,这为进一步了解SLE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 系统性红斑狼疮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F7L2基因rs11196205多态性与重庆市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江峰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lll96205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庆地区汉族人群400例,年龄均〉30岁。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组(n=200...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基因rslll96205多态性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庆地区汉族人群400例,年龄均〉30岁。按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组(n=200),正常对照(NC)组(n=200)。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人体测量学及代谢指标的检测并提取DNA,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的TCF7L2基因rs11196205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等位基因、基因型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并进行与T2DM的关联分析。结果:(1)所有受试者中,TCF7L2基因rs11196205位点GG、GC基因型分布频率为71%、29%,未发现CC基因型者。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2)TCF7L2基因rs11196205位点为G/C多态,风险等位基因C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平均频率为14%,等位基因C及其基因型GC在T2DM组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9%和9%,39%和19%);(3)携带风险等位基因C增加患T2DM的风险(OR=2.31,95%CI=1.37~3.89,X2=12.35,p〈0.05);与GG型相比,GC基因型患T2DM的风险显著增加(OR=2.72,95%CI=1.74~4.26,X2=19.43,p〈0.05)。结论:TCF7L2基因rs11196205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T2DM发病相关,但考虑到rs11196205位点风险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属低频分布,故其在中国人群T2DM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不起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F7L2基因 单核苷酸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相关血液学指标分析
9
作者 杨再林 张勇 +10 位作者 张伶 夏顺中 裴莉 符刚 秦大兵 白海雁 田小波 朱艳 陈润 徐双年 陈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7例初治患者与11例复发难治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3周...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本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其中7例初治患者与11例复发难治患者,均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至少接受1~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的改变。结果7例初治患者中5例患者完全缓解(CR),后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11例复发难治患者中7例达CR,2例达PR,2例无效。患者浆细胞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TP)、球蛋白(G)、M蛋白含量、尿蛋白、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尿酸(UA)等随化疗周期呈明显下降趋势,患者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含量、A/G比值等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良反应多为1~2级,常为一过性,包括周围神经病变(4/18)、骨痛(1/18)、胃肠道反应(8/18),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硼替佐米对初发及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对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相关血液学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疗效 不良反应 血液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极化玻碳电极构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甄生航 +3 位作者 谢国明 刁奇智 罗鹏 郑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0-112,119,共4页
在硝酸溶液中电化学极化处理玻碳电极(GCE),以硫堇(TH)为电子介体,通过金—硫、金—氮共价键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将纳米金(GNPs)、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于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滴涂Nafion水溶液制备抗干... 在硝酸溶液中电化学极化处理玻碳电极(GCE),以硫堇(TH)为电子介体,通过金—硫、金—氮共价键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将纳米金(GNPs)、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于电极上,最后在电极上滴涂Nafion水溶液制备抗干扰膜并固定酶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双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处理电极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传感器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浓度在1×10-3~18×10-3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1 7,检出限为5×10-5mol/L。该生物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抗干扰性和稳定性,可以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化学极化 硫堇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的体外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贺潇 袁军 +10 位作者 王虹 李忱炜 姜慧 董杰 崔瑾 董姗姗 周爱娥 张雪梅 胥文春 尹一兵 何於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体外扩增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的溶血素(pneumolysin,pl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分离培养D39型肺炎链球菌并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ply基因,体外重组将ply序列克隆... 目的体外扩增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的溶血素(pneumolysin,pl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验证其生物活性。方法分离培养D39型肺炎链球菌并提取其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体外扩增ply基因,体外重组将ply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内,测序鉴定后将重组子转化到E.coli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大量表达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的Ply重组蛋白,经Ni-NTA树脂纯化后,获得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鉴定后检测其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克隆的ply序列与GenBank中的数据相符,并实现了Ply蛋白的可溶表达。所获重组蛋白纯度达到95%。溶血实验显示Ply对人红细胞具有极高的溶血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细胞毒实验显示Ply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IC50(24h)为1.525μg/ml。结论经测序鉴定ply基因正确扩增,并成功表达、纯化出具有高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的Ply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溶血素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核定位信号的RARα与谷氨酸氨连接酶蛋白相互作用的胞内外验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燕 刘北忠 +4 位作者 王翀 钟梁 朱丹 王春光 金丹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通过胞内外实验验证谷氨酸氨连接酶(GLUL)与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表达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化入AH109酵母菌,采用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它们在活... 目的通过胞内外实验验证谷氨酸氨连接酶(GLUL)与带有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将表达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的两种重组表达质粒共同转化入AH109酵母菌,采用一对一的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它们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通过构建GLUL及NLS-RARα蛋白标签融合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在细胞外验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GLUL靶蛋白和NLS-RARα诱饵蛋白质粒共转化AH109酵母菌后,可见蓝色的阳性克隆;GLUL蛋白及NLS-RARα标签融合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共同转染至HEK293细胞,采用抗HA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HA-NLS-RARα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抗c-Myc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检测到GLUL-cMyc蛋白。结论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免疫共沉淀技术成功地在胞内外验证了GLUL与NLS-RARα之间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Α 核定位信号 谷氨酸氨连接酶 蛋白质相互作用 双杂交系统技术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素A截短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细媚 文阳安 +3 位作者 万祥辉 李朴 刘靳波 涂植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将构建好的含抗菌肽天蚕素A(cecropin A,CA)截短肽CA19(36、210)1~5倍串连体的pET-31b(+)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其表达量比单体表达明显提高。将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将其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纯化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其特... 将构建好的含抗菌肽天蚕素A(cecropin A,CA)截短肽CA19(36、210)1~5倍串连体的pET-31b(+)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其表达量比单体表达明显提高。将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将其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纯化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了其特异的多克隆抗体。纯化串连融合蛋白用溴化氰切割成单体检测其活性,发现均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为抗菌肽的基因工程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天蚕素A 串连表达 抑菌活性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妊娠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牛磺结合型胆汁酸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文平 王文娟 +2 位作者 邵勇 邓丹 丁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中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变化。方法:收集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经固相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 目的:研究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清中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变化。方法:收集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经固相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e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法测定牛磺结合型胆汁酸的含量。结果: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牛磺胆酸(Taurocholicacid,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牛磺脱氧胆酸(Taurodeoxycholic acid,TDCA)分别比正常孕妇有10倍、5倍和3倍以上的显著性增高(P<0.01)。ICP及ICP伴糖尿病、ICP伴病毒性肝炎三组间TCA和TCDCA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ICP患者有特征的血清牛磺结合型胆汁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血清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唾液sIgA电流型纳米免疫生物传感器的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 甄生航 +4 位作者 郑军 马霄 刘成桂 朱洋 谢国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110,共4页
通过层层自组装,将硫堇(Thi)和纳米金(GNPs)修饰到Nafion修饰的玻碳(GCE)电极表面,利用纳米金单层吸附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构建了一种检测唾液sIgA的新型电流型纳米免... 通过层层自组装,将硫堇(Thi)和纳米金(GNPs)修饰到Nafion修饰的玻碳(GCE)电极表面,利用纳米金单层吸附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构建了一种检测唾液sIgA的新型电流型纳米免疫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测试方便,检测线性范围为6.5~300 mg/L,检出限为3.0 mg/L;电流值达到95%稳态时间小于20 s。探讨了抗体和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孵育时间,干扰物对传感器的影响。该传感器与ELISA法相关性良好(R=0.98932,P<0.001),可用于唾液sIgA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判断人体局部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SIGA 免疫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 硫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假想蛋白SPD0414的表达纯化及保守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艺 崔亚利 +4 位作者 牛司强 张雪梅 胥文春 何於娟 王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4-827,共4页
目的:获得纯化的肺炎链球菌(S.pn)重组假想蛋白SPD0414,并分析其在常见S.pn菌株中的保守性。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SPD0414蛋白胞外区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SUMO内,转化到E.coli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Ni-NTA树脂纯化... 目的:获得纯化的肺炎链球菌(S.pn)重组假想蛋白SPD0414,并分析其在常见S.pn菌株中的保守性。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SPD0414蛋白胞外区核酸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SUMO内,转化到E.coli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Ni-NTA树脂纯化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特异性及纯度。通过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用间接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同时,鉴定该蛋白在6种常见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保守性。结果:克隆的SPD0414序列与Gene Bank中的数据相符,并实现了重组SPD0414蛋白高水平的可溶表达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滴度、高特异性的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验证SPD0414蛋白在6株常见肺炎链球菌菌株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滴度、高特异性的SPD0414多克隆抗体,证实了SPD0414在肺炎链球菌不同菌株间保守性较高,为肺炎链球菌多肽联合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SPD0414假想蛋白 表达纯化 多克隆抗体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唾液sIgA可再生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艳 甄生航 +1 位作者 朱洋 谢国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将壳聚糖(CHI)分散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吸附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负电荷界面,利用静电吸附和金-氮(Au-N)、金-硫(Au-S)共价键作用将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GNPs)层层自组装到电极表面,通过纳米金单层吸附... 将壳聚糖(CHI)分散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吸附到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负电荷界面,利用静电吸附和金-氮(Au-N)、金-硫(Au-S)共价键作用将阳离子电子媒介体硫堇(THI)和纳米金颗粒(GNPs)层层自组装到电极表面,通过纳米金单层吸附唾液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最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同时放大电流信号,构建了一种检测唾液sIgA的新型纳米免疫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测线性范围为3.0~350.0μg/L,r=0.989 7;检出限(S/N=3)为1.5μg/L;电流值达95%稳态时间小于20 s;可用0.1 mol/L的甘氨酸再生8次。探讨了底物浓度、抗体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值及干扰物质对该传感器的影响。该免疫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方便可再生,可用于唾液sIgA的准确、快速检测,从而判断人体局部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免疫生物传感器 多壁碳纳米管 硫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仁磷酸蛋白突变基因表达对NIH3T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会媛 杨再林 +5 位作者 高玉洁 苗宗玉 覃凤娴 陈先春 蔡晓钟 张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突变基因对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系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NPMc+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NPM突变蛋白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目的探讨核仁磷酸蛋白(nucleophosmin,NPM)突变基因对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系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NPMc+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NPM突变蛋白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PM突变基因和蛋白的表达。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对周期调控因子p21及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活性检测,初步探讨NPM突变参与细胞恶性增殖的分子机制。结果建立了稳定表达NPM突变基因的NIH3T3细胞株。NPM-mA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及平板克隆形成率明显增高(P<0.05);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各组细胞在甲基纤维素上均不能形成集落;与对照组比较,NPM-mA实验组细胞中G1期细胞比例(42.27±0.86)%显著减低(P<0.01),S期细胞比例(43.08±0.74)%显著增加(P<0.01),同时伴有p21 mRNA水平下降,稳定表达NPM突变基因的NIH3T3细胞凋亡率(1.00±0.13)%明显降低(P<0.01),Caspase-3活性(0.784±0.080)下降(P<0.01)。结论NPM突变基因可促进NIH3T3细胞体外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磷酸蛋白 突变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NI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中S100A2的表达及其与Wnt/β-catenin通路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勇 朱明才 +1 位作者 段亮 周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pGSK-3β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2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pGSK-3β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2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一步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S100A2和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癌细胞核和(或)细胞质,而pGSK-3β主要定位于癌细胞质;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00A2、β-catenin和pGSK-3β在结肠癌组织中均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三者在结肠癌DukesC+D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期(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③S100A2分别与β-catenin、pGSK-3β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37,P<0.01;r=0.626,P<0.01)。结论 S100A2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分子而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S100A2 WNT/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D多肽与OPG联合抑制聚乙烯磨损颗粒诱导的溶骨效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洋 张健 +6 位作者 周锐 成名翔 曾理 吴宁宁 李锐冬 牟钰钦 邓忠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NBD多肽、NBD多肽联合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3组:NBD多肽组... 目的运用小鼠植骨气囊模型,研究NBD多肽、NBD多肽联合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减少骨破坏吸收防治人工关节松动的效应。方法在小鼠背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取同源小鼠的颅骨植入气囊内。将已制成的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3组:NBD多肽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及NBD多肽);联合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NBD多肽及OPG);对照组(气囊注入聚乙烯颗粒及生理盐水)。3周后取囊壁和植入颅骨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及炎症细胞渗出量;取组织匀浆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情况及RT-PCR检测破骨细胞骨吸收相关基因Ⅱ型碳酸酐酶(CA-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检测炎症细胞渗出量NBD多肽组(870±236)、联合组(820±198)明显少于对照组(3 325±467)(P<0.05)。②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TNF)浓度NBD多肽组[(138.34±2.32)、(156.14±4.17)]与联合组[(129.32±4.62)、(148.78±5.3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6±4.78)、(179.45±8.34),P<0.05]。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区域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NBD多肽组[(1.06±0.67)%]与联合组[(0.64±0.33)%]明显少于对照组[(4.12±1.09)%],且联合组较NBD多肽组染色面积也有显著减少(P<0.05)。④应用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陷窝面积与视野面积的百分比NBD多肽组[(4.03±0.76)%]与联合组[(2.65±0.58)%]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1.98)%];且联合组较NBD多肽组的骨片吸收面积有显著减少(P<0.05)。⑤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相关基因CA-ⅡmRNA相对表达量NBD多肽组(0.254±0.048)与联合组(0.180±0.033)明显少于对照组(0.382±0.072)。且与NBD多肽组相比,联合组表达水平也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NBD多肽能明显减轻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炎症反应,从而间接抑制破骨细胞激活,有效减少聚乙烯磨损颗粒所致的骨吸收效应;NBD多肽与OPG联合应用,其抑制骨吸收效应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D多肽 骨保护素 人工关节 植骨气囊动物模型 无菌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