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推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翁淳光 陈雪 翁亚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室运行的特点,探讨建立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医学独立实验室拥有完善的检验项目、专业的检测技术、健全的配送服务网络和规模化低收费的高效运行机制。医学独立实验室参与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可极大缓解政府为快速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所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压力。医学独立实验室建设将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逐步实现基层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独立实验室 新医改 农村社区卫生室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中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大莉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2,共2页
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标记、特异度和灵敏度高、可简单再生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细菌、病毒、衣原体、寄生虫、体液物质的检测,白血病表型的诊断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生物传感器 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通过抑制ACSL5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和侵袭
3
作者 曾涛 魏兰 +6 位作者 徐永柱 杨诗雨 孙浩力 党婷婷 游毅青 唐加峰 张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4-660,共7页
目的研究拟探讨瘦素(leptin)对长链脂酰辅酶A家族成员长链脂酰辅A合成酶5(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5,ACSL5)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并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划痕... 目的研究拟探讨瘦素(leptin)对长链脂酰辅酶A家族成员长链脂酰辅A合成酶5(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5,ACSL5)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并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PCR芯片数据分析瘦素下游靶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CSL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分期及预后关系;RT-qPCR检测不同浓度瘦素处理后ACSL5的表达;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ACSL5稳转株;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及AMPK-α、p-AMPK-α的表达。结果瘦素促进MCF-7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及EMT;ACSL5是瘦素下游靶基因,在乳腺癌中显著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瘦素通过其受体OBR下调ACSL5的表达;瘦素激活AMPK通路下调ACSL5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及EMT。结论瘦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下调ACSL5,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EMT进程,从而促进乳腺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瘦素 ACSL5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1和B_6 被引量:8
4
作者 崔悦 左明 +1 位作者 樊子勉 丁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7-632,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CE-ECL/E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6(VB6)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VB1进行水解,可增强其电化学发光信号,并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VB1的电化学发...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电化学检测(CE-ECL/E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6(VB6)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对VB1进行水解,可增强其电化学发光信号,并采用序贯均匀设计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测定VB1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和VB6的电化学信号。VB1和VB6能在5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电化学发光强度与VB1浓度在5.0~5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检测限(S/N=3)为2.7μg/mL;电流强度与VB6浓度在10.0~1 00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检测限(S/N=3)为6.8μg/mL。VB1和VB6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6.0%~100.0%,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用建立的方法对复合VB片中的VB1和VB6进行测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电化学 维生素B1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佳丽 王维 +5 位作者 王子萌 金春芳 范芳梅 马毓蓉 何於娟 余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率的排序,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 571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79耳(占66.37%),其中细菌334耳(占88.13%)、真菌47耳(占12.40%)。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耳(占57.19%)、金黄色葡萄球菌58耳(占17.37%)、铜绿假单胞菌31耳(占9.28%)。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耳分泌物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牙菜苦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6
作者 唐加峰 王丽娟 +4 位作者 游毅青 孙浩力 党婷婷 李小山 张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探究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STM)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代谢轴的影响,阐明STM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机制。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 探究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STM)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代谢轴的影响,阐明STM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机制。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獐牙菜苦苷组(100 mg/kg),采用2.5%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獐牙菜苦苷组给与STM溶液进行灌胃治疗10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的病理和功能的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小鼠肠道菌群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的SCFAs含量利用GC-MS检测。与模型组比较,STM可显著抑制小鼠体重降低(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和肠上皮损伤,并促进杯状细胞数和粘液分泌量的增加(P<0.01)。STM还可抑制UC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浓度(P<0.05)。STM不影响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但能够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在门水平上,STM能够降低厚壁菌门、弯曲菌门、脱铁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STM能够降低链球菌属、拟杆菌属、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GC-MS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TM组中乙酸(P<0.05)和丁酸(P<0.01)含量显著升高。综上所述,STM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分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SCFAs的生成,从而缓解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苦苷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16s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奈替米星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翠颖 谢昌利 +2 位作者 吴碧涛 林艳 涂植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奈替米星对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奈替米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方法学评价及对... 目的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方法。方法在碱性介质中,奈替米星对铁氰化钾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奈替米星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方法学评价及对血浆奈替米星的测定,观察建立方法的性能。结果优化后的最佳检测条件是:鲁米诺浓度为10μmol/L,铁氰化钾的浓度为30μmol/L,Na OH的浓度为0.10mol/L,采样时间为5s,泵速为30r/min,负高压为630V。在确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加强度与奈替米星的浓度在1.0×10^(-6)~5.0×10^(-5)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2×10^(-7)g/m L。对含3.6×10^(-6)g/m L奈替米星的溶液平行测定11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结论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可用于血浆中奈替米星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奈替米星 鲁米诺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连连 陈力学 +2 位作者 曾照芳 崔智威 周冀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et干预组(含10和30mg/kg两个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et干预组(含10和30mg/kg两个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海马CAl区神经元病理学变化,利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Tet干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HE染色发现Tet干预组,海马CAl区锥体细胞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Tet干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粉防己碱(Tet)通过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能明显提高VaD大鼠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粉防己碱:学习记忆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磺啶钠 被引量:1
9
作者 翟倩 何云 +2 位作者 李晓璐 葛闯 易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1-733,共3页
在碱性介质中,头孢磺啶钠对K3[Fe(CN)6]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头孢磺啶钠的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加强度与头孢磺啶钠的浓度在5.0×10-7~2.0×10-5 g/m... 在碱性介质中,头孢磺啶钠对K3[Fe(CN)6]与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头孢磺啶钠的新方法。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加强度与头孢磺啶钠的浓度在5.0×10-7~2.0×10-5 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2×10-7 g/mL。对4.0×10-6 g/mL头孢磺啶钠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25%。该方法可用于头孢磺啶钠粉末状药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头孢磺啶钠 鲁米诺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亚胺培南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璐 翟倩 +2 位作者 俞宏松 郭晶 易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3-736,共4页
在碱性条件下,亚胺培南对鲁米诺-K_3[Fe(CN)_6]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亚胺培南的新方法。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亚胺培南对化学发光的增敏强度与其浓度在4.0×10^(-8)~4.0×10^(-6) g/mL... 在碱性条件下,亚胺培南对鲁米诺-K_3[Fe(CN)_6]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增敏作用,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亚胺培南的新方法。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亚胺培南对化学发光的增敏强度与其浓度在4.0×10^(-8)~4.0×10^(-6) 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1×10^(-8) 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该方法可用于亚胺培南的测定,回收率为99.4%~1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增敏化学发光 亚胺培南 鲁米诺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19 mRNA对乳腺癌的微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俊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评价CK-19mRNA对乳腺癌的微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K-19 mRNA对乳腺癌的微转移诊断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 目的:评价CK-19mRNA对乳腺癌的微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CNKI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CK-19 mRNA对乳腺癌的微转移诊断的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RevMan5.0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中文文献,样本量为777例,其中经病理学诊断为II、I期的乳腺癌患者为258例,III、Ⅳ期的有62例。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疾病组的Meta分析结果:合并OR=7.30,95%CI=2.48~21.44,P=0.0003;I、Ⅱ期与III、Ⅳ期癌症组的Meta分析结果:合并OR=0.20,95%CI=0.11至0.38,P〈0.00001。结论:CK-19 mRNA可以作为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对乳腺癌的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19 MRNA 乳腺癌 微转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挑选MCPH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s)位点
12
作者 刘跃亮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为考察汉族人群MCPH1基因与原发性小头畸形病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挑选汉族人群中的MCPH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s)位点。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确定MCPHl基因研究范围:利用Hapmap数据库获取汉族人群的MCPHl基因SNPs数... 目的:为考察汉族人群MCPH1基因与原发性小头畸形病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挑选汉族人群中的MCPH1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SNPs)位点。方法:利用NCBI数据库,确定MCPHl基因研究范围:利用Hapmap数据库获取汉族人群的MCPHl基因SNPs数据;应用Haploview4.2对MCPH1基因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D′值95%可信区间内构建单倍域(haplotype block):根据单倍域内SNPs之间的r2值和LOD值,挑选标签SNP。结果:在汉族人群中,MCPH1全基因范围内共构建35个单倍域,挑选出122个标签SNPs,确定了各个单倍域内的代表单倍型。结论:汉族人群MCPH1基因的122个SNPs位点是较具代表性的标志性位点,可被选为标签SNPs,并作为汉族人群MCPHl基因与原发性小头畸形病的关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H1基因 原发性小头畸形(MCPH) 标签SNP 单倍型 单倍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一帆 邵勇 +4 位作者 胥飚 邓丹 张晓清 陈霄 丁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50例健康孕妇、51例ICP孕妇、14例早期ICP孕妇和2...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50例健康孕妇、51例ICP孕妇、14例早期ICP孕妇和21例妊娠肝功能紊乱孕妇血清中的27种已知胆汁酸和29种鉴定胆汁酸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ICP的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Logistic回归筛选成分胆汁酸作为ICP早期诊断标志物。结果:与正常孕妇比,早期ICP孕妇的牛磺胆酸(taurocholic acid,TCA)、甘氨胆酸(glycolcholic acid,GCA)、甘氨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3(Gtri-3)、甘氨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5(Gtri-5)等多种血清成分胆汁酸明显升高(P<0.05),而妊娠肝功能紊乱孕妇未见明显改变(P> 0.05)。ICP诊断模型对早期ICP的预测灵敏度为85.7%,特异性为95.2%。鉴定的胆汁酸Gtri-3和牛磺结合型三羟基胆汁酸-2作为联合标志物,对ICP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效能,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结论: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是一种较特异、灵敏的ICP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代谢轮廓分析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ol-K_3[Fe(CN)_6]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检测头孢吡肟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宏松 翟倩 +2 位作者 李晓璐 郭晶 易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7-1310,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头孢吡肟对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吡肟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强强度与头孢吡肟的浓度在3.0×10-6~4.0×10-5g/m L范围内... 在碱性介质中,头孢吡肟对Luminol-K3[Fe(CN)6]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基于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吡肟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增强强度与头孢吡肟的浓度在3.0×10-6~4.0×10-5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10-6g/m L。对2.0×10-5g/m L头孢吡肟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该方法用于头孢吡肟针剂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头孢吡肟 鲁米诺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SpxB蛋白的细胞表达定位、保守性分析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哲 王建敏 +3 位作者 马峰 张帅 黄远帅 张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86-1491,共6页
目的鉴定肺炎链球菌中spxB基因编码蛋白的丙酮酸氧化酶活性、细胞表达定位和保守性表达,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菌毒力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肺炎链球菌D39菌株的spxB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整合至表达载体pET-28a(+),经测序... 目的鉴定肺炎链球菌中spxB基因编码蛋白的丙酮酸氧化酶活性、细胞表达定位和保守性表达,并初步研究该基因对细菌毒力影响的部分机制。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肺炎链球菌D39菌株的spxB基因全长序列,并将其整合至表达载体pET-28a(+),经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含有His标签的rSpxB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使用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采用一种商品丙酮酸氧化酶活性质控方法鉴定其酶活性。以rSpxB蛋白免疫昆明小鼠获得其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和蛋白的保守性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spxB的细胞表达定位。构建spxB缺陷菌,通过与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共同培养初步探索其毒力机制。结果实现了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SpxB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该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特异的抗SpxB蛋白抗血清,Western blot鉴定显示SpxB蛋白在1、2、4、6B、14、19F和23F等血清型肺炎链球菌均有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pxB蛋白的荧光信号较阴性对照有右移,但较阳性对照的荧光信号弱很多。野生菌株D39产生的过氧化氢显著高于spxB缺陷菌,D39菌株对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强于spxB缺陷菌。结论肺炎链球菌spxB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丙酮酸氧化酶活性,在肺炎链球菌中有保守表达,且主要表达于细胞内。该蛋白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共同生长时的优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丙酮酸氧化酶 细胞表达定位 保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霄 邵勇 +5 位作者 胥飚 张晓清 何一帆 谭杰峰 陈红 丁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59-106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cholanaemia of pregnancy,AHP)的临床特点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 目的:探讨妊娠期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asymptomatic hypercholanaemia of pregnancy,AHP)的临床特点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94例AHP孕妇、257例ICP孕妇和284例正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早发型(<28周)AHP孕妇所占比例高于早发型ICP孕妇(44.7%vs. 13.2%,P<0.05)。(2)AHP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28.7%)高于对照组(10.9%),低于ICP组(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3)在ICP孕妇中,高水平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TBA≥40μmol/L)组医源性早产、自发性早产、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和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发生率均高于低水平TBA(TBA<40μmol/L)组(P<0.05)。而AHP孕妇的高水平TBA组与低水平TBA组比较,其不良妊娠结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在高水平TBA孕妇中,AHP孕妇医源性早产和转NICU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CP孕妇(P<0.05);在低水平TBA孕妇中,AHP孕妇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ICP孕妇(P<0.05)。结论:AHP孕妇的临床特点不同于ICP孕妇,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DSCs与S100A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茂 陈露 +5 位作者 彭棋 户丽君 林璐 黄逸云 段亮 周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含量及血清S100A9蛋白的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2例临床外周血样本...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外周血中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含量及血清S100A9蛋白的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临床诊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2例临床外周血样本及相关电子病例,其中CRC患者52例,健康者30例。采用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MDSCs的频数,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100A9水平,用SPSS及Graphpad Prism进行MannWhitney检验分析,Spearmanr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CRC患者外周血MDSCs以及血清S100A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S100A9蛋白水平和外周血中MDSCs的频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38,P=0.01);同时相比于Dukes分期中的A/B期和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处于C/D期和伴淋巴结转移2组患者血清中的S100A9水平及MDSCs频数明显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两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P<0.01),说明两者对诊断CRC以及评估CRC患者分期情况和是否发生转移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CRC患者外周血PBMC中MDSCs的频数与血清S100A9蛋白均明显升高;两者均有望成为CRC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髓源性抑制细胞 S100A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于米氏常数底物浓度下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景一娴 饶菁菁 +1 位作者 廖飞 杨晓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联用设定底物浓度下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V_i)和过程分析法所得酶最大反应速度(maximal reaction rate,V_m)与米氏常数(Michaelis-Menten constant,K_m)比值(V_m/K_m),据米氏方程推算酶的K_m和V_m。方法:以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 目的:联用设定底物浓度下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V_i)和过程分析法所得酶最大反应速度(maximal reaction rate,V_m)与米氏常数(Michaelis-Menten constant,K_m)比值(V_m/K_m),据米氏方程推算酶的K_m和V_m。方法:以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Bacillus fastidious uricase,BFU)及其突变体(A1R,A1R/V144A)、牛小肠碱性磷酸酶(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CIAP)及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突变体R168K为模型。用A_(293 nm)记录尿酸酶反应曲线、A_(450 nm)记录碱性磷酸酶水解4-硝基-1-萘基磷酸酯(4-nitro-1-naphthyl phosphate,4NNPP)反应曲线;以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用积分速度方程拟合不超过10%K_m初始底物浓度下酶反应曲线测定V_m/K_m,分析设定底物浓度下初速度反应数据确定初速度V_i;据相同酶量V_i和V_m/K_m按米氏方程计算K_m;据所得V_m/K_m和K_m推算V_m。结果:以E-H(Eadie-Hofstee)法分析50%~200%K_m底物浓度下V_i所得K_m均值为其参考值;联用策略测定V_i所设定的底物浓度越高,则所得K_m相对偏差越小;测定V_i所设定的底物浓度从35%K_m逐渐升高到120%K_m,所得K_m趋于稳定且相对偏差不超过20%。据此联用策略发现,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在生理pH下活性降低的原因不是其K_m明显升高,而是其V_m下降。结论:当底物溶解度低于K_m时,这种联用策略更适合测定酶的K_m和V_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常数 尿酸酶 碱性磷酸酶 反应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香内酯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春梅 张露露 +7 位作者 黄华坤 袁晓慧 张平 叶彩红 魏梦琪 黄衍然 罗小辑 罗进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4、6、8、10μmol/L)的ALT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后,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4、6、8、10μmol/L)的ALT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后,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法、Hoechst33258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凋亡水平,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caspase-3、cleaved-caspase-3(c-caspase-3)、PARP和cleaved-PARP(c-PAR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细胞淋巴因子或淋巴增强因子(T cell lymphocyte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转录活性,qPCR及WB检测β-catenin及MMP-7、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T能够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细胞凋亡(P<0.05或P<0.01)。经8、10μmol/L ALT处理后,143B细胞中PARP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c-caspase-3和c-PARP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均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N-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TCF/LEF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β-catenin、MMP-7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ALT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内酯 骨肉瘤 143B细胞 迁移 侵袭 凋亡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依他尼酸衍生物对人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Mu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榜田 赵语 +2 位作者 龙友琦 白书连 杨晓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4-1150,共7页
目的:考察所设计依他尼酰乙胺、双依他尼酰丁二胺及对应产物对人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Mu(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u,GSTM)的抑制动力学。方法:重组表达GSTM,以2,4-二硝基氯苯(1-chloro-2,4-dinitrobenzene,CDNB)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 目的:考察所设计依他尼酰乙胺、双依他尼酰丁二胺及对应产物对人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Mu(glutathione-S-transferase Mu,GSTM)的抑制动力学。方法:重组表达GSTM,以2,4-二硝基氯苯(1-chloro-2,4-dinitrobenzene,CDNB)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底物,跟踪酶反应过程的紫外吸收变化,测定酶活性。比较GSTM存在下依他尼酰乙胺、双依他尼酰丁二胺与GSH孵育前后对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抑制类型。结果:依他尼酰乙胺、双依他尼酰丁二胺对GSTM的IC50分别为(44.0±2.2)μmol/L、(0.090±0.012)μmol/L(n=3),两者相对GSH是反竞争性抑制剂、相对CDNB是竞争性抑制剂。与酶和GSH孵育原位生成产物后,对GSTM的IC50分别为(8.9±0.1)μmol/L和(0.006±0.001)μmol/L(n=3);依他尼酰乙胺与GSH孵育后相对GSH是竞争性抑制剂、相对CDNB是混合型抑制剂;双依他尼酰丁二胺与GSH孵育后相对GSH和CDNB均为混合型抑制剂。两种依他尼酸衍生物与GSH孵育后产物IC50明显降低,双依他尼酰丁二胺及其GSH孵育产物IC50较依他尼酰乙胺及其产物均明显降低。结论:依他尼酰乙胺、双依他尼酰丁二胺是潜抑制剂,其产物对GSTM的抑制作用更强,抑制类型发生明显改变;双依他尼酰丁二胺及其产物较依他尼酰乙胺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依他尼酸衍生物 潜抑制剂 抑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