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团队揭示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异常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
1
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4-834,共1页
2019年6月28日,国际著名刊物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GSTZ1-1Deficiency Activates NRF2/IGF1R Axis in HCC via Accumulation of Oncometabolite Succinylacetone'的论文,重庆医科大学杨帆博士、李晶晶博士和邓海君博... 2019年6月28日,国际著名刊物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GSTZ1-1Deficiency Activates NRF2/IGF1R Axis in HCC via Accumulation of Oncometabolite Succinylacetone'的论文,重庆医科大学杨帆博士、李晶晶博士和邓海君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发生 酪氨酸 代谢异常 丙氨酸 重庆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兰 马圆艳 +1 位作者 汪德强 蔡雪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安全停药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核酸的动态变化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安全停药的重要指标。对于乙肝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乙肝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对结果的科学解读都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对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运用场景及其优缺点进行总结,为将来在临床中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乙肝病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通过抑制ACSL5促进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和侵袭
3
作者 曾涛 魏兰 +6 位作者 徐永柱 杨诗雨 孙浩力 党婷婷 游毅青 唐加峰 张彦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4-660,共7页
目的研究拟探讨瘦素(leptin)对长链脂酰辅酶A家族成员长链脂酰辅A合成酶5(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5,ACSL5)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并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划痕... 目的研究拟探讨瘦素(leptin)对长链脂酰辅酶A家族成员长链脂酰辅A合成酶5(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5,ACSL5)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并探究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采用PCR芯片数据分析瘦素下游靶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CSL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分期及预后关系;RT-qPCR检测不同浓度瘦素处理后ACSL5的表达;慢病毒转染构建过表达ACSL5稳转株;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及AMPK-α、p-AMPK-α的表达。结果瘦素促进MCF-7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及EMT;ACSL5是瘦素下游靶基因,在乳腺癌中显著低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瘦素通过其受体OBR下调ACSL5的表达;瘦素激活AMPK通路下调ACSL5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及EMT。结论瘦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下调ACSL5,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EMT进程,从而促进乳腺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瘦素 ACSL5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男男性行为者暴露前药物预防HIV感染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钟珣 钟晓妮 +2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暴露前药物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措施用于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暴露前药物预防(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措施用于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了重庆地区448名MSM,采用调查员协助下的自填问卷方式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了解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特征、艾滋病预防措施的知识、态度、使用意愿、对PrEP知晓情况及接受意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PrEP在保证药物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重庆MSM人群的接受意愿可以达到76.2%左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示:与MSM人群接受PrEP的意愿呈显著联系的因素有:月经济收入[OR:4.775,95%CI(1.274~17.895),P=0.020 4;OR:1.945,95%CI(0.594~6.376),P=0.271 8;OR:1.427,95%CI(0.357~5.698),P=0.615 0]、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OR:3.487,95%CI(0.759~16.021),P=0.108 4;OR:4.646,95%CI(1.208~17.860),P=0.025 4]、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OR:2.361,95%CI(1.118~4.986),P=0.024 3]、是否认为应该在MSM人群中推广PrEP[OR:51.365,95%CI(5.184~508.960),P=0.000 8;OR:8.985,95%CI(0.836~96.509),P=0.069 9]、是否会建议您朋友采用PrEP[OR:30.882,95%CI(2.121~449.700),P=0.012 1;OR:2.529,95%CI(0.167~38.315),P=0.503 4]。结论:重庆地区MSM人群对PrEP接受意愿主要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对待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态度有关。提示应加强对MSM人群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扩大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工作、加强MSM和PrEP供应商对PrEP的正确认识和宣传、通过网络途径促进MSM同伴教育和对PrEP的传播,以增加MSM人群对PrEP的接受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暴露前药物预防 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xH-box解旋酶9 O-GlcNAc修饰对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罗慧敏 皮雨博 +3 位作者 陈彦猛 汪凯 唐霓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9-807,共9页
目的:研究DExH-box解旋酶9(DExH-boxhelicase9,DHX9)的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构建pAdTrack-TO4-DHX9-3... 目的:研究DExH-box解旋酶9(DExH-boxhelicase9,DHX9)的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构建pAdTrack-TO4-DHX9-3Flag重组腺病毒质粒,并将重组腺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扩增重组腺病毒AdDHX9。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DHX9与O-GlcNAc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研究DHX9与OGT共定位情况。通过琥珀酰化小麦胚芽凝集素(succinylated wheat germ agglutinin,sWGA)和糖基化免疫沉淀实验(immunoprecipitation,IP)检测DHX9 O-GlcNAc修饰水平。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生长曲线探索DHX9 O-GlcNAc修饰对HBV相关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腺病毒AdDHX9,经Western blot鉴定了DHX9的表达。DHX9与OGT相互作用,2者共定位于细胞核。sWGA和糖基化IP实验证实了DHX9能够发生O-GlcNAc修饰,并且HBV感染促进了DHX9 O-GlcNAc修饰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与AdGFP对照组(142.667±7.572)相比,AdDHX9组(386.667±15.630)的细胞克隆数量增加(P<0.001)。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AdDHX9组(22.860±0.770)比AdGFP对照组(13.670±0.517)的细胞整体生长速率增加(P<0.001)。结论:HBV感染促进DHX9 O-GlcNAc修饰;DHX9 O-GlcNAc修饰增强HBV相关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H-box解旋酶9 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 肝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重庆地区汉族群体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兴 冯凯 +2 位作者 蒋建新 何家庆 冯文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12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IL 1Ra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 ,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重...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了解中国重庆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采用PCR方法对 112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IL 1Ra基因VNTR多态性进行了观察 ,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结果 中国重庆地区正常人群以IL 1RaA1等位基因频率最高 ,IL 1RaA2等位基因次之 ,与德、美等西欧国家及非洲白人相比 ,重庆地区汉族人IL 1RaA1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要高 ,IL 1RaA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 ,而与非洲黑人相近。重庆地区汉族人IL 1RaA1 A1、A1 A2、A2 A2基因型分别为 0 .83、0 .17、0。结论 IL 1Ra基因VNTR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为进一步研究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HI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明天 钟晓妮 +5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韩明明 张菊英 孔翠娥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在校大中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状态、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最近6个月多性伴(性伴数≥2个)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和四川采用非概率抽样,共招募200名在校大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采用频率描述HIV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93份(96.5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8.29%,在读学校是中学(高中/中专/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的HI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95%、8.33%、5.08%;户口是农村的和在此之前未做过HIV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70%、11.11%。最近1个月内82.47%(127人)发生插入性行为时未每次使用安全套;最近6个月内51.81%(100人)有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最近6个月内多性伴行为(性伴数≥2个)的独立因素有:在读学校是大专(OR=4.270,P=0.0083)、在读学校是大学及以上(OR=3.523,P=0.0043)、最近6个月通过互联网寻找男性性伴(OR=5.622,P<0.0001)、最近1个月内无保护插入式性行为(OR=2.255,P=0.0201)。结论: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尤其是中学生MSM和农村户口的学生MSM的HIV感染率高,同时四川和重庆地区大中学生MSM危险性行为发生率高,多性伴行为普遍,应及时开展科学适用的干预方式,遏制艾滋病毒在学生MSM中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学生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病毒 阳性检出率 多性伴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獐牙菜苦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8
作者 唐加峰 王丽娟 +4 位作者 游毅青 孙浩力 党婷婷 李小山 张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探究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STM)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代谢轴的影响,阐明STM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机制。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 探究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STM)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代谢轴的影响,阐明STM缓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潜在机制。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獐牙菜苦苷组(100 mg/kg),采用2.5%的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獐牙菜苦苷组给与STM溶液进行灌胃治疗10 d。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体重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的病理和功能的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小鼠肠道菌群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的SCFAs含量利用GC-MS检测。与模型组比较,STM可显著抑制小鼠体重降低(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和肠上皮损伤,并促进杯状细胞数和粘液分泌量的增加(P<0.01)。STM还可抑制UC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浓度(P<0.05)。STM不影响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但能够改变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在门水平上,STM能够降低厚壁菌门、弯曲菌门、脱铁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STM能够降低链球菌属、拟杆菌属、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阿克曼菌属的相对丰度。GC-MS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STM组中乙酸(P<0.05)和丁酸(P<0.01)含量显著升高。综上所述,STM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分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SCFAs的生成,从而缓解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獐牙菜苦苷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16s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平台构建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万富明 向华 +1 位作者 贾如琴 汪先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97-999,1002,共4页
目的:研究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法。方法:通过各种网络电子资源平台,收集与药物干扰检验结果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近年出版的临床检验专著,提取描述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的特征数据项,并进行规范、编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 目的:研究药物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方法。方法:通过各种网络电子资源平台,收集与药物干扰检验结果有关的文献资料和近年出版的临床检验专著,提取描述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的特征数据项,并进行规范、编码,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存储和有效利用。结果:基于对文献资源的分析整理,获得了一种面向主题的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信息平台构建方案。结论:通过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服务主题性更强,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能为临床获取有用信息节约时间和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干扰 检验结果 资源整合 信息平台 构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睡美人”转座系统观察OGT抑制剂HLY838对肝癌的治疗作用
10
作者 梁惠钧 黄露义 +1 位作者 汪凯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利用“睡美人”转座系统和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并观察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剂(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5-二酮[(R)-3-(2me... 目的:利用“睡美人”转座系统和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建立肝癌动物模型,并观察O-连接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抑制剂(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5-二酮[(R)-3-(2methoxyphenyl)-1-(thiophen-2-ylmethyl)piperazine-2,5dione,HLY838]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将插入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同源物(neuroblastoma RAS viraloncogene homolog,NRAS)的NRASV12转座子质粒、表达β-连环蛋白(β-catenin)基因转座子质粒、表达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基因的转座子质粒pT3-EF1aH Yap S127A与转座酶SB100质粒的混合溶液经尾静脉快速注射至小鼠体内,饲养8~16周后处死小鼠,观察肝脏成瘤情况以及肝脏病理学变化。肝癌模型建成后,腹腔注射HLY838,观察对肝癌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压注射质粒8~16周后,小鼠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出现颗粒状、结节样改变;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肝组织结构紊乱,出现多个肿瘤结节。pT3-EF1aH YAP S127A组成瘤率高、时间短,但肿瘤较小;pT/CAGGS-NrasV组肿瘤结节大小适中,但成瘤时间较长;pT3-N90-β-catenin组肿瘤主要为肝细胞癌。HLY838治疗组小鼠肝肿瘤结节数变少,小鼠肝肿瘤负担减轻。结论:应用水动力大容量尾静脉注射质粒的方法可快速建立小鼠肝癌模型,成功率较高。OGT抑制剂HLY838对小鼠肝癌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物模型 “睡美人”转座系统 水动力尾静脉注射 (R)-3-(2-甲氧基苯基)-1-(噻吩-2-基甲基)哌嗪-2 5-二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ZnT8A、GADA联合检测对重庆儿童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小强 谢婧雯 +2 位作者 吉颖 陈琼 李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研究重庆地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患者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inc transporter isoform 8 autoantibodies,Zn T8A)和胰岛相关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 目的:通过观察研究重庆地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儿童患者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ies,ICA)、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inc transporter isoform 8 autoantibodies,Zn T8A)和胰岛相关自身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ies,GADA)的阳性率及其空腹C肽结果,探讨ICA、Zn T8A和GADA联合检测对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初诊的T1DM组139例和正常组78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ICA、Zn T8A和GADA;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C肽。T1DM组按自身抗体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结果:1型糖尿病组的血清ICA、Zn T8A和GADA阳性率分别为61.9%(P=0.000)、51.1%(P=0.000)和54.0%(P=0.000),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抗体联合检测组的诊断符合率(ICA/Zn T8A=80.6%;ICA/GADA=81.6%;Zn T8A/GADA=78.3%;ICA/Zn T8A/GADA=88.9%)均高于单项抗体检测组,抗体联合检测与任一抗体单项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相比均明显增大(P<0.05),3种抗体联合检测AUC=0.883(95%CI=0.830~0.936,P=0.000);抗体阳性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患者。结论:ICA、Zn T8A和GADA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1型糖尿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抗体 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小强 刘岚 +5 位作者 曾照芳 龚曼子 魏强 吴扬 郑玉强 陈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317-1319,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来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就诊的8060例儿童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HBsAg阳性率为4.44%,抗-HBs阳性率为46.56%,两对半全阴性儿童3795人,占47.08%;大三阳259人,占3.21%;... 目的:初步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来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就诊的8060例儿童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HBsAg阳性率为4.44%,抗-HBs阳性率为46.56%,两对半全阴性儿童3795人,占47.08%;大三阳259人,占3.21%;小三阳80人,占0.99%。Pre-S1阳性率为3.51%。结论:来我院检查的806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4%,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乙肝标志物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血红蛋白病的患病率及其基因型和血液学表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瑾 孙晨雨 +1 位作者 程伟 白慧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85,共7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血红蛋白病的携带率、基因型构成及血液学特征,为血红蛋白病筛查及诊断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9551例进行血红蛋白病筛查的患者外周血样本,采用多重PCR-导流杂交或测序等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常见23种基因位...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血红蛋白病的携带率、基因型构成及血液学特征,为血红蛋白病筛查及诊断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9551例进行血红蛋白病筛查的患者外周血样本,采用多重PCR-导流杂交或测序等方法检测地中海贫血常见23种基因位点及血红蛋白变异体(hemoglobin variants,HbVs)相关突变位点;再对确诊血红蛋白病患者的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估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二者联合检查在血红蛋白病筛查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共检出3511例血红蛋白病(7.09%),其中α地贫携带者1840例,以--^(SEA)/αα、-α^(3.7)/αα和-α^(4.2)/αα为主;β地贫携带者1540例,以CD17、IVS-Ⅱ-654、CD41-42为主;异常血红蛋白病65例,β链变异体为主;复合血红蛋白病64例,α地贫复合β地贫携带者57例,地贫复合异常血红蛋白病7例。血红蛋白病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指标降低与α或β链合成的减少程度呈正相关,而血红蛋白A2(adult hemoglobin 2,HbA2)分别在α地贫和β地贫表现为降低和升高,或者在异常血红蛋白病中出现HbVs。单独的血常规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筛查血红蛋白病检出率分别为84.29%和82.67%,二者联合筛查检出率可达99.11%。结论:重庆地区血红蛋白病携带者基因型具有多样性,血常规结合血红蛋白电泳是临床及产前筛查血红蛋白病的必要手段。对于筛查出HbVs的患者,出现溶血或贫血等症状时,强烈建议进行后续基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病 患病率 基因型 血液学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重庆单中心腹泻患儿感染诺如病毒及其基因型别和重组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香 陈茹娟 +2 位作者 赖方方 黄爱龙 许红梅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门诊腹泻患儿感染诺如病毒(NV)流行株的变迁及基因重组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疑似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JVl2/JVl3、GⅠSKF/GⅠSKR(COG2F/GⅡSKR)两对引物,对NV基因组...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门诊腹泻患儿感染诺如病毒(NV)流行株的变迁及基因重组情况。方法采集2012年1~12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疑似病毒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JVl2/JVl3、GⅠSKF/GⅠSKR(COG2F/GⅡSKR)两对引物,对NV基因组的部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区和衣壳蛋白的N/S区分别进行RT-PCR核酸检测,所有阳性产物进行回收纯化、测序,用DNAstar和MEGA 5.05软件对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和构建进化树。并将疑似重组株的标本再用JVl2/GⅠSKR(JVl2/GⅡSKR)进行PCR扩增,用SimPlot软件对序列进行重组鉴定。结果 38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入本文分析,男248例,女136例,年龄(13.1±14.4)个月。①NV阳性84/384例(21.9%),<60月龄组NV阳性构成比为96.4%(81/84)。NV在6、8和9月份检出率较高,3和4月份检出率最低。②84例NV阳性标本capsid的N/S区基因片段测序显示,GⅡ.4 2006b型37例,GⅡ.4 New Orleans 2009型1例,GⅡ.4 Sydney 2012型27例,GⅡ.3型12例,GⅡ.6型3例,GⅡ.13型3例,GⅡ.5型1例;1~7月份GⅡ.4 2006b型为主要流行株,8~12月GⅡ.4Sydney 2012型为主要流行株;③共检出44株重组株,分别是GⅡ.e/GⅡ.4 Sydney 2012型27株、GⅡ.7/GⅡ.6型1株、GⅡ.22/GⅡ.5型1株、GⅡ.12/GⅡ.3型12株,GⅡ.16/GⅡ.13型3株。结论重庆地区NV重组现象非常明显,2012年8~12月NV优势株逐渐由GⅡ.4 2006b型转为GⅡ.e/GⅡ.4 Sydney 2012型的重组株,并检出GⅡ.22/GⅡ.5型和GⅡ.16/GⅡ.13型2种新型重组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基因分型 重组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EB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欣 陈力 +3 位作者 李佳俊 黄文祥 黄爱龙 钟晓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血清流行病学现状,推测MSM人群EB病毒感染和再活化情况。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1 082例MSM(来源为2012-2015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试验预防... 目的调查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血清流行病学现状,推测MSM人群EB病毒感染和再活化情况。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1 082例MSM(来源为2012-2015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试验预防艾滋病感染的MSM人群)和1 059名健康成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EB-VCA-IgG、EB-NA-IgG和EB-VCA-IgM,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082例MSM中HIV阳性130例,HIV阴性952例:(1)EB病毒既往感染率在MSM、HIV阳性、HIV阴性者中分别为1 002例(92.6%)、115例(88.5%)、887例(93.2%),其中MSM组、HIV阴性MSM组与对照组952例(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病毒未感染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分别为5例(0.5%)、1例(0.8%)、4例(0.4%),3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与HIV阴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中分别为52例(4.8%)、13例(10.0%)、39例(4.1%),其中HIV阳性MSM同对照组40例(3.8%)、HIV阴性MSM组39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1)MSM人群EB病毒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其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威胁更大。(2)非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再活化率可能与正常人无差异。(3)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明显增高,可能同HIV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人群 EB病毒 感染 病毒再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无效儿童病毒基因组表面抗原区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海君 黄勇 +1 位作者 龙泉鑫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患者体内病毒表面抗原(surface gene)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及a决定簇变异情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保护失败患儿及未接种...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患者体内病毒表面抗原(surface gene)基因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MHR)及a决定簇变异情况。方法:收集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保护失败患儿及未接种疫苗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样本,通过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与相应基因型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43例免疫保护失败患儿体内病毒a决定簇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20例未经疫苗免疫组患儿(31.7%vs.10.0%,P=0.044);免疫失败组儿童体内病毒MHR突变率数值也高于未接种组儿童,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49.8%vs.30.0%,P=0.106)。在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例中,MHR和a决定簇突变发生与病毒低水平复制相关:突变组患儿DNA滴度均明显低于无突变组患儿(log106.9±1.8vs.log107.7±1.8,P=0.000;log107.1±1.6 vs.log107.6±1.9,P=0.000)。免疫失败儿童病例中,MHR突变组儿童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数值也明显高于未突变组(67.1±58.8 vs.56.5±51.8,P=0.018)。在243例疫苗免疫保护失败儿童体内病毒MHR区域中共检出145个变异氨基酸,热点变异类型主要包括I110L(6例)、K122R(15例)、T126A(18例)、I126T(14例)、M133L(7例)、G145R(6例)及Y161F(12例)等。进一步分析各类型突变与临床表型间差异,发现含G145R及Y161F突变病例体内血清病毒DNA水平明显低于无突变组(log106.8±1.1 vs.log107.5±1.8,P=0.048;log105.0±2.6 vs.log107.3±1.8,P=0.000)。结论:疫苗免疫保护失败儿童病例体内病毒a决定簇及MHR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且该区段的突变与病毒较低的复制水平及及较高的AL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保护失败 儿童病例 病毒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推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淳光 陈雪 翁亚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184,共3页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 通过调查重庆市3 000个农村社区卫生室的建设情况,提出重庆地区建设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构想,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利用重庆市2008年农村社区卫生室调查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医学独立实验室运行的特点,探讨建立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必要性。医学独立实验室拥有完善的检验项目、专业的检测技术、健全的配送服务网络和规模化低收费的高效运行机制。医学独立实验室参与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可极大缓解政府为快速提高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所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压力。医学独立实验室建设将促进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逐步实现基层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独立实验室 新医改 农村社区卫生室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中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大莉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2,共2页
石英晶体微天平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标记、特异度和灵敏度高、可简单再生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细菌、病毒、衣原体、寄生虫、体液物质的检测,白血病表型的诊断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关键词 临床医学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生物传感器 适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在HBx促进肝细胞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展宗祝 汪春朵 +4 位作者 何思怡 李燃燃 张吴芝宜 冯彬彬 任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22,共11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HSF1)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促进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迁移、侵袭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研究HSF1介导HBx促进HCC进... 目的: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1(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1,HSF1)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促进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迁移、侵袭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研究HSF1介导HBx促进HCC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4D 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HBx对HSF1表达水平的影响;在Huh7和MHCC97H肝癌细胞系中过表达HBx,运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HBx对HSF1 mRNA、蛋白质水平、HBx蛋白稳定性的影响;运用TCGA数据库分析HSF1在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分期分级、患者预后的关系,并通过Westen blot检测HSF1在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HCC细胞中过表达HBx并敲减HSF1或用HSF1特异性抑制剂KRIBB11处理细胞,运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划痕实验及F-肌动蛋白染色实验,分析HSF1在HBx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运用GEO数据集和HCMDB数据库分析HSF1的下游靶点,并鉴定下游靶点c-Myb在HSF1介导HBx促进HCC进展中的作用。结果:HBx上调HSF1蛋白质水平而对其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HBx通过增强HSF1的蛋白稳定性促进其表达;HSF1在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高表达,HSF1高表达与肝癌分期分级、患者不良预后相关;HBx过表达明显促进Huh7和MHCC97H细胞的迁移、侵袭、划痕愈合能力和伪足形成能力,而HSF1敲减或KRIBB11处理显著减弱HBx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HSF1促进转移相关蛋白c-Myb的表达,在HSF1敲减的HCC细胞中过表达c-Myb恢复HBx对H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HBx增强HSF1蛋白稳定性并促进其表达,HSF1上调c-Myb在HBx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HSF1可能有助于减缓HBV相关性H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1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华建 汪先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输液过程中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输液完什么时间采血对检验结果无影响。方法 :实验分成 4组 ,每组 2 0人 ,受试过程均在空腹下进行 ,所有受试者在输液前采 1次血 ,然后前臂静脉滴注 0 .9%NaCl 5 0 0ml。第 1组在输液 1h同... 目的 :探讨输液过程中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输液完什么时间采血对检验结果无影响。方法 :实验分成 4组 ,每组 2 0人 ,受试过程均在空腹下进行 ,所有受试者在输液前采 1次血 ,然后前臂静脉滴注 0 .9%NaCl 5 0 0ml。第 1组在输液 1h同侧肘窝采血 ;第 2组在输液 1h异侧肘窝采血 ;第 3组 ,输液完后异侧肘窝采血 ;第 4组输液完后 1h异侧肘窝采血。分别检测RBC、WBC、HGB、PLT、K+ 、Na+ 、Cl-、Ca2 + 、GLU、BUN、Cr、TP、ALB、AST、ALT、TBIL、GGT、ALP。结果 :输液中同侧采血对检验结果影响很大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输液中异侧采血及输液完立即采血对很多检测项目结果影响较大 ;输液完1h采血对检验结果无影响。结论 :避免在输液及输液完立即采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注 标本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