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8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和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24
1
作者 庞雪利 李矿发 +5 位作者 魏兰 黄云秀 苏敏 王林 曹红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7-31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对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IL-8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CXCR2的表达;反转录PCR、Western blot法检测(0、20、40、80、160)ng/mL IL-8对MCF-7细胞Bcl-2、c...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对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IL-8受体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CXCR2的表达;反转录PCR、Western blot法检测(0、20、40、80、160)ng/mL IL-8对MCF-7细胞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0、40、80)ng/mL IL-8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相差显微镜下观察80ng/mL IL-8处理MCF-7后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80ng/mL IL-8联合信号通路抑制剂10μmol/L PD980590、10μmol/L LY294002或50μmol/L AG490[分别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共同处理MCF-7细胞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0、20、40、80、160)ng/mL IL-8对MCF-7细胞磷酸化p-AKT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反转录PCR以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80ng/mL IL-8联合10μmol/L LY294002共同处理MCF-7细胞后,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内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IL-8受体CXCR1、CXCR2在MCF-7细胞中均有表达;在IL-8的作用下,MCF-7细胞Bcl-2表达升高,caspase-3表达下降,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IL-8能显著上调MCF-7细胞中p-AKT的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能显著抑制IL-8抗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减少Bcl-2并增加caspase-3的表达。结论 IL-8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IL-8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上调Bcl-2、下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乳腺癌 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林 曹红 +4 位作者 庞雪利 李矿发 党微旗 唐浩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2-1276,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leptin受体(OB-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eptin(100 ng/mL)对MCF-7细胞信号通路分子p-ERK1/2,p-AKT,p-STAT3...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leptin受体(OB-R)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eptin(100 ng/mL)对MCF-7细胞信号通路分子p-ERK1/2,p-AKT,p-STAT3表达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leptin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TM细胞侵袭实验检测leptin对MCF-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leptin对MCF-7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结果 Leptin长短受体(OB-Rb,OB-Rt)在MCF-7细胞中均有表达;Leptin能显著上调MCF-7细胞p-ERK1/2,p-STAT3,p-AKT的表达(P<0.05);Leptin能促进MCF-7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0.05),JAK/STAT,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50μmol/L),LY294002(10μmol/L)能抑制leptin对MCF-7细胞的促迁移和侵袭作用(P<0.05),而MAPK/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10μmol/L)作用不明显(P>0.05);Leptin促进MCF-7细胞MMP-9,TGF-β的表达,AG490,LY294002能抑制其作用(P<0.05),PD98059对其无影响(P>0.05)。结论 Leptin可能通过JAK/STAT、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MMP-9,TGF-β的表达促进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乳腺癌 MCF-7细胞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矿发 庞雪利 +3 位作者 黄云秀 魏兰 苏敏 陈婷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g·L-1瘦素处理组。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 目的:研究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40、80μg·L-1瘦素处理组。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MCF-7细胞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抗凋亡作用的信号通路筛选实验中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组MCF-7细胞p-AKT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瘦素处理组MCF-7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剂量瘦素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瘦素作用剂量增加,不同剂量瘦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瘦素处理组MCF-7细胞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瘦素组比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组MCF-7细胞的p-AKT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瘦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拮抗凋亡的作用,其抗凋亡效应与通过细胞信号通路PI3K-AKT促进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STAT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党微旗 唐浩 +2 位作者 曹红 王林 陈婷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人转录因子STAT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STAT3基因的shRNA序列,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含U6启动子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SicoR中,构建shRNA重组质粒pSicoR-STAT3-shRNA。经... 目的:构建并鉴定靶向人转录因子STAT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合成针对人STAT3基因的shRNA序列,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插入到含U6启动子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SicoR中,构建shRNA重组质粒pSicoR-STAT3-shRNA。经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后,利用转染试剂X-tremeGENE HP将第3代慢病毒载体共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以阴性载体为对照,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TAT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及测序证实载体构建正确,在HEK293中成功包装出高滴度慢病毒颗粒,感染HEK293后STAT3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人STAT3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RNA干扰 慢病毒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18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艳亮 戴勇 +5 位作者 涂植光 李启运 吴瑛 曾君 林秀华 张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了解18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ic(18)(p11→qter)]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情况,确定idic(18)(p11→qter)的结构和组成,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 目的了解18q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idic(18)(p11→qter)]胎儿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化的情况,确定idic(18)(p11→qter)的结构和组成,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在分子细胞遗传诊断中运用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对一被传统G显带和荧光原位杂交诊断为idic(18)(p11→qter)的胎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和分析。结果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胎儿存在18p11.21→pter缺失、18p11.21→qter复制,断裂点位于12 104 527~12 145 199(距离18p端粒),确定idic(18)(p11→qter)是idic(18)(p11.21→qter)。另外,还检测出了21个亚显微拷贝数变化。结论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分析方法相比,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不仅能准确、高分辨率和高通量地检测出基因组拷贝数变化,还能高分辨率地确定拷贝数变化的断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18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 拷贝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胎儿21号染色体上新微小RNA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武县 徐勇 +4 位作者 刘雪燕 秦晓林 梁勤东 戴勇 涂植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146,I0013,共7页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总RNA,构建小RNA文库,采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计算机分析、Stem-loop RT-PCR法鉴定miRNA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血染色体核型分析,5例DS胎儿脐带血显示DS标准核型,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显示正常核型;在DS胎儿脐带血中共发现21个新miRNA,其中仅1个候选miRNA来源于21号染色体,位于21号染色体的"DS关键区域",命名为"miR-nov21",后者在DS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胎儿。生物学功能分析,miR-nov21可调节211个靶基因共215个位点,与基因的表达、细胞分化的调节、胚胎形态的发生和心脏的发育有关。结论:21号染色体"DS关键区域"存在1个新的miRNA基因———miR-nov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唐氏综合征 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 脐带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小鼠干扰素调节因子8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样细胞的分化
7
作者 杨小中 朱云 +5 位作者 王正宇 闫文龙 姚海 刘涛 陈婷梅 张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9-232,236,共5页
目的构建及鉴定小鼠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重组腺病毒Ad-IRF8,并观察过表达的IRF8对小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IRF8,亚克隆到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PmeⅠ线性化后与骨... 目的构建及鉴定小鼠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重组腺病毒Ad-IRF8,并观察过表达的IRF8对小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IRF8,亚克隆到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PmeⅠ线性化后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IRF8。pAd-IRF8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IRF8)。Ad-IRF8感染小鼠RAW264.7细胞,经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RF8的过表达,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IRF8对s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携带IRF8基因的穿梭载体pAdTrack-IRF8-CMV和重组载体pAd-IRF8,并且在AD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IRF8。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证实IRF8在RAW264.7细胞中有过表达,TRAP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的IRF8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Ad-IRF8,在RAW264.7细胞中检测到了IRF8过表达,并能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向破骨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IRF8 分化 RAW264 7细胞 破骨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迁移 被引量:6
8
作者 付立新 席磊 +2 位作者 陈燕林 杨丹 柳满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对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迁移能力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AF上清液作用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后,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BT549和MDA-MB-23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对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迁移能力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CAF上清液作用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后,采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BT549和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迁移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及p38/MAPK通路的活化情况。CAF上清液处理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后,采用SB203580抑制p38/MAPK通路,Transwell迁移实验和蛋白质印迹分别检测BT549和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及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CAF作用后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穿膜细胞数增多(P<0.05),抑制BT549和MDA-MB-23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P<0.01),上调Vimentin的表达水平(P<0.05);CAF激活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 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通路关键分子p-P38蛋白表达(P<0.01);SB203580抑制p38/MAPK通路,CAF作用后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且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CAF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BT549和MDA-MB-231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p38/MAPK信号通路 乳腺癌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afB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云 王正宇 +3 位作者 杨小中 马涛 陈婷梅 张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8,I0001,I0002,共9页
目的:构建小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MafB)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阐明MafB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RAW264.7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获得目的基因MafB,连接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经酶切鉴定正确... 目的:构建小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MafB)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阐明MafB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RAW264.7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获得目的基因MafB,连接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经酶切鉴定正确的穿梭质粒用PmeⅠ线性化后转化到含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菌株中,经PacⅠ线性化后,在HEK 293细胞中包装腺病毒Ad-MafB,感染小鼠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Ad-GFP组)和过表达组(Ad-MafB组),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fB的表达水平,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MafB对小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比较,Ad-MafB组RAW264.7细胞Maf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TRAP染色,Ad-MafB组TRAP阳性细胞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比较,Ad-MafB组TRAP和组织蛋白酶K(CTSK)mRNA表达降低且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可在小鼠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MafB的重组腺病毒Ad-MafB,证实MafB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 破骨细胞 重组腺病毒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娟 邓山鹰 +1 位作者 涂植光 邹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5例初发ALL患儿(ALL组)骨髓样本中Notch1、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 目的:探讨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125例初发ALL患儿(ALL组)骨髓样本中Notch1、Wnt3a和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对照组(Normalcontrol,NC)为20例非恶性血液病且骨髓正常患儿。结果:Notch1、Wnt3a和β-catenin的mRNA在ALL患儿和对照组患儿骨髓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LL组中Notch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Wnt3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otch1的表达在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则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β-catenin的表达与患儿高危年龄(<1岁或>10岁)及外周血高白细胞数(≥50×109个/L)等临床特征相关(P<0.05),与性别、FAB(Franch-American-Britain,FAB)分型、免疫分型及临床危险分级无关(P>0.05)。结论:儿童ALL患者中Notch1和β-catenin的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β-catenin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提示预后不良。Notch1和β-catenin基因检测,有望成为ALL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WNT3A Β-CATENIN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