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PeroxiredoxinⅠ基因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李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Ⅰ(PrxⅠ)沉默后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PrxⅠshRNA的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pGPU6-HK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pGPU6-HK组、pGPU6-...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Ⅰ(PrxⅠ)沉默后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PrxⅠshRNA的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pGPU6-HK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pGPU6-HK组、pGPU6-PrxⅠ组、pGPU6-HK+照射(ionizing radiation,IR)组、pGPU6-PrxⅠ+IR组。用6MVX线照射裸鼠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称取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PrxⅠ和Caspase3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测定肿瘤组织中γ-H2AX和Rad51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裸鼠移植瘤模型,pGPU6-PrxⅠ+IR组裸鼠移植瘤生长肿瘤明显迟缓,体积较小,抑瘤率为79.76%,与pGPU6-PrxⅠ(34.92%)和pGPU6-HK+IR(56.94%)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给予pGPU6-PrxⅠ及IR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多,PrxⅠ和Rad51蛋白表达减少,而Caspase3和γ-H2AX蛋白表达增加,以pGPU6-PrxⅠ+IR组更为显著,其Rad51蛋白下降了84.8%,γ-H2AX蛋白表达升高5.6倍(P<0.05)。结论沉默PrxⅠ表达可提高乳腺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DNA双链断裂增加、DNA损伤后修复能力降低有关。PrxⅠ可能是一个理想的乳腺癌放射增敏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REDOXIN 放射敏感性 DNA双链断裂 DNA损伤修复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PeroxiredoxinⅠ基因增强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82-1686,共5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过氧化物酶Ⅰ(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观察乳腺癌MCF-7细胞对X线敏感性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rxⅠ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质粒pGPU6-HK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经G418稳定筛选后RT...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过氧化物酶Ⅰ(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观察乳腺癌MCF-7细胞对X线敏感性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rxⅠ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U6-PrxⅠ和阴性对照质粒pGPU6-HK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经G418稳定筛选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rxⅠ表达变化。6 MV X线照射6 Gy后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活性氧水平、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克隆形成率,计算Do、N、Dq、SF2及放射增敏比(sensitive enhancement ratio,SER)等放射生物学参数,Western blot法检测Rad51及γ-H2AX蛋白变化。结果获得2个稳定转染细胞株:pGPU6-HK和pGPU6-PrxⅠ。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显示pGPU6-PrxⅠ组中PrxⅠ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抑制。6 Gy的X线照射48 h后,pGPU6-PrxⅠ及联合照射(ionizing radiation,IR)组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G1期细胞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而细胞增殖能力和S期细胞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ad51蛋白表达降低,而γ-H2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以pGPU6-PrxⅠ+IR组变化最显著,其Rad51蛋白表达下降了79.3%,而γ-H2AX蛋白表达升高了3.7倍。pGPU6-PrxⅠ组细胞的Do、N、Dq和SF2值分别为1.354、3.106、1.547和0.504,均低于pG-PU6-HK组,SF2时的SER为1.353。结论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可提高乳腺癌MCF-7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内活性氧清除能力减弱、DNA双链断裂增加及DNA损伤后修复能力降低有关。PrxⅠ可能是1个理想的肿瘤放射增敏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redoxinⅠ 放射敏感性 活性氧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诱导卵巢癌SKOV_3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李少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SKOV3细胞凋亡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at(0.4、0.8、1.2、1.6、2.0g·L-1)处理24、48、72h对SKOV3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Survivin...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诱导SKOV3细胞凋亡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at(0.4、0.8、1.2、1.6、2.0g·L-1)处理24、48、72h对SKOV3细胞增殖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Mat对SKOV3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24、48、72h的IC50分别为3.38、1.57、1.13g·L-1;0.8、1.6g·L-1Mat作用48h后SKOV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44±0.56)%、(17.68±0.98)%,与空白对照组(4.85±0.3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药物处理后SKOV3细胞的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 Mat能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表达和提高Caspase-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SURV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对人肝癌CD133^+ 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侯妍利 陈兴月 +4 位作者 段丽群 唐敏 康强强 舒锦 李少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rariable fragment,ScFv)在体外对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选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验证CD133... 目的:研究131I标记CD133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rariable fragment,ScFv)在体外对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选HepG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前后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验证CD133+HepG2细胞的"干性"。氯胺T法131I标记CD133 ScFv并测定标记率、比活度、放射性浓度。将分选出的CD133+HepG2细胞分为131I-CD133抗体治疗组、131I治疗组、CD133抗体治疗组和131I+CD133抗体治疗组,MTT法检测各组中对CD133+HepG2细胞生长抑制的最适剂量和不同药物在12、48、72 h三个时间点对CD133+HepG2干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分选的HepG2细胞的CD133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分选细胞[(97.71±1.13)%vs(1.52±0.78)%,t=1.13、P=0.000]。CD133+HepG2细胞相对于CD133-HepG2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成球、克隆形成能力[(45.03±1.35)%vs(7.4±0.54)%;t=3.92,P=0.000]和体内成瘤能力。131I-CD133 ScFv的标记率为88.92%,放射化学纯度为98.63%。当131I为3.7 MBq/100μl、CD133抗体为1μg/100μl时,对CD133+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89.58±0.74)%;在此剂量下131I-CD133 ScFv治疗组对CD133+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余各实验组,且呈时间依赖性。131I-CD133 ScFv治疗组G0/G1期细胞比例为(27.50±1.12)%,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成功制备的131I-CD133 ScFv在体外能有效抑制人肝癌CD133+HepG2干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干细胞 CD133 ^131I 单克隆抗体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勃 李少林 +2 位作者 张俊 胡敏 袁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3B肝癌细胞株对人工基底膜穿透能力的差异获得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亚系,并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比较两细胞...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3B肝癌细胞株对人工基底膜穿透能力的差异获得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亚系,并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比较两细胞亚系的侵袭能力从而对其进行验证,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XCR4在两细胞亚系中的表达。CCK8法检测两细胞亚系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细胞亚系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亚系,并通过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证实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高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均显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CXCR4表达均显著高于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且两细胞亚系体外生长速度、倍增时间、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果表明CXCR4在肝癌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为未来肝癌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趋化因子受体 CXCR4 TRANSWELL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microRNA-150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俊 罗娜 +2 位作者 王勃 李少林 朱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探讨上调microRNA-150(miR-150)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MMC7721细胞分成miR-150感染组(加入pGIPZ-miR-150慢病毒表达载体)、阴性对照组(加入只含GFP的慢病毒载体)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采用... 目的探讨上调microRNA-150(miR-150)表达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MMC7721细胞分成miR-150感染组(加入pGIPZ-miR-150慢病毒表达载体)、阴性对照组(加入只含GFP的慢病毒载体)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50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基因c-Myb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转染miR-150pGIPZ后,SMMC7721细胞miR-150表达量(2.48±0.15)较阴性对照组(0.81±0.09)增加了2倍(P<0.01)。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miR-150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miR-150组细胞c-Myb蛋白表达(0.31±0.07)与空白对照组(0.80±0.09)及阴性对照组(0.81±0.08)相比明显减少(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iR-150组细胞凋亡率(19.36%±1.78%)与阴性对照组(5.12%±0.54%)及空白对照组(4.68%±0.35%)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上调miR-150表达可通过降低靶基因c-Myb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miR-150可能成为肝癌靶向治疗新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偶联白蛋白靶向纳米载体在荷瘤裸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树斌 袁飞 +4 位作者 彭志平 李少林 孙世良 罗弋 宋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6-519,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在荷人乳腺癌SK-BR3裸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超声乳化-化学交联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经过羧和反应将与白蛋白纳米载体表面的活性氨基与EGF进行偶联反应,制备EGF偶联白蛋白纳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在荷人乳腺癌SK-BR3裸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超声乳化-化学交联方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经过羧和反应将与白蛋白纳米载体表面的活性氨基与EGF进行偶联反应,制备EGF偶联白蛋白纳米载体。在裸鼠体内进行荷人乳腺癌实验,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125I-BSA非纳米载体组(直接在BSA上标记125I),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组和125I-BSA纳米载体组,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织的放射分布。结果: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的瘤/血比值和瘤/肌肉比值明显高于其它两个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瘤/血比值和瘤/肌肉比值随时间逐渐升高,在2h达峰值,后略有下降。做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的放射性瘤/血比值和瘤/肌肉比值均高于其他两个给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在肝、脾、肺等器官分布明显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EGF-BSA靶向纳米载体对裸鼠体内的人乳腺癌SK-BR3肿瘤具有明显的靶向性,而肝、脾、肺等器官的分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 牛血清白蛋白 纳米载体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逆转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袁犁 周琦 +3 位作者 徐发良 李少林 甘霖 邹冬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1-304,共4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1)多药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将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24 h后,用CCK-8(Cell Counting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速...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1)多药耐药逆转的影响。方法:将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24 h后,用CCK-8(Cell Counting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速度、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glycoprotein(P-gP)、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LY294002处理A2780/Taxol细胞后细胞增殖速度变慢、对紫杉醇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2.64±0.90)%和(10.98±1.16)%(P<0.05)。LY294002处理后的Go/G,期细胞增加,S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处理后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P-gP和p-Akt的蛋白表达降低。结论:LY294002能够有效的逆转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A2780/Taxol产生的多药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294002 PI3K/Akt P-GLYCOPROTEIN 卵巢癌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eroxiredoxin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生物学功能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启帅 黄曦 +1 位作者 张俊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构建针对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入... 目的构建针对PeroxiredoxinⅠ(PrxⅠ)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下调PrxⅠ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干扰前后PrxⅠ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前后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PU6-HK、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并转染入乳腺癌MCF-7细胞中,转染率为80%左右,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转染pGPU6-Prx1、pGPU6-Prx2、pGPU6-Prx3、pG-PU6-Prx4后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地受抑,以pGPU6-Prx3为甚,其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2.6%和80.5%。与未转染组和pGPU6-HK组相比,pGPU6-Prx3组的细胞生长明显延迟(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G1期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减少(P<0.05)。结论靶向PrxⅠ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能够特异性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的PrxⅠ基因的表达,并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PeroxiredoxinⅠ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抗PeroxiredoxinⅠ肺腺癌噬菌体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弋 庞华 +4 位作者 李淑杰 曹辉 李少林 樊春波 王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出抗PeroxiredoxinⅠ(PrxⅠ)肺腺癌人源单链抗体。方法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 目的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出抗PeroxiredoxinⅠ(PrxⅠ)肺腺癌人源单链抗体。方法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将双酶切后的ScFv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PCR检测TG1中ScFv基因插入率;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SfiI和NotI双酶切质粒的结果;以肺腺癌细胞株D549及在肺癌中高表达的抗氧化蛋白PrxI为靶抗原对抗体库进行筛选富集。将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该抗体;用ELIS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该抗体与人肺腺癌细胞的结合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ScFv基因插入率为77%,双酶切鉴定检测到目的条带。在亲和筛选过程中,肺癌单链抗体得到富集,收获率逐轮提高,第6轮为第1轮的180倍。随机选取10个克隆,通过ELISA法检测到其中6个与A549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60%。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证实抗体得到可溶表达。ELISA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抗体能相对特异地与肺腺癌细胞结合。结论成功构建肺腺癌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得到能相对特异地与高表达PrxI的肺腺癌细胞D549结合的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 PeroxiredoxinⅠ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vⅢ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燕琼 刘双 +5 位作者 景珅 何雨佳 张娜 刘旭杰 王志刚 彭志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并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评价其性质和体外靶向结合能力。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抗EGFRvⅢ单克隆抗体(4G1)的特异性;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并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评价其性质和体外靶向结合能力。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抗EGFRvⅢ单克隆抗体(4G1)的特异性;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纳米球(P-NPs),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及分布;激光粒径仪检测其粒径及电位;碳二亚胺法耦联4G1制备P-NPs-4G1,流式细胞术观察二者连接情况;超声观察其体外经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的表现;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NPs-4G1体外靶向结合能力。结果 P-NPs-4G1粒径为(563.8±60.3)nm,Zeta电位为(-32.4±3.37)mV;4G1与P-NPs的连接率为(97.37±1.57)%;P-NPs-4G1在体外经LIFU辐照后可增强其显像效果;体外靶向实验证实P-NPs-4G1可与F98__(npEGFRvⅢ)(EGFR-/EGFRvⅢ+)细胞特异性结合,且不与F98EGFR(EGFR+/EGFRvⅢ-)细胞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P-NPs-4G1,经体外LIFU辐照后可显著增强超声显像效果,同时可与F98npEGFRvⅢ细胞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造影剂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 液态氟碳 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肺腺癌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弋 庞华 +2 位作者 李少林 曹辉 彭志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基因文库,并从中筛选出抗肺癌抗体。方法: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将双... 目的:构建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基因文库,并从中筛选出抗肺癌抗体。方法: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将双酶切后的ScFv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吸附-洗脱-扩增"筛选富集,共进行4轮筛选,鉴定抗体库性能。结果: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在亲和筛选过程中,肺癌单链抗体得到富集,收获率逐轮提高,第4轮为第1轮的115倍。随机选取10个克隆,通过ELISA法检测到其中7个与肺癌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0%。结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肺癌相关人源单链抗体,筛选后的单链抗体能与肺腺癌细胞A549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抗体库 单链抗体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标记抗Peroxiredoxin I肺腺癌噬菌体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及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淑杰 罗弋 +1 位作者 庞华 李少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90-793,共4页
目的研究抗Peroxiredoxin I(PrxI)肺腺癌相关单链抗体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观察131I标记抗体在肺腺癌裸鼠模型体内分布、靶向显像及体内抑瘤作用。方法放射性核素计数法测定单链抗体细胞内摄水平;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单链抗体... 目的研究抗Peroxiredoxin I(PrxI)肺腺癌相关单链抗体体外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观察131I标记抗体在肺腺癌裸鼠模型体内分布、靶向显像及体内抑瘤作用。方法放射性核素计数法测定单链抗体细胞内摄水平;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单链抗体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单链抗体作用于A549细胞后对细胞内PrxI表达水平的影响。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纯化抗体,进行荷瘤裸鼠体内分布、SPECT放免显像及病理切片观察抑瘤作用。结果单链抗体干预后细胞PrxI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体内分布研究表明单链抗体与肺腺癌组织有效结合。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标记抗体48h后,瘤/血和瘤/肌肉放射性比值均达到最大值4.06±0.13和5.17±0.97。SPECT示抗体注射后48hT/NT值明显高于12h、24h和72h(F均>86,P均<0.01)。治疗4周后,131I标记抗体治疗组肿瘤体积为(0.68±0.17)cm3,质量为(1.58±0.21)g,抑瘤率56.8%,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PrxI肺腺癌单链抗体能有效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131I标记单链抗体在体内能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噬茵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 PEROXIREDOXIN I 放免显像 放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及对小鼠移植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晓玲 彭志平 +1 位作者 文明 李少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分析碘-131(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在荷Lewis肺癌小鼠体内分布,评估瘤内注射碘-131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131I-1E2)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右后腿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LLC)1×106/只,建... 目的:分析碘-131(131I)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在荷Lewis肺癌小鼠体内分布,评估瘤内注射碘-131标记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131I-1E2)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C57BL/6小鼠右后腿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LLC)1×106/只,建立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Lewis肺癌细胞(LLC)膜上1E2抗原-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CPS1)的表达。131I标记1E2单抗(氯胺T法),检测标记率、放化纯度、放射性比活度。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标记抗体131I-1E218.5MBq,观察其不同时间点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成瘤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空白对照),1E2单抗3μg(阳性对照),131I-IGg18.5MBq(阴性对照),131I-1E218.5MBq。治疗后每周2次测定肿瘤大小,21天后处死小鼠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肿瘤体积、重量,计算抑瘤率。结果:1E2抗原-CPS1主要在肿瘤细胞膜表达,131I-1E2标记率为67.73%,放化纯度为95.63%。131I-1E2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治疗后3周试验组肿瘤体积为(0.75±0.15)cm3,重量为(1.60±0.19)g,抑瘤率78.30%,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病理学差异显著。结论:131I-1E2瘤内注射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WIS肺癌 抗肺癌单克隆抗体1E2 放射免疫疗法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瘤苗联合放疗对小鼠Lewis肺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晓玲 何建军 +2 位作者 孙世良 李少林 段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瘤苗LLC/mIL-12,评估瘤苗对荷鼠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cD-NA3.1(+)-mIL-12用脂质体转染LLC,G418筛选后获得LLC/mIL-12瘤苗。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LC细胞2×106,成瘤后将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第0、7、14d瘤苗组和联合组瘤内注射瘤苗,第1、3、5d放疗和联合组给予2Gy局部照射。第21d处死小鼠,观察肿瘤体积、脾细胞中CTL和NK活性以及肿瘤细胞凋亡。结果:联合组肿瘤体积显著缩小,NK和CTL活性增强,凋亡增加,与其它组相比,P<0.05;放疗组NK和CTL活性降低。结论:LLC/mIL-12瘤苗及放疗均能产生抗瘤反应,且联合组作用更强。瘤苗放疗增敏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凋亡,增强NK和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瘤苗 放射治疗 LEWIS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CR7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春波 李少林 +3 位作者 彭志平 罗弋 曹辉 王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CCR7单链融合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检测。方法PCR检测大肠杆菌中ScFv基因插入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SfiI和NotI双酶切质粒的结果;分别以乳腺癌细胞及CCR7多肽片段为靶抗原对抗体库进行4轮和3轮筛选... 目的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CCR7单链融合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检测。方法PCR检测大肠杆菌中ScFv基因插入率;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SfiI和NotI双酶切质粒的结果;分别以乳腺癌细胞及CCR7多肽片段为靶抗原对抗体库进行4轮和3轮筛选富集。将阳性克隆转化E.coliHB2151进行可溶表达。抗体亲和层析纯化后,经Western blot鉴定,通过ELISA法检测可溶性ScFv抗体的免疫活性。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显像鉴定scFv抗体与乳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结果ScFv基因插入率为90%(18/20),双酶切鉴定检测到目的条带。经4轮细胞筛选,3轮抗原筛选抗CCR7抗原的噬菌体抗体得到了明显富集,在E.coliHB2151中实现可溶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获得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4ku左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放射免疫显像均证实单链抗体与表达CCR7的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获得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抗CCR7单链抗体。抗体在体内体外均与肿瘤细胞表达特异抗原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 CCR7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抗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y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燕 廉斌 +2 位作者 吕叶 王宁菊 李少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小RNA(siRNA)介导的Cacy 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Cacy BP/SIP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Cacy BP/SIP si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至MDA-MB-231细胞(Cacy BP/SIP siRNA组),MTT比色法... 目的观察干扰小RNA(siRNA)介导的Cacy BP/SIP基因沉默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Cacy BP/SIP基因序列特异性siRNA(Cacy BP/SIP siRNA),采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至MDA-MB-231细胞(Cacy BP/SIP siRNA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A-MB-231细胞内Bcl-2、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另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Cacy BP/SIP siRNA组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Caspase-3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靶向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acy BP/SIP基因表达后,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和Bax表达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acy BP/SIP基因 干扰小RN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姝 李少林 +4 位作者 兰曦 王勇 邹冬玲 臧春宝 王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84-2488,共5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MMF对照组、BLM模型组及MMF干预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实...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MMF对照组、BLM模型组及MMF干预组(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实验第1天BLM模型组、MMF干预组经气管注入BLM(6 mg/kg),正常对照组、MMF对照组则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从实验第2天开始MMF干预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20、60、100 mg/kg)MMF,2周后处死所有小鼠,收集肺脏标本;HE、Masson染色在组织形态学上观察肺纤维化病变情况,Aschcroft法评分;RT-PCR检测COLA1及COLA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MMF高剂量干预组较BLM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COLA1、COLA2 mRNA表达及TGF-β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低、中剂量组与BLM模型组间,MMF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F能有效减轻BLM诱导的肺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mIL-12在Lewis细胞中生物活性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晓玲 林海波 +3 位作者 彭志平 蒋明东 孙世良 李少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0-473,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细胞系LLC/mIL-12,为进一步研究mIL-12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IL-12,脂质体转染LLC细胞并测其表达,...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IL-12(mIL-12)的小鼠Lewis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细胞系LLC/mIL-12,为进一步研究mIL-12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抗肿瘤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IL-12,脂质体转染LLC细胞并测其表达,流式细胞仪(FCM)观察细胞周期和凋亡,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后大量培养并检测mIL-12活性。结果:pcDNA3.1(+)-mIL-12质粒构建正确并成功转导入LLC细胞,重组质粒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高表达mIL-12,mIL-12使LLC细胞周期重新分布,并促进其凋亡。LLC/mIL-12细胞培养上清能明显引起刀豆蛋白A(ConA)激活的小鼠脾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mIL-12真核表达质粒,建立具有mIL-12生物学活性的LLC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表达 小鼠白介素-12 小鼠Lewis肺癌细胞系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质肌动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俊 曹辉 +3 位作者 郭启帅 张涛 汤为学 李少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筛选不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并探讨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过连续人工基质膜侵袭实验后获得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系细胞的超微结构,四甲基偶... 目的筛选不同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并探讨皮质肌动蛋白(cortactin)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过连续人工基质膜侵袭实验后获得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系细胞的超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两系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系细胞周期,Transwell侵袭小室模型比较两系的迁移能力。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cortactin蛋白在两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利用人工基质膜侵袭实验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亚系,并且两系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MTT实验显示高转移潜能细胞体外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低转移潜能细胞(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相比,G0/G1期细胞前者比后者少[(52.67±3.69)%vs(64.46±2.79)%],而S期细胞前者比后者多[(30.53±6.19)%vs(24.63±2.04)%]。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增殖指数(PI)高于低转移细胞亚系[(47.32±3.69)%vs(35.53±2.80)%,P<0.05],侵袭能力显著强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61.46±7.08)vs(25.32±4.87)个/视野,P<0.05]。免疫组化、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均显示在高转移潜能细胞亚系中cortactin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亚系(P<0.05)。结论 Cortactin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皮质肌动蛋白 肿瘤转移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