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颗粒溶素与小鼠单链IL-12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RAW264.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伊正君 朱道银 +2 位作者 陈全 李俊明 曾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36-939,共4页
目的构建人天然颗粒溶素(Granulysin,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pZM02并在RAW264.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将人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同时克隆进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得到真核共表达质粒pZM02,以pZM02转染... 目的构建人天然颗粒溶素(Granulysin,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pZM02并在RAW264.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将人GLS和小鼠单链IL-12基因同时克隆进多启动子真核共表达载体pBudCE4.1中,得到真核共表达质粒pZM02,以pZM02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通过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ELISA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在转染后的RAW264.7细胞中同时检测到了人GLS和小鼠IL-12的表达。结论人GLS能够与小鼠IL-12在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实现共表达,pZM02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GLS与IL-12的协同细胞免疫作用机制和免疫治疗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溶素 IL-12 RT-PCR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ICL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俊明 朱道银 +2 位作者 伊正君 骆旭东 江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ICL ,鉴定其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PCR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icl基因片段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 ,构建重组质粒 pQE30 icl。将pQE30 icl转化大肠杆... 目的 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ICL ,鉴定其生物学活性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 采用PCR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出icl基因片段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QE30 ,构建重组质粒 pQE30 icl。将pQE30 icl转化大肠杆菌 ,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鉴定后纯化该表达产物 ,测定其酶活性并用此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 序列分析发现PCR扩得的icl有两个核苷酸突变 ,但均为无义突变。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目的产物经SDS PAGE分析约为 4 7kDa。免疫印迹分析证实目的蛋白与阳性结核病患者抗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纯化的目的蛋白异柠檬酸裂解酶的酶活性为 16 .7u/mg。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定目的蛋白免疫兔血清的抗体效价为 1 32。结论 研制出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ICL具有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和抗原性 ,重组ICL和抗ICL免疫血清的制备为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异柠檬酸裂合酶(I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ICL mRNA特异性10-23脱氧核酶切割活性的鉴定及其切割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俊明 朱道银 +2 位作者 伊正君 江山 骆旭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为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合梅(ICL)特异性的10-23DRz在无细胞体系切割ICL mRNA的活性,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以及联合应用时对靶mRNA的切割特点,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CL mRNA的二级结构,据此选择适合的待切割靶点并设计针对相... 为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异柠檬酸裂合梅(ICL)特异性的10-23DRz在无细胞体系切割ICL mRNA的活性,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以及联合应用时对靶mRNA的切割特点,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CL mRNA的二级结构,据此选择适合的待切割靶点并设计针对相应靶点的特异性10—23DRz(DZ1~DZ5).PCR法扩增获得纠基因并克隆入质粒pET32a+.采用T7 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法获取ICL全长mRNA后分别用DZ1~DZ5在无细胞体系中对ICL mRNA进行切割,切割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胺电泳后用银染法鉴定各DRzs的活性.选择切割活性最强的DZ4考察不同10—23DRz剂量、不同反应时间、不同镁离子浓度条件下及不同错配或突变10—23DRz的切割特点.联合应用DZ1、DZ4及DZ5在无细胞体系中对ICL mRNA进行切割。检测10—23DRz联合应用对切割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Z1、DZ3、DZ4及DZ5可在无细胞体系中有效地切割ICL mRNA,其切割效率在30.8%~64.5%之间.对DZ4切割活性的检测发现,其对靶mRNA的切割具有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在2—20μmol/L范围内,DZ4的切割活性与Mg^2+浓度呈正相关;DZ4单侧底物结合臂上含一个不与靶mRNA配对的碱基时其切割效率大大降低,两侧底物结合臂上各含一个不配对的碱基或活性中心域第6位出现碱基突变(G—C)时,DZ4完全丧失切割活性.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10-23DRz可显著增强对底物RNA的切割效率.10-23DRz特异、有效地切割结核分枝杆菌ICL全长mRNA并显示一定的叠加效应,有望用于抗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23脱氧核酶 结核分枝杆菌 异柠檬酸裂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preS2S-rhGM-CSF融合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晓兰 邓健康 +1 位作者 朱道银 唐恩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 :研究GM CSF和preS2对乙肝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 ,扩增HBVpreS2 +S基因约 84 6bp的片段和rhGM CSF(包括甘氨酸接头 )基因 4 5 0bp的片段。通过T A克隆技术和基因定向克隆 ,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目的 :研究GM CSF和preS2对乙肝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采用PCR方法 ,扩增HBVpreS2 +S基因约 84 6bp的片段和rhGM CSF(包括甘氨酸接头 )基因 4 5 0bp的片段。通过T A克隆技术和基因定向克隆 ,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S2S rhGM CSF ,并在HepG2细胞中表达。结果 :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 ,融合基因表达质粒HB VpreS2S rhGM CSF成功地构建。将其转染HepG2细胞后 ,目的基因的转录通过RT PCR得到证实 ,而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 HBs、抗 preS2和抗 GM CSF单克隆抗体 (mAb)均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 S2S rhGM CSF的成功构建并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PRES2 GM-CSF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纯化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蕾 王瑜伟 朱道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255,258,共5页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B(rpfB)、D(rpfD)、E(rpfE)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rpfB(1089bp),rpfD(465bp)和rpfE片段(519bp),并连接在pET3...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复活促进因子B(rpfB)、D(rpfD)、E(rpfE)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rpfB(1089bp),rpfD(465bp)和rpfE片段(519bp),并连接在pET32a(+)载体上,重组质粒用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rpfB,rpfD和rpfE3种蛋白;利用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后,纯化目的蛋白。结果双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鉴定均发现分别在61kDa、39kDa、41kDa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3种重组表达质粒pET32a(+)-rpfBv、pET32a(+)-rpfDv、pET32a(+)-rpfEv,并获得了3种高纯度的重组蛋白,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pf 克隆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颗粒溶素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其致细胞损伤与诱导凋亡的作用
6
作者 伊正君 朱道银 +4 位作者 李俊明 杨健 何永林 曾伟 李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构建编码活化的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达的天然颗粒溶素(granulysin,GL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GLS,并转染不同种系来源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GLS在其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致细胞损伤与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人GLS的... 目的构建编码活化的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达的天然颗粒溶素(granulysin,GLS)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GLS,并转染不同种系来源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GLS在其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致细胞损伤与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将人GLS的编码序列从pEGFP-C1/GLS质粒亚克隆入pBudCE4.1真核表达载体中,鉴定正确后转染不同种系来源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GLS的表达。通过测定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反映细胞的损伤;通过胞核DNA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读码框正确的pBudCE4.1/GLS重组子,并在靶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后48h,观察表达产物对宿主细胞未见有明显的致细胞损伤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人GLS基因能够在小鼠巨噬细胞中有效表达。该表达产物对小鼠巨噬细胞无明显的致细胞损伤与诱导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建立研究GLS免疫学活性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颗粒溶素 RT—PCR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