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汞影响小鼠胚胎肠上皮凋亡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英 汪维伟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部分切片经HE染色,体视学法计数肠上皮中的凋亡小体;余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及c-Fos的表达。结果:①实验各组肠上皮凋亡小体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MMC剂量呈正相关,P<0.01。②Bcl-2在各实验组胎鼠肠上皮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MMC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Bax、P53及c-Fos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MMC剂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MMC在体外可促进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一种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及c-Fos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甲基汞 胎鼠 肠上皮 凋亡 小鼠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雪梅 李均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c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鼠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干细胞饲养层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璐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方法:取妊娠13.5~14.5d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合倒...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克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方法:取妊娠13.5~14.5d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合倒置显微镜观察筛选小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的最佳种植密度;MTT法筛选丝裂霉素C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取妊娠3.5d的小鼠囊胚在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干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组织消化法结合组织块培养法是分离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的较好的方法;1×105~2×105个/ml种植密度适于饲养层铺板;丝裂霉素C 10μg/ml作用3.5h或20μg/ml作用2.5h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至少在7d内维持稳定的水平;妊娠3.5d小鼠囊胚在饲养层上培养能形成ES集落。结论:制备的胎鼠成纤维细胞饲养层能有效地支持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饲养层 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脊髓及脊神经节中的细胞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脊髓(spinal cord,SC)和脊神经节(spinal ganglion,SG)发生中的细胞凋亡。方法:以体视学方法观察E12d~E15.5d ICR胎鼠H.E染色石蜡连续切片中臂丛段、胸段、腰从段的SC和SG的凋亡细胞密度(Density of apoptotic cell,DAC)。部分切片用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作对照。结果:胎鼠SC和SG中均见核碎裂的凋亡细胞。SC中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基板,偶见于翼板。统计结果显示,三段SC中的DAC峰值均在E14 d,P<0.01;臂丛段的DAC高于后两段,除E15d外,P均<0.05。胸段和腰从段SG中的DAC峰值均在E15d,P<0.01;臂丛段的DAC峰值不明显。结论:E12d~E15.5d胎鼠SC和SG中,凋亡细胞主要见于脊髓的基板和脊神经节。SC的DAC峰值较SG早一天。DAC的峰值可能与其组织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脊髓 脊神经节 小鼠 胚胎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地龙 刘永刚 +3 位作者 王亚平 陈婷梅 郑敏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多糖(GPS)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 养技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Benzidine)、糖原染色(PAS)、过氧化物酶 (POX)、非特异性脂酶(... 目的 研究人参多糖(GPS)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 养技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Benzidine)、糖原染色(PAS)、过氧化物酶 (POX)、非特异性脂酶(α- NAE)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K562细胞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分化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 表面分化抗原及因子表达(CD14、CD15、HIR2、EPO、GM CSF);FAS及FAS L等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GPS对K562细胞 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或粒系细胞分化,表现为:①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②K562细胞形 态学上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直径减小,核仁减少或消失,核染色质浓缩,胞浆丰富,核浆比例降低,可见中晚期粒、红系细 胞;③K562细胞血红蛋白(Hb)、糖原、α- NAE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过氧化物酶(POX)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④细胞表 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GM CSF的表达明显增强,CD14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人 参多糖(GPS)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并使K562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K562 增殖抑制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电离辐射致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何晓莉 关雪晶 +1 位作者 吴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照射后连续7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PS或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并于照射后第1、3、7天处死小鼠,提取BMN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NS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以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53有表达。2 mg/kg APS组和8 mg/kg APS组均能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率,降低突变型P53的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APS可抑制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还具有抗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电离辐射 骨髓单个核细胞 凋亡 P53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戴勤 王亚平 +3 位作者 周开昭 姜蓉 吴宏 郑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PS)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GPS在体外能抑制HL-60细胞增...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PS)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GPS在体外能抑制HL-60细胞增殖,而同等剂量的GPS能明显促进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GPS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结论:GPS可能通过阻止HL-60细胞从静止期(G0期)进入增殖周期(S/G2+M)期,抑制DNA的合成等途径进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提示GPS有可能成为既能促进正常造血,又能抑制人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增殖的天然诱导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粒单系祖细胞 HL-60 细胞增殖 诱导分化 早幼粒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逆转K562/A02细胞对DOX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利 唐宗山 +1 位作者 黄宗干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4-427,435,共5页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otalsaponinspanaxginseng ,TSPG)对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耐药性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TSPG作用后K5 6 2 /A0 2细胞对阿霉素 (DOX)的药物敏感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SPG作用后K5 6 2 /A0 ...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otalsaponinspanaxginseng ,TSPG)对人红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耐药性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TSPG作用后K5 6 2 /A0 2细胞对阿霉素 (DOX)的药物敏感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SPG作用后K5 6 2 /A0 2细胞mdr - 1基因产物P -gp及凋亡调控基因产物bcl- 2的表达。RT -PCR法检测TSPG作用后K5 6 2 /A0 2细胞mdr - 1mRNA表达。结果 :TSPG能增强DOX对K5 6 2 /A0 2细胞的毒性作用 ,逆转效率与浓度相关。TSPG作用后P - gp表达下降有显著差异 (P <0 .0 1) ,bcl- 2表达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TSPG作用后K5 6 2 /A0 2细胞mdr - 1mRNA表达降低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TSPG能部分逆转K5 6 2 /A0 2细胞的耐药性 ,机制主要是下调mdr - 1mRNA表达 ,导致产物P - gp减少 ;与bcl- 2蛋白表达变化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细胞系 K562 抗药性 mdr—1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的迁移 被引量:15
9
作者 段征 徐艳华 +1 位作者 陈小云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 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方法:SD大鼠分为A组[免疫结合TNBS/ethanol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和B组(正常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ml荧光标...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 hymal stem cells,BMSCs)静脉移植后在体内的迁移。方法:SD大鼠分为A组[免疫结合TNBS/ethanol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和B组(正常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ml荧光标记的BMSCs。移植后第3、7、14d各处死5只,取材做恒冷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骨髓、肺、肝、脾以及消化道内分布,测定荧光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值。结果:BMSCs移植后多分布于血管丰富器官,7d时肺内荧光IOD值最高,14d时骨髓内IOD值最高,但无统计学意义。14d时,A组结肠的IOD值高于同组其余消化道各段以及B组结肠(P<0.05)。结论:静脉移植的BMSCs早期主要分布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中,迁移至受损结肠的BMSCs高于正常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定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姝丹 王建伟 +1 位作者 王亚平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5,12,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定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MTT法、台盼蓝拒染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A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定向红系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MTT法、台盼蓝拒染法与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染色与分光光度法检测经APS诱导后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的特征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APS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APS的剂量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经APS诱导后K562细胞的联苯胺染色阳性率增高,合成血红蛋白的量提高。结论:APS在体外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其向红系细胞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K562 抑制 分化 红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39
11
作者 段征 汪维伟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复合法(Ⅰ组)、TNBS/乙醇(Ⅱ组)、乙醇对照(Ⅲ组)和生理盐... 目的:比较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与免疫复合法介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免疫复合法(Ⅰ组)、TNBS/乙醇(Ⅱ组)、乙醇对照(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Ⅳ组)。Ⅰ组先间隔2周给予兔肠黏膜制备的抗原乳化液(含抗原8 mg)免疫2次。4组均于禁食24h后用0.65ml不同液体灌肠:Ⅰ、Ⅱ组均为100mg TNBS/kg+50%乙醇;Ⅲ组为50%乙醇;Ⅳ组为生理盐水。造模后第1、21d,第8周、12周处死大鼠,观察大体病灶及光镜下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Ⅰ、Ⅱ组均出现糜烂、溃疡等典型UC结肠病变,Ⅰ组还伴有末段回肠病变;Ⅰ组的病变可维持8周,Ⅱ组病变3周后趋向愈合。Ⅲ组病变仅黏膜充血水肿和少量糜烂或浅表溃疡,第21d痊愈。Ⅳ组未见组织损伤。结论:免疫复合法重复性好,病变更类似人UC,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象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文波 庞华 +2 位作者 周静 吴宏 姜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8-223,231,共7页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NCs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表现为饮水、进食减少,行动缓慢、嗜睡,毛发凌乱,光泽性差,说明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相同时间点下,N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s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BMN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BMNCs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黏附分子CD49d和CD44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各LBP组与NS组相比,外周血各项指标、BMNCs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黏附分子CD49d、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LBP可能通过加速BMNCs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降低BMNCs细胞凋亡率,提高放射损伤小鼠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上调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来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放射损伤 骨髓单核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协同EPO和GM-CSF对K562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地龙 王亚平 陈婷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otalsaponinsofpanaxginseng ,TSPG)协同细胞因子 (EPO、GM CSF)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 62 )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联苯胺染色、POX染色、α NAE细胞化学...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otalsaponinsofpanaxginseng ,TSPG)协同细胞因子 (EPO、GM CSF)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 62 )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联苯胺染色、POX染色、α NAE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细胞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非特异性脂酶α NAE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 R、GM CSF R。结果 TSPG协同细胞因子对K5 62细胞的诱导作用与TSPG单独作用相比 ,①K5 62细胞形态学更趋向于成熟 ;②K5 62细胞血红蛋白 (Hb)、过氧化物酶 (POX)的表达明显增加 ;③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 R、GM CSF R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SPG协同细胞因子作用能明显诱导K5 62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细胞因子 K562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凤鸣 关雪晶 +1 位作者 吴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4.0 Gy...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4.0 Gy)照射BALB/c小鼠,照射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APS或生理盐水,并于照射后第7、14、21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进行常规检查;观察BMSC贴壁情况、细胞80%贴壁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RT-PCR法检测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辐射第7、14、21天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BMSC贴壁细胞数少且折光性差,达80%贴壁时间明显延长;G0/G1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升高;VEGF mRNA的表达降低。辐射APS高剂量组和辐射APS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外周血各指标计数,BMSC贴壁细胞数增多且折光性变好,达80%贴壁时间缩短,G0/G1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VEGF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APS可能通过增强VEGF的表达,提高BMSC的增殖能力,减少其凋亡,从而加速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当归多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笛 王莎莉 +2 位作者 王亚平 王璐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 -CSF的影响及其与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 :TSPG能显...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 -CSF的影响及其与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 :TSPG能显著刺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 )增殖 ;经TSPG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富含GM -CSF样活性 ;TSPG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GM -CSF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 :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 /或间接途径促进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骨髓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GM -CSF ,进而促进CFU -GM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粒单系造血徂细胞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欢 马磊 +7 位作者 黄茹 郭继光 陈裕浩 陈倩竹 姜蓉 张力 王亚平 李龙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低剂量[10 mg/kg],中剂量[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SOD蛋白的表达。结果: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与APAP模型组比较,ALT(F=555.20,P=0.000)、AST(F=168.51,P=0.000)、MDA(F=155.15,P=0.000)明显降低,SOD(F=291.84,P=0.000)明显升高。病理观察发现,APAP模型组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细胞水样变性,中央静脉淤血。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肝小叶结构清晰,细胞变性轻微,无明显淤血。Western blot结果发现,APAP模型组中SOD蛋白表达被抑制,而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表达增加。结论: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药物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表达FOXO4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亮 高蕊 +1 位作者 刘菁 黄慧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30-1836,共7页
目的应用p CMV5-Flag和p LL3.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Forkhead box O4(FOXO4)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RNA表达质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FOXO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入p CMV5-Flag载体,将靶向FOXO4基因的siRNA克隆入p LL3.7载体... 目的应用p CMV5-Flag和p LL3.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Forkhead box O4(FOXO4)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RNA表达质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FOXO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入p CMV5-Flag载体,将靶向FOXO4基因的siRNA克隆入p LL3.7载体,获得FOXO4的表达质粒Flag-FOXO4和干扰质粒FOXO4-shRNA。将获得的质粒及对照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MKN45和SGC7901胃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细胞中FOXO4蛋白的表达和沉默效率。FCM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以及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对促凋亡转录因子BCL-6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FOXO4的表达质粒Flag-FOXO4和干扰质粒FOXO4-shRN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Flag-FOXO4可以明显增加细胞FOXO4的表达,FOXO4-shRNA明显抑制细胞FOXO4的表达。FCM结果显示,Flag-FOXO4组与Control组相比较,MKN45细胞和SGC790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了16.54%(P<0.001)和26.23%(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 Caspase-3表达与FCM结果一致。Real-time PCR结果表明Flag-FOXO4组细胞FOXO4下游促凋亡基因BCL-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FOXO4-shRNA明显抑制了细胞BCL-6的表达(P<0.01)。结论 FOXO4的过表达可能通过增加FOXO4下游促凋亡基因BCL-6的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凋亡。FOXO4的沉默降低了BC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4基因 过表达 RNA干扰 细胞凋亡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及表面标志物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永刚 陈地龙 +2 位作者 李芳菲 王莎莉 王亚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向生殖嵴迁移及其细胞标志物改变。方法 人胚生殖嵴或生殖腺经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和SSEA 1的表达;钙 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P)活性;RT PCR检测4 5、7、9... 目的 探讨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向生殖嵴迁移及其细胞标志物改变。方法 人胚生殖嵴或生殖腺经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和SSEA 1的表达;钙 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P)活性;RT PCR检测4 5、7、9、11周人胚胎生殖嵴中转录因子Oct 4的表达。结果 人胚胎第4.5周生殖嵴未见有碱性磷酸酶、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SSEA 1阳性细胞,且不表达转录因子Oct 4;第5~11周胚胎生殖嵴中持续存在碱性磷酸酶、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SSEA 1阳性细胞,且表达转录因子Oct 4;第12周胚胎生殖嵴中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SSEA 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但存在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结论 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自第5周后开始迁移至生殖嵴,直至第11周后完全分化,其形态学特征为碱性磷酸酶、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 4、SSEA 1阳性,且表达转录因子Oct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生殖细胞 生殖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脲佐菌素未致高血糖大鼠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晓红 沈成义 +2 位作者 雷军 杨正伟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未致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有无异常。方法:10 ̄12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30mg/kg(小剂量组)或60mg/kg(大剂量组)的STZ;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酸性缓冲液。注射后1 ̄12周对ST...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未致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有无异常。方法:10 ̄12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30mg/kg(小剂量组)或60mg/kg(大剂量组)的STZ;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酸性缓冲液。注射后1 ̄12周对STZ未致高血糖大鼠(空腹血糖<10mmol/L)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结果:小剂量组大鼠的血糖或IPGTT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组未致高血糖大鼠在STZ注射后有2/9 ̄3/5的大鼠的IPGTT异常,即50%葡萄糖腹腔内注射(2g/kg)后120min的空腹血糖值大于相应对照组的所有动物的该值,且≥10mmol/L。结论:小剂量STZ未导致大鼠高血糖,且IPGTT无异常,而大剂量STZ未致高血糖大鼠的糖耐量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血糖 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造血干细胞衰老体内模型构建及相关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世忠 周玥 +2 位作者 姜蓉 杨斌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造血干细胞(Homatopoietic stemcell,HSCs)衰老体内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点,为延缓HSCs衰老的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鼠的Sca-1+H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纯度,免疫荧光检测Sca-1表达。将1×... 目的:构建小鼠造血干细胞(Homatopoietic stemcell,HSCs)衰老体内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点,为延缓HSCs衰老的研究提供平台。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鼠的Sca-1+H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分选纯度,免疫荧光检测Sca-1表达。将1×104个雄性供体鼠Sca-1+HSCs经尾静脉移植给9Gy60Coγ射线全身辐射的雌性受体鼠。PCR检测移植后受体鼠造血细胞Y染色体性别决定(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Sry)基因,混合造血祖细胞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HSCs衰老的生物学特点;计数受体鼠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测定脾脏和胸腺指数,检测受体鼠外周血指标(WBC、RBC、PLT、HCT),评价供体鼠Sca-1+HSCs在受体鼠内衰老和造血功能重建情况。结果:免疫磁性分选法得到的Sca-1+HSCs纯度达87.2%以上。雌性受体鼠的造血细胞均能检测出342 bp的Sry基因。供体鼠Sca-1+HSCs连续2次移植后,形成CFU-Mix集落数量和形成集落的细胞数明显减少;HSCs出现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脾脏与胸腺指数明显降低;CFU-S形成能力下降;外周血各项指标均有下降。结论:雄性供体Sca-1+HSCs移植能有效重建受体鼠造血功能,连续尾静脉移植2次能初步建立HSCs复制性衰老的体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衰老 体内模型 连续移植 生物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