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6197例变应性鼻炎儿童吸入性变应原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科琼 王宏 +2 位作者 白燕 李静 袁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原谱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重庆地区4月~12岁过变应性鼻炎患儿6 197例,对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原谱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重庆地区4月~12岁过变应性鼻炎患儿6 197例,对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变应原阳性率、阳性反应程度及阳性种类数与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的相关性。结果:1在6 197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中,4 048例(65.32%)具有特应性,屋尘螨(65.06%)、粉尘螨(63.35%)和热带螨(40.07%)阳性率及其阳性程度居于前3位。22006年至2012年间变应原特应性阳性率(依次为50.64%、80.21%、81.20%、82.36%、77.34%、71.18%、56.01%)先急剧上升,然后趋于稳定再缓慢下降(r=-0.104,P=0.000)。3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应原阳性率、阳性程度及阳性种类均增加(r分别为0.115、0.120、0.080;P分别为0.000、0.000、0.000),性别特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幼儿期:61.9%vs.63.8%,P=0.739;学龄前期:73.6%vs.69.7%,P=0.030;学龄期:78.4%vs.73.4%,P=0.002)。4在男童的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变应性鼻炎患儿中,主城区患儿变应原特应性阳性率明显高于郊县(幼儿期:43.8%vs.64.7%,P=0.023;学龄前期:68.4%vs.74.6%,P=0.027)。结论:重庆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大都具有特应性,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是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随着年龄增长,特应性程度增加,性别差异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吸入性变应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汞影响小鼠胚胎肠上皮凋亡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英 汪维伟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 目的:观察低剂量氯化甲基汞(methylmercury chloride,MMC)对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取E13.5d、E14.5d胎鼠的十二指肠及结肠,体外培养,分别加入MMC液(0μg/L,200μg/L,400μg/L,800μg/L),培养24h后取出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部分切片经HE染色,体视学法计数肠上皮中的凋亡小体;余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及c-Fos的表达。结果:①实验各组肠上皮凋亡小体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与MMC剂量呈正相关,P<0.01。②Bcl-2在各实验组胎鼠肠上皮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MMC的剂量呈负相关,P<0.01;而Bax、P53及c-Fos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P<0.05,与MMC剂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MMC在体外可促进胎鼠肠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一种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及c-Fos表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甲基汞 胎鼠 肠上皮 凋亡 小鼠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胃发育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林雪梅 李均 汪维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 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胃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方法:E11d~E15d胎鼠连续切片,体视学法测量胃上皮凋亡小体密度(DAB);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结果:①胃DAB峰值为E14d~E15d。②Bcl-2表达峰值为E11~13d;Bax表达峰值在E14d,P53表达峰值在E11~13d。结论:Bcl-2可能具有抑制胃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53可能与胃上皮细胞凋亡调控的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鼠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组织培养上清液对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姜蓉 郑敏 +3 位作者 王亚平 吴宏 王莎莉 戴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寻求既经济又有效的造血生长因子样活性物质。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与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胎肌培养上清液、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胸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造血祖细胞CFU-G... 目的:寻求既经济又有效的造血生长因子样活性物质。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与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实验血液学技术,检测胎肌培养上清液、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胸腺细胞培养上清液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造血祖细胞CFU-GM、BFU-E和CFU-Mix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胎肌培养上清液和对CFU-GM和CFU-Mix的体外增殖与分化有明显刺激作用,而胸腺与脾细胞条件培养上清液对BFU-E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胎肌培养上清液中可能含GM-CSF样活性物质,而胸腺与脾细胞培养上清液具有较高IL-3样活性,可以利用组织与细胞培养上清液替代重组造血生长因子进行造血细胞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培养上清液 造血祖细胞 造血生长因子 体外增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全长及其缺失突变体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5
作者 孙双双 陈红 +6 位作者 唐敏 施琼 黎玉叶 王建伟 周兰 何通川 左国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953,共5页
目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含有4个不同功能结构域,构建表达带有3×Flag标签的全长基因及5个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腺病毒,以研究CTGF各结构域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 目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含有4个不同功能结构域,构建表达带有3×Flag标签的全长基因及5个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腺病毒,以研究CTGF各结构域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等克隆方法制备目标质粒DNA,然后通过腺病毒穿梭载体与骨架载体的重组、包装构建全长CTGF和缺失突变体重组腺病毒。用anti-Flag抗体作为一抗做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腺病毒基因组DNA PCR确认有CTGF全长和缺失突变体的存在;Western blot法验证了CTGF全长和缺失突变体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6个表达CTGF全长和缺失突变体的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CTGF的结构域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缺失突变体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生殖细胞饲养层的制备
6
作者 姜蓉 黎晓莉 +1 位作者 吴宏 王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0-1444,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培养人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Cs)。方法:取4~5岁小儿包皮,采用机械法和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HFF)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培养人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EGCs)。方法:取4~5岁小儿包皮,采用机械法和组织消化法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筛选丝裂霉素C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分离5~11周人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并培养于经丝裂霉素C处理的HFF饲养层上,观察人EGCs生长情况。结果:机械法和组织消化法结合分离HFF方法可靠,纯度高,细胞生长活性好,能快速进入对数生长期,细胞周期与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细胞可以传60代以上,P3~P30代均适宜作饲养层;丝裂霉素C抑制细胞增殖的适宜浓度及时间为12.5 mg/L作用2.5 h;分离的人PGCs在该饲养层上培养可形成典型的EGCs集落,体外连续培养超过3代。结论:HFF饲养层能有效地支持人EGCs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生殖细胞 包皮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海马LINGO-1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各亚区Spinophilin+树突棘的影响
7
作者 王舜 蒋林 +8 位作者 何琦 杨浩 王依滢 周宇宁 梁芯 张毅 晁凤蕾 张蕾 唐勇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目的 脑立体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特异性过表达海马LINGO-1,探讨其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各亚区体积和Spinophilin+树突棘的影响。方法 将7月龄雄性C57小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LINGO-1过表达组,对照组小鼠海马立体定位... 目的 脑立体定位注射腺相关病毒特异性过表达海马LINGO-1,探讨其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各亚区体积和Spinophilin+树突棘的影响。方法 将7月龄雄性C57小鼠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LINGO-1过表达组,对照组小鼠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携带绿色荧光的空载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LINGO-1过表达组小鼠海马立体定位注射同时携带绿色荧光和LINGO-1过表达载体的AAV。运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内LINGO-1基因表达水平和各亚区荧光强度,体视学三维定量小鼠海马各亚区体积及Spinophilin+树突棘总数。结果 对照组和LINGO-1过表达组病毒注射前后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INGO-1过表达诱导小鼠海马LINGO-1的mRNA水平升高、荧光强度增强(P<0.01);与对照组相比,LINGO-1过表达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表现明显更差(P<0.05);LINGO-1过表达诱导小鼠海马各亚区体积显著下降(P<0.05,P<0.01),Spinophilin+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P<0.01,P<0.05),Spinophilin+树突棘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海马立体定位注射过表达LINGO-1腺相关病毒能够特异性上调小鼠海马内LINGO-1水平,海马LINGO-1的异常高表达可导致小鼠海马体积减小及Spinophilin+树突棘突触丢失,并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其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O-1 树突棘 突触 海马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稳定敲减MINK1表达的肺腺癌细胞系及对其初步分析
8
作者 张涛 张莲 张春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2-1078,共7页
目的:构建稳定敲减Misshapen/NIK-related kinase(MINK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并检测稳定敲减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迁移运动及顺铂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基于pLKO.1-shRNA慢病毒基因敲减表达系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表... 目的:构建稳定敲减Misshapen/NIK-related kinase(MINK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并检测稳定敲减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迁移运动及顺铂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基于pLKO.1-shRNA慢病毒基因敲减表达系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表达细胞系,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olt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敲减效率。CCK-8和Transwell检测稳定敲减MINK1表达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运动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变化情况;分析稳定敲减MINK1表达对顺铂治疗敏感性变化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DNA损伤标志物γH2AX检测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qRT-PCR和Western bolt分析结果显示2个特异shRNA均可显著下调MINK1表达。稳定敲减MINK1表达的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迁移运动能力下降;且敲减MINK1表达明显增强化疗药物顺铂对癌细胞杀伤作用,并诱导DNA损伤水平增加。结论: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成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肺腺癌细胞系,而稳定敲减其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运动,且可能通过调节DNA损伤修复过程促肺癌细胞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MINK1 细胞增殖 迁移运动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对抑郁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兴奋性突触的影响
9
作者 杨雯宇 肖倩 +6 位作者 秦露 黄杜娟 邓宇辉 周梅 王舜 唐勇 黄春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9-966,共8页
目的:精确定量研究跑步锻炼对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内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4只),经过适应性喂养和糖水基线调整,... 目的:精确定量研究跑步锻炼对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内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4只),经过适应性喂养和糖水基线调整,在CRS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模型跑步组,其中模型跑步组大鼠在束缚的第5周开始进行为期4周的跑步锻炼干预。最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现代体视学方法对各组大鼠mPFC内Sp^(+)兴奋性突触变化进行精确定量研究。结果:与对照组[(97.14±2.64)%]相比,抑郁模型组和模型跑步组大鼠糖精偏好百分比[(89.62±6.05)%]减少(P=0.002),体质量的增长减缓,强迫游泳实验中大鼠的不动时间和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的进食潜伏期增加。4周的跑步锻炼可以有效减缓抑郁模型组大鼠糖精偏好百分比的下降[(89.30±5.06)%vs.(97.30±2.08)%,P=0.018],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中抑郁大鼠的不动时间,并在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中缩短抑郁大鼠的进食潜伏期。体视学精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大鼠mPFC内的Sp^(+)兴奋性突触总量[(9.98±0.35)×10^(8)个]低于对照组[(11.50±1.27)×10^(8)个,P=0.013]。而跑步锻炼则可以逆转抑郁大鼠mPFC内的Sp^(+)兴奋性突触总数的减少[模型跑步组(11.30±1.21)×10^(8)个,P=0.003]。结论:跑步锻炼干预后CRS抑郁模型大鼠mPFC的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改变可能是跑步锻炼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锻炼 抑郁症 兴奋性突触 内侧前额叶皮质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胡晶 冯敏 +1 位作者 杨慧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静脉输注给受到8.5Gy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同系受体小鼠;观察受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变化及30d存活情况;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APS组受体小鼠WBC、PLT、HGB、30d存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S组(P<0.05);对APS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雌性受体小鼠重建的造血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APS动员的小鼠外周血HSPC移植后能够重建造血衰竭小鼠长期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干/祖细胞 动员 移植 造血重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地龙 刘永刚 +3 位作者 王亚平 陈婷梅 郑敏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多糖(GPS)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 养技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Benzidine)、糖原染色(PAS)、过氧化物酶 (POX)、非特异性脂酶(... 目的 研究人参多糖(GPS)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 养技术,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联苯胺(Benzidine)、糖原染色(PAS)、过氧化物酶 (POX)、非特异性脂酶(α- NAE)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K562细胞向红系、粒系、巨核系分化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 表面分化抗原及因子表达(CD14、CD15、HIR2、EPO、GM CSF);FAS及FAS L等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GPS对K562细胞 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或粒系细胞分化,表现为:①K56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②K562细胞形 态学上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直径减小,核仁减少或消失,核染色质浓缩,胞浆丰富,核浆比例降低,可见中晚期粒、红系细 胞;③K562细胞血红蛋白(Hb)、糖原、α- NAE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过氧化物酶(POX)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④细胞表 面分化抗原CD15、HIR2、EPO、GM CSF的表达明显增强,CD14的表达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人 参多糖(GPS)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能诱导其凋亡并使K562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K562 增殖抑制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外周血象及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文波 庞华 +2 位作者 周静 吴宏 姜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8-223,231,共7页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 利用直线加速器全身均匀一次性照射昆明小鼠,建立放射损伤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枸杞多糖(LBP)50、100和200 mg/kg,连续注射观察14天,计数小鼠外周血WBC、RBC、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检测BMNCs的细胞周期、凋亡率及BMNCs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照射后小鼠表现为饮水、进食减少,行动缓慢、嗜睡,毛发凌乱,光泽性差,说明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相同时间点下,N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s细胞计数明显减少(p<0.05)、BMNCs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BMNCs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p<0.05)、黏附分子CD49d和CD44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各LBP组与NS组相比,外周血各项指标、BMNCs细胞计数明显增多(p<0.05)、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黏附分子CD49d、CD44表达明显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LBP可能通过加速BMNCs细胞周期由G_0/G_1期向S期转换、降低BMNCs细胞凋亡率,提高放射损伤小鼠BMNCs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上调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49d和CD44的表达,来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放射损伤 骨髓单核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CUS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杨 梁芯 +6 位作者 唐静 高原 黄春霞 蒋林 綦英强 朱殷青 唐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 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0~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大鼠 海马 齿状回 突触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对K562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艺 陈地龙 +6 位作者 何轩 姜蓉 王建伟 左国伟 魏强 赵亮 李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密度为7×108/L,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GPS组加入400 mg/L GP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诱导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周期阻滞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调整密度为7×108/L,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GPS组加入400 mg/L GPS。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变化;RT-PCR检测细胞ERK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细胞中p-ERK、NF-κB、Cyclin D1蛋白定位及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K、p-ERK、NF-κB、Cyclin D1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K562细胞在400 mg/L GPS的作用下,体外培养24、48、72 h后,GPS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周期分布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PS组K562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多(P<0.05),G2+M、S期细胞数量则明显减少(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400 mg/L GPS处理48 h组ERK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20vs 0.50,P<0.05)。免疫组化显示p-ERK、NF-κB、Cyclin D1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与对照组相比,GPS组K562细胞内p-ERK、NF-κB、Cyclin D1的表达明显减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RK总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而p-ERK、NF-κB、Cyclin D1随时间变化有减少趋势,且在48 h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GPS可促使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K562细胞凋亡,且均呈时间依赖性。GPS促进K562细胞凋亡、导致其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R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下调Cyclin D1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K562细胞 周期阻滞 ERK NF-ΚB CYCLIN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抑制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并诱导分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柯大智 王红宁 +6 位作者 陈地龙 顾恒伟 王亚平 王建伟 龙轩 李春莉 罗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的重要单体Rg1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向成熟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分设人参皂苷Rg1组和常规培养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24、48、72 h Rg1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Wright’s染色测定...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的重要单体Rg1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向成熟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分设人参皂苷Rg1组和常规培养组,以流式细胞仪检测24、48、72 h Rg1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Wright’s染色测定细胞形态和酶标仪测定血红蛋白合成来观察Rg1作用24、48、72 h后K562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的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g1作用48 h对K562细胞STAT5蛋白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Rg1作用24、48、72 h对K562细胞STAT5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Rg1作用后K562细胞S期比例增加,48 h达高峰(P<0.05);酶标仪测定显示Rg1作用后,K562细胞合成血红蛋白(Hb)的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Wright’s染色显示经Rg1诱导后,K562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直径减小,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比例降低,细胞向成熟方向分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经Rg1诱导后,K562细胞细胞质内的STAT5荧光强度增加,而细胞核内STAT5荧光强度减弱;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Rg1作用K562细胞后,细胞质内STAT5的表达水平增加,细胞核内STAT5的表达水平减少,作用48 h变化最明显。结论人参皂苷单体Rg1可抑制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并诱导其向成熟方向分化;Rg1改变K562细胞内STAT5的分布和减少K562胞核中STAT5的表达,这可能是Rg1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苷单体Rg1 K562细胞 增殖抑制 诱导分化 STA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老年性改变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蕾 卢伟 +3 位作者 闵琦埕 龚霞 卢芳 唐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大鼠大脑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老年性改变。方法将16只雌性Long-Evans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5只、中老年组(18月龄)5只和老年组(27月龄)6只,运用新的体视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大鼠大脑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直径,... 目的进一步认识大鼠大脑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老年性改变。方法将16只雌性Long-Evans大鼠分为青年组(6月龄)5只、中老年组(18月龄)5只和老年组(27月龄)6只,运用新的体视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大鼠大脑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有髓神经纤维轴突直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内外周长和平均厚度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老年组有髓神经纤维平均直径较中老年组明显增加了10.8%(P<0.05),而与青年组比较则无显著性改变(P>0.05)。老年组直径<0.3μm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比中老年组减少了24.4%(P<0.05),老年组直径在0.4~0.5(不含0.5,以下类推)、0.5~0.6、0.7~0.8μm范围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较青年组均有明显增大(P<0.05)。结论正常老年大脑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存在细小直径纤维脱髓鞘改变的同时,还存在中等直径的有髓神经纤维继续髓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髓神经纤维髓鞘 海马 大鼠 老年改变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大鼠海马内少突胶质细胞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静 梁芯 +11 位作者 张杨 陈林木 王飞飞 谭川雪 高原 黄春霞 罗艳敏 肖倩 晁凤蕾 綦英强 朱殷青 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各亚区内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4~6周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用于CUS模型建立的大鼠30只,采用CUS...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各亚区内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4~6周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用于CUS模型建立的大鼠30只,采用CUS结合孤养的模式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为期4周。利用糖水偏好试验筛选出成模大鼠10只,同时运用强迫游泳、旷场实验评估对照组和CUS模型组的行为学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现代体视学对大鼠海马各亚区CNPase+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精确的三维定量研究。结果:实验发现,CUS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的体质量[(228.7±13.5)g,(276.2±18.6)g,P=0.000]、糖水偏好百分比[(75.9±9.7)%,(94.5±3.2)%,P=0.000]、旷场试验得分均显著降低[(150.4±29.9)分,(76.4±45.4)分,P=0.000],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增加[(151.8±33.0)s,(108.7±32.9)s,P=0.009]。CUS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CNPase+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33 318.0±10 332.3)个,(42 037.3±8 879.2)个,P=0.149],而CA3区[(29 487.8±4 483.0)个,(37 942.3±5 909.9)个,P=0.019]和DG[(30 843.8±6 048.2)个,(48 463.7±9 901.2)个,P=0.004]的CNPase+细胞数量则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CA3区和DG的CNPase+少突胶质细胞总数量降低而CA1区无明显改变,为抑郁症的病理改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 大鼠海马 少突胶质细胞 免疫组化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春霞 仇玄 +4 位作者 卢伟 杨姝 李琛 夏磊 唐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正常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0只14月龄的SD大鼠(雌雄各10只)随机均分为丰富生存环境组与普通环境组,前者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下饲养4个月,后者在普通环境中饲养4个月,运用透... 目的研究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正常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0只14月龄的SD大鼠(雌雄各10只)随机均分为丰富生存环境组与普通环境组,前者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下饲养4个月,后者在普通环境中饲养4个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体视学方法对两组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普通环境组雌性大鼠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体积、平均直径均显著大于雄性大鼠(P<0.05),而海马结构总体积、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长度雌雄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丰富生存环境组雌性大鼠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平均直径显著小于雄性大鼠(P<0.05),而海马结构总体积、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体积、总长度雌雄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通环境组和丰富环境组中老年大鼠海巴结构有髓神经纤维存在的性别差异,提示雌、雄性中老年大鼠对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丰富生存环境 海马结构 有髓神经纤维 性别差异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对白血病细胞KG1α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晓岩 李静 +2 位作者 王建伟 姜蓉 陈地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599-2603,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TSPG)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α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1α细胞,调整密度为5×108/L,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总皂甙TSPG组分别加入0.1、0.2、0.4、0.6、...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seng,TSPG)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α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G1α细胞,调整密度为5×108/L,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人参总皂甙TSPG组分别加入0.1、0.2、0.4、0.6、0.8 g/L TSPG。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瑞氏染色法以及光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以及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半定量检测细胞中β-catenin mRNA和NF-κB p65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人参总皂甙TSPG在体外对KG1α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0.1~0.8 g/L TSPG浓度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浓度0.4 g/L处达到细胞的半数抑制率,且在48 h抑制率达到高峰。0.4 g/L TSPG作用48 h后,可见细胞分散生长,数量明显减少;细胞明显分化或凋亡,产生核分裂象,胞质中产生凋亡小体以及空泡;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KG1α细胞周期分布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其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因子表达降低其表达区域由胞核向胞膜转移,NF-κB p65因子的表达也明显减弱其表达区域由胞核向胞膜转移;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β-catenin和NF-κB p65 mRNA的水平降低,其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G可抑制KG1α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TSPG抑制KG1α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β-catenin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β-catenin和NF-κB p65 mRNA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KG1α细胞 增殖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抗体增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玮 陈庆伟 +6 位作者 李兴升 刘灏 牛司强 周玥 李桂琼 柯大智 莫显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在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antibody,BiAb)的辅助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移植干预心肌纤维化的效果。方法:以anti-CD29(能识别间充质干细胞)和抗肌凝蛋白轻链抗体(Anti-myosin light chainan... 目的:探讨在双特异抗体(Bispecificantibody,BiAb)的辅助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移植干预心肌纤维化的效果。方法:以anti-CD29(能识别间充质干细胞)和抗肌凝蛋白轻链抗体(Anti-myosin light chainantibody,AMLCA)(能特异性结合损伤心肌)制备BiAb(CD29×AMLCA)。将此BiAb与雄性小鼠BMSCs经尾静脉输入异丙肾性心肌纤维化雌性小鼠(BMSCs+BiAb组)。另设单纯BMSCs组、单纯BiAb组、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组。5周后处死小鼠,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y染色体鉴别基因(Sex-determiningregion ofY-chromosome,SRY)、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天狼猩红染色比较心脏胶原含量。结果:BMSCs+BiAb组的干细胞归巢数比BMSCs组多(P<0.05)。与未治疗组相比,BMSCs+BiAb组和单纯BMCSs组的心肌MMP-9和TIMP-1表达下调,心脏胶原沉积降低(P<0.05)。与BMSCs组相比,BMSCs+BiAb组的心肌纤维化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CD29×AMLCA双特异抗体可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BMSCs归巢后能改善缺血心肌MMP-TIMP表达,干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双特异性抗体 心肌纤维化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