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3G/Rap1和Dock180/Rac1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一萌 张瑜 +5 位作者 李文燕 车亚玲 王瑾 刘斌 王辉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Rap1酶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Dock180/Rac1酶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Dock180沉默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C3G的表达,验证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相关性;...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Rap1酶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Dock180/Rac1酶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Dock180沉默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C3G的表达,验证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相关性;免疫组化比较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趋势;免疫荧光观察SKOV3中Dock180与C3G及它们各自的下游蛋白Rac1/Rap1的定位。结果 Dock180基因沉默的细胞中C3G表达明显增强(P<0.05);Dock180与C3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相反趋势(P<0.05);C3G/Dock180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下游效应蛋白Rap1/Rac1在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表达,但Rap1以细胞质为主,而Rac1可以伸展至细胞膜及细胞膜皱褶。结论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C3G与Dock180表达呈相反趋势,下游蛋白Rap1与Rac1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布差异,可能与C3G/Rap1和Dock180/Rac1信号通路在卵巢肿瘤浸润中的不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酸释放因子2 rap1 GTP结合蛋白质类 卵巢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瑜 高一萌 +4 位作者 李文燕 彭慧娟 刘斌 王辉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寻找卵巢癌细胞中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呈相互协同作用的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卵巢癌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Dock180与Elmo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Elmo1的分布;免疫... 目的寻找卵巢癌细胞中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呈相互协同作用的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卵巢癌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Dock180与Elmo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Elmo1的分布;免疫荧光检测Dock180与Elmo1在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定位分布;检测Dock180表达缺失的SKOV3细胞中内源性Elmo1的表达水平。结果 Dock180与Elmo1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29,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组和卵巢正常组织组(P<0.05)[Dock180:(1.054±0.114)、(0.518±0.126)、(0.425±0.072);Elmo1:(0.864±0.114)、(0.374±0.076)、(0.300±0.105)]。免疫组化及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二者在人卵巢癌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具有一致性。而且在Dock180表达缺失细胞中,Elmo1的表达水平也同时降低。结论 Dock180与Elmo1在促进卵巢癌的癌变过程中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 Dock180 Elmo1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冬梅 李蕊 +3 位作者 王辉 刘斌 梅耀宇 令狐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检测新辅助化疗(NACT)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探讨新辅助化疗能否通过促进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控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104例Ⅰb_2~Ⅱb期宫... 目的:检测新辅助化疗(NACT)后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内细胞凋亡,探讨新辅助化疗能否通过促进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控制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2002年2月至2008年10月间104例Ⅰb_2~Ⅱb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比较了其中54例宫颈原发癌灶的情况。结果:54例宫颈癌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总体反应率为74.07%(40/54),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20.37%(11/54)低于直接手术组的40.00%(20/50)。NACT组盆腔淋巴结和宫颈原发癌灶中Caspase-3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率(AI)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P<0.05);且盆腔淋巴结中细胞凋亡率(AI)与原发灶呈正相关(r=0.316,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通过诱导淋巴结内癌细胞凋亡从而控制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凋亡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蛋白αB对卵巢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君 刘斌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研究晶状体蛋白αB(αB-crystall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正常卵巢组织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αB-crystallin表达;针对蛋白αB-crystallin的基因(CRYAB基因... 目的研究晶状体蛋白αB(αB-crystallin)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正常卵巢组织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αB-crystallin表达;针对蛋白αB-crystallin的基因(CRYAB基因)设计合成靶向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重组慢病毒,并感染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株SKOV3;流式细胞仪、平板克隆、MTT检测细胞凋亡和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αB-crystallin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在Ⅱ型卵巢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P<0.01),稳转CRYAB si RNA慢病毒后SKOV3细胞内αB-crystallin蛋白表达降低64%,其凋亡和增殖无明显改变,但SK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同时蛋白MMP-2和MMP-9表达下调(P<0.01)。结论αB-crystallin能够影响卵巢癌SKOV3细胞浸润转移,其在Ⅱ型卵巢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高侵袭潜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晶状体蛋白αB SKOV3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SKOV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淑娟 车亚玲 +4 位作者 彭慧娟 张瑜 高一萌 刘斌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鸟苷酸交换因子C3G(Crk SH3-domain-binding guanine nucleotide-releasing factor)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比较40例卵巢癌、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3G... 目的探讨鸟苷酸交换因子C3G(Crk SH3-domain-binding guanine nucleotide-releasing factor)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比较40例卵巢癌、8例卵巢良性肿瘤及4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3G的表达水平。应用特异性siRNA下调SKOV3细胞中C3G的表达,通过MTT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C3G的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其在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分别是正常卵巢组织中的(1.832±0.200)(P<0.05)、(0.893±0.147)倍。siRNA干扰可使SKOV3细胞中内源性C3G的表达下调79.2%;与野生型细胞组、阴性对照组及空载体对照组相比,C3G干扰组细胞增殖变慢(P<0.05),克隆形成率下降(P<0.05),移植瘤的平均体积和质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鸟苷酸交换因子C3G在大多数上皮性卵巢癌中过表达,并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鸟苷酸交换因子 C3G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E大鼠脑中ICAM-1、VCAM-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谢春燕 王顺和 陈利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 ,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EAE模型大鼠脑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 sio... 目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 ,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EAE模型大鼠脑中细胞间粘附分子- 1(intercellularadhe sionmolecule - 1,ICAM - 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l,VCAM - 1)的表达以探讨粘附分子在EAE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以豚鼠脊髓匀浆加完全福氏佐剂作为抗原,给予Wistar大鼠四足皮内注射,建立EAE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AE大鼠脑中ICAM - 1、VCAM - 1的表达。与对照组对比作成组t检验来分析其表达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CAM - 1,VCAM - 1在EAE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EAE模型建立方法稳定、可靠。ICAM - 1、VC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油烯4醇体内外诱导A549细胞自噬及抑制增殖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潘乾广 石瑶 +4 位作者 叶秀峰 胡仕林 晏家瑛 周也涵 万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201-2206,共6页
目的研究松油烯4醇体内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及诱导自噬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松油烯4醇作用A549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抑制率及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作用前后细胞超微结... 目的研究松油烯4醇体内外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增殖及诱导自噬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松油烯4醇作用A549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抑制率及IC5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作用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A549细胞移植瘤裸鼠药物连续腹腔注射10 d后分别测量各组移植瘤的平均体积和质量,观察药物的体内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N1和LC3的体内外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松油烯4醇作用于A549细胞24 h后,随着药物浓度升高抑制率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其24 h的IC50为0.067%(体积分数)。FCM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实验组细胞总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实验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电镜结果显示经松油烯4醇处理的A549细胞内自噬泡数量明显增加。实验组移植瘤平均瘤体积和平均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低剂量实验组抑瘤率分别为77.46%和53.33%。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CN1和LC3蛋白及mRNA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松油烯4醇在体内外可诱导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自噬并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油烯4醇 A549 凋亡 钙离子 自噬 LC3 BEC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抗原与P_(53)蛋白在卵巢粘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辉 叶之美 彭真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6-28,共3页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 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及P53基因突变与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42例、粘液性交界性瘤10例及粘液性囊腺瘤16例肿瘤组织中Ki-67抗原及P53蛋白过度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MIB1指数明显高于交界性瘤和囊腺瘤(P<0.01),MIB1数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残余癌灶大小相关(P<0.05)。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6%,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MIB1指数明显相关(P<0.05)。经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发现MIB1指数≥14.2%,或P53蛋白阳性表达者生存率均明显降低(P<0.05)。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MIB1指数≥14.3%者死亡危险性是MIB1指数<14.2%者的3.7倍(P<0.01),P53蛋白阳性的死亡危险性是阴性患者的4.7倍(P<0.01)。结论:用MIBI或P53单抗检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石蜡切片中的Ki-67抗原和P53蛋白,对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粘液性肿瘤 KI-67抗原 BIB1指数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不同浓度SPIO对人成纤维细胞标记率和细胞活力影响及其MRI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娟 王顺和 +3 位作者 文明 黄铀新 李必波 李晗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体外标记人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 cells,Hfbs)的磁性标记率、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体外标记人成纤维细胞(Human fibroblast cells,Hfbs)的磁性标记率、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的特征。方法:将单纯SPIO(铁浓度为200μg/ml)、不同浓度的SPIO-多聚赖氨酸复合物分别与培养基混合(铁的终浓度分别为150、100、50、25μg/ml,PLL终浓度为7.5μg/ml),加入Hfbs共同培养12、24、48、72h后收集细胞。采用台盼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性和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铁分布。运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铁颗粒在细胞内的位置、计算其标记率;MR扫描观察细胞信号强度变化情况。结果:SPIO-多聚赖氨酸复合物组细胞标记率显著高于单纯SPIO标记组(P<0.05),台盼蓝排除试验显示,100μgFe/ml及其以下浓度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每个标记细胞胞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蓝染铁颗粒,电镜显示铁颗粒集中于内涵体和溶酶体中;含量在25~50μgFe/ml的培养液是SPIO标记干细胞的安全浓度,在此浓度阈值标记后孵育18~24h即可有效标记细胞95%~100%;MR扫描显示标记细胞信号强度明显降低。结论:自制合成的SPIO-多聚赖氨酸复合物可以简便、安全的标记人成纤维细胞。并且在适当浓度25μgFe/ml标记细胞不仅标记效率高,而且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SPIO标记细胞明显降低MR扫描下的细胞信号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纤维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哆醛激酶(PDXK)促进浆液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魏 刘斌 令狐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讨吡哆醛激酶(PDXK)对浆液性卵巢癌(SOC)细胞株HEY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PDXK表达水平与S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PDXK在IOSE80正常卵巢细胞株与3AO、A2780、OVCAR3、ES-2、... 目的探讨吡哆醛激酶(PDXK)对浆液性卵巢癌(SOC)细胞株HEY细胞增殖的影响,分析PDXK表达水平与S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PDXK在IOSE80正常卵巢细胞株与3AO、A2780、OVCAR3、ES-2、HEY卵巢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在高表达PDXK的HEY卵巢癌细胞敲低PDXK,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XK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及SO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DXK表达与SO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DXK在卵巢癌细胞株中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细胞株,敲低PDXK可以抑制HEY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化。PDXK在SOC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与卵巢癌的FIGO晚期、肿瘤低分化、多糖抗原125(CA125)表达呈正相关,与更短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相关。结论PDXK促进SOC细胞增殖,与临床预后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哆醛激酶 卵巢癌 细胞增殖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CT1对Ⅰ型卵巢癌恶性侵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若男 刘斌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58-2163,共6页
目的探讨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apper antagonist of catenin-1,DACT1)对Ⅰ型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人卵巢癌临床组织中DACT1的表达;采用人黏液性卵巢癌细胞株3AO构建外源性转染DACT1的... 目的探讨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dapper antagonist of catenin-1,DACT1)对Ⅰ型上皮性卵巢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人卵巢癌临床组织中DACT1的表达;采用人黏液性卵巢癌细胞株3AO构建外源性转染DACT1的稳转株,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及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免疫荧光观察DACT1对细胞骨架重塑的影响。结果Ⅰ型卵巢癌组织中DACT1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外源性转染DACT1后3AO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降低(P<0.01),且腹腔内成瘤能力有所下降,细胞骨架中特化膜结构减少。结论 DACT1对Ⅰ型卵巢癌浸润转移具有抑制效应,其在Ⅰ型卵巢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疾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卵巢癌 β-环连蛋白抑制基因1 卵巢癌细胞株3AO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PL抑制卵巢癌细胞系SKOV3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李娟 詹诗杰 +1 位作者 刘斌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研究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 phosphatase,liver/bone/kidney,ALPL)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ALPL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HEY、SKOV3、8910、ES-2、OVCAR3、3AO、A2780)... 目的研究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alkaline phosphatase,liver/bone/kidney,ALPL)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检测ALPL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HEY、SKOV3、8910、ES-2、OVCAR3、3AO、A2780)mRNA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在低表达ALPL的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外源性过表达ALPL,通过MTT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建立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观察过表达ALPL的SKOV3细胞在体内的成瘤能力。结果 ALPL在卵巢癌细胞中的mRNA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外源性过表达ALPL可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率(P<0.01),阻滞细胞G1期向S的转化,并抑制肿瘤细胞的成瘤能力(P<0.05)。结论 ALPL表达的恢复可以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及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骨型碱性磷酸酶基因 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listatin诱导SIRT1表达抑制人髓核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降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恩辉 李庆姝 谭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421-2428,共8页
目的探讨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statin,KS)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正常和退变髓核中检测KS的表达;过氧化氢/KS处理细胞后分为Control、H_(2)O_(2)、KS及H_(2)O_(2)+KS4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xtr... 目的探讨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statin,KS)对椎间盘髓核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在正常和退变髓核中检测KS的表达;过氧化氢/KS处理细胞后分为Control、H_(2)O_(2)、KS及H_(2)O_(2)+KS4组,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变化;利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Ⅰ,SIRT1)小干扰RNA(siRNA-SIRT1)/KS处理细胞后分为Control、H_(2)O_(2)、KS+H_(2)O_(2)、KS+H_(2)O_(2)+siRNA-NC及KS+H_(2)O_(2)+siRNA-SIRT15组,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及ECM的表达。结果退变椎间盘髓核中KS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髓核(P<0.05);相比于H_(2)O_(2)组,KS组及H_(2)O_(2)+KS组髓核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Bax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GAG含量、CollagenⅡ和Aggrecan表达显著提高(P<0.05)。当siRNASIRT1敲降髓核细胞SIRT1表达后,相比于Control、KS+H_(2)O_(2)和KS+H_(2)O_(2)+siRNA-NC组,KS+H_(2)O_(2)+siRNA-SIRT1组凋亡率显著增加,GAG含量、CollagenⅡ和Aggrecan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KS可通过诱导SIRT1表达抑制H_(2)O_(2)诱导的人髓核细胞凋亡和ECM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Ⅰ 凋亡 细胞外基质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