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6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育和实质器官的影响
1
作者 穆青蓝 孟唱唱 +1 位作者 陈诗钰 何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近期研究表明,NLRP6在应激条件下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疾病表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NLRP6对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可知。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LRP6基因敲除小鼠,饲养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将小鼠的脾、肝、心、肾、脑、四肢和后背皮肤等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切片染色,以评估NLRP6基因敲除对实质器官的宏观发育影响和对组织结构的微观影响。结果:在自然状态下,NLRP6基因敲除缩短了雄鼠的性成熟期并使成年雄鼠的睾丸发生不可逆的破溃与萎缩。在四肢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诱导成年雄鼠后肢横纹肌断裂,导致后肢明显萎缩。在脾脏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不仅显著增加了雄鼠的脾脏体积(P<0.01)还诱导雄鼠脾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在后背皮肤上,NLRP6基因敲除引发雄鼠后背皮肤出现明显的溃疡损伤、胶原纤维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在自然生长发育条件下,NLRP6基因敲除选择性影响小鼠的生殖器发育与性成熟期、后肢肌肉发育、脾脏大小及其炎症免疫状态以及后背皮肤的结构完整性,而且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雄激素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 生长发育 睾丸 后肢 脾脏 后背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开顺 朱链链 +4 位作者 刘丹 邹黎 雷琪 葛蹼 陈志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μg/ml齐墩果酸作用于肝癌Hep3B细胞24 h以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μg/ml齐墩果酸作用于肝癌Hep3B细胞24 h以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同浓度齐墩果酸(5~400μg/ml)作用Hep3B细胞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3B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不同浓度齐墩果酸(80、100、150μg/ml)作用Hep3B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对钙离子荧光强度与细胞凋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处理组Hep3B细胞出现凋亡;不同浓度齐墩果酸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3B增殖,且在5~100μ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细胞24、48 h的IC50分别为86.04、93.29μg/ml;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在G2/M期产生阻滞、[Ca2+]i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和[Ca2+]i增加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钙离子荧光强度与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线形相关性(P<0.05)。结论齐墩果酸能够抑制肝癌Hep3B细胞株增殖,可能通过上调[Ca2+]i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肝癌细胞Hep3B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功能失衡影响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丹燕 甘华 +3 位作者 沈清 杜晓刚 汤为学 杨孟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60-2264,共5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功能是否发生失衡及其对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MHD组)、30例尿毒症未并发心血管疾病且未透析患者(WH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将MHD组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功能是否发生失衡及其对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MHD组)、30例尿毒症未并发心血管疾病且未透析患者(WH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将MHD组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疾病(MHD1,n=36)和未并发心血管疾病(MHD2,n=30)。流式细胞术测单个核细胞中Treg和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Foxp3和ROR-γt mRNA表达,ELISA测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7、IL-10和血管钙化因子BMP-2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尿毒症患者出现Treg/Th17细胞功能失衡和BMP-2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Treg和Th17细胞比例、Foxp3和ROR-γt表达、IL-17和BMP-2水平均增高(P<0.05),而IL-10水平减低(P<0.05),这一失衡亦表现在WHD与MHD组、MHD1与MHD2组间。透析者IL-17、BMP-2水平均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而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其中BMP-2与IL-17、IL-10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使微炎症因子分泌异常,进而加剧血管钙化,导致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TREG TH17 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Fyn可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莉 王露 +6 位作者 肖涵 甘荟 陈辉 郑淑月 翟瑄 赵敬 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35-2042,共8页
目的探讨抑制酪氨酸激酶Fyn(tyrosine kinase Fy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阴性对照组(ICH+Si-NC... 目的探讨抑制酪氨酸激酶Fyn(tyrosine kinase Fy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阴性对照组(ICH+Si-NC组)和Fyn敲低组(ICH+Si-Fyn组)。基底节注入50μL自体血建立ICH模型,侧脑室注射小干扰片段抑制Fyn的表达,ICH后24 h进行病死率统计、尼氏染色、神经功能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ELASA检测ICH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SOD、GSH、GSH-PX、MDA、H2O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Fy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Nrf2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quinine oxidoreductase 1, NQO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CH组脑组织中Fyn的表达增高(P<0.05),大鼠病死率增高、神经元变性坏死增多、改良Garcia评分减低、平衡木实验评分增加(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SOD、GSH、GSH-PX活力减少(P<0.05),而MDA、H2O2含量增加(P<0.05);脑组织中Nrf2、HO-1、NQO1的表达增高(P<0.05)。ICH组与ICH+Si-NC组无明显差异。与ICH+Si-NC组相比,siRNA-Fyn可有效抑制Fyn的表达,ICH+Si-Fyn组大鼠病死率降低、神经元变性坏死减少、神经功能评分改善(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血肿周围SOD、GSH、GSH-PX活力增加(P<0.05),而MDA、 H2O2含量减低(P<0.05);脑组织中Nrf2、HO-1、NQO1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抑制Fyn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FYN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的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沁 张超 +4 位作者 何雪梅 胡代曦 张锡峰 黄佳祎 冯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51-2454,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X基因(HBx)的肝前体细胞,并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建立肝内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前体细胞的作用和影响及其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方法分别将表达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Bx-GFP和空载体Ad-GF...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X基因(HBx)的肝前体细胞,并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建立肝内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前体细胞的作用和影响及其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方法分别将表达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Bx-GFP和空载体Ad-GFP转染小鼠肝前体细胞,再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后3、7、14 d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Bx阳性染色,并取表达高峰在第7天的肝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HBx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量及血清ALT均在注射后第7天达到高峰,RT-PCR及Western blot均检测到第7天14-19/Ad-HBx-GFP组小鼠肝组织目的基因及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与14-19/Ad-GFP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操作可靠,重复性好,效果稳定,不仅对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前体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门静脉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毛蜀 何密斯 +3 位作者 刘桂元 张雄 李昱 唐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aoy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I3K、p-Akt和Akt在细胞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PI3K、p-Akt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姜黄素作用48 h抑制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829,P<0.05),且IC50为35μmol/L,细胞凋亡也最明显(29.7%)。PI3K、Akt和p-Akt蛋白在Ct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84.8%和87.5%;Cur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为25.3%、58.8%和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Ct组PI3K、Akt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1.141±0.032)、(1.047±0.174)、(1.173±0.013);Cur组PI3K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降低,分别为(0.875±0.029)、(0.958±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0,33.482,P<0.05)。RT-PCR显示Ct组PI3K mRNA灰度比值显著高于Cur组[(1.166±0.031)vs(0.833±0.033),t=12.468,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碍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姜黄素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桂元 毛蜀 +2 位作者 何密斯 马天明 唐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PI3K激动剂insulin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明显抑制Daoy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显示Beclin1和LC3在姜黄素处理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Daoy细胞中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高(mRNA:F=1 360.962、42.366,P=0.000、0.000;蛋白:F=32.723、11.847,P=0.001、0.008),而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F=329.662、80.638、183.536,P=0.000、0.000、0.000)。PI3K激动剂insulin不能有效阻断姜黄素引起的PI3K、p-Akt和p-mTOR的降低。结论:姜黄素诱导自噬抑制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自噬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髓母细胞瘤 自噬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欢 马磊 +7 位作者 黄茹 郭继光 陈裕浩 陈倩竹 姜蓉 张力 王亚平 李龙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低剂量[10 mg/kg],中剂量[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SOD蛋白的表达。结果: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与APAP模型组比较,ALT(F=555.20,P=0.000)、AST(F=168.51,P=0.000)、MDA(F=155.15,P=0.000)明显降低,SOD(F=291.84,P=0.000)明显升高。病理观察发现,APAP模型组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细胞水样变性,中央静脉淤血。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肝小叶结构清晰,细胞变性轻微,无明显淤血。Western blot结果发现,APAP模型组中SOD蛋白表达被抑制,而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表达增加。结论: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药物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对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芦永良 申利红 +5 位作者 李红丽 胡代曦 张锡峰 胡斌 冯涛 黄佳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前体细胞株,检测对肝前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的肝前体细胞株,检测对肝前体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小鼠肝前体细胞HP14.5,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出稳定表达HBx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HP14.5/HBx组),设HP14.5/Rv(空质粒pSEEB-Flag感染组)及空细胞组HP14.5组为对照组。MTS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中各时相所占的比例,荧光定量PCR检测cyclin D1和c-myc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Bx、GSK3β、p-GSK3β(ser-9)、β-catenin、cyclin D1以及c-myc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到HBx基因和蛋白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P14.5/HBx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P<0.05);G1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S期和G2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cyclin D1和c-myc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GSK3β蛋白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筛选出稳定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株,HBx通过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促进肝前体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前体细胞 细胞增殖 WNT β-catenin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在利福平致肝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磊 陈欢 +6 位作者 许婉婷 徐涛 严琴慧 陈倩竹 蒋师放 姜蓉 李龙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7-592,共6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致肝氧化应激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RFP模型...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利福平(Rifampicin,RFP)致肝氧化应激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RFP模型组(200 mg/kg),连续灌胃15 d。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水平。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HO-1蛋白的表达。(2)体外实验:不同浓度(10、50 100μmol/L)RFP处理Hep G2细胞24、48、72 h,CCK-8检测细胞增殖,取细胞上清液测ALT、AST,提取处理后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HO-1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中MDA、SOD、GSH-Px的水平。结果:体内实验:RFP模型组与DMSO溶剂对照组、NS对照组相比,TB(F=64.002,P=0.000)、AST(F=37.046,P=0.000)、ALT(F=64.706,P=0.000)、MDA(F=10.777,P=0.001)明显升高,GSH-Px(F=40.962,P=0.000)、SOD(F=83.165,P=0.000)明显降低;肉眼观察,可见RFP模型组小鼠肝脏黄染,肝脏及胆囊肿大,病理切片示RFP模型组小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呈水样变性。体外实验:CCK-8结果表明RFP对Hep G2细胞毒性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FP组细胞AST、ALT、MDA明显升高,而GSH-Px、SOD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RFP作用下Hep G2细胞与小鼠肝组织内HO-1表达明显增高。结论:RFP可通过氧化应激引起肝损伤,而HO-1的表达升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血红素加氧酶-1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过表达对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锡峰 胡代曦 +2 位作者 芦永良 冯涛 黄佳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研究Wnt3a对ELSC14.5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系统(Ad-GFP-Wnt3a)转入小鼠ELSC14.5细胞,以Ad-GFP组为空白对照组,Ad-wnt3a组为实验组。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 目的研究Wnt3a对ELSC14.5小鼠胚胎肝干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系统(Ad-GFP-Wnt3a)转入小鼠ELSC14.5细胞,以Ad-GFP组为空白对照组,Ad-wnt3a组为实验组。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Wnt3a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Mcl-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法结合annexin-PE/7-ADD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nt3a在ELSC14.5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表明腺病毒系统Ad-Wnt3a能高效感染ELSC14.5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抗凋亡因子Bcl-2、mcl-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促凋亡因子Ba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Hoechst33258染色结合annexin-PE/7-ADD法结果显示,Wnt3a高表达的ELSC14.5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致密浓染的细胞数量很少,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 Wnt3a通过上调Bcl-2家族中抗凋亡因子和下调促凋亡因子来抑制小鼠胚胎肝干细胞的凋亡,延长其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肝干细胞 抗凋亡 WNT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小鼠肝癌细胞(H_(22))源Exosomes的制备及其蛋白组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麟 沈宜 +1 位作者 李静 陈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分泌的Exosomes产量及蛋白组分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xosomes在生产和免疫治疗方面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超速分级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H22细胞分泌的Exosomes和经热休克处理后H22... 目的:探讨热休克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分泌的Exosomes产量及蛋白组分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Exosomes在生产和免疫治疗方面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超速分级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得到H22细胞分泌的Exosomes和经热休克处理后H22细胞分泌的Exosomes(Heat shocked Exosomes,HS—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SDS—PAGE电泳分析其蛋白带组成,Western Blot检测两者所含有的免疫分子情况。结果:在透射电镜下,HS—Exo与Exosomes形态相似,直径约20~90nm的膜性囊泡,结构完整;经热休克处理后小鼠肝癌细胞H22分泌的Exosomes产量增多,且在HS—Exo中表达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同源蛋白70(HSC70)、热休克蛋白60(HSP60)、粘附相关蛋白(ICAM—1)与在Exosomes中的表达相比显著上调(P〈0.05)。结论:超速分级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纯化热休克小鼠肝癌细胞H22源的Exosomes的方法具有可行性;HS—Exo中HSP70、HSC70、HSP60、ICAM—1的表达比Exosomes更为丰富,提示HS—Exo可能比Exosomes具有更强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肝癌细胞 热休克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抗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向征 张才全 汤为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609,共4页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作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奥沙利铂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作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奥沙利铂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及凋亡的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奥沙利铂对HT29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而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奥沙利铂作用72h后,电镜可见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阻滞于G2/M期,G0/G1、S期细胞减少及出现凋亡峰;免疫细胞化学显示Bax和Fas表达增强,CyclinB1、Bcl-2、PCNA表达减弱。结论奥沙利铂对HT29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结肠癌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亚系的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涛 汤为学 +1 位作者 蔡辉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细胞穿透人工基质膜能力的差异筛选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可行性,并分析二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经过连续人工基质膜侵袭试验后获得高、低转移潜能细胞株,并应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侵袭力、... 目的探讨利用细胞穿透人工基质膜能力的差异筛选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可行性,并分析二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经过连续人工基质膜侵袭试验后获得高、低转移潜能细胞株,并应用细胞生长曲线测定、侵袭力、黏附率实验,促血管形成实验分析所筛选出的不同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性质的差异。结果获得2株转移潜能不同的乳腺癌细胞株,它们具有差异明显的体外生长速度、侵袭力、黏附力和促血管形成能力。结论利用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差异能够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转移 细胞株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与5-氟尿嘧啶单独或联合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正文 龚军 +2 位作者 朱明才 汤为学 崔海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n、5-FU单独及联合对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中效原理定量...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Gen、5-FU单独及联合对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用中效原理定量分析两药合用的剂量-效应关系。Gen、5-FU单独及联合处理BGC-823细胞7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Gen、5-FU单用或联合应用对BGC-823细胞的生长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两药联合应用时,当药物效应(抑制率)大于50%时,具有协同作用[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1];6.06 mg/L Gen作用72 h后,95.74%的BGC-823阻滞在G2/M期;1.23 mg/L 5-FU作用72 h后,G0/G1及S期细胞分别为58.26%和41.59%,0.81 mg/L Gen与1.01 mg/L 5-FU联合应用72 h后,67.99%的BGC-823细胞阻滞在G0/G1期。Gen、5-FU单独或联合均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结论:Gen和5-FU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对BGC-82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en与5-FU联合应用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Gen与5-FU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该研究为Gen与5-FU可能联合用于胃癌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5-氟尿嘧啶 胃癌 抑制作用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凋亡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明华 郑军生 +1 位作者 骆云鹏 米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30-1732,共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观察ART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染色观察ART作用前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HeLa细胞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ART对细胞周期的...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观察ART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染色观察ART作用前后细胞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HeLa细胞caspase-3表达;流式细胞术观察ART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改变。结果ART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荧光染色观察见凋亡小体形成;透射电镜见细胞染色质凝聚,边集呈新月形;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质caspase-3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ART可引起HeLa细胞周期S期阻滞;细胞内ROS明显升高(P<0.01),ΔΨm显著降低(P<0.05)。结论ART作用于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HELA细胞 氧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PARG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玲 林晓 王娅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9-442,60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ARG)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10例对照切缘肠黏膜组织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目的:初步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ARG)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10例对照切缘肠黏膜组织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VEGF及bFGF。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G抑制剂单宁酸(GLTN)处理前后人结肠癌Lovo细胞PARG、PARP、NF-κB、VEGF及bFGF表达。结果:PARP、VEGF和bFGF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7.67%(42/43)、79.07%(34/43)和81.40%(35/43),均高于对照组(P<0.05)。PARP分别与VEGF(r=0.3968,P<0.05)和bFGF(r=0.5610,P<0.05)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在Lovo细胞中,GLTN处理组PARG、PARP、NF-κB、VEGF和bFGF的表达均低于GLTN未处理组(P<0.01)。结论:PARG可影响大肠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可能与其调节PARP进而影响NF-κB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MMP-9在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涛 陈晓品 +2 位作者 汤为学 彭志平 李少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筛选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ainese,MMP-2)、MMP-9在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利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上连续穿透人工基质膜... 目的筛选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亚系,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ainese,MMP-2)、MMP-9在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利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上连续穿透人工基质膜获得高、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株。用细胞侵袭实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2株细胞的侵袭能力和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侵袭实验20 h时,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61.40±7.08)个/视野]强于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25.34±4.87)个/视野,P<0.05]。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MMP-2和MMP-9在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4)、(0.23±0.05)]高于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分别为(0.16±0.02)、(0.13±0.03),P<0.05]。将免疫组化结果和细胞侵袭实验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MP-2、MMP-9的表达水平与穿透Transwell小室的数量呈正相关(r=0.957、r=0.964,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高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的MMP-2和MMP-9的表达[分别为(0.59±0.14)、(0.67±0.17)]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乳腺癌细胞[分别为(0.31±0.07)、(0.35±0.06),P<0.05]。结论利用细胞穿透人工基底膜能力的差异能够筛选出高、低转移潜能的乳腺癌细胞;MMP-2、MMP-9的蛋白表达与乳腺肿瘤的侵袭能力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x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芦永良 申利红 +4 位作者 李红丽 胡代曦 张锡峰 冯涛 黄佳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能否诱导肝前体细胞(HP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将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小鼠肝前体细胞HP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能否诱导肝前体细胞(HP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将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小鼠肝前体细胞HP14.5,经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Bx的HP14.5细胞。观察其形态变化,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其间质细胞标志物和上皮标志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其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HP14.5细胞稳定表达HBx蛋白后细胞由多角形变为长梭形;与对照组相比,神经钙黏素(N-cadherin)、Snail、vimentin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上皮性钙黏素(E-cadherin)、细胞角蛋白18(CK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其迁移能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 HBx能诱导肝前体细胞发生EMT,并增强其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前体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帝对人卵巢癌细胞3AO和SKOV3增殖、周期及Aurora-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世军 赵涌 卞修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28-1731,共4页
目的探讨抗肿瘤新药诺帝(Nordy)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3AO黏液性癌,SKOV3浆液性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对卵巢癌细胞株中Aurora-A的mRNA和蛋白过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MTT法检测诺帝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 目的探讨抗肿瘤新药诺帝(Nordy)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3AO黏液性癌,SKOV3浆液性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对卵巢癌细胞株中Aurora-A的mRNA和蛋白过表达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方法MTT法检测诺帝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Aurora-A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经诺帝作用后Aurora-A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诺帝能明显抑制3AO、SKOV3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P<0.05)。结论诺帝对卵巢癌3AO、SKOV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阻滞细胞周期。在诺帝多环节的抑癌机制中,抑制癌细胞株Aurora-A的异常高表达,阻止中心体的异常转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帝 卵巢癌 细胞周期 Auror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