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文军 易永芬 +2 位作者 于冬青 亓荣华 唐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69-771,共3页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 (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 目的 :检测肺耐药蛋白 (L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6 0例大肠癌组织 ,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 :MRP、LRP在 6 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8.3%和 70 % ,均高于正常大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 (P <0 .0 5 ) ,在各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不同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间表达率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MRP、LRP在大肠癌中均呈高表达 ,在大肠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这可能是大肠癌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肿瘤组织 肺耐药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琳 管小琴 +3 位作者 王立娟 赵瑞秋 许红梅 廖晓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肝穿刺活检光镜观察见肝细胞肿胀,呈植物细胞样镶嵌状排列;胞质内有大量红色粉尘样物,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acid-schiff,PAS)阳性证实其为糖原;电镜示肝细胞胞质内大量糖原沉积及大小不等脂滴形成。结论:肝糖原累积病发病隐匿,对临床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肝脏肿大、有低血糖及酸中毒表现的患儿应疑诊本病。肝穿刺活检PAS染色及电镜观察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肝脏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文军 冷志 +2 位作者 易永芬 唐博 李圆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GISTs,其中40例以梭形细胞为主;17例伴有上皮样细胞,4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CD11795.0%(48/51),CD3480.0%(41/51)。结论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 病理研究 上皮样细胞 CD117 SP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来源 光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在脑肿瘤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顺和 王光辉 +1 位作者 李园园 杨慧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73-675,68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中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和PCNA在64例脑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肿瘤细胞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35.71%... 目的:探讨脑肿瘤中激素受体E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R和PCNA在64例脑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肿瘤细胞中E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9.47%(15/38)、35.71%(5/14)和41.60%(5/12),PCNA阳性率分别为65.79%(25/38)、92.86%(13/14)和66.67%(8/12),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Ⅲ级)ER阳性率(42.8%)明显高于良性Ⅰ级(33.3%)。星形细胞瘤中ER与PCNA、ER与肿瘤分级及PCNA与肿瘤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ER在神经胶质瘤中表达随着肿瘤的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加,PCNA的表达与恶性增殖正相关。推测ER可能参与了胶质细胞恶性生长以及原癌基因的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星形细胞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麻风病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管小琴 吴小川 +1 位作者 林晓 肖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65-467,共3页
目的:了解麻风病临床和病理表现特点,期望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12例有皮肤损害或感觉障碍的患者活检组织作HE和抗酸染色,光镜观察。其中6例临床诊断为麻风病。结果:所有病例病理检查见麻风细胞、肉芽肿及神经损伤等病变,抗酸染色阳性... 目的:了解麻风病临床和病理表现特点,期望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对12例有皮肤损害或感觉障碍的患者活检组织作HE和抗酸染色,光镜观察。其中6例临床诊断为麻风病。结果:所有病例病理检查见麻风细胞、肉芽肿及神经损伤等病变,抗酸染色阳性,确诊麻风病。结论:对皮肤有红斑等慢性损害患者应检查周围神经,可疑病例应作涂片和活检及抗酸染色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6
作者 宁燕 米粲 李圆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0-381,38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其预后。方法 对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用desmin,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多数子宫平滑肌肉瘤核分裂像增多同时伴细胞异型性及凝固性坏死,子宫平滑肌瘤则无以上病理变化。子宫... 目的 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其预后。方法 对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用desmin,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多数子宫平滑肌肉瘤核分裂像增多同时伴细胞异型性及凝固性坏死,子宫平滑肌瘤则无以上病理变化。子宫平滑肌肉瘤的desmin和actin阳性细胞显著低于子宫平滑肌瘤。结论 尽管核分裂数是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综合细胞异型,边界浸润,凝固性坏死这些改变作出诊断,而desmin或(和)actin染色可作为鉴别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desmin-actin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不同生化表型的CT征象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晓芳 杨萍 +4 位作者 刘柳 李庆姝 李易 陶奉明 毛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分析生化阴性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是否有别于生化阳性PPGLs,同时了解生化阳性PPGLs不同表型的CT征象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生化阴性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s)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征象是否有别于生化阳性PPGLs,同时了解生化阳性PPGLs不同表型的CT征象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PPGLs患者的术前腹部增强CT图像,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囊变坏死、液-液分层、钙化、向心结节状强化、肿瘤内粗大血管、强化包膜、绝对廓清率及相对廓清率。根据生化水平,将患者分为生化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进一步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型、肾上腺素型及多巴胺型。比较各组及各表型间的CT征象差异。结果:相较于生化阴性组,阳性组PPGLs更大(Z=-2.064,P=0.039)、囊变坏死(χ2=6.610,P=0.010)及向心结节状强化(χ2=3.909,P=0.048)的比例更高;相较于去甲肾上腺素型,肾上腺素型PPGLs更大(Z=-2.036,P=0.042)、强化包膜比例更高(χ2=7.242,P=0.007)。结论:肿瘤大小、囊变坏死及向心结节状强化的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诊断生化阴性PPGLs,肿瘤大小及强化包膜有助于解释去甲肾上腺素型及肾上腺素型PPGLs不同临床表现产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6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育和实质器官的影响
8
作者 穆青蓝 孟唱唱 +1 位作者 陈诗钰 何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近期研究表明,NLRP6在应激条件下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疾病表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NLRP6对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可知。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LRP6基因敲除小鼠,饲养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将小鼠的脾、肝、心、肾、脑、四肢和后背皮肤等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切片染色,以评估NLRP6基因敲除对实质器官的宏观发育影响和对组织结构的微观影响。结果:在自然状态下,NLRP6基因敲除缩短了雄鼠的性成熟期并使成年雄鼠的睾丸发生不可逆的破溃与萎缩。在四肢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诱导成年雄鼠后肢横纹肌断裂,导致后肢明显萎缩。在脾脏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不仅显著增加了雄鼠的脾脏体积(P<0.01)还诱导雄鼠脾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在后背皮肤上,NLRP6基因敲除引发雄鼠后背皮肤出现明显的溃疡损伤、胶原纤维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在自然生长发育条件下,NLRP6基因敲除选择性影响小鼠的生殖器发育与性成熟期、后肢肌肉发育、脾脏大小及其炎症免疫状态以及后背皮肤的结构完整性,而且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雄激素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 生长发育 睾丸 后肢 脾脏 后背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隆霜 沈宜 +3 位作者 谢莹珊 范维珂 姜蓉 陈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促增殖作用,并初步探讨MAPK/ER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低温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采用MTT法分...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促增殖作用,并初步探讨MAPK/ERK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低温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采用MTT法分别检测50、100、200、400μg/ml Exosomes对HUVECs促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200μg/ml Exosomes对HUVECs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200μg/ml Exosomes诱导下HUVECs细胞内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可促进HUVECs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00μg/ml Exosomes作用HUVECs细胞24h后,S期细胞比例(27.8%±3.37%)较对照组(15.34%±0.71%)增加(P<0.05),G1/S期细胞比例(2.22%±0.37%)与对照组(4.67%±0.47%)比较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200μg/ml Exosomes作用HUVECs细胞24、48、72h后,磷酸化ERK表达(0.3378±0.0415,0.4967±0.0511,0.9205±0.0462)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0.4091±0.0361,0.5484±0.0382,0.7496±0.0481)与对照组(磷酸化ERK 0.1836±0.0324,磷酸化Akt 0.2582±0.0215)相比有所增加(P<0.05)。结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源Exosomes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改变,以及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蛋白激酶B 增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PD-L1、PD-L2和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耿卫朴 徐曼 +5 位作者 王渝琦 徐光旭 陈瑜 王婷婷 黄文炼 赵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death ligand 2,PD-L2)和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PD-L1、PD...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2(Programmeddeath ligand 2,PD-L2)和B7-H4在人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PD-L1、PD-L2和B7-H4在10例正常人宫颈组织、10例高级别CIN(CINⅡ~Ⅲ级)和67例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并分析3种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子宫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正常人宫颈组织上皮不表达PD-L1和B7-H4,而基底层细胞微弱表达PD-L2;CINⅡ~Ⅲ的瘤变宫颈上皮微弱表达PD-L1、PD-L2和B7-H4;子宫颈癌细胞表达PD-L1、PD-L2和B7-H4的阳性率分别为70%(47/67)、51%(34/67)和46%(31/67)。统计学分析显示宫颈癌细胞PD-L1的表达与癌细胞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1),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PD-L2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5)有关;B7-H4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5)和局部血管内瘤栓形成(P〈0.05)相关。结论:人子宫颈癌细胞异常表达PD-L1、PD-L2和B7-H4,且与肿瘤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PD-L1、PD-L2和B7-H4可能成为子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PD-L2、B7-H4 子宫颈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活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肌细胞抗凋亡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波 刘启辰 +3 位作者 张羿 雷寒 杨雅莹 黄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20,共7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肌缺血激活后可传导心绞痛信号,释放神经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目前,TRPV1激活抑制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肌缺血激活后可传导心绞痛信号,释放神经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目前,TRPV1激活抑制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抑制其开放可保护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抗凋亡。本研究证明,TRPV1激活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首先,本研究利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了TRPV1基因敲除(TRPV1-/-)和野生型(WT)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辅以环孢素A(CSA)预处理抑制MPTP开放,比较观察TRPV1、MPTP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心肌组织切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心肌缺血24 h,TRPV1-/-小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大于WT型小鼠。而经CSA预处理的TRPV1-/-小鼠比TRPV1-/-小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揭示,WT型心肌梗死小鼠的AI明显低于TRPV1-/-心肌梗死小鼠,而CSA预处理明显降低TRPV1-/-小鼠心肌细胞的AI。Western印迹检测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9、Bcl-2、Bax、p53和细胞色素C(Cyt-C)水平。结果证明,TRPV1的激活可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Cyt-C的外溢,降低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GENMEN光度法检测MPTP开放实验显示,激活的TRPV1明显抑制了MPTP的开放。本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后的TRPV1激活可能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抵抗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心肌梗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大鼠结核病模型的特点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虹 罗永艾 +2 位作者 向理科 刘精华 黄习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探讨感染了结核菌的Wistar大鼠的实验特点。方法 用标准人型结核菌株H37Rv0 .0 1mg经尾静脉注入Wistar大鼠 ,6周后剖杀大鼠 ,观察肺、肝、脾组织大体病变及镜下特点 ,肺组织匀浆培养有无结核菌落生长。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可... 目的 探讨感染了结核菌的Wistar大鼠的实验特点。方法 用标准人型结核菌株H37Rv0 .0 1mg经尾静脉注入Wistar大鼠 ,6周后剖杀大鼠 ,观察肺、肝、脾组织大体病变及镜下特点 ,肺组织匀浆培养有无结核菌落生长。结果 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可见明显的结核病变 ,感染成功率 10 0 % ,肝、脾组织无结核病变。结论 Wistar大鼠对结核菌敏感 ,可作为结核病实验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支杆菌 动物模型 微生物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肿瘤(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德林 唐伟 +3 位作者 陈在贤 吴小候 苟欣 米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0-351,共2页
关键词 病理 临床 诊断 治疗 原发性附睾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ta-Catenin,APC蛋白,C-myc及CyclinD_1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晓 李昱 张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beta-catenin,APC蛋白及c-m yc,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包括18例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及17例恶性肿瘤)的beta-catenin,APC蛋白,c-myc及cycli...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beta-catenin,APC蛋白及c-m yc,cyclin D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其中包括18例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及17例恶性肿瘤)的beta-catenin,APC蛋白,c-myc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beta-catenin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及交界性上皮肿瘤中异常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其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P<0.001)。抑癌基因APC蛋白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及交界性上皮肿瘤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癌基因c-myc,cyclinD1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及交界性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均强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P<0.05)。卵巢上皮性肿瘤中beta-catenin与APC蛋白呈负相关(P<0.05);beta-catenin与c-myc,cyclinD呈正相关(P<0.05)。结论:APC-beta-catenin-Tcf-4通路异常对卵巢上皮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beta-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激活原癌基因C-m yc,cyclin 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肿瘤 beta-连环蛋白 APC蛋白 C-MYC 细胞周期蛋白D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胥文春 罗春丽 +2 位作者 冯文莉 林晓 唐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0-462,46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3蛋白与VEGF表达的关系 ,以进一步探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机制。方法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 0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STAT3蛋白和VEGF的表达。结果 :(1)STAT3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STAT3蛋白与VEGF表达的关系 ,以进一步探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机制。方法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 0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STAT3蛋白和VEGF的表达。结果 :(1)STAT3在低分化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肺癌组织 ,在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 ,与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 (2 )VEGF在直径≥ 3cm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直径 <3cm肺癌组织 ,在有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组织 ,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 (3)STAT3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本组资料提示STAT3与VEGF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证实VEGF基因直接由STAT3蛋白调节的论点。由此也为目前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TAT3 VEGF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O-126对HeLa细胞增殖及对FBW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迪 沈宜 +3 位作者 汪少华 向自武 谢莹珊 姜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观察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及对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UO-126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FBW7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FBW... 目的:观察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增殖及对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UO-126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FBW7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FBW7 mRNA及蛋白在UO-126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信号通路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各浓度UO-126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UO-126处理HeLa细胞后FBW7阳性表达增强。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O-126作用后HeLa细胞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La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UO-126抑制HeLa细胞增殖,FBW7位于MAPK信号通路的下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126 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FBW7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对人体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炼 管小琴 陈显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外周血及感染肝组织内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探讨HBV对人体T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HBV感染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2)用免疫组化S-...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外周血及感染肝组织内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探讨HBV对人体T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HBV感染者和20例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数量。(2)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慢性肝病的肝脏标本的HBsAg和HBcAg,将HBsAg和(或)HBcAg阳性的50例作为HBV感染组,而将肝组织HBsAg和HBcAg及血清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的10例作为非HBV感染组(HBV阴性组)。检测其中CD4、CD8、CD25表达情况。结果:(1)HBV感染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值中,CD4+T细胞和CD4+T/CD8+T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b<0.05);CD8+T细胞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b<0.05);(2)肝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聚集在汇管区和小叶坏死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V感染组肝组织内的CD8+T和CD4+T细胞数量多于非HBV感染组,统计学上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c<0.01)。HBV感染组肝组织内与T细胞活性有关的CD25+T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和肝内的T细胞亚群紊乱,且活性可能有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T细胞免疫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与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鑫 范小平 +3 位作者 向学熔 管小琴 万朝霞 蒋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 目的:探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或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2人),实验组采用局部涂擦曲安奈德;对照组采用局部涂擦鱼肝油。比较2组患者初诊和治疗1周后的疼痛指数VAS值及3周后的综合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组1周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周后综合疗效数值中,实验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实验组粘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的白色损害面积变化与疼痛指数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对照组黏膜充血程度改变与疼痛指数变化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较鱼肝油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鱼肝油 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亚硒酸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谭丽 管小琴 王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06-609,614,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亚硒酸钠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药物组、对照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干预饲料、普通饲料。全部动物于5周末处死。观察病理形态,血清...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亚硒酸钠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药物组、对照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干预饲料、普通饲料。全部动物于5周末处死。观察病理形态,血清及组织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免疫组化观察组织中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组织中SOD降低,MDA增高;肝脏NF-kB、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②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血清及组织中SOD增高,MDA降低;肝脏NF-k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NF-α无显著变化。结论:联合适量补充VitE+亚硒酸钠能增强SOD活力,降低NF-kB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止NAFL发生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核因子K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效原理在顺铂、足叶乙甙对人肺癌细胞株(PAa)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宜 汤为学 +1 位作者 段红 唐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利用中效原理观察顺铂、足叶乙甙配伍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株 (PAa)的相互作用 ,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随药物剂量增加 ,其效应也增加 ,两种药物合用时产... 目的 :利用中效原理观察顺铂、足叶乙甙配伍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株 (PAa)的相互作用 ,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的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随药物剂量增加 ,其效应也增加 ,两种药物合用时产生协同作用 ,两种药物合用时的浓度比例及给药时间次序不同均会影响效应大小。结论 :上述两种药物合用产生协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足叶乙苷 中效原理 肺肿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