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压力剖析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秀均 李昱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12-513,533,共3页
目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增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其中又以医学院校的教师尤为明显。本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着手解决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教师 职业压力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评价论视角下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体系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徽 李昱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09-511,共3页
认知评价论从人的内部动机出发,强调人的自我控制感、决策感、兴趣感、选择权等对人的激励作用。运用认知评价论反思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问题并进行整合体系构建,对于推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认知评价论 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反思在病理学病例教学中的意义
3
作者 刘斌 李昱 《西北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537-539,共3页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方式,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病理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病例分析教学是其中生动和丰富的环节。本文主要探讨教学反思在病理学病例教学中的应...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有效的方式,旨在满足教师个体的工作需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病理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病例分析教学是其中生动和丰富的环节。本文主要探讨教学反思在病理学病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反思 病理学 病例分析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信号通路阻断剂FTI-277抑制HeLa细胞增殖及对cyclin 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迪 沈宜 +3 位作者 汪少华 向自武 谢莹珊 姜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4-85,87,共3页
目的:观察Ras信号通路阻断剂(FTI-277)在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对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表达及对HeLa增殖、凋亡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FTI-277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Hela细胞的细胞周... 目的:观察Ras信号通路阻断剂(FTI-277)在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中对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表达及对HeLa增殖、凋亡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FTI-277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Hela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FTI-277阻断Ras信号通路前后HeLa细胞cyclin E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范围FTI-277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FTI-277作用后的HeLa细胞明显滞留于G1/S期,且具有时间依赖性。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TI-277作用前后HeLa细胞cyclin E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FTI-277可以抑制细胞增殖,Ras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通过影响HeLa细胞cyclin E转录后的翻译环节减少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277 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CYCLINE 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肺癌A549细胞凋亡 被引量:3
5
作者 蒋金 曹友德 +2 位作者 磨娜 李静 莫显刚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后,MTT法于不同时间点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率;30μmol/L姜...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后,MTT法于不同时间点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48h后,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A549细胞的凋亡率;30μmol/L姜黄素处理A549细胞24h、48h、72h后,RT-PCR、Western-Blot检测A549细胞中P53、Bcl2、Bax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显著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30μmol/L姜黄素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30μmol/L姜黄素作用A549细胞24h即可引起A549细胞中P53、Bax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上调,48h后可引起Bcl2表达水平的下调,诱导A549细胞凋亡。结论:30μmol/L姜黄素可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53、Bax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细胞凋亡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联合H_(22)源exosome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宜 向自武 +2 位作者 陈国庆 谢莹珊 郑维萍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小鼠肝癌(H22)源exosome对小鼠皮下种植性肝癌(H22)模型的抗瘤作用。方法: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exosome,Bradford法蛋白定量;建立BALB/c小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分4组:空白成瘤对照组、As2O3组、As...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小鼠肝癌(H22)源exosome对小鼠皮下种植性肝癌(H22)模型的抗瘤作用。方法:超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exosome,Bradford法蛋白定量;建立BALB/c小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分4组:空白成瘤对照组、As2O3组、As2O3联合exosome组和exosome组。观察As2O3、exosome、及其联合应用的体内抗瘤效应;监测在体肿瘤的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生存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与空白成瘤对照组比较,As2O3组、及其与exosome联合组的肿瘤生长明显放缓(P<0.05)。其抑瘤率分别为44.58%、66.27%。As2O3组及As2O3联合exosome组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4+、CD8+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As2O3与exosome联合应用对小鼠皮下种植性实体性肝癌(H22)有协同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AS2O3 小鼠肝癌细胞H22 EXOS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开顺 黄天利 +1 位作者 葛璞 叶彬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增值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及50mL培养瓶中,加入200μL不同数量(3×107/mL、6×107/mL、12×1...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RH株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HepG2增值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及50mL培养瓶中,加入200μL不同数量(3×107/mL、6×107/mL、12×107/mL)弓形虫RH株速殖子培养上清孵育24、48、36、72h后,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HepG2细胞48 h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Western-blot检测凋亡HepG2细胞内Caspase-3的表达。结果弓形虫培养上清能抑制HepG2细胞株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凋亡率和〔Ca2+〕i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加,12×107/mL时凋亡率和〔Ca2+〕i分别达到41.46%、128.4(荧光计数单位);Caspase-3的表达随上清浓度增加表达增强。结论: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能够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调和Caspase-3的表达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肝癌细胞HEPG2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时代消化内科医师继续教育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波 李昱 +2 位作者 何平 田文广 高敏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期163-164,F0003,共3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极快,信息交换量大。本文就消化内科医师在信息时代如何做好继续医学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消化内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CT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佳美 刘梦奇 +3 位作者 周印 李庆姝 张静 毛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中不同部位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学定性和定量指标对胃原发GIST术前危险度评估的分类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9月—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3例具有完整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的胃原发GIST... 目的探讨增强CT中不同部位胃原发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形态学定性和定量指标对胃原发GIST术前危险度评估的分类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9月—2020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3例具有完整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的胃原发GIST病灶,根据危险度分级将病灶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按照原发病灶部位分为胃底、胃体、胃窦组。分析3个部位组增强CT中胃原发GIST形态学定性(生长方式、轮廓、边界、有无破裂、坏死或囊变、溃疡、钙化、肿大淋巴结、器官侵犯、粗大血管征、强化方式以及强化均匀度)和定量指标[①病灶CT值,包括平扫(CT_(N))、动脉期(CT_(A))、静脉期(CT_(V))、延迟期(CT_(D))、增强峰期(CT_(max))、动脉期绝对增强值(CT_(A-N))、静脉期绝对增强值(CT_(V-N))、延迟期绝对增强值(CT_(D-N))、静脉期同平扫的比值(CT_(V/N))以及延迟期同静脉期的比值(CT_(D/V))。②病灶形状:角A、角B、角C、角D、最长径(DAB)、肿瘤形状角度比值(SA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风险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胃底组在边缘(χ^(2)=12.604)、坏死或囊变(χ^(2)=8.408)、强化均匀性(χ^(2)=7.300)、粗大血管征(χ^(2)=17.741)、Ki-67(χ^(2)=5.995)、DAB(U=241.500)、角B(U=762.500)、角C(U=950.000)、角D(U=899.000)方面,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体组在边界(χ^(2)=4.940)、坏死或囊变(χ^(2)=13.862)、强化均匀性(χ^(2)=14.238)、粗大血管征(χ^(2)=13.862)、DAB(U=119.00)、角A(U=448.500)、角C(U=313.500)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窦组在DAB(t=4.549)、CTN(t=4.102)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纳入各高风险组的独立预测因子后,3组的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胃底组0.905(95%CI 0.844~0.966)、胃体组0.875(95%CI 0.794~0.956)、胃窦组0.869(95%CI 0.688~1.000)。结论本研究针对不同发病部位胃原发GIST成功建立了较高诊断效能的CT影像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对胃原发GIST危险度进行术前评估,从而作为病理学评估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