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世杰 唐俐 +3 位作者 周凡琳 熊晓敏 张雄 李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自噬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3月龄组、6月龄组、9月龄组和12月龄组,以C5... 目的:检测不同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中线粒体自噬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只雄性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3月龄组、6月龄组、9月龄组和12月龄组,以C57小鼠为对照组。获取海马组织,通过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形态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水平;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和Miro1的表达水平;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随着月龄增大,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区神经元中线粒体损伤的病理变化呈逐渐加重的过程,即线粒体明显水肿、透明,嵴排列不规则,断裂,甚至消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野生小鼠组比较,LC3、P62、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在6月龄组、9月龄组和12月龄组小鼠中明显增高(P<0.05),而Miro1蛋白却明显降低(P<0.05),Tom20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随着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月龄的增加,其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病理改变呈动态,线粒体自噬呈动态增强但伴随线粒体清除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小鼠 不同月龄 海马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