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和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国元 谭富生 唐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0-191,214,共3页
目的 :为了降低骨巨细胞瘤刮除加植骨术后的五年复发率。方法 :对 8例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作了刮除术后加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 ,并对其中 5例作了术中冷冻肿瘤标本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对全部病例平均随访 10 .8年 ,均无瘤健... 目的 :为了降低骨巨细胞瘤刮除加植骨术后的五年复发率。方法 :对 8例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作了刮除术后加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 ,并对其中 5例作了术中冷冻肿瘤标本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对全部病例平均随访 10 .8年 ,均无瘤健存。 5例肿瘤标本经三次以上冻融期后 ,再经光镜及电镜观察证实肿瘤细胞遭受彻底破坏。结论 :刮除术后一般残腔壁存留肿瘤活细胞 ,造成术后复发 ,但加冷冻术可使残腔壁 2cm厚范围内的残存肿瘤细胞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冷冻外科手术 光镜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置换术中心脏跳动与停跳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斌 李朝先 +4 位作者 向小勇 刘胡伟 廖晓刚 徐晨 王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心内直视术中心脏跳动的作用。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进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 目的:为进一步评价心内直视术中心脏跳动的作用。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及停跳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和进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1、血浆CGR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 <0.01)。两组间比较,在主动脉开放后15min、30min,术后2h、6h等4个时点的含量,不停跳组均低于停跳组(P <0.05或P <0.01)。2、心肌CGRP含量,两组内各时点与其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术后含量不停跳组高于停跳组(P <0.05)。3、不停跳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而停跳组术后较术前心肌损害加重I-II级。结论:提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术对心肌损伤较轻,推测并非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保护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还减少了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为一种值得推广的具有较好心肌保护作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琳 管小琴 +3 位作者 王立娟 赵瑞秋 许红梅 廖晓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 目的:分析肝糖原累积病的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34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其肝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结果:肝糖原累积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大,生长发育滞后,部分有低血糖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肝穿刺活检光镜观察见肝细胞肿胀,呈植物细胞样镶嵌状排列;胞质内有大量红色粉尘样物,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acid-schiff,PAS)阳性证实其为糖原;电镜示肝细胞胞质内大量糖原沉积及大小不等脂滴形成。结论:肝糖原累积病发病隐匿,对临床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肝脏肿大、有低血糖及酸中毒表现的患儿应疑诊本病。肝穿刺活检PAS染色及电镜观察对本病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肝脏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障碍的原因探讨
4
作者 丁雄 刘长安 +4 位作者 陆昌友 许舸 马英 谭光智 冷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95-797,共3页
目的 :从胆囊动脉角度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 :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者各 30例 ,术前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 ,术后对病理切片做PAS染色 ,用北航CM - 2 0 0 0B型生物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胆囊动脉做... 目的 :从胆囊动脉角度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 :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者各 30例 ,术前用B超测定胆囊排空功能 ,术后对病理切片做PAS染色 ,用北航CM - 2 0 0 0B型生物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胆囊动脉做管腔图像分析和体视学图像分析。结果 :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空腹和餐后胆囊体积明显增加 ,胆囊排空指数下降。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胆囊动脉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断面积的比值 (0 .81± 0 .0 9)明显大于单纯胆囊结石组 (0 .5 8± 0 .15 ) (P <0 .0 1) ,其平均光密度 (0 .4 1± 0 .0 7)也明显大于单纯胆囊结石组 (0 .30± 0 .12 ) (P <0 .0 1) ,血管大小 (周径 )对该比值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胆囊收缩排空功能明显减退。PAS阳性物质在胆囊动脉壁沉积 ,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 ,可能是影响胆囊排空功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糖尿病 动脉 胆囊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镉中毒致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样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武桃 贺进 +2 位作者 李庆春 邹聪 徐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镉中毒法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鼠饮水慢性染镉,每天饮用含镉去离子水(150mg/L),记录每天饮水量,120d后取材。采用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技术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股二头肌... 目的:探讨小剂量慢性镉中毒法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成年大鼠饮水慢性染镉,每天饮用含镉去离子水(150mg/L),记录每天饮水量,120d后取材。采用神经电生理、光镜、电镜技术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股二头肌形态学变化、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生物化学技术测定脊髓内镉含量以及脊髓组织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1(CuZn-SOD1)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染镉后120d,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但股二头肌纤维直径变化不明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平均截面积有变小、神经元胞浆内粗面内质网排列紊乱并出现核糖体脱颗粒现象;染镉后脊髓内镉含量增加、脊髓组织匀浆内CuZn-SOD1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升高。结论:镉可以在成年大鼠脊髓内蓄积,导致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和功能损伤。提示慢性镉中毒法可用于建立大鼠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