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胰液素抑制胃扩张引起膈下迷走神经传入放电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陆杰 赵瑛 黄仲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探讨促胰液素对扩胃 -迷走传入放电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Wistar大鼠上进行 ,记录扩张胃引起的膈下迷走传入放电的变化 ,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十二指肠灌注HCl和静脉注射兔促胰液素抗血清后再灌注HCl对迷走传入放电... 目的 :探讨促胰液素对扩胃 -迷走传入放电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在Wistar大鼠上进行 ,记录扩张胃引起的膈下迷走传入放电的变化 ,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十二指肠灌注HCl和静脉注射兔促胰液素抗血清后再灌注HCl对迷走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促胰液素 (2 .5 ,5 .0和 10 pmol/kg/h)静脉注射对扩胃 -迷走传入放电反应的影响不同 ,2 .5 pmol/kg/h(n =6 )没有明显作用 ,5 .0pmol/kg/h(n =7)对扩胃 -迷走传入放电反应有明显抑制 (P <0 .0 1) ,10 pmol/kg/h(n =7)出现抑制作用快而持久。但 10min后 5 .0与 10pmol/kg/h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灌注HCl可以引起内源性促胰液素释放由此也引起胃扩张 -迷走传入反应的抑制 (n =8,P <0 .0 1)以 2 0min后作用更明显。在观察的 35min期间一直保持抑制效应。用兔促胰液素抗血清 (titer=1:1,0 0 0 ,0 0 0 ) 0 .1mliv .2 0~ 4 0min后上述HCl的抑制效应消失 (n =8,P <0 .0 1)。结论 :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在促胰液素对胃扩张的抑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抗血清 迷走神经 胃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步对抑郁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兴奋性突触的影响
2
作者 杨雯宇 肖倩 +6 位作者 秦露 黄杜娟 邓宇辉 周梅 王舜 唐勇 黄春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9-966,共8页
目的:精确定量研究跑步锻炼对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内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4只),经过适应性喂养和糖水基线调整,... 目的:精确定量研究跑步锻炼对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内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4只),经过适应性喂养和糖水基线调整,在CRS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和模型跑步组,其中模型跑步组大鼠在束缚的第5周开始进行为期4周的跑步锻炼干预。最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现代体视学方法对各组大鼠mPFC内Sp^(+)兴奋性突触变化进行精确定量研究。结果:与对照组[(97.14±2.64)%]相比,抑郁模型组和模型跑步组大鼠糖精偏好百分比[(89.62±6.05)%]减少(P=0.002),体质量的增长减缓,强迫游泳实验中大鼠的不动时间和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的进食潜伏期增加。4周的跑步锻炼可以有效减缓抑郁模型组大鼠糖精偏好百分比的下降[(89.30±5.06)%vs.(97.30±2.08)%,P=0.018],降低强迫游泳实验中抑郁大鼠的不动时间,并在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中缩短抑郁大鼠的进食潜伏期。体视学精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大鼠mPFC内的Sp^(+)兴奋性突触总量[(9.98±0.35)×10^(8)个]低于对照组[(11.50±1.27)×10^(8)个,P=0.013]。而跑步锻炼则可以逆转抑郁大鼠mPFC内的Sp^(+)兴奋性突触总数的减少[模型跑步组(11.30±1.21)×10^(8)个,P=0.003]。结论:跑步锻炼干预后CRS抑郁模型大鼠mPFC的Sp^(+)兴奋性突触数量的改变可能是跑步锻炼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步锻炼 抑郁症 兴奋性突触 内侧前额叶皮质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6基因敲除对小鼠生长繁育和实质器官的影响
3
作者 穆青蓝 孟唱唱 +1 位作者 陈诗钰 何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 目的: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6,NLRP6)是新发现的寡聚化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家族成员,广泛表达于肠道、肝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在炎症、焦亡和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发挥广泛的调节作用。近期研究表明,NLRP6在应激条件下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疾病表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NLRP6对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可知。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NLRP6基因敲除小鼠,饲养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将小鼠的脾、肝、心、肾、脑、四肢和后背皮肤等组织器官进行解剖和切片染色,以评估NLRP6基因敲除对实质器官的宏观发育影响和对组织结构的微观影响。结果:在自然状态下,NLRP6基因敲除缩短了雄鼠的性成熟期并使成年雄鼠的睾丸发生不可逆的破溃与萎缩。在四肢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诱导成年雄鼠后肢横纹肌断裂,导致后肢明显萎缩。在脾脏发育上,NLRP6基因敲除不仅显著增加了雄鼠的脾脏体积(P<0.01)还诱导雄鼠脾脏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在后背皮肤上,NLRP6基因敲除引发雄鼠后背皮肤出现明显的溃疡损伤、胶原纤维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在自然生长发育条件下,NLRP6基因敲除选择性影响小鼠的生殖器发育与性成熟期、后肢肌肉发育、脾脏大小及其炎症免疫状态以及后背皮肤的结构完整性,而且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雄激素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6 生长发育 睾丸 后肢 脾脏 后背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胡晶 冯敏 +1 位作者 杨慧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动员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cell,HSPC)对造血衰竭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APS动员的雄性BALB/c小鼠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静脉输注给受到8.5Gy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同系受体小鼠;观察受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变化及30d存活情况;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APS组受体小鼠WBC、PLT、HGB、30d存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S组(P<0.05);对APS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雌性受体小鼠重建的造血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APS动员的小鼠外周血HSPC移植后能够重建造血衰竭小鼠长期造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造血干/祖细胞 动员 移植 造血重建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对肝癌细胞Hep3B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开顺 朱链链 +4 位作者 刘丹 邹黎 雷琪 葛蹼 陈志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μg/ml齐墩果酸作用于肝癌Hep3B细胞24 h以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μg/ml齐墩果酸作用于肝癌Hep3B细胞24 h以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同浓度齐墩果酸(5~400μg/ml)作用Hep3B细胞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3B细胞增殖情况;分别以不同浓度齐墩果酸(80、100、150μg/ml)作用Hep3B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凋亡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对钙离子荧光强度与细胞凋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处理组Hep3B细胞出现凋亡;不同浓度齐墩果酸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3B增殖,且在5~100μ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细胞24、48 h的IC50分别为86.04、93.29μg/ml;各处理组细胞周期在G2/M期产生阻滞、[Ca2+]i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和[Ca2+]i增加与药物浓度呈依赖关系;钙离子荧光强度与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线形相关性(P<0.05)。结论齐墩果酸能够抑制肝癌Hep3B细胞株增殖,可能通过上调[Ca2+]i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肝癌细胞Hep3B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CUS抑郁症大鼠模型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的体视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杨 梁芯 +6 位作者 唐静 高原 黄春霞 蒋林 綦英强 朱殷青 唐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 目的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0~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大鼠 海马 齿状回 突触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功能失衡影响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丹燕 甘华 +3 位作者 沈清 杜晓刚 汤为学 杨孟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260-2264,共5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功能是否发生失衡及其对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MHD组)、30例尿毒症未并发心血管疾病且未透析患者(WH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将MHD组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功能是否发生失衡及其对血管钙化因子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MHD组)、30例尿毒症未并发心血管疾病且未透析患者(WHD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将MHD组患者分为并发心血管疾病(MHD1,n=36)和未并发心血管疾病(MHD2,n=30)。流式细胞术测单个核细胞中Treg和Th17细胞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测Foxp3和ROR-γt mRNA表达,ELISA测单个核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7、IL-10和血管钙化因子BMP-2水平。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尿毒症患者出现Treg/Th17细胞功能失衡和BMP-2分泌异常,主要表现为Treg和Th17细胞比例、Foxp3和ROR-γt表达、IL-17和BMP-2水平均增高(P<0.05),而IL-10水平减低(P<0.05),这一失衡亦表现在WHD与MHD组、MHD1与MHD2组间。透析者IL-17、BMP-2水平均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而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其中BMP-2与IL-17、IL-10水平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使微炎症因子分泌异常,进而加剧血管钙化,导致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TREG TH17 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及存活率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向平 宋银子 +2 位作者 陈沅 涂柳 朱高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结扎位置、冠状静脉变异等因素对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建立的成功率以及利多卡因的使用对模型的死亡率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4组:低位结扎且冠状静脉不明显组(30只)、低位结扎... 目的探讨结扎位置、冠状静脉变异等因素对大鼠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模型建立的成功率以及利多卡因的使用对模型的死亡率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4组:低位结扎且冠状静脉不明显组(30只)、低位结扎且冠状静脉明显组(30只)、高位结扎组(30只)以及高位结扎且使用利多卡因组(30只),计算建模后各组死亡率,测定各组心功能及梗死面积。结果结扎位置较高时模型成功率为93.0%,而结扎位置较低时的成功率为67.3%;高位结扎不加利多卡因大鼠死亡率为43.3%,加用利多卡因后大鼠死亡率则降为13.3%。结论高位结扎时能明显提高模型成功率,加用利多卡因后死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结扎 心肌梗死 利多卡因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IFIT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7
9
作者 郭晓姝 李洪涛 +2 位作者 方海立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62-1464,共3页
目的获取小鼠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 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扩增培养高效表达IFIT1的重组子pMAL-C2X-IFIT1,超声破碎后的细胞上清过Amylose Pre-packed column亲和层析柱,将所得纯化的融... 目的获取小鼠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 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方法扩增培养高效表达IFIT1的重组子pMAL-C2X-IFIT1,超声破碎后的细胞上清过Amylose Pre-packed column亲和层析柱,将所得纯化的融合蛋白MBP-IFIT1作为抗原,添加福氏佐机剂后免疫兔,收集抗血清,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特异性反应和效价。结果纯化的MBP-IFIT1可诱导兔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所得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融合蛋白中的IFIT1,ELISA结果显示其效价为1∶12800。结论MBP-IFIT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该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兔成功制备出IFIT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1 多克隆抗体 融合蛋白 抗原性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Fyn可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莉 王露 +6 位作者 肖涵 甘荟 陈辉 郑淑月 翟瑄 赵敬 梁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35-2042,共8页
目的探讨抑制酪氨酸激酶Fyn(tyrosine kinase Fy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阴性对照组(ICH+Si-NC... 目的探讨抑制酪氨酸激酶Fyn(tyrosine kinase Fyn)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阴性对照组(ICH+Si-NC组)和Fyn敲低组(ICH+Si-Fyn组)。基底节注入50μL自体血建立ICH模型,侧脑室注射小干扰片段抑制Fyn的表达,ICH后24 h进行病死率统计、尼氏染色、神经功能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ELASA检测ICH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的SOD、GSH、GSH-PX、MDA、H2O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Fy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及Nrf2下游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 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quinine oxidoreductase 1, NQO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CH组脑组织中Fyn的表达增高(P<0.05),大鼠病死率增高、神经元变性坏死增多、改良Garcia评分减低、平衡木实验评分增加(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SOD、GSH、GSH-PX活力减少(P<0.05),而MDA、H2O2含量增加(P<0.05);脑组织中Nrf2、HO-1、NQO1的表达增高(P<0.05)。ICH组与ICH+Si-NC组无明显差异。与ICH+Si-NC组相比,siRNA-Fyn可有效抑制Fyn的表达,ICH+Si-Fyn组大鼠病死率降低、神经元变性坏死减少、神经功能评分改善(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脑组织血肿周围SOD、GSH、GSH-PX活力增加(P<0.05),而MDA、 H2O2含量减低(P<0.05);脑组织中Nrf2、HO-1、NQO1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抑制Fyn可减轻大鼠脑出血后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FYN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应激 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HBx的肝前体细胞的小鼠肝内移植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钟沁 张超 +4 位作者 何雪梅 胡代曦 张锡峰 黄佳祎 冯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51-2454,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X基因(HBx)的肝前体细胞,并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建立肝内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前体细胞的作用和影响及其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方法分别将表达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Bx-GFP和空载体Ad-GF... 目的构建表达乙肝病毒X基因(HBx)的肝前体细胞,并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建立肝内移植模型,为进一步研究HBx对肝前体细胞的作用和影响及其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方法分别将表达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Bx-GFP和空载体Ad-GFP转染小鼠肝前体细胞,再经小鼠门静脉注射后3、7、14 d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Bx阳性染色,并取表达高峰在第7天的肝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HBx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量及血清ALT均在注射后第7天达到高峰,RT-PCR及Western blot均检测到第7天14-19/Ad-HBx-GFP组小鼠肝组织目的基因及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与14-19/Ad-GFP组及生理盐水注射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Bx并靶向针对肝前体细胞的小鼠模型,操作可靠,重复性好,效果稳定,不仅对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前体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门静脉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CSF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笛 王莎莉 +2 位作者 王亚平 王璐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 -CSF的影响及其与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 :TSPG能显... 目的 :研究人参总皂甙 (TSPG)对人骨髓基质细胞表达GM -CSF的影响及其与人粒单系血细胞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等技术。结果 :TSPG能显著刺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 )增殖 ;经TSPG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富含GM -CSF样活性 ;TSPG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GM -CSF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 :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 /或间接途径促进造血诱导微环境中的骨髓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GM -CSF ,进而促进CFU -GM的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粒单系造血徂细胞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烧伤早期小鼠肝脏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晓姝 方海立 +1 位作者 李军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在小鼠各器官组织的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肝脏IFI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129小鼠50只,分为对照... 目的检测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tide repeats1)在小鼠各器官组织的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后早期小鼠肝脏IFIT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129小鼠50只,分为对照组和SB治疗组,TBSA15%~20%Ⅲ度小鼠烧伤模型,分别于烧伤前、烧伤后1、6、12h和24h取肝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IFIT1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提取正常小鼠心、肝、脾、肺、肾、小肠、淋巴细胞和骨骼肌组织RNA,以RT-PCR检测IFIT1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IFIT1在正常小鼠各组织均有表达,但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对照组烧伤后肝组织IFIT1表达显著增高(P<0.01),烧伤后SB治疗组IFIT1表达量较对照组相应时相点降低非常显著(P<0.01)。结论IFIT1在小鼠体内广泛表达。SB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肝内IFIT1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IT1 颈交感神经阻滞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毛蜀 何密斯 +3 位作者 刘桂元 张雄 李昱 唐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设对照组(Ct组)和姜黄素处理组(Cur组)。Cur组用20、40、60、80、100μmol/L姜黄素处理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aoy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I3K、p-Akt和Akt在细胞中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PI3K、p-Akt和Ak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姜黄素作用48 h抑制作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829,P<0.05),且IC50为35μmol/L,细胞凋亡也最明显(29.7%)。PI3K、Akt和p-Akt蛋白在Ct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84.8%和87.5%;Cur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分别为25.3%、58.8%和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Ct组PI3K、Akt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1.141±0.032)、(1.047±0.174)、(1.173±0.013);Cur组PI3K和p-Akt蛋白灰度比值降低,分别为(0.875±0.029)、(0.958±0.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30,33.482,P<0.05)。RT-PCR显示Ct组PI3K mRNA灰度比值显著高于Cur组[(1.166±0.031)vs(0.833±0.033),t=12.468,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阻碍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姜黄素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桂元 毛蜀 +2 位作者 何密斯 马天明 唐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诱导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自噬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24、48、72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PI3K激动剂insulin处理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明显抑制Daoy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免疫荧光显示Beclin1和LC3在姜黄素处理组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Daoy细胞中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高(mRNA:F=1 360.962、42.366,P=0.000、0.000;蛋白:F=32.723、11.847,P=0.001、0.008),而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F=329.662、80.638、183.536,P=0.000、0.000、0.000)。PI3K激动剂insulin不能有效阻断姜黄素引起的PI3K、p-Akt和p-mTOR的降低。结论:姜黄素诱导自噬抑制髓母细胞瘤Daoy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抑制自噬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髓母细胞瘤 自噬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离体胰岛β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余华荣 张能 +1 位作者 方海立 董毅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3 ̄5天的W 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和IFN-γ对胰岛细胞凋...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bcl-xl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体外单层培养的3 ̄5天的W 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β、TNF和IFN-γ对胰岛细胞凋亡细胞百分率、以及培养液中基础和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NO含量、NOS活性、bcl-xl和bax蛋白表达以及DNA片段的影响。结果:IL-1β、TNF和IFN-γ联合可诱导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及DNA明显片段化,同时NO含量和NOS活性亦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bcl-xl表达下降和bax表达增强(P<0.01),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细胞因子能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NOS活性从而增加NO的生成以及上调bax/bcl-xl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基因表达 胰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闫国和 杨余亮 +6 位作者 侯爱莲 王锋超 许庆娥 熊玮 程天民 王军平 粟永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 目的克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chain,PDGF-A)基因,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为骨架携带PDGF-A基因转染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应用PDGF-A基因修饰bMSCs进行创面修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二步分离法,以人肝癌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PDGF-A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序列,构建PDGF-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将其导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中,经G418筛选并扩增,以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选出抗性克隆,测其病毒滴度,将高滴度病毒液感染bMSCs。采用RT-PCR、South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PDGF-A基因转染bMSCs的效率及PDGF-A在bMSCs中的表达水平;光镜、MTT法、成骨与成脂诱导分别检测bMSCs转染PDGF-A基因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及干细胞特性。结果经测序验证,克隆到PDGF-A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与GenBank所报告的该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PDGF-A链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PDGF-A,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的生长状态、增殖情况良好,且仍具干细胞特性。结论成功地将PDGF-A基因克隆到pLXSN载体中,并实现了PDGF-A基因在bMSCs中的稳定表达。bMSCs转染PDGF-A后仍具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倩 吕福林 +7 位作者 罗艳敏 何琦 晁凤蕾 黄春霞 张琪娟 肖晓秋 唐勇 吴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个月将大鼠随机分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组)(10只)和... 目的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ERT)对中老年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大鼠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选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术后1个月将大鼠随机分为雌激素替代治疗组(OVX+E2组)(10只)和安慰剂组(OVX+Veh组)(9只)。其中OVX+E2组给予连续4周的17β-雌二醇皮下注射,OVX+Veh组给予连续4周的安慰剂(芝麻油)皮下注射。应用Morris水迷宫对其空间记忆能力进行测试。应用冰冻切片技术、电镜技术及体视学方法对海马及其CA1区体积,有髓神经纤维总长度、总体积、髓鞘总体积、轴突总体积以及平均直径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OVX+E2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的寻台潜伏期明显较OVX+Veh组短(P<0.05),但两组大鼠的海马及CA1区的平均体积没有显著性改变(P=0.100,P=0.366)。OVX+E2组有髓神经纤维总体积及髓鞘总体积均较OVX+Veh组显著增加(P=0.016,P=0.009)。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对中老年卵巢切除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有髓神经纤维及其髓鞘结构均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切除术 雌激素替代治疗 MORRIS水迷宫 海马 CA1 有髓神经纤维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欢 马磊 +7 位作者 黄茹 郭继光 陈裕浩 陈倩竹 姜蓉 张力 王亚平 李龙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PBS正常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模型组、原花青素(100 mg/kg)药物对照组和原花青素药物预处理组(低剂量[10 mg/kg],中剂量[50 mg/kg]和高剂量组[100 mg/kg])。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变化,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形态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SOD蛋白的表达。结果: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与APAP模型组比较,ALT(F=555.20,P=0.000)、AST(F=168.51,P=0.000)、MDA(F=155.15,P=0.000)明显降低,SOD(F=291.84,P=0.000)明显升高。病理观察发现,APAP模型组肝组织结构破坏,肝细胞水样变性,中央静脉淤血。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肝小叶结构清晰,细胞变性轻微,无明显淤血。Western blot结果发现,APAP模型组中SOD蛋白表达被抑制,而原花青素中、高剂量药物预处理组则表达增加。结论:原花青素在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药物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春霞 仇玄 +4 位作者 卢伟 杨姝 李琛 夏磊 唐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正常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0只14月龄的SD大鼠(雌雄各10只)随机均分为丰富生存环境组与普通环境组,前者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下饲养4个月,后者在普通环境中饲养4个月,运用透... 目的研究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下正常中老年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性别差异。方法将20只14月龄的SD大鼠(雌雄各10只)随机均分为丰富生存环境组与普通环境组,前者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下饲养4个月,后者在普通环境中饲养4个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体视学方法对两组大鼠海马结构有髓神经纤维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普通环境组雌性大鼠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体积、平均直径均显著大于雄性大鼠(P<0.05),而海马结构总体积、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长度雌雄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丰富生存环境组雌性大鼠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平均直径显著小于雄性大鼠(P<0.05),而海马结构总体积、海马结构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总体积、总长度雌雄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通环境组和丰富环境组中老年大鼠海巴结构有髓神经纤维存在的性别差异,提示雌、雄性中老年大鼠对短期丰富生存环境干预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丰富生存环境 海马结构 有髓神经纤维 性别差异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