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蛋白F3T7的亚克隆、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的初步鉴定
1
作者 刘洋 何爱彬 +2 位作者 李甲初 蒋雪 曾昭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9-242,327,共5页
目的:克隆编码F3T7的DNA序列,获得融合蛋白F3T7,研究其F3T7的功能。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3TwM法测定F3T7的抗血管活性。结果:F3T7具有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并抑制其增殖和新血管生成。结论:初步表明F3T... 目的:克隆编码F3T7的DNA序列,获得融合蛋白F3T7,研究其F3T7的功能。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32a(+)-F3TwM法测定F3T7的抗血管活性。结果:F3T7具有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并抑制其增殖和新血管生成。结论:初步表明F3T7仍具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新血管生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克隆 融合表达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fatin转录调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曾建涛 王继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分析Visfatin基因可能的转录启动子区段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检索网上数据库资料,获得Visfatin的转录本信息;运用CpG/CpGReport/Isochore和FirstEF对Visfatin基因进行CpG岛分析和第一外显子预测;利用PromoterScan等程序对Visf... 目的:分析Visfatin基因可能的转录启动子区段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方法:检索网上数据库资料,获得Visfatin的转录本信息;运用CpG/CpGReport/Isochore和FirstEF对Visfatin基因进行CpG岛分析和第一外显子预测;利用PromoterScan等程序对Visfatin的启动子进行预测。再用Matlspector、TFSEARCH和Match预测潜在的调控元件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目前已知的Visfatin转录本中,5'UTR区最长的序列为NM_005746;Visfatin基因属于典型的CpG岛相关基因,在NM_005746的5'上游229bp到798bp内很可能存在启动子,在该区域内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NM_005746的5'上游229bp到798bp内存在一些重要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实验确认这些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FATIN 转录调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辅酶Q_(10)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探讨
3
作者 杜炌龙 孟佩新 +3 位作者 孙世杰 王义涛 陈全梅 温含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探索辅酶Q_(10)(coenzyme Q_(10),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使用CoQ_(10)分别处理SW480细胞和RKO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划痕实验探究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 目的:探索辅酶Q_(10)(coenzyme Q_(10),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使用CoQ_(10)分别处理SW480细胞和RKO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和细胞划痕实验探究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探究CoQ_(10)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NA-seq测序分析CoQ_(10)对结直肠癌RKO细胞系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采用定量RT-PCR验证RNA-seq结果。结果:(1)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迁移均无明显影响,对结直肠癌细胞系RKO的细胞增殖也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RKO细胞迁移。(2)CoQ_(10)处理结直肠癌RKO细胞后的RNA-seq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富集于细胞黏附分子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信号通路和胆固醇信号通路等。定量RT-PCR验证结果表明,CoQ_(10)处理确实可导致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PCSK9、HMGCR、HMGCS1和DHCR7基因表达明显上调,提示CoQ_(10)可能通过调节这些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RKO的迁移。结论:CoQ_(10)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参与调节胆固醇代谢而抑制部分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_(10)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与迁移 胆固醇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稳定敲减MINK1表达的肺腺癌细胞系及对其初步分析
4
作者 张涛 张莲 张春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2-1078,共7页
目的:构建稳定敲减Misshapen/NIK-related kinase(MINK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并检测稳定敲减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迁移运动及顺铂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基于pLKO.1-shRNA慢病毒基因敲减表达系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表... 目的:构建稳定敲减Misshapen/NIK-related kinase(MINK1)表达肺腺癌细胞系,并检测稳定敲减其表达后对细胞增殖、迁移运动及顺铂治疗的影响。方法: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基于pLKO.1-shRNA慢病毒基因敲减表达系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表达细胞系,分别通过qRT-PCR和Western bolt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敲减效率。CCK-8和Transwell检测稳定敲减MINK1表达对细胞增殖和迁移运动的影响,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变化情况;分析稳定敲减MINK1表达对顺铂治疗敏感性变化情况,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DNA损伤标志物γH2AX检测细胞DNA损伤水平。结果:qRT-PCR和Western bolt分析结果显示2个特异shRNA均可显著下调MINK1表达。稳定敲减MINK1表达的肺腺癌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迁移运动能力下降;且敲减MINK1表达明显增强化疗药物顺铂对癌细胞杀伤作用,并诱导DNA损伤水平增加。结论:利用肺腺癌A549和PC-9细胞成功构建稳定敲减MINK1肺腺癌细胞系,而稳定敲减其表达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及迁移运动,且可能通过调节DNA损伤修复过程促肺癌细胞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MINK1 细胞增殖 迁移运动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PV16 E6基因对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成海恩 张溢 +5 位作者 张翠莉 潘巍巍 石华 易发平 郭风劲 宋方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6-489,共4页
目的采用RNA干扰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16,HPV16)E6基因的表达,观察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PV16 E6特异性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人宫... 目的采用RNA干扰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16,HPV16)E6基因的表达,观察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PV16 E6特异性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人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中,经G418筛选,RT-PCR检测E6基因的表达;将细胞接种到BALB/c裸鼠背部皮下,同时将该质粒注射到人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的裸鼠中,观察肿瘤出现时间及体积变化;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成功筛选到持续表达E6 siRNA的CaSki细胞,经RT-PCR检测该细胞中HPV16 E6基因表达降低;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后的CaSki细胞成瘤能力明显降低,抑瘤率为71.4%;注射质粒进行基因治疗后,裸鼠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的体积与质量明显低于CaSki细胞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经pGensil-CH2处理的肿瘤生长不佳,细胞分裂像少见,组织内有较多坏死区域。结论沉默CaSki细胞中HPV16 E6基因的表达能明显降低宫癌细胞的成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RNA干扰 HPV16 E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雌激素诱导人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婷婷 龙方懿 +1 位作者 贾朝莉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ER)在雌激素促进人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10、10-9、10-8mol/L)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12、24h),MT...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ER)在雌激素促进人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10、10-9、10-8mol/L)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12、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10-8mol/L的E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24h),流式细胞术检测E2对FRO细胞周期的影响;设计合成针对GPER的小干扰RNA(GPER-siRNA)并转染FRO细胞;Western blot检测FRO细胞中Akt与ERK1/2磷酸化水平与GPER蛋白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0、10-10、10-9、10-8mol/L)的E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12、24h),细胞增殖率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10-8mol/L的E2处理24h后,细胞增殖率为(16.5±2.1)%;10-8mol/L的E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12、24h),细胞周期S/G2/M期细胞的比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E2(10-8mol/L)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0、5、10、15、30min),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在15min与10min达到最大;将GPER-siRNA转染FRO细胞48h,GPER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E2作用于分别加入PD98059(30μmol/L)、LY294002(50μmol/L)以及转染GPER-siRNA的FRO细胞15min和10min,与E2处理组相比,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降低;E2作用于分别加入PD98059、LY294002及转染GPER-siRNA的FRO细胞24h,与E2处理组相比,增殖率由(16.5±2.1)%降至(11.2±1.3)%、(9.6±1.5)%、(7.2±1.3)%(P<0.05)。结论 E2通过GPER激活ERK1/2、PI3K-Akt途径,促进FRO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甲状腺癌 GPER ERK1/2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素E的干扰RNA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济 潘巍巍 +6 位作者 成海恩 魏丽丽 袁成福 石华 易发平 马永平 宋方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中cyclin E mRNA水平,研究对HeLa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cyclin E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下调细胞中cyclin E mRNA含量。RT-PCR检测抑制效果;MTr检测细胞生长情... 目的利用RNAi技术下调宫颈癌HeLa细胞中cyclin E mRNA水平,研究对HeLa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cyclin E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HeLa细胞下调细胞中cyclin E mRNA含量。RT-PCR检测抑制效果;MTr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HeLa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针对cyclin E基因的RNAi真核表达载体,可以特异下调cyclin E mRNA含量,并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干扰使细胞停留在G0-G。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RNAi能特异地下调HeLa细胞中cyclin E mRNA含量,抑制宫颈癌细胞恶性增殖,提示cyclin E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中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细胞周期素E 宫颈癌 HELA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高反应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降低相关 被引量:15
8
作者 余庆 蒋雪 李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64-1468,共5页
目的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 目的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焦虑模型组(n=26)。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所有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造模结束后,通过行为学鉴定造模是否成功。旷场和高架作为应激源刺激大鼠,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蛋白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焦虑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百分比和中央活动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P<0.01)。在基础条件下,两组大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分泌两种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和肾上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而在垂体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下,HPA轴反应性增加与GR所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模型 高架十字迷宫 旷场实验 促肾上腺激素 皮质酮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对小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 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梨 周岐新 石京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5-687,共3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对小鼠大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Ⅱ)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对小鼠大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Ⅱ,COⅡ)mRNA表达的影响及淫羊藿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取血降压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防治组(100mg/kg i.g.),在不同时间点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COⅡ的mRNA表达。结果在脑缺血再灌后1、24h时模型组COⅡmRNA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3h模型组COⅡmR-NA的量显著降低(P<0.01),淫羊藿苷组对COⅡmRNA表达量的降低略有所阻遏,但无显著性意义。72h模型组COⅡmRNA的量明显上升(P<0.01),淫羊藿苷组可以明显阻止其表达量的升高(P<0.05)。在脑缺血再灌后14d COⅡmRNA的量又有所降低(P<0.05),淫羊藿苷组可阻止COⅡmRNA表达量的降低。结论脑缺血再灌可影响COⅡmRNA表达。灌胃给予淫羊藿苷对于维持COⅡ的正常表达有一定的作用,提示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因表达 淫羊藿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沉默Grp94基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樊建军 武家艳 +5 位作者 李海玉 李韵 高月 曾帆 刘革力 宋方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RNAI沉默Grp94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合成靶向Grp94基因的siRNA基因片段,应用脂质体包埋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Gr... 目的探讨RNAI沉默Grp94基因表达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合成靶向Grp94基因的siRNA基因片段,应用脂质体包埋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内Grp9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Grp94基因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i Grp94组中Grp94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1),MMP2、MMP9表达明显下调(P<0.05);Si Grp94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默Grp94基因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Grp94可能通过影响MMP2、MMP9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P94 ECA109 迁移与侵袭 MM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萃 杨磊 +2 位作者 王旎 杨俊艳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1,CXCR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PTC组织中,GPER1、EGFR和CXCR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66.2%、64.7%,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21.4%、16.7%和11.9%(P<0.01);GPER1、EGFR和CXCR1在PTC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在PTC及PTC淋巴转移癌组织中,GPER1与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62,P=0.031;r=0.542,P=0.002)、GPER1与CXCR1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r=0.276,P=0.025;r=0.483,P=0.006)。结论 GPER1、EGFR和CXCR1的两两共表达与PT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表达FOXO4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亮 高蕊 +1 位作者 刘菁 黄慧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30-1836,共7页
目的应用p CMV5-Flag和p LL3.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Forkhead box O4(FOXO4)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RNA表达质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FOXO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入p CMV5-Flag载体,将靶向FOXO4基因的siRNA克隆入p LL3.7载体... 目的应用p CMV5-Flag和p LL3.7真核表达载体构建Forkhead box O4(FOXO4)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干扰RNA表达质粒,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FOXO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入p CMV5-Flag载体,将靶向FOXO4基因的siRNA克隆入p LL3.7载体,获得FOXO4的表达质粒Flag-FOXO4和干扰质粒FOXO4-shRNA。将获得的质粒及对照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MKN45和SGC7901胃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其对细胞中FOXO4蛋白的表达和沉默效率。FCM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以及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对促凋亡转录因子BCL-6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FOXO4的表达质粒Flag-FOXO4和干扰质粒FOXO4-shRN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Flag-FOXO4可以明显增加细胞FOXO4的表达,FOXO4-shRNA明显抑制细胞FOXO4的表达。FCM结果显示,Flag-FOXO4组与Control组相比较,MKN45细胞和SGC790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了16.54%(P<0.001)和26.23%(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leaved Caspase-3表达与FCM结果一致。Real-time PCR结果表明Flag-FOXO4组细胞FOXO4下游促凋亡基因BCL-6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FOXO4-shRNA明显抑制了细胞BCL-6的表达(P<0.01)。结论 FOXO4的过表达可能通过增加FOXO4下游促凋亡基因BCL-6的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凋亡。FOXO4的沉默降低了BCL-6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4基因 过表达 RNA干扰 细胞凋亡 胃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Ⅰ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雪萍 王勇 +3 位作者 罗耀玲 冉丹霞 马永平 宋方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14-816,共3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Ⅰ,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Ⅰ。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 目的: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o escherichia coli,ETEC)定居因子CFA/Ⅰ,检测重组表达的ETEC CFA/Ⅰ。方法:以质粒pBV220为基础,构建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用SDS-PAGE鉴定,免疫原性实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了pBV220-CFA/Ⅰ重组载体,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与天然蛋白相同,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菌具有免疫原性。结论:CFA/Ⅰ基因的成功克隆为今后的ETEC CFA/Ⅰ候选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质粒pBV220 定居因子抗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苛求芽孢杆菌胞外尿酸酶的表征及其在血清尿酸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运胜 赵利娜 +3 位作者 杨根庆 陶佳 卜友泉 廖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考察苛求芽孢杆菌(ATCC 26904)分泌型尿酸酶的特性和将其应用于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测定血清尿酸的有效性。方法苛求芽孢杆菌分泌的尿酸酶经DEAE-cellulose层析纯化后,用于以积分法分析尿酸酶反应曲线预测反应体系本底的直接动力... 目的考察苛求芽孢杆菌(ATCC 26904)分泌型尿酸酶的特性和将其应用于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测定血清尿酸的有效性。方法苛求芽孢杆菌分泌的尿酸酶经DEAE-cellulose层析纯化后,用于以积分法分析尿酸酶反应曲线预测反应体系本底的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测定血清尿酸。结果苛求芽孢杆菌分泌的尿酸酶只含1种肽链,分子量为34.7kD(1kD=0.9921ku),其米氏常数为(0.22±0.01)mmol/L(n=11),黄嘌呤抑制常数为(36±3)μmol/L(n=4)。用此尿酸酶,只要被分析反应曲线终点的底物浓度低于起点的30%,应用积分法就能可靠预测本底;直接测定反应前吸收,可使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不受常见血清成分、酶活性变化和15μmol/L黄嘌呤等干扰。监测0.025U/ml尿酸酶反应5min的数据,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50μmol/L;所得临床标本血清尿酸含量(Ct)与过氧化物酶偶联间接终点平衡法(Ce)正相关(Ck=-0.008+1.046Ce,r=0.996,n=206),但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方法不一致。结论苛求芽孢杆菌分泌的尿酸酶可用于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测定尿酸,并可保障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尿酸酶法 血清尿酸测定 苛求芽孢杆菌分泌型尿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静息张力表征离体蟾蜍腓肠肌等长收缩能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飞 郭睿 +3 位作者 李生兵 左渝萍 陆杰 孙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2-1414,1418,共4页
目的考察用静息张力表征离体蟾蜍腓肠肌等长收缩能力的有效性。方法SOD抑制剂和维生素C联合作用蟾蜍腓肠肌,记录电刺激(12VDC,2ms波宽,2s间隔)下等长收缩张力变化,单指数函数加权拟合90%峰张力后的松弛过程测定松弛速度和静息张力表征... 目的考察用静息张力表征离体蟾蜍腓肠肌等长收缩能力的有效性。方法SOD抑制剂和维生素C联合作用蟾蜍腓肠肌,记录电刺激(12VDC,2ms波宽,2s间隔)下等长收缩张力变化,单指数函数加权拟合90%峰张力后的松弛过程测定松弛速度和静息张力表征收缩能力。结果收缩1.0min后对照静息张力在7.0min内单调下降而药物处理后静息张力先降后升,7.0min后处理组静息张力相对初始值的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松弛速度大多单调下降,药物处理后松弛速度多数先升后降,且10.0min内其松弛速度总低于相同时刻的对照组。结论静息张力可反映肌肉收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腓肠肌 等长收缩能力 肌肉损伤 静息张力 松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ccP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琴 顾江 +4 位作者 毛旭虎 邹全明 宋方洲 丁红雷 王庆旭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扩增TccP基因,构建Tcc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TccP)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 Sakai菌株基因组扩增TccP基因,构建TccP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TccP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及特异性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从EHEC O157∶H7 Sakai菌株中克隆出了1014bp的TccP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TccP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以TccP免疫家兔获得了高效价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分析此抗体能与TccP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表达了TccP基因,所获TccP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TccP在EHEC O157∶H7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Tir-细胞骨架偶联蛋白 基因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敲除faf1基因对斑马鱼软骨及肌节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菁 梁森 +1 位作者 袁志 黄慧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09-1714,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faf1基因,并研究faf1基因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斑马鱼faf1基因设计并制备gRNA,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gRNA与Cas9 mRNA混合注入斑马鱼单细胞胚胎中,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发生突变的F0代...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斑马鱼faf1基因,并研究faf1基因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方法针对斑马鱼faf1基因设计并制备gRNA,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gRNA与Cas9 mRNA混合注入斑马鱼单细胞胚胎中,通过酶切和基因测序技术筛选出发生突变的F0代斑马鱼,将其与野生型斑马鱼外交得到F1代杂合体斑马鱼,检测其可遗传突变类型,并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每一代斑马鱼表型。结果成功制备了faf1 gRNA和Cas9 mRNA。位于faf1 6号外显子的gRNA(gRNA6)能使faf1基因发生移码突变。筛选出可遗传突变类型(mutant 1,MU1)并观察到该杂合突变型斑马鱼有体细胞色素沉积延迟,受精后第4天开始尾部肌节出现"结节样"表型以及头颅缩小、舌骨小角角度增大等颅面软骨畸形的变化,并于受精后8~9 d死亡。结论利用CRISPR/Cas9敲除该基因产生了新的表型,即色素沉积延迟及尾部肌节部位出现"结节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f1 斑马鱼 CRISPR/Cas9 软骨发育 色素沉着延迟 肌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敲除小鼠在应激下焦虑行为和HPA轴的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雪 邓永兵 +1 位作者 安娜 吴利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敲除小鼠焦虑行为及ACTH和皮质酮分泌变化。方法将基因型为SERT+/-的雌雄小鼠交配产子,并把鉴定后子代小鼠按基因型(SERT+/+、SERT+/-、SERT-/-)分为对照组和EPM组,每组15只。利用... 目的研究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敲除小鼠焦虑行为及ACTH和皮质酮分泌变化。方法将基因型为SERT+/-的雌雄小鼠交配产子,并把鉴定后子代小鼠按基因型(SERT+/+、SERT+/-、SERT-/-)分为对照组和EPM组,每组15只。利用高架十字迷宫作为应激原刺激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的焦虑行为,并测定各组小鼠的ACTH和皮质酮分泌。结果①基因型PCR成功鉴定SERT+/+、SERT+/-和SERT-/-的小鼠。②SERT+/-和SERT-/-小鼠的开臂停留时间、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进入开臂的次数和进入开臂的次数百分比较SERT+/+均显著降低(P<0.05,P<0.01)。③EPM刺激下,SERT+/-和SERT-/-小鼠ACTH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P<0.05),SERT-/-小鼠皮质酮分泌的增加显著高于SERT+/+(P<0.05)。结论 SERT敲除小鼠在应激条件下易产生焦虑,并且ACTH和皮质酮分泌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转运体 高架十字迷宫 ACTH 皮质酮 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代曦 张锡峰 +3 位作者 张超 钟沁 冯涛 黄佳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探讨wnt3对小鼠肝前体细胞(14-19)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空载体Ad-GFP和表达wnt3的腺病毒Ad-GFP-wnt3转入小鼠肝前体细胞中,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14-19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wnt3对小鼠肝前体细胞(14-19)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将空载体Ad-GFP和表达wnt3的腺病毒Ad-GFP-wnt3转入小鼠肝前体细胞中,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观察14-19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分别检测14-19细胞中上皮标记物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改变。结果显微镜下可见高表达wnt3的14-19细胞由不规则多边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高表达wnt3的14-19细胞迁移能力明显提高,与空载体转染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间质标记物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相反上皮标记物E-cadherin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下调,与空载体转染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nt3能够促使小鼠肝前体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3 肝前体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CHR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CHO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成福 杨俊霞 +3 位作者 魏丽丽 石华 陈济 宋方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构建人MCHR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人MCHR2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 目的构建人MCHR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人MCHR2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CHO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用RT-PCR、W estern b 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MCHR2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MCHR2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成功地表达目的基因。结论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和稳定转染CHO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MCHR2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HR2 真核表达载体 稳定转染的CHO细胞系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