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肠上皮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段江洁 王蓓 +2 位作者 张建华 姜蓉 汪维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观察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方法制备含胎儿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组织块,酶消化去肠上皮。将DAPI标记的第3代BMSCs种植于组织块黏膜下层面,设加和不加... 目的观察胎儿肠壁结缔组织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方法制备含胎儿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组织块,酶消化去肠上皮。将DAPI标记的第3代BMSCs种植于组织块黏膜下层面,设加和不加EGF的A、B组;另设BMSCs细胞爬片的C、D对照组。体外培养至第12天,做光镜、CLSM的形态、组化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①荧光显微镜下组织块表面有DAPI荧光标记细胞,同一切片HE染色显示这些细胞呈上皮样形态。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B组组织块表面的细胞和C组的细胞都能表达CK及CK20,D组为阴性;肠组织块有EGF表达。CLSM下组织块表面可见蓝色DAPI和红色CK或者绿色EMA双荧光标记阳性细胞。③PAS反应显示在细胞与结缔组织之间有基膜样结构出现。结论肠壁结缔组织能诱导BMSCs分化为上皮细胞,内源性EGF可能是其诱导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诱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介导生殖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璐 王亚平 +1 位作者 姜蓉 彭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在原始生殖细胞(PGCs)向生殖母细胞方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1.0d胎鼠PGCs,按胚胎干细胞(ES)培养标准进行体外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培养。采用脂质体方法将Nanog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 目的探讨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在原始生殖细胞(PGCs)向生殖母细胞方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1.0d胎鼠PGCs,按胚胎干细胞(ES)培养标准进行体外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培养。采用脂质体方法将Nanog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入EG细胞。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siRNA的沉默效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体外克隆计数,检测EG细胞增殖未分化状态;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EG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与生殖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的标志基因(Mvh、Stra8、Sycp3)的mRNA表达。结果转染siRNA后48h EG细胞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典型未分化EG细胞克隆数量显著下降,呈现分化现象,悬浮细胞增多。TUNEL法、透射电镜检测悬浮EG细胞呈现凋亡征象。伴随Nanog表达下调,Mvh、Stra8、Sycp3基因mRNA表达上调。结论到达生殖腺后,多能性PGCs发生生殖母细胞化,开始减数分裂,该过程可能与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基因 人类 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途径可能参与抗坏血酸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细胞分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小兰 晋贞超 +1 位作者 王健 郑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30-2434,共5页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从12.5 d胚胎大鼠中脑获得NSCs,培养扩增后分为对照组和分别加入1、10、50、100、200 μmol/L...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方向分化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从12.5 d胚胎大鼠中脑获得NSCs,培养扩增后分为对照组和分别加入1、10、50、100、200 μmol/L AA处理组,比较NSCs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结果;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对NSCs以及分化后神经元进行鉴定和检测,RT-PCR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多巴胺转运子(dopamine transporter,DAT)、SHH、Nurr1、Ptx3 mRNA表达;在AA诱导分化中加入ERK阻断剂 PD98059,以探讨ERK通路在分化中的作用。结果获得大量的神经球并且表达nestin强阳性;AA处理组比对照组表现出较强的多巴胺能分化,其中100 μmol/L AA诱导组表达TH和DAT阳性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增加30~50倍;AA诱导增加了Nurr1、TH、DAT、SHH mRNA的表达,ERK抑制剂PD98059能抑制AA诱导后Nurr1、TH、DAT mRNA的表达而不影响SHH mRNA表达(P〈0.05 )。结论抗坏血酸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ERK途径可能是AA诱导过程中参与多巴胺能分化的途径之一,Nurr1基因可能参与到ERK途径中或者是其下游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化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HeLa细胞抑癌蛋白FBW7调控机制研究
4
作者 孙迪 沈宜 +1 位作者 谢莹珊 隆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3,共4页
目的:观察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周期素E(cyclinE)及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UO-126阻断MAPK信号通路前后cyclin E和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 目的:观察MAPK信号通路阻断剂UO-126对人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周期素E(cyclinE)及F-盒和含蛋白7的WD重复结构域FBW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UO-126阻断MAPK信号通路前后cyclin E和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O-126作用后HeLa细胞cyclin E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FBW7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未处理HeLa细胞均明显增高。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中FBW7异常表达与MAPK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UO-126阻断MAPK信号通路可下调cyclin E表达,上调FBW7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126 MAPK 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 细胞周期素E FBW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加峰 张滔 +4 位作者 黄世莹 杜玉梅 李静 冉建华 陈地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0-1105,共6页
目的探究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人黑色素瘤A375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HT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染色质凝集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HT对A37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 目的探究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人黑色素瘤A375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HHT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染色质凝集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HT对A37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HHT对A375细胞凋亡和周期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 3、Cleaved-PARP、CyclinB1和CD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随着药物的剂量(0、0.05、0.1、0.2、0.4、0.8μmol·L^-1)和作用时间(24、48、72 h)增加,HHT对A375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Hoechst 33258染色和FCM结果显示,HHT可使A375细胞染色质呈凋亡形态改变,促进细胞凋亡,将A375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克隆形成实验显示,HTT可以抑制A375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HT可下调CyclinB1、CDK1和Bcl-2蛋白水平,上调Bax,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PAR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HHT使A375细胞阻滞于G2/M期,抑制A375细胞增殖;HHT可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诱导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HHT 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A3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改善高果糖所致HepG2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机制研究
6
作者 郑旭 李丹阳 +5 位作者 赵元阳 周良 曹文富 曹纬国 姚玲 王建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022-2026,共5页
目的研究芒果苷改善高果糖诱导的Hep G2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的可能机制。方法低糖(1 g/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的Hep G2细胞分为对照组(1 g/L葡萄糖,无果糖)、果糖组(1 g/L葡萄糖+30 mmol/L果糖)、果糖+芒果苷组(同时加入葡萄糖浓度1 g/L+30 ... 目的研究芒果苷改善高果糖诱导的Hep G2细胞内甘油三酯沉积的可能机制。方法低糖(1 g/L葡萄糖)条件下培养的Hep G2细胞分为对照组(1 g/L葡萄糖,无果糖)、果糖组(1 g/L葡萄糖+30 mmol/L果糖)、果糖+芒果苷组(同时加入葡萄糖浓度1 g/L+30 mmol/L果糖+不同剂量的芒果苷,使其药物终浓度分别为6.25、12.5、25、50μmol/L),药物干预24 h之后,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沉积情况,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肝型丙酮酸激酶(LPK)、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果糖组的Hep G2细胞脂滴显著增多,细胞内TG含量也明显升高(P<0.05)。与果糖组对比,低剂量的芒果苷对果糖导致的细胞内脂滴的沉积无影响,较高剂量的芒果苷(25μmol/L和50μmol/L)使细胞内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内TG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50μmol/L的芒果苷干预效果最好。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果糖组Hep G2细胞ChREBP、SREBP-1c、LPK、DGAT-2 mRNA明显升高,50μmol/L芒果苷能够下调Hep G2细胞ChREBP、LPK、DGAT-2 mRNA的高表达(P<0.05),但对SREBP-1c 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芒果苷能够改善高果糖诱导的Hep G2细胞内TG的沉积,可能与抑制脂质合成相关基因ChREBP、LPK、DGAT-2 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果糖 甘油三酯 CHREBP LPK DG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调控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50
7
作者 石雪萍 李静 +4 位作者 冉建华 熊伟 李海星 郭珮 陈地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Rh2)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Rh2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 Metry,FCM)检测Rh2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观察Rh2对SW480细胞凋亡形...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Rh2)诱导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Rh2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low cyto Metry,FCM)检测Rh2对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观察Rh2对SW480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Rh2诱导SW480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cleaved caspase-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P-AKT、GSK-3β、P-GSK-3β表达量变化;LY294002、Rh2单独及联合诱导SW480细胞后,蛋白PI3K、AKT、P-AKT、GSK-3β、P-GSK-3β表达量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Rh2呈时间浓度依赖抑制SW480细胞增殖。FCM结果显示细胞早期凋亡率由正常对照组的(0.70±0.09)%增至(11.06±1.04)%(P<0.05)。Hoechst33258结果显示,Rh2诱导SW480细胞48h后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Rh2诱导的SW480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p53、激活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蛋白PI3K、P-AKT、P-GSK-3β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AKT、GSK-3β表达量无明显变化;LY294002、Rh2和LY294002与Rh2联合诱导SW480细胞后,总AKT蛋白和总GSK-3β蛋白表达量基本一致,LY294002与Rh2联合用药对SW480细胞中PI3K、P-AKT和P-GSK-3β的表达抑制作用较单独用药更加明显。结论Rh2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GSK-3β通路,激活p53信号通路,激活caspase-3,破坏Bcl-2/Bax比例,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H2 人结肠癌SW480细胞 PI3K/AKT/GSK-3β p53 Bcl-2 BAX cleaved caspase-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关雪晶 吴宏 +1 位作者 何晓莉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9-783,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cell,BMSC)的保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每组24只,共计240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9组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cell,BMSC)的保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每组24只,共计240只。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余9组经X射线照射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2 mg/kg APS和8 mg/kg APS,给药至第7、14、21天计数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观察BMSC生长达80%贴壁所需时间及形成的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细胞周期、凋亡率及表面黏附分子CD54、CD10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NS组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明显减少(P<0.05);BMSC达80%贴壁所需时间明显延长,CFU-F数明显减少(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BMSC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CD54、CD106表达明显降低(P<0.05)。2 mg/kg APS、8 mg/kg APS组与NS组相比,外周血各指标、BMNC数及CFU-F数明显增加(P<0.05);BMSC达80%融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G0/G1期比例明显降低,S期比例显著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CD54、CD106表达明显增高(P<0.05)。第21天8 mg/kg APS组各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 APS可能是通过提高BMSC贴壁及增殖能力,加速BMSC由G0/G1期向S期转换,降低BMSC凋亡率,上调CD54、CD106表达来促进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辐射损伤 骨髓基质细胞 凋亡率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照射前后给药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雁 吴宏 +1 位作者 关雪晶 周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测定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NS组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明显减少,Sca-1+BMNCCD44、CD49d表达、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BMNC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各APS预处理组能在更早期促进外周血各系和BMNC数目恢复、更早促进Sca-1+BMNC表面CD44和CD49d的表达下降使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恢复快。各APS预处理组骨髓细胞增殖活性、BMNCG0/G1期细胞比例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具有修复作用,初步观察APS预处理组优于APS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粘附分子 SCA-1 CD44 CD49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促进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和转移潜能
10
作者 陈俊霞 高娟 +1 位作者 朱军 姜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357-2360,共4页
目的研究沉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用RI mRNA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 目的研究沉默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用RI mRNA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和无同源性的对照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稳定转染膀胱癌BIU-87细胞,通过筛选、鉴定后,用Am-blue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将siRNA RI BIU-87(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皮下注射到BALB/c裸鼠中,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变化,以及nm23-H1和E-cadherin在肿瘤中的表达。结果 RI基因表达下调显著增加了细胞的增殖,而且显著增强了MMP-2和MMP-9的表达。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显著促进了肿瘤的生长(促瘤增长率31.85%),具有更大的瘤质量和更高的肿瘤微血管密度以及更低的nm23-H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论抑制RI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提高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潜能,RI可能作为治疗膀胱癌的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膀胱癌细胞 肿瘤生长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李晓栩 黄缄 +3 位作者 矫力 崔宇 杨诚忠 魏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8-575,共8页
目的研究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用48孔Boyden趋化小室观察大鼠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0、10、100、1000 nmol/L组)的FPR激动剂(fMLF)作用下的趋化能... 目的研究缺氧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甲酰肽受体1(formyl peptide receptor 1,FPR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用48孔Boyden趋化小室观察大鼠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0、10、100、1000 nmol/L组)的FPR激动剂(fMLF)作用下的趋化能力。将细胞置于低氧培养箱中培养(1%O2,5%CO2,94%N2,37℃)24 h,取细胞培养上清,结合FPR特异性拮抗剂tBoc处理,检测缺氧培养上清中FPR介导的趋化活性。将细胞分为常氧组[普通培养箱(5%CO2,95%空气,37℃)]和缺氧组[置低氧培养箱中培养(1%O2,5%CO2,94%N2,37℃)2、12、24 h],用免疫印迹、PCR检测大鼠肺成纤维细胞FPR1和FPR激活物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蛋白、mRNA水平。不同浓度fMLF作用下细胞中FPR1、AnxA1的蛋白水平。使用tBoc预处理细胞并缺氧24 h后,检测FPR1、AnxA1的蛋白水平。结果fMLF可明显引起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趋化100 nmol/L组引起趋化至膜下侧的细胞数增多最为显著(P<0.05)。缺氧后的细胞培养上清趋化活性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加入tBoc后其趋化活性显著降低(P<0.05),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常氧组。缺氧12 h,肺成纤维细胞的FPR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缺氧12、24 h与缺氧0 h组相比较,AnxA1的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常氧组相比较肺成纤维细胞的FPR1、AnxA1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随着fMLF浓度的升高,FPR1和AnxA1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100、1000 nmol/L组与0 nmol/L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酰肽受体拮抗剂tBoc可以显著削弱此效应。结论原代培养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表达FPR1,缺氧促进大鼠肺成纤维细胞FPR1及其激活物表达与分泌,FPR1激活可进一步增强受体及其激活物的表达与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缺氧 趋化 甲酰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红细胞携氧特性的作用及体内吸入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文婷 崔宇 +3 位作者 李晓栩 官立彬 黄缄 沈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和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取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置于氧离曲线测绘仪的氧合池中,通入含有NO的氮气,描绘通入不同浓度NO时的氧离曲线,计算氧亲和力参数P50...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和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取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置于氧离曲线测绘仪的氧合池中,通入含有NO的氮气,描绘通入不同浓度NO时的氧离曲线,计算氧亲和力参数P50及希尔系数,探讨NO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携氧特性的影响。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氧组和缺氧组(5%O2),缺氧组再根据未吸入NO及吸入NO浓度(5、10、20 mL/m3)分为4组。小鼠被麻醉后,将其口鼻部置于自制的密闭玻璃箱。玻璃箱预先通入纯N2、NO、15%O2,将气体浓度预置为5%O2和相应浓度的NO。用血氧饱和度仪检测鼠尾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结果通入100、200 mL/m3 NO均可使氧离曲线发生明显左移,显著降低P50(P<0.05)。与常氧组比较,缺氧小鼠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吸入20 mL/m3 NO显著削弱小鼠在缺氧环境中血氧饱和度的降低程度(P<0.05)。与未吸入NO的缺氧对照组比较,吸入5、10、20 mL/m3 NO组小鼠存活时间均延长,其中10、20 mL/m3 NO组小鼠存活时间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20 mL/m3 NO时,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与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吸入NO增加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改善缺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NO对红细胞携氧特性的改善作用与缺氧耐受力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氧亲和力 缺氧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激活ATM/p53通路抑制人肝癌细胞PLC5增殖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玉梅 唐加峰 +7 位作者 黄世莹 张滔 卢睿瑾 何爽 徐航 李静 冉建华 陈地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肝癌细胞PLC5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以及EdU检测HHT对PLC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HT对PLC5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CDK2、p21以...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肝癌细胞PLC5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CCK-8以及EdU检测HHT对PLC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HT对PLC5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CDK2、p21以及p53、ATM的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HHT(0、5、10、20、40、80μg·L^(-1))分别作用PLC5细胞24、48、72 h后,HHT对PLC5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EdU结果显示,经HHT作用后,PLC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结果显示,HHT可将PLC5细胞阻滞在S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HT可上调PLC5细胞中p21、p53以及ATM的蛋白水平,并下调PLC5细胞中CyclinA、CDK2的蛋白水平。结论HHT可诱导PLC5细胞发生DNA损伤,激活DNA损伤修复信号通路,阻滞细胞周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肝细胞癌 PLC5 CDK2 p53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PGC-1α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各亚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宇辉 罗艳敏 +10 位作者 梁芯 蒋林 王瑾 唐静 李静 黎悦 肖凯 祝佩林 郭一静 唐勇 吴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讨定向沉默/过表达小鼠海马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PA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各亚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探讨定向沉默/过表达小鼠海马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PA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各亚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2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在经过适应性喂养和糖水偏好基线调整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空病毒组(n=14)、PGC-1α沉默组(n=11)和PGC-1α过表达组(n=7),分别采用海马立体定位注射技术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定向沉默/过表达小鼠海马中PGC-1α基因。运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现代体视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鼠海马各亚区中GFAP^(+)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进行精确三维定量研究。结果与空病毒组小鼠相比,PGC-1α沉默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海马CA1和DG区中的GFAP^(+)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而PGC-1α过表达组小鼠的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海马CA1和DG区中的GFAP^(+)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空病毒组与PGC-1α过表达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沉默/过表达海马PGC-1α对CA3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海马PGC-1α与抑郁样行为密切相关,并参与海马CA1和DG区内GFAP^(+)星形胶质细胞数量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1Α 海马 抑郁样行为 星形胶质细胞 体视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钠抑制缺氧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及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向仕权 谭小玲 +3 位作者 冯岚 陈婷 杨诚忠 杨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09-1614,共6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缺氧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e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常氧组(21%O2)、缺氧组(1%O2)及缺氧+丁酸钠组(n=3),缺氧+丁酸钠组分为0、0.3、1、3 mmol/L 4...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缺氧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e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常氧组(21%O2)、缺氧组(1%O2)及缺氧+丁酸钠组(n=3),缺氧+丁酸钠组分为0、0.3、1、3 mmol/L 4个剂量组(n=3)。利用三气培养箱模拟缺氧环境,将缺氧组及缺氧+丁酸钠组置于箱内培养,常氧组置于普通培养箱中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HUVECs单层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黏附连接相关蛋白p120、β-catenin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观察p120、β-cateni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缺氧组HUVECs单层通透性较常氧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vs 10%,P<0.05);在丁酸钠(1 mmol/L)作用下,缺氧所致的单层通透性增加被抑制,与缺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培养12 h,内皮细胞p120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缺氧对β-catenin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缺氧+丁酸钠(1 mmol/L)组与缺氧组比较,p120蛋白水平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免疫荧光数据显示:缺氧导致p120荧光强度降低,而复合1 mmol/L丁酸钠,p120蛋白荧光强度增高。结论在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模型中,丁酸钠可能通过升高p120蛋白表达,抑制内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破坏,从而维持缺氧血管内皮完整,抑制缺氧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血管内皮细胞 缺氧 通透性 P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激活AMPK/p53调节尿素循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滔 胡玲 +8 位作者 唐加峰 徐航 田宽 黄世莹 杜玉梅 杨周倩 李静 陈地龙 冉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1-1367,共7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磷酸化腺苷酸...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的能力;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磷酸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p-AMPK)的定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MPK、AMPK、p53、p-p53、精氨酸酶1(ARG1)、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和鸟氨酸脱羧酶(ODC)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Met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的增殖;FCM结果显示:Met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克隆形成实验显示:Met可以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经免疫荧光染色可知:Met处理组细胞胞质及胞核内p-AMPK的表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MPK、p53、p-p53蛋白的表达上调,ARG1、OTC、ODC蛋白的表达下调。结论 Met可抑制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诱导G1期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的机制与激活AMPK、p53信号,抑制尿素循环ARG1、OTC和多胺生成限速酶OD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HCT116 P53 ARG1 OTC ODC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激动剂GW3965对应激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静 祝佩林 +5 位作者 黎悦 罗艳敏 唐静 梁芯 唐勇 黄春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研究肝X受体(LXRs)激动剂GW3965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抑郁模型小鼠海马CA1、CA2/3和DG区内小胶质细胞密度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4~6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对照+GW组(GW)、... 目的:研究肝X受体(LXRs)激动剂GW3965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抑郁模型小鼠海马CA1、CA2/3和DG区内小胶质细胞密度和神经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4~6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对照+GW组(GW)、抑郁模型组(CUS)以及抑郁模型+GW组(CUS+GW)。对CUS组和CUS+GW组小鼠进行10周的CUS干预;从第7周起,对GW组和CUS+GW组小鼠进行4周的GW3965给药。第10周末进行行为学测试后运用免疫荧光方法评估小鼠海马各亚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密度,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10周的CUS干预显著减少C57小鼠的体重以及糖水偏好实验结果,并显著增加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的不动时间;4周的GW3965治疗可以逆转以上结果。CUS干预显著增加小鼠海马CA1区、CA2/3区和DG区内Iba1^(+)小胶质细胞密度,以及海马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转录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抗炎介质CD206的蛋白表达水平;而GW3965治疗可逆转上述变化。结论:LXRs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各亚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发生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X受体 海马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促进5-氟尿嘧啶作用后小鼠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碧瑶 肖含先之 +4 位作者 牛依琳 孙念慈 汪子铃 王亚平 王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9-1956,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录建模时期小鼠体质量,血细胞计数仪分析外周血常规;观察脾脏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计算脾指数;台盼蓝染色法计数小鼠股骨骨髓单个核细胞及脾细胞数;分离培养及计数脾脏单个核细胞爆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qRT-PCR检测脾脏黏附分子基因Emp,铁转运基因Hmox-1、Trf、Fpn、TrfR以及核内吞基因Tim4、MerTK表达水平。结果ASP部分逆转5-FU致伤小鼠体质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下降;ASP增大脾脏体积、提升脾指数、红髓面积、脾细胞数量,促进脾脏BFU-E形成;ASP拮抗5-FU,维持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促进Emp、Hmox-1、Trf、Fpn、TrfR、Tim4及MerTK基因表达。结论ASP通过保护脾脏幼红细胞岛中央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促进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5-氟尿嘧啶 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爆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幼红细胞岛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X受体激动剂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佩林 唐静 +5 位作者 梁芯 李静 黎悦 肖凯 唐勇 黄春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s)激动剂(GW3965)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诱导的抑郁症小鼠海马结构各亚区内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将51只4〜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组(CUS)和慢性不可预知...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s)激动剂(GW3965)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诱导的抑郁症小鼠海马结构各亚区内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将51只4〜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组(CUS)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GW3965处理组(CUS+GW3965),给予CUS组小鼠和CUS+GW3965组小鼠连续70 d的CUS干预,同时从第43 d起给予CUS+GW3965组小鼠连续28 d的腹腔注射GW3965,在第70 d进行行为学测试,随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现代体视学方法,对小鼠海马结构各亚区CC1+标记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进行三维定量研究。结果:42 d的CUS干预导致CUS组小鼠和CUS+GW3965组小鼠的体质量和糖水偏好百分比均显著性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性增加;而28 d的LXRs激动剂治疗可显著性增加CUS+GW3965组糖水偏好百分比,并显著性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体视学结果显示:CUS干预可导致小鼠海马CA 1区、CA 3区和D G区内CC1^(+)少突胶质细胞数量显著性减少,而LXRs激动剂治疗可显著增加CUS+GW3965组小鼠海马CA3区内CC1^(+)少突胶质细胞数量。结论:LXRs激动剂能够改善CUS模型小鼠的抑郁样症状,逆转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CA 3区内少突胶质细胞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 肝X受体 海马 少突胶质细胞 体视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通过增加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分泌促进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小印 周鑫 +2 位作者 殷晴 唐勇 刘永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目的:研究钙防卫蛋白S100A9刺激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后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变化及其对神经元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Amplite荧光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谷氨酸浓度;Real time RT-PCR... 目的:研究钙防卫蛋白S100A9刺激体外星形胶质细胞后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变化及其对神经元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Amplite荧光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谷氨酸浓度;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GLT-1) mRNA和蛋白表达;Fluo-4荧光探针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胞内Ca^(2+)浓度;转录组测序并结合KEGG分析筛选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浓度变化的调控机制;S100A9刺激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上清(CS)干预神经元后,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CCK-8试剂盒检测神经元存活。结果:S100A9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增加,GLT-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在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培养上清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对照组。结论:S100A9可能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抑制GLT-1依赖的谷氨酸摄取和促进星形胶质细胞Ca^(2+)依赖的谷氨酸释放,上调细胞外谷氨酸水平,这可能进一步导致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谷氨酸 S100A9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