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泄气量功能的新型无创正压通气面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CO_(2)潴留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桃 罗娜 +1 位作者 罗松 徐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3-347,355,共6页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CO_(2)潴留患者的重要呼吸支持技术。但现有NPPV面罩内存在明显无效腔效应,容易导致CO_(2)重复呼吸而影响患者CO_(2)潴留的纠正。目的研发一种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 背景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CO_(2)潴留患者的重要呼吸支持技术。但现有NPPV面罩内存在明显无效腔效应,容易导致CO_(2)重复呼吸而影响患者CO_(2)潴留的纠正。目的研发一种具有双通道通气和恒定泄气量功能的NPPV面罩(即TCCL面罩),并探讨其在NPPV治疗AECOPD合并CO_(2)潴留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2020-2021年收治的3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NPPV面罩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和对照组(n=15)。试验组采用TCCL面罩;对照组采用传统NPPV面罩和侧孔型呼气阀的组合。监测两组NPPV治疗0 h、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结果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可见,时间和组间对PaO_(2)、PaCO_(2)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PaO_(2)、PaCO_(2)主效应显著(P<0.001),组间对PaO_(2)主效应不显著(F_(组间)=0.153,P_(组间)=0.699),组间对PaCO_(2)主效应显著(F_(组间)=5.129,P_(组间)=0.031)。两组治疗0 h的PaO_(2)水平均低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的PaO_(2)水平均低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O_(2)水平均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的PaO_(2)水平低于治疗48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的PaO_(2)水平低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Pa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 h、8 h、24 h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0 h时PaCO_(2)水平高于治疗4 h、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4 h时PaCO_(2)水平高于治疗8 h、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两组治疗8 h的PaCO_(2)水平高于治疗24 h、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对照组治疗24 h时PaCO_(2)水平高于治疗48 h及停止NPPV 24 h(P<0.05),试验组治疗24 h、48 h时PaCO_(2)水平高于治疗停止NPPV 24 h(P<0.05)。结论TCCL面罩有助于快速纠正AECOPD患者的CO_(2)潴留,并能有效改善其血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呼吸衰竭 面罩 血气分析 正压呼吸 专利 治疗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及病理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蕴宇 贾新建 +3 位作者 吕亚兰 谭超 胡浩 浦科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625,共9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6家医院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东南医院... 目的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6家医院收治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发病趋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庆东南医院和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6家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次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库。回顾性分析近1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确诊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子分型和手术方式等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共入组1921例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近10年乳腺癌患者确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中位年龄为54岁,45~54岁为高发年龄段(784例,40.81%);绝经后患者有1276例(66.42%);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1387例,72.20%);确诊时临床分期以0~Ⅱ期为主(1448例,75.38%);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者1304例(67.88%),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者699例(36.39%);分子分型为Luminal B型949例(49.40%),Luminal A型334例(17.39%),三阴性315例(16.40%),HER-2过表达型292例(15.20%);手术方式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主(1388例,72.25%);自2012年后保乳手术率逐渐增加,而前哨淋巴结活检率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P均<0.05)。近10年来,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P<0.01),HER-2阳性率逐渐提高(P<0.01),而临床分期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2010-2019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住院患者例数呈递增趋势,高发年龄段为45~54岁,确诊年龄呈下降趋势,临床分期以早期为主且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HER-2阳性、三阴性乳腺癌和Ki-67指数>14%是乳腺癌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重庆 流行病学 临床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风险筛查工具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任芯雨 古满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对急诊科老年患者风险筛查工具从单一结局筛查工具和综合结局筛查工具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从可接受性、可行性、培训方面分析影响风险评估工具应用的现实因素,以期为研究者选用不同的工具提供借鉴,为我国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和救治拓展... 对急诊科老年患者风险筛查工具从单一结局筛查工具和综合结局筛查工具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并从可接受性、可行性、培训方面分析影响风险评估工具应用的现实因素,以期为研究者选用不同的工具提供借鉴,为我国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和救治拓展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老年人 评估工具 风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龚军 杜超 +2 位作者 钟小钢 向天雨 王惠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5-741,共7页
目的筛选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风险分类模型,为疾病诊断提供计算机辅助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疗大数据平台中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确诊的279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及2135例单纯原发性... 目的筛选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个体风险分类模型,为疾病诊断提供计算机辅助方法。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疗大数据平台中2014年1月1日-2019年5月31日确诊的2791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及2135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70项临床信息资料,筛选出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R3.6.1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及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极限梯度上升(XGBoost)3种机器学习模型,比较各种模型的相关参数,选择最优的分类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44项,将其纳入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及机器学习模型。Logistic回归分类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随机森林模型、XGBoost模型的测试集中分类精度分别为0.852、0.968、0.966、0.9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970、0.967、0.977。将性能最优的XGBoost模型应用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内科临床实践,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912,诊断精度为0.926,AUC为0.956。结论建立的XGBoost模型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功能,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鉴别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分类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仕鑫 浦科学 +1 位作者 桑祎莹 罗亚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以临床检查指标建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性能。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DPN患者2240例和非DPN患者2632例,采用SPSS 21.0对两组患者的41项... 目的以临床检查指标建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性能。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DPN患者2240例和非DPN患者2632例,采用SPSS 21.0对两组患者的41项临床检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37项,采用R软件构建决策树、贝叶斯模型,采用MATLAB 2014a软件构建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各项评估参数比较这4个模型的优劣。结果决策树模型的测试样本准确率为93.4%,贝叶斯模型为70.0%,BP神经网络模型为98.9%,GA-BP神经网络模型为99.5%;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72、0.99、0.99;约登指数分别为0.87、0.59、0.98、0.98。结论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DPN有很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作用,但仍须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决策树 贝叶斯模型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测量的学龄前儿童胼胝体体积变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 王龙伦 +2 位作者 蔡金华 张柯 钦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770-1777,共8页
目的利用正常志愿者儿童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探索正常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体积变化的特征。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市公开招募2~6岁正常志愿者儿童,依据标准纳... 目的利用正常志愿者儿童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探索正常学龄前儿童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体积变化的特征。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重庆市公开招募2~6岁正常志愿者儿童,依据标准纳入89名儿童,其中男49例,女40例。于我科完成脑部MRI的3DT1序列薄层扫描和Gesell发育测试,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的胼胝体体积参考范围进行统计描述;用FreeSurfer软件自动提取CC并等分为5个亚区,利用SPSS 22.0软件按性别及年龄对CC及其各个亚区体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CC各亚区的体积与年龄相关性结果显示:胼胝体后部(posterior corpus callosum,PCC)(r=0.250)、胼胝体中后部(middle posterior corpus callosum,PMCC)(r=0.450)、胼胝体中部(middle corpus callosum,MCC)(r=0.344)、胼胝体前中部(anterior middle corpus callosum,AMCC)(r=0.257)及胼胝体总体积(total corpus callosum,TCC)(r=0.373)与年龄呈正相关性(P<0.05),而胼胝体前部(anterior corpus callosum,ACC)体积与年龄则未显示相关性(r=0.155,P=0.148)。依据年龄、性别对比儿童CC各亚区体积差异结果显示:MCC的体积在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C、PMCC、AMCC、ACC及TCC的体积在部分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C在2岁已经相对比较稳定,而胼胝体的其他4个亚区在2~6岁仍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学龄前儿童 胼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迪 侯春秀 +3 位作者 王俊 黄欢欢 赵庆华 肖明朝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4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中文版自主参与测评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化态度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养...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243名养老机构老年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表、中文版自主参与测评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化态度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得分为(31.70±15.52)分;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自理能力、老化态度、经济状况、客观社会支持是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养老机构应重视其社会参与状况,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机构老人的社会参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参与 养老机构 老化态度 社会支持 自理能力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璟 许文馨 +3 位作者 朱俊东 赵勇 肖明朝 赵庆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00,共4页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老年人营养素养问卷、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对重庆市8所养老机构的20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分(22.07...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老年人营养素养问卷、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对重庆市8所养老机构的20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分(22.07±3.81)分;其中营养不良24名,存在营养不良风险95名,营养良好82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素养、慢病数、文化程度、机构类型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机构管理者应加以重视,针对机构与个体情况制定有效干预方案,改善老人营养不良状况,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机构 营养不良 营养素养 营养认知 营养技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婷 朱琴 +1 位作者 徐琳 杜志银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8-265,共8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7家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14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及2826例无脑梗死的原发性...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风险预测模型,并探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庆市7家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确诊的14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及2826例无脑梗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42项临床指标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输入指标,将4304名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n=3012)和测试集(n=1292),训练集的数据用于构建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模型,测试集中的数据用于内部验证。计算各输入指标在4个模型中的相对重要性评分,使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F1值、ROC曲线的AUC值及Delong检验等评价4个模型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基于此构建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AUC值均较高。Delong检验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均优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其中XGBoost模型的阴性预测值、准确度、F1值、AUC值均最高,分别为0.780(95%CI 0.778~0.782)、0.766(95%CI 0.764~0.768)、0.603(95%CI 0.599~0.607)、0.808(95%CI 0.804~0.811)。相对重要性评分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模型均提示血细胞比容、白蛋白、就诊年龄、白细胞计数、胆碱酯酶和载脂蛋白A1是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脑梗死风险的logistic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模型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XGBoost模型的综合诊断效能最佳。血细胞比容、白蛋白、就诊年龄、白细胞计数、胆碱酯酶和载脂蛋白A1可用于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脑梗死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脑梗死 机器学习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辅助诊断模型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浩东 刘小株 +3 位作者 龚军 刘杰 张祖跃 向天雨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3,256,共9页
目的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群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分类模型,为临床辅助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通过重庆医科大学大数据平台收集出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94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 目的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群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分类模型,为临床辅助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通过重庆医科大学大数据平台收集出院时间为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94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715例(T2DM-CAD组)和2型糖尿病非冠心病229例(T2DM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匹配后T2DM-CAD组389例,T2DM组221例。使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筛选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采用贝叶斯优化(Bayesian Optimization,B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极限梯度上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并比较4种分类模型的分类性能。结果共收集缺失值<30%的指标35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20项。逐步向前Logistic回归筛选出11项危险因素,包括心率、吸烟、糖尿病肾病、血肌酐、甘油三酯、脂蛋白a、白蛋白、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糖。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分类模型中优化后的RF模型性能在5折交叉验证(F1值=0.711,AUC=0.811)以及验证集(F1值=0.752,AUC=0.810)中表现最优。结论建立了参数优化RF模型,可用于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2型糖尿病(T2DM) 冠心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搜索+XGBoost”算法建立儿童脓毒性休克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军 钟小钢 +4 位作者 谈军涛 刘蕴宇 饶青茂 向天雨 王惠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0-1276,共7页
目的筛选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建立儿童脓毒性休克预测模型,以期为疾病发生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7家附属医疗机构2015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收治的因脓毒血症就诊的年龄<14岁患儿155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 目的筛选儿童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建立儿童脓毒性休克预测模型,以期为疾病发生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7家附属医疗机构2015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收治的因脓毒血症就诊的年龄<14岁患儿1558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脓毒性休克分为脓毒性休克组287例(研究组)与单纯性脓毒血症组1271例(对照组)。使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以网格搜索算法搜寻XGBoost算法最优参数,XGBoost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收集80项指标,排除缺失率>30%的14项指标,最终共纳入66项指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41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10项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便白细胞多见、尿蛋白阳性、低钙离子、高乳酸脱氢酶、高尿酸、低白蛋白、高肌红蛋白、高肌酸激酶同工酶MB及高降钙素原。网格搜索得出,当max_depth=6,eta=0.1时,XGBoost模型性能最佳,测试集中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7,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68,模型性能较之前研究有所提高。结论“网格搜索+XGBoost”算法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儿童脓毒性休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能够用于重庆地区儿童脓毒性休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GBoost算法 LOGISTIC回归分析 儿童脓毒性休克 脓毒血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子痫前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江元 祝锐 +2 位作者 颜永杰 周洋 罗亚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2-808,共7页
目的筛选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子痫前期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平台中2016年1月-2018年12月1609例住院孕妇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为子痫前期组(... 目的筛选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子痫前期预测模型。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平台中2016年1月-2018年12月1609例住院孕妇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为子痫前期组(n=291)与非子痫前期组(n=1318)。随机抽取70%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n=1126)构建预测模型,其余30%作为测试集(n=483)进行验证,并对测试集和训练集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利用5折交叉验证算法寻找LightGBM算法的最优参数,并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共收集了58项指标,排除缺失率≥30%的13项指标,最终共纳入45项指标。子痫前期组与非子痫前期组的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凝血酶时间、谷草转氨酶、尿比重等35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比重、尿酸、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球蛋白、血小板分布宽度、钾离子、就诊年龄、高血压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和孕周≥34周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5折交叉验证,当num_leaves=5、max_depth=3、min_data_in_leaf=91、feature_fraction=0.8、bagging_fraction=0.6,bagging_freq=5时,LightGBM模型的效果达到最优,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敏感度为84.9%,特异度为92.7%。结论基于LightGBM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子痫前期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能够有效预测重庆地区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为临床医师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各向异性3D-MRI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ESRGAN网络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建 贾媛媛 +3 位作者 贺向前 韩宝如 祝华正 杜井龙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高分辨率磁共振图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精度,但高分辨率MRI图像的获取十分困难。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SR,super resolution)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图像分辨率。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GANs,generative adv... 高分辨率磁共振图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精度,但高分辨率MRI图像的获取十分困难。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SR,super resolution)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图像分辨率。近年来,生成对抗网络(GANs,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为3D-MRI图像SR重建提供了新思路。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的SR算法,GANs网络以人类视觉机制为目标,且引入判别函数,使重建3D-MRI图像更接近真实图像。研究采用增强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网络(ESRGAN,enhanced super-res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对3D-MRI图像进行SR重建;并利用3D-MRI图像的跨层面自相似性,将重建任务降维到2D,在保证重建效果的基础上,减少了网络训练时间和内存需求。通过与其他传统算法和基于DCNN算法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进一步提高3D-MRI图像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生成对抗网络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氯喹治疗妊娠合并结缔组织疾病的227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曾慧 何帆 +4 位作者 董晓静 唐琳 赵文龙 杨竹 胡丽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研究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能否改善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渡云数据库中(纳入6家医院)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 目的:研究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治疗能否改善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重庆医科大学医渡云数据库中(纳入6家医院)近10年(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妊娠合并CTD的病例。最终纳入227例CTD患者,根据这些患者在妊娠前6个月或妊娠期间是否开始HCQ治疗分为2组:HCQ治疗组(108例)和HCQ对照组(119例)。结果:HCQ治疗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5.0%vs.17.6%,P=0.003)、早产(19.3%vs. 25.0%,P=0.303)和低出生体质量儿(20.0%vs. 45.0%,P<0.001)的风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CQ是妊娠期高血压(OR=0.31,95%CI=0.10~0.93,P=0.037)、早产(OR=0.28,95%CI=0.10~0.79,P=0.016)和低出生体质量儿(OR=0.31,95%CI=0.13~0.72,P=0.006)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HCQ能有效改善CTD患者的妊娠结局,尤其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结缔组织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