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宫颈癌细胞和永生化细胞的细胞中心体γ-tubulin和Aurora-A激酶表达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巫静娴 赵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对比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E6E7基因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和人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中γ-tubulin和中心体相关激酶Aurora-A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显示γ-tubuli... 目的对比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E6E7基因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CasKi细胞株)和人宫颈鳞状上皮永生化细胞(H8细胞株)中γ-tubulin和中心体相关激酶Aurora-A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显示γ-tubulin的荧光强度来分析CasKi和H8细胞中心体的差异,RT-PCR检测中心体相关激酶Aurora-A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对γ-tubulin、Aurora-A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宫颈癌细胞CasKi中γ-tubulin的免疫荧光信号(57.78±3.13)明显强于H8细胞(37.37±2.37)(P<0.05);Aurora-AmRNA在CasKi细胞(0.745±0.013)中的表达显著高于H8细胞(0.617±0.223)(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Aurora-A和γ-tubulin在CasKi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969±0.011),(0.909±0.019)明显高于H8细胞[分别为(0.568±0.016),(0.571±0.022),P<0.05]。结论中心体的异常扩增和过表达可能是宫颈癌前病变转变成癌的早期生物学标志,中心体异常可能成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为癌的辅助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永生化 中心体 Γ-TUBULIN AUROR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2下调表达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β-catenin与转录中介因子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雄武 张徽 柳满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下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Sox2基因表达,观察对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信号因子β-catenin和TIF1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重组质粒转染组(转染Sox2-shRNA干扰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p Mafic7.1-shRNA-NC质粒... 目的下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Sox2基因表达,观察对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以及信号因子β-catenin和TIF1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重组质粒转染组(转染Sox2-shRNA干扰载体)、阴性对照组(转染p Mafic7.1-shRNA-NC质粒)、空白对照组(未经处理的MDA-MB-231细胞,n=6),并将shRNA-Sox2-1瞬时转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Sox2蛋白表达水平,FCM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MTS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另外,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靶向抑制Sox2对信号因子β-catenin和TIF1γ蛋白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 Mafic7.1-shRNA-Sox2。与空白对照组(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 Mafic7.1-shRNA-NC)相比,p Mafic7.1-shRNA-Sox2转染至MDA-MB-231细胞后,Sox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细胞的侵袭能力、活力和增殖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0.79±0.07)和阴性对照组(0.74±0.10)相比,重组质粒转染组β-catenin(0.15±0.0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同样,与空白对照组(0.74±0.05)和阴性对照组(0.64±0.07)相比,重组质粒转染组TIF1γ蛋白(0.11±0.0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靶向沉默Sox2基因能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TIF1γ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NA干扰 凋亡 侵袭 SOX2 Β-CATENIN TIF1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PARG基因沉默对蛋白激酶P38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3
作者 潘娟 王娅兰 李巧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21-1025,F0002,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基因沉默对细胞信号通路MAPK中蛋白激酶P38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PARG-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lovo细胞株并... 目的:初步探讨人大肠癌lovo细胞株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oly-(ADP-ribose)glycohydrolase,PARG]基因沉默对细胞信号通路MAPK中蛋白激酶P38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PARG-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lovo细胞株并筛选出稳定沉默PARG基因的lovo细胞株,以未作处理lovo细胞为未转染组作为阳性对照,以转染未沉默PARG基因载体lovo细胞为空载体转染组作为阴性对照,以转染沉默PARG基因载体lovo细胞为目的基因转染组作为实验对照。RT-PCR检测细胞PARG 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G、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s,PARP]、P38和磷酸化P38(p-P38)表达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目的基因转染组PARG表达显著降低,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ting提示,目的基因转染组PARP、P38和p-P38表达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P<0.05)。结论:人大肠癌lovo细胞PARG基因沉默可抑制P38的表达及其磷酸化,这可能与PARG下调PAR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P38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杨春蓉 张徽 黄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alignant renal angiomyolipoma,MRAM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病理科室收集的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合临床诊治资料并... 目的:探讨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Malignant renal angiomyolipoma,MRAML)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病理科室收集的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标本,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合临床诊治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上皮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以不同比例出现,可见厚壁血管,核分裂象明显,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灶性坏死区域。免疫组化:上皮样及平滑肌样细胞都特征性表达黑色素特异性标识(4MB-45)、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平滑肌标识(Actin)等。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家族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恶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化:上皮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