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EN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晓玲 杨戎 +2 位作者 贾咏存 刘孝云 魏莎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64-2066,共3页
目的探讨PTEN基因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分别检测未孕及孕1、3、4、5、7d(分别记为d0、d1、d3、d4、d5、d7)小鼠子宫内膜PTEN基因mRNA的表达和子宫... 目的探讨PTEN基因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FQ-PCR)分别检测未孕及孕1、3、4、5、7d(分别记为d0、d1、d3、d4、d5、d7)小鼠子宫内膜PTEN基因mRNA的表达和子宫角注射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胚泡着床数。结果FQ-PCR测得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PTEN的表达高于未妊娠的子宫内膜组织,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妊娠第5天达到最高。子宫角注射PTEN反义寡核苷酸后胚泡着床数明显减少。结论PTEN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持续表达,可能参与了胚泡着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子宫内膜 植入 FQ-PCR 子宫角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增塑剂DEHP亚急性暴露影响蜕膜反应并增加流产风险
2
作者 刘秋菊 谭丽萍 +4 位作者 袁柳 陈雪梅 李方方 何俊琳 高茹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41,共11页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亚急性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和流产风险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300、1000、3000 mg·kg^(-1)·d^(-1)三个浓度梯度的DEHP对CD1小鼠进行经口亚急性暴露28 d。...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亚急性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和流产风险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300、1000、3000 mg·kg^(-1)·d^(-1)三个浓度梯度的DEHP对CD1小鼠进行经口亚急性暴露28 d。建立DEHP亚急性暴露小鼠早期自然妊娠模型和人工诱导假孕小鼠蜕膜反应模型,分别取自然妊娠第7天子宫组织和人工诱导蜕膜反应小鼠妊娠第8天诱导侧子宫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TUNEL检测、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EHP亚急性暴露对小鼠蜕膜反应的影响。构建300 mg·kg^(-1)·d^(-1) DEHP亚急性暴露小鼠自然流产模型,观察妊娠第10天的妊娠结局,探究蜕膜反应受损对小鼠妊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EHP大剂量组受孕率显著性降低(P<0.05);HE染色显示DEHP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蜕膜基质细胞排列杂乱、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胞浆染色不均、多核细胞数显著降低;Masson染色显示DEHP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蜕膜组织的胶原纤维分布更多、数量增多、排列杂乱;TUNEL检测显示暴露组蜕膜组织细胞凋亡增加;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暴露组子宫内膜蜕膜反应标志分子B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米非司酮流产刺激下DEHP小剂量组小鼠流产率、胚胎吸收率显著升高,胚胎数、子宫湿重、子宫面积、胎盘湿重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DEHP亚急性暴露导致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受损加重小鼠妊娠流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蜕膜反应 米非司酮 流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免流产蜕膜组织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表达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小妍 刘学庆 +3 位作者 丁裕斌 陈雪梅 王应雄 何俊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5-740,共6页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原位杂交、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36例难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10)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并以36例同期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研究遗传印记...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原位杂交、免疫印记(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36例难免流产患者蜕膜组织PEG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10)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分布,并以36例同期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研究遗传印记基因在难免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PEG10在两组蜕膜组织中均有表达,正常妊娠组平均表达水平为0.5994±0.049,难免流产组为0.1783±0.03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也显示PEG10的表达规律与RT-PCR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印记基因PEG10维持一定水平的表达对早期胚胎发育和正常妊娠的维持有重要意义,而其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难免流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印记 PEG10 蜕膜 难免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193b抑制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株HEC-1B侵袭能力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荣 陈雪梅 +5 位作者 何俊琳 丁裕斌 杨德辉 许皓 郑安舜 刘学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Hsa-miR-193b对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HEC-1B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sa-miR-193b模拟物(mimics)、Hsa-miR-193b抑制剂(inhibitor)转染HEC-1B细胞,Real-time PCR证实转染是否成功;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转染Hsa-miR-193b m... 目的探讨Hsa-miR-193b对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HEC-1B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Hsa-miR-193b模拟物(mimics)、Hsa-miR-193b抑制剂(inhibitor)转染HEC-1B细胞,Real-time PCR证实转染是否成功;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转染Hsa-miR-193b mimics后HEC-1B细胞的侵袭能力;通过miRGen、Targetscan、Pictar数据库筛查Hsa-miR-193b指向与侵袭相关的靶基因;Real-time PCR检测转染Hsa-miR-193b mimics转染组和对照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GRB7蛋白表达的水平。结果①Hsa-miR-193b mimics、Hsa-miR-193b inhibitor转染HEC-1B细胞成功,两转染组Hsa-miR-193b表达水平与未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染Hsa-miR-193b mimics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③转染后,靶基因GRB7蛋白Hsa-miR-193b mimics组表达下降(P<0.05)、Hsa-miR-193b inhibitor组表达增加(P<0.05),且各组GRB7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在HEC-1B中转染Hsa-miR-193b mimics能下调GRB7蛋白表达,并抑制HEC-1B细胞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Hsa—miR-193b GRB7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a-10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贾咏存 周生建 +3 位作者 魏莎莉 杨戎 陈晓玲 李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260-1264,共5页
目的:探讨HOXa-10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F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孕及早孕第1、2、3、4、5、7天小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FQ-PCR测得随着小鼠妊娠天数的增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表达量... 目的:探讨HOXa-10基因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FQ-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未孕及早孕第1、2、3、4、5、7天小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FQ-PCR测得随着小鼠妊娠天数的增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表达量也逐渐增高,在孕4天达到峰值免疫组化分析显示HOXa-10蛋白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与FQ-PCR结果一致。结论:在小鼠胚胎着床过程中,HOXa-10在子宫内膜中高表达,可能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A-10 胚胎着床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微粒体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对CYP2C9酶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远冬 刘学庆 +4 位作者 郭延垒 张有金 石亮 王二豪 于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654-2658,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中CYP2C9酶活性测定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对大鼠CYP2C9酶的作用。方法以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探针,在实验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在37℃水浴温孵15 min后冰... 目的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中CYP2C9酶活性测定方法,并以此方法评价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对大鼠CYP2C9酶的作用。方法以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探针,在实验组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加入20种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在37℃水浴温孵15 min后冰乙腈终止反应,HPLC测定各孵育体系中探针药物的代谢产物4'-羟基双氯芬酸的转化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来评价各有效成分对CYP2C9酶活性的作用。结果 4'-羟基双氯芬酸、双氯芬酸及其内标香豆素三者分离良好且无其他内源性物质干扰;动力学考察表明双氯芬酸在0.25 mg/mL的大鼠肝微粒体体系中孵育15 min,测得酶动力学参数V max为0.145 6 nmol/(min·mg),K m为8.270μmol/L;抑制实验考察发现:黄芩素、蛇床子素、大黄素、獐牙菜苦苷、淫羊藿苷、白藜芦醇实验组中4'-羟基双氯芬酸转化率分别为(402.60±10.58)、(210.90±10.26)、(414.46±10.32)、(509.83±26.45)、(355.44±15.87)、(387.34±22.16)pmol/(min·mg),显著低于对照组[(735.80±17.27)pmol/(min·mg),P<0.05],其他中药成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转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了中药有效成分对CYP2C9酶作用的体外大鼠肝微粒体研究方法,并初步评价了黄芩素、蛇床子素、大黄素、獐牙菜苦苷、淫羊藿苷、白藜芦醇对CYP2C9具有抑制作用,在临床联合用药中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肝微粒体 CYP2C9 中药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NAs的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彬 何俊琳 +5 位作者 刘学庆 黎刚 丁裕斌 陈雪梅 王应雄 余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63-1666,共4页
目的寻找自然流产模型小鼠(CBA/J×DBA/2)子宫蜕膜组织与正常妊娠小鼠(CBA/J×BALB/c)子宫蜕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和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利用miRCURY LNATMmicroRNAArrays 10.0检测两组孕小鼠子... 目的寻找自然流产模型小鼠(CBA/J×DBA/2)子宫蜕膜组织与正常妊娠小鼠(CBA/J×BALB/c)子宫蜕膜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s。方法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和正常妊娠小鼠模型,利用miRCURY LNATMmicroRNAArrays 10.0检测两组孕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NAs的表达,筛选两组小鼠子宫蜕膜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其进行功能检索和靶基因预测。结果 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率为30.9%,CBA/J×BALB/c小鼠胚胎吸收率为7.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s芯片数据表明流产蜕膜组织和正常蜕膜组织之间有13个miRNAs存在明显表达差异(ratios≥2.0或≤0.5),其中表达上调8个,表达下调5个。预测软件显示miR-21和miR-26a的靶基因分别是和妊娠相关的RECK和LIF两个因子。结论小鼠子宫蜕膜组织miR-21和miR-26a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在小鼠胚胎自然流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MIRNAS 子宫蜕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200a对HEC-1B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德辉 陈雪梅 +4 位作者 何俊琳 王应雄 丁裕斌 李荣 刘学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讨hsa-miR-200a对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法检测hsa-miR-200a在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B中的表达水平;人工合成hsa-miR-200a模拟物、抑制剂,分别转染HEC-1B细胞... 目的探讨hsa-miR-200a对人子宫内膜腺癌HEC-1B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法检测hsa-miR-200a在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B中的表达水平;人工合成hsa-miR-200a模拟物、抑制剂,分别转染HEC-1B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调及抑制hsa-miR-200a的表达对HEC-1B细胞增殖活性与凋亡的影响;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hsa-miR-200a指向的与增殖和凋亡相关的靶基因;Western blot、FQ-PCR检测转染前后靶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腺癌细胞HEC-1B表达hsa-miR-200a;FQ-PCR检测hsa-miR-200a模拟物、抑制剂转染HEC-1B细胞成功;MTT法检测结果表明hsa-miR-200a抑制剂转染组中细胞增殖抑制明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hsa-miR-200a抑制剂转染组中细胞凋亡增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hsa-miR-200a调控的靶基因是SON、Pdcd4、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靶蛋白PTEN在转染模拟物组表达下调,抑制剂组中表达上调,且转染前后靶基因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而蛋白SON、Pdcd4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结论 HEC-1B细胞中hsa-miR-200a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表明hsa-miR-200a可能通过调节PTEN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影响HEC-1B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hsa-miR-200a PTEN 增殖与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p-4EBn,p-p70S6k信号通路对绒癌细胞株JEG-3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荣 陈雪梅 +5 位作者 黄玲 何俊琳 王应雄 丁裕斌 鲁之中 刘学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运用雷帕霉素对mTOR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探讨mTOR信号通路对人绒癌细胞株JEG-3的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RTPCR检测雷帕霉素对其靶点mTOR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用western-blot检测雷帕霉素处理后mTOR及调控的下游蛋白p-4EBP1和p-P70... 目的:运用雷帕霉素对mTOR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探讨mTOR信号通路对人绒癌细胞株JEG-3的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RTPCR检测雷帕霉素对其靶点mTOR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用western-blot检测雷帕霉素处理后mTOR及调控的下游蛋白p-4EBP1和p-P70S6K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绒癌细胞JEG-3中mTOR/p-4EBP1,p-P70S6k信号通路对绒癌细胞的增殖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绒癌细胞 mTOR/p-4EBP1 P-P70S6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200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0
作者 陈倩 陈雪梅 +4 位作者 何俊琳 王应雄 丁裕斌 杨德辉 刘学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77,共2页
目的:通过构建及鉴定miR-200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iR-200a,为进一步研究miR-200a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RT-PCR扩增pre-miR-200a基因序列,连接于表达载体pcDNA3.1(+)中,对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结果:pcDNA3.1(+)-mi... 目的:通过构建及鉴定miR-200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iR-200a,为进一步研究miR-200a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RT-PCR扩增pre-miR-200a基因序列,连接于表达载体pcDNA3.1(+)中,对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结果:pcDNA3.1(+)-miR-200a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结论:pcDNA3.1(+)-miR-200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miR-200a的生物学功能和验证miR-200a的靶基因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hsa-miR-200a 真核表达载体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增塑剂DEHP暴露降低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表达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柳 谭丽萍 +4 位作者 孙智芳 陈雪梅 李方方 何俊琳 高茹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索孕早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的影响及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的作用。方法:构建DEHP(1000 mg·kg^(-1)·d^(-1))暴露的早孕小鼠模型,取妊娠第6天子宫,通过苏木精-伊... 目的:探索孕早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的影响及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的作用。方法:构建DEHP(1000 mg·kg^(-1)·d^(-1))暴露的早孕小鼠模型,取妊娠第6天子宫,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其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区病理变化及相关分子表达。构建DEHP暴露(0.1、0.5、2.5、12.5、62.5μmol/L)的原代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诱导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实时逆转录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蜕膜反应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逆转录PCR分别检测RP24-315D19.10在蜕膜组织和蜕膜细胞中的表达。利用在线工具lnc Locator和RNA荧光原位杂交检测RP24-315D19.10的细胞定位,并运用在线工具Anno Lnc2预测与RP24-315D19.10相结合的微RNA(mi RNA)。结果:DEHP暴露组的胚胎着床点数、子宫湿重、子宫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蜕膜反应标志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同源异型框A10的表达也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随着DEHP浓度增加,蜕膜细胞中dtprp的表达逐渐降低。2.5μmol/L DEHP暴露组中基质细胞向蜕膜细胞的形态转化受到明显抑制,蜕膜反应标志蛋白同源异型框A10、骨形成蛋白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DEHP暴露的蜕膜组织和蜕膜细胞中RP24-315D19.10的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RP24-315D19.10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45个mi RNA有潜在结合位点,其中mi R-138-5p、mi R-155-5p、mi R-183-5p及mi R-223-3p与子宫内膜蜕膜反应有关。结论:孕早期DEHP暴露导致小鼠蜕膜反应损伤可能与RP24-315D19.10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蜕膜反应 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 微RN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绒癌JEG-3细胞株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玲 陈雪梅 +5 位作者 何俊琳 王应雄 丁裕斌 鲁之中 李荣 刘学庆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3-94,共2页
用雷帕霉素对人绒癌层细胞株JEG-3进行处理,探讨其对JEG-3的作用。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技术检测雷帕霉素处理前后JEG-3细胞在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对绒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起着抑制作用,... 用雷帕霉素对人绒癌层细胞株JEG-3进行处理,探讨其对JEG-3的作用。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技术检测雷帕霉素处理前后JEG-3细胞在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对绒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起着抑制作用,并对凋亡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绒癌JEG-3 增殖 凋亡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胚胎发育不同阶段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曦 刘学庆 +3 位作者 王应雄 陈雪梅 丁裕斌 何俊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5-840,共6页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胎龄12,13,14,16,18 d的胎鼠及成鼠肝脏总蛋白,考染显色,PDQuest 2 DE软件分析获得6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表达谱。从总体看,14,16,18 d胎鼠与成鼠肝脏的蛋白质表达谱较为一致,而12 d和13 d的肝脏...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胎龄12,13,14,16,18 d的胎鼠及成鼠肝脏总蛋白,考染显色,PDQuest 2 DE软件分析获得6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表达谱。从总体看,14,16,18 d胎鼠与成鼠肝脏的蛋白质表达谱较为一致,而12 d和13 d的肝脏蛋白质表达谱则与它们有较明显的差异,其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降低,许多蛋白甚至缺失。以18 d的胎肝图谱为参考,14,16 d与其匹配率分别为57%,61%,成鼠与其匹配率为69%。与18 d胎肝图谱相比,14 d表达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27个,16 d表达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13个,成鼠表达上调3倍以上的点有15个。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14个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经数据库查询,其中6个蛋白点获得了有意义的结果,分别为细胞周期依赖激酶调节亚基1、凡科尼蛋白、酪氨酸蛋白激酶BLK、通用转录因子3 C多肽4、TBC 1家族因子13、巨噬细胞受体MARCO。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合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均迅速增加,并且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免疫功能的发育和完善以及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和运输在其胎肝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 肝脏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