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医科大学MPH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邱景富 李迎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3-454,479,共3页
目的:总结MPH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及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自制的MPH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量表,对该校MPH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7%学员认为该校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结合实际的工作... 目的:总结MPH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为后续研究及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运用自制的MPH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量表,对该校MPH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67%学员认为该校的课程教学内容能够结合实际的工作与应用,94%的学员认为在校外专业实践期间取得了较大收获。高低年级两组调查对象在工作竞争认识、实践困难认定和理论应用能力三方面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校现行的MPH培养体系得到了学员的良好反馈。同时,提示MPH教育应将培养重心放在培养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课程设置突出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提高学员专业实践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H 实践能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肖云芳 杨小丽 杨咪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问卷形式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且流失严重。对此,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对精神卫生人才的集聚力;完善培养与教育体系,加大对精神卫生人才... 采用问卷形式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且流失严重。对此,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对精神卫生人才的集聚力;完善培养与教育体系,加大对精神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人事制度,促进精神卫生人才结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人力资源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精准医学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咪 杨小丽 +2 位作者 封欣蔚 肖云芳 何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精准医学是以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与大数据交叉发展形成的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借助于基因诊断和靶向药物治疗,精准医学涉猎众多疾病的精准化诊断和治疗。文章分析了我国精准医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大数据获取与保管中如何实现... 精准医学是以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与大数据交叉发展形成的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借助于基因诊断和靶向药物治疗,精准医学涉猎众多疾病的精准化诊断和治疗。文章分析了我国精准医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如大数据获取与保管中如何实现信息共享和保障信息安全问题;靶向药物研发成本高且审批流程冗长问题和精准医学发展中相关法律规范的缺乏等问题。在理性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精准医疗研发的法律规范,促进靶向药物研发与审批流程优化措施,建立精准医疗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保护制度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信息共享 信息保护 法律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F理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卉 冯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更加深入动态地探析“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风险的产生及放大,以期更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方法: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为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有服务过程以及过程... 目的:更加深入动态地探析“互联网+护理服务”过程中风险的产生及放大,以期更有效的防范和规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方法: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为理论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有服务过程以及过程中风险的产生、放大过程。结果:在预约评估、上门服务、服务评价和服务效应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流程中,可能产生数据泄露、“匿名陌生人”、医疗设备缺失、监管欠缺和虚假评价等风险,并经由服务过程放大,也由此导致服务的公益性忧虑和污名化效应。结论:应当从信息传递和反应机制两个节点入手,通过完善安全体系、强化护理服务管理和减低风险次级效应等对策来防范和治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 节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迈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医疗责任保险发展之路 被引量:9
5
作者 胡颖 冯磊 谭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31-832,849,共3页
目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供需间不平衡的表现主要有:需方对医责险总体购买需求不高;过错赔偿原则不足以调动需方投保积极性;保险条款未能有效适应需方需求;可选择的运行模式单一。通过分析域外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模式得出:需方内在需求孕... 目前我国医疗责任保险供需间不平衡的表现主要有:需方对医责险总体购买需求不高;过错赔偿原则不足以调动需方投保积极性;保险条款未能有效适应需方需求;可选择的运行模式单一。通过分析域外医疗责任保险的发展模式得出:需方内在需求孕育医责险;需求催使保险功能丰富化;需求推动医责险模式多元化。以此提出我国医责险应迈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具体策略有:契合需方需求制定医责险;政府逐步转变在医责险运行中的职能定位;探索需求导向的医责险多元推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责任保险 需求 强制 无过错赔偿 多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精准医疗发展热潮的冷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咪 杨小丽 +2 位作者 封欣蔚 肖云芳 何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精准医疗的发展热潮中,需要对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冷思考:相关法律规范缺失带来的影响,在大数据获取、保管中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和实现资源共享,以及高昂的靶向药物研发费用问题等。对此,要完善精准医疗的法律规范及监管机制、构建精准... 在精准医疗的发展热潮中,需要对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冷思考:相关法律规范缺失带来的影响,在大数据获取、保管中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和实现资源共享,以及高昂的靶向药物研发费用问题等。对此,要完善精准医疗的法律规范及监管机制、构建精准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拓宽经费来源、严格遵循生命伦理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大数据 信息共享 法律监管 费用分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发展热潮的冷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肖云芳 何宇 杨小丽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24,共3页
老龄化及慢病化的人口形势迫切需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然而,由于我国对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门诊与住院治疗之间的转接缺乏技术标准和评估机制,医保机构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合理性难以甄别和监管。为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建... 老龄化及慢病化的人口形势迫切需要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然而,由于我国对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门诊与住院治疗之间的转接缺乏技术标准和评估机制,医保机构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合理性难以甄别和监管。为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医养服务转接的技术标准和评估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信息系统,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医疗保险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困境及建议 被引量:63
8
作者 成秋娴 冯泽永 +3 位作者 冯婧 王悦 黄艳 陈晓剑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336,380,共4页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医养结合利于满足社区老人日益增大的医疗护理需求,利于缓解社区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利于社区健康管理和首诊制的建立。分析社区医养结合在政策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可行性。我国社...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医养结合利于满足社区老人日益增大的医疗护理需求,利于缓解社区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利于社区健康管理和首诊制的建立。分析社区医养结合在政策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可行性。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发展目前面临筹资渠道单一、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机构设施不足、服务内容单一的困境。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社区医养结合、重视社区医养专职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完善社区医养结合模式的实现形式、丰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养结合 必要性 可行性 困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1
9
作者 冯坤 蒲鑫鑫 +2 位作者 唐贵忠 唐晓君 何中臣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3-716,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老年人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在重庆市涪陵区、沙坪坝区、开州区、潼南区、酉阳县、彭水县6个样本区县抽取的730名居住时间≥6个月、年龄...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老年人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在重庆市涪陵区、沙坪坝区、开州区、潼南区、酉阳县、彭水县6个样本区县抽取的730名居住时间≥6个月、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为71. 5%,其中患1、2、3和4种慢性病者分别占患慢性病者总数的43. 1%、37. 4%、15. 9%和3. 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分别为消化系统慢性病(35. 8%)、高血压(28. 2%)、骨关节慢性病(26.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健康自评、是否吸烟、喝酒、进行体育锻炼的慢性病患病率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自认为健康状况、是否经常锻炼、是否吸烟是重庆市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老年人口消化系统慢性病、高血压、骨关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老年人群开展慢性病相关教育宣传,增强防控投入力度,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常见慢性病 患病现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宇 杨小丽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34,共4页
引用公共产品及外部效应理论,从政府责任视角对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应包括"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合性"5个方面;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构了评估指标体系... 引用公共产品及外部效应理论,从政府责任视角对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讨。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应包括"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合性"5个方面;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构了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权重参数及专家意见,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 可及性 政府责任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器官获取的法伦理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咪 杨小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59,共3页
尊重供者意愿的器官获取是各国普遍遵从的方式。绝大多数国家采取无偿捐献的法律模式,少数国家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采取强制征收尸体器官或者国家控制下的有偿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却因违背... 尊重供者意愿的器官获取是各国普遍遵从的方式。绝大多数国家采取无偿捐献的法律模式,少数国家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采取强制征收尸体器官或者国家控制下的有偿交易模式。这种模式尽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器官来源不足的问题,然而,却因违背了全球公认的人权理念和生命伦理原则而受到质疑。我国无偿自愿捐献的器官获取法律模式存在激励机制缺失和体系不完善等缺陷,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法伦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器官获取激励机制和完善器官获取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获取方式 法律模式 供者意愿 法伦理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权视野下患者隐私权保护中的道德冲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咪 杨小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9-602,共4页
道德冲突是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特殊矛盾形式,行为主体在相互冲突的道德准则中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选择遵从某一道德准则则必须放弃或牺牲另一道德准则。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对患者疾病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泄露,这... 道德冲突是人们在进行道德选择时的特殊矛盾形式,行为主体在相互冲突的道德准则中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选择遵从某一道德准则则必须放弃或牺牲另一道德准则。医疗活动中,医生必须对患者疾病的有关信息进行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泄露,这是对患者隐私权尊重的要求。文章从德国之翼空难事件出发,思考当患者隐私权与患者本人生命权、特定第三人生命权以及公众生命权发生冲突时,医生如何行为才算正当和必须,并从权利位阶、道德价值次序以及权利的非绝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消解冲突的伦理原则,即生命权优先原则、道德价值衡量原则以及权利克减有限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冲突 患者隐私权 权利位阶 道德价值 权利克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医保对医疗行为监管模式转变的路径思考 被引量:27
13
作者 谭思然 蒲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7-508,524,共3页
近几年来,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个人服务行为的监管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分析医保监管现状与监管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医保对医师个人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的难点与障碍,并... 近几年来,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个人服务行为的监管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在分析医保监管现状与监管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医保对医师个人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管的难点与障碍,并提出完善医保监管政策支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实现监管信息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监管 医疗服务行为 模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