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红珍 叶茂 +2 位作者 柏林 唐文 李大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82-683,695,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结果 :7例采取了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气管食管瘘管钳闭后完全控制呼吸管理病例手术...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结果 :7例采取了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气管食管瘘管钳闭后完全控制呼吸管理病例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胸片显示 ,无明显肺不张及肺炎加重。 2例快诱导病例 :诱导时出现胃胀气 ,气道阻力逐渐增加 ;术后胸片显示 :肺炎加重并出现肺不张。 9例术中保暖好无体温不升。 7例治愈出院 ;2例家属放弃治疗。结论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手术采用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与气管食管瘘管钳闭后完全控制呼吸相结合的全身麻醉 ,能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且麻醉诱导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麻醉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管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红珍 叶茂 +1 位作者 徐颖 李大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9-800,806,共3页
目的 :探讨垂直进针骶管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择期手术 6 0例 ,在硫喷妥钠 (SP)和羟丁酸钠基础麻醉下 ,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n =30 )和改进了的垂直进针骶管麻醉组 (n =30 ) ,... 目的 :探讨垂直进针骶管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择期手术 6 0例 ,在硫喷妥钠 (SP)和羟丁酸钠基础麻醉下 ,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 (n =30 )和改进了的垂直进针骶管麻醉组 (n =30 ) ,局麻药用 (0 .8~ 1.2 5 ) %盐酸利多卡因 8~ 10mg·kg-1。记录SP诱导入睡后、切开皮肤、打克氏针、缝合皮肤等时点的BP、RR、HR、SpO2 变化及不良反应和辅用镇痛药情况 ,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到硬膜外组有 2例镇痛不全 ,而骶管组镇痛完善。两组在切开皮肤、打克氏针、缝合皮肤分别与同组SP诱导入睡后比较 ,其呼吸循环功能均波动不大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均未出现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基础麻醉加垂直进针骶管麻醉行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是可行的 ,而且具有简单、省时、经济、较安全、损伤小等优点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手术 婴幼儿 麻醉 骶管 麻醉 硬膜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较长时间上肢手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明清 徐红珍 舒仕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77-678,686,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持续臂丛阻滞麻醉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本组 4 2例采用硫喷妥钠、r -羟丁酸钠作为基础麻醉 ,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置放留置针管 (2 4号 3.0cm的留置针 ) ,据年龄采用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分别于基础麻醉入睡时 ,入睡后5min... 目的 :探讨小儿持续臂丛阻滞麻醉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本组 4 2例采用硫喷妥钠、r -羟丁酸钠作为基础麻醉 ,肌间沟臂丛神经穿刺置放留置针管 (2 4号 3.0cm的留置针 ) ,据年龄采用不同浓度的利多卡因。分别于基础麻醉入睡时 ,入睡后5min、臂丛穿刺时、切皮时、1h、2h、缝皮时的直接桡动脉测压 ,包括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脉搏 (P)、呼吸 (R)及血氧饱和度 (SPO2 )。观察有无气胸、全脊麻、局麻药毒性反应、霍纳综合征、血管损伤和膈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麻醉镇痛完善 ,切皮时、手术 1h、2h、缝皮时与基础麻醉入睡 5min时比较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不大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其中回抽有血 2例 ,经压迫重新穿刺置管成功 ,麻醉完善 ;霍纳综合征 3例 ;无局麻药毒性反应、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上肢手术采用留置针持续臂丛神经阻滞是简便可行的、安全、并发症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臂从神经阻滞 肌间沟 留置针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围术期处理(附6例报告)
4
作者 叶茂 涂生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02-403,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病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 6例中 4例出现柯兴综合征 ,4例高血压 ,血糖增高 1例 ,低钾血症1例... 目的 :提高对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小儿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病理和预后。结果 :本组 6例中 4例出现柯兴综合征 ,4例高血压 ,血糖增高 1例 ,低钾血症1例。 6例均经手术治疗 ,1例在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外科手术是肾上腺皮质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诊断、彻底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围术期的适当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肿瘤 小儿 诊断 治疗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咪唑安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涂生芬 陈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差异。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异丙酚组(P1~P4)、咪唑安定组(M1~M4)。测定输注异丙酚30min时的血药浓度,观...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液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差异。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异丙酚组(P1~P4)、咪唑安定组(M1~M4)。测定输注异丙酚30min时的血药浓度,观察血液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和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当异丙酚血药浓度为(3.4±0.9)~(12.9±2.4)μg/ml,MAP、HR、LVSP、±dp/dtmax、Omcci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其下降程度明显大于等效剂量的咪唑安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超微结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轻于等效剂量的异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咪唑安定 急性心肌梗死 大鼠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