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联合抗肿瘤药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戴碧涛 蒋纪恺 +2 位作者 王付丽 张彦 张莉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及Ma联合长春新碱 (VCR)、阿糖胞苷 (Ara c)、三尖杉酯碱 (HRT)、阿霉素 (ADM)、柔红霉素 (DNR)对K5 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Ma及Ma联合常用抗肿瘤药物对K5 6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Ma( 160~ 40... 目的 观察苦参碱 (Ma)及Ma联合长春新碱 (VCR)、阿糖胞苷 (Ara c)、三尖杉酯碱 (HRT)、阿霉素 (ADM)、柔红霉素 (DNR)对K5 6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Ma及Ma联合常用抗肿瘤药物对K5 6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 Ma( 160~ 40 0 μg/ml)对K5 6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Ma ( 80 μg/ml)与VCR、Ara c、HRT、ADM、DNR分别合用时抑制率较单用VCR、Ara c、HRT时的抑制率高 (P <0 . 0 5 ) ,但较单用ADM、DNR时无明显增加抑制作用。结论 Ma对K5 6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呈剂量相关性。Ma能增强VCR、Ara c、HRT对K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细胞系 K562 抑制 细胞增殖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分泌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戴碧涛 蒋纪恺 +2 位作者 刘瑜 王莉佳 王世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032-2033,共2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诱导分化对白血病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6(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影响。方法 采集 19例儿童白血病和 9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 (MMNC) ,对每例标本分别加苦参碱或不加苦参碱进行体外培养。培养72h收集上清液 ,... 目的 探讨苦参碱诱导分化对白血病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6(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影响。方法 采集 19例儿童白血病和 9例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 (MMNC) ,对每例标本分别加苦参碱或不加苦参碱进行体外培养。培养72h收集上清液 ,用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IL 6和TNF α。结果 病人及正常MMNC均有自分泌IL 6、TNF α的能力。但对照组自分泌IL 6、TNF α的作用明显比病人组强 (P <0 .0 5 )。加入与不加入苦参碱对比 ,两组MMNC分泌IL 6、TNF α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两组MMNC均有自分泌IL 6、TNF α的能力。苦参碱对白血病以及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分泌IL 6,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细胞培养 白血病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宪莹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技术对 10 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 (HPVB19) ,柯萨基病毒 (CBV1- 6 ) ,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及EB病毒 (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 :10 2...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与多种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技术对 10 2例诊断明确的ITP患儿进行人细小病毒 (HPVB19) ,柯萨基病毒 (CBV1- 6 ) ,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及EB病毒 (EBV)特异性IgM的检测。结果 :10 2例ITP中HPVB19-IgM阳性 4 1例 ( 4 0 .12 % ) ;CBV1- 6 -IgM阳性 2 8例 ( 2 7.4 5 % ) ;HCMV -IgM阳性 17例( 16 .6 6 % ) ;EBV -IgM阳性 7例 ( 6 .86 % ) ;四种病毒总阳性率 5 0 .98% ,除EBV外其他三种病毒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 1)病毒感染是小儿ITP的主要致病因素 ;( 2 )HPVB19感染是引起ITP最常见的病因 ;( 3)HCMV感染与婴儿ITP的发生、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明确的关系 ;( 4 )CBV1- 6感染也是ITP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毒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附83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酉华 宪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7-88,共2页
本文通过对8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种方案治疗,即静脉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强的松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经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方案均可在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除常规剂量强的松口服治疗外... 本文通过对8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种方案治疗,即静脉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强的松口服,大剂量地塞米松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观察,经过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方案均可在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除常规剂量强的松口服治疗外,三种方案可短期提高血小板数。静脉两种球蛋白虽短期疗效高,由于价格昂贵,本文认为对重症病例可首选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冲击,一般病例仍以常规口服强的松为最佳选择。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紫癜 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特点与临床关系的研究(附130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陆玲玲 王世一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实验室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 1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象的血小板计数 (PLT)、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总数及分类、骨髓染色体检查 ;89例做了血块退缩实验 ,2 8例做了...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实验室特点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 13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象的血小板计数 (PLT)、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总数及分类、骨髓染色体检查 ;89例做了血块退缩实验 ,2 8例做了血小板聚集功能 ,130例患儿用高效丙种球蛋白及强的松治疗情况的观察。结果 :130例患儿经高效丙球及强的松治疗 (6~ 10天 ) 89例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总数越高 ,高效丙球及强的松治疗效果越好 ,反之预后较差。同时伴有小幼巨者 ,治疗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实验室特点 临床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DNA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碧涛 李欣 +1 位作者 徐酉华 刘友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周期分布与分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65例小儿AL骨髓单个核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不同类型的AL异倍体发生率不同,B-ALL异倍体率最高,AML次之,T-ALL最低...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周期分布与分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65例小儿AL骨髓单个核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不同类型的AL异倍体发生率不同,B-ALL异倍体率最高,AML次之,T-ALL最低,有显著差异(P<0.05)。AML 与ALL比较,异倍体细胞周期无差异,AL与对照比较G0/G1期高,但将AL中的异倍体细胞(2 n±细胞)周期、不伴异倍体标本中的二倍体细胞(2n细胞0)周期与对照比较G0/G1期无差异(P>0.05),伴有异倍体标本中的二倍体细胞周期(2n细胞±)与对照比较G0/G1期高。AL骨髓单个核细胞因异倍体的出现与否其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有所不同是以往文献未予报道的。对患者治疗的观察发现, S期细胞含量高者对化疗药物敏感,不易耐受常规剂量的化疗。结论:FCM对AL,尤其是ALL异倍体的分析有利于判断高危ALL,对细胞周期的测定给化疗个体化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周期 治疗 儿童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陆玲玲 刘筱梅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97-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3例诊断为MDS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儿 11例为男性 ,2例女性。临床以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13例患儿... 目的 :探讨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D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13例诊断为MDS患儿的外周血、骨髓像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儿 11例为男性 ,2例女性。临床以发热、贫血、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13例患儿均为中重度贫血 ,外周血见有核红细胞 ,白细胞表现为增高、正常或减低。 4例患儿外周血见幼稚细胞 ,血小板可正常或减低 ,网织红细胞多数偏高。骨髓均增生活跃 ,有红系或粒系病态造血 ,以巨幼样改变为主 ;诊断为RA10例 ,RAEB2例 ,RAEB -t1例。结论 :小儿MDS诊断仍主要靠骨髓检查 ,骨髓至少一系出现病态造血 ,巨幼样改变较易见 ,并除外其他引起病态造血的疾病 ,需注意和再障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儿童 骨髓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与临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筱梅 徐酉华 邓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儿外周血用血红蛋白电泳法作临床诊断。以8种中国人最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寡核苷酸探针阵列用荧光斑点杂交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24... 目的:探讨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儿外周血用血红蛋白电泳法作临床诊断。以8种中国人最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寡核苷酸探针阵列用荧光斑点杂交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24例患儿中重型地中海贫血14例,βE3例,轻型7例,发现10种基因突变类型。轻型者其基因型全部为杂合子,重型1例是纯合子(17/17),13例是双重杂合子。他们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早,贫血程度重,HbF显著增高,需要长期输血才能维持其生命和生长发育。βE中1例为重型,2例为中间型。结论: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其基因型密切相关,本地区重型β-地中海贫血以双重杂合子多见,患儿双亲均为携带者。本组病例中以CD17,IVS-Ⅱ-654,CD71-72基因突变发生率较高。βE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淋巴瘤7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宪莹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4-20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恶性淋巴病 诊断 治疗 病理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21^(WAF1)、P27^(KIP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苏庸春 徐酉华 +2 位作者 于洁 刘筱梅 宪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2-6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染色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P2 1WAF1、P2 7KIP1表达情况 ,分别观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结...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 -P染色法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P2 1WAF1、P2 7KIP1表达情况 ,分别观察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结果 :P2 1WAF1、P2 7KIP1阳性率及在阳性病例中的阳性细胞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随访部分病例 ,经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 ,两种蛋白有阳转或表达增强现象 ,治疗前后两种蛋白阳性率及阳性细胞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2 1WAF1、P2 7KIP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达减低 ,可作为其化疗疗效的分子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儿童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地中海贫血合并G-6-PD缺陷症2例
11
作者 刘筱梅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G-6-PD缺陷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