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小学生家长近视成因认知现况及科普需求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文 文亚奇 +6 位作者 蓝梅 苏雨 王天坤 王明博 曾缓 袁军 赵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0-423,435,共5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家长对于近视成因的了解和近视防控科普知识的需求,并提出从家庭近视防控出发的相关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并进行三级编码,将访谈结果进行结构化描述,并利用矩阵查询... 目的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家长对于近视成因的了解和近视防控科普知识的需求,并提出从家庭近视防控出发的相关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取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并进行三级编码,将访谈结果进行结构化描述,并利用矩阵查询分析不同属性特征下家长近视了解知识的差异。结果家长认为造成近视的原因主要为读写行为及环境(40.33%)、电子产品(35.04%)、生活方式(14.23%)和其他(如用眼卫生、遗传等)方面(10.40%)。家长需求方面,尤其希望由学校向孩子传播近视防控知识。通过矩阵查询发现,母亲角色相比其他家庭角色掌握更多的近视防控知识,孩子近视以及年级较高孩子的家长近视防控知识掌握更好,但能即时答出4个及以上知识点的均不超过1/4。结论家长对于近视防控的知识储备还相对欠缺,其广度和深度均不足,同时家长在履行家庭近视防控职责时存在“逃避观念”。家长应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并执行家庭近视防控,落实学校和家庭环境近视防控的双保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防控 家长 小学生 Nvivo 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9年重庆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蓝梅 刘亚欣 +5 位作者 沈阳 赖维云 赵瑜 曾缓 赵勇 袁军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了解2017—2019年重庆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慢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17—2019年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是16.50%、19.59%和25.24%。... 目的了解2017—2019年重庆市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慢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017—2019年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分别是16.50%、19.59%和25.24%。慢性病防治素养相关题目回答中,"儿童也可能发生抑郁症"回答正确率最高,2017—2019年分别为76.57%、77.46%和81.50%;"大豆类制品好处"回答正确率最低,2017—2019年分别为20.80%、28.65%和43.69%。以2019年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以上(55~64岁组、65~69岁组OR值分别为0.718、0.664)与重庆市居民低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有关;汉族(OR=1.111)、文化程度高(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或以上OR值分别为1.786、3.075、4.324、6.096)、医务人员职业(OR=2.286)、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5000~10000元组、10000~15000元组、>15000元组OR值分别为1.228、1.272、1.267)与重庆市居民高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有关。结论重庆市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要重点关注低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素养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亚欣 刘虹妍 +6 位作者 赖维云 赵瑜 代佳男 沈阳 赵勇 袁军 曾缓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6-829,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 目的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贫困地区15~69岁1340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33%。其中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城市(6.08%)低于农村(10.03%)(P<0.05);年龄间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34岁最高(15.29%);不同文化程度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受过教育者最高(10.54%);不同职业的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务人员最高(46.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55~64岁:OR=0.627,95%CI:0.441~0.892;65~69岁:OR=0.546,95%CI:0.377~0.789)、文化程度(受过教育:OR=1.793,95%CI:1.456~2.206)、职业(医务人员:OR=3.977,95%CI:1.802~8.776;农民:OR=0.448,95%CI:0.215~0.930)和城乡(农村:OR=2.432,95%CI:2.004~2.952)。结论重庆市贫困地区居民2017年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具备率不高,应以农民、年龄较大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慢性病防治素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规制和善治表达:涉医违法失信惩戒的制度价值及其法治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露 冯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3,150,共4页
以制度失信惩戒为内涵的涉医违法失信惩戒具有加强违法行为防控、覆盖各个领域、平衡惩戒必要性和适度性等特征,能够起到维护公共利益、凸显行业保障、修复医患关系等作用。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备忘录》仍存在缺少立法依据,程序... 以制度失信惩戒为内涵的涉医违法失信惩戒具有加强违法行为防控、覆盖各个领域、平衡惩戒必要性和适度性等特征,能够起到维护公共利益、凸显行业保障、修复医患关系等作用。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审视,《备忘录》仍存在缺少立法依据,程序不够健全和规范,没有完全遵守比例原则等法治意义上的缺憾,难以实现善治目的。建议健全法律依据,将涉医违法失信惩戒纳入行政处罚之中;完善配套法律规范;健全惩戒的启动、监督、撤销程序;设立救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信用 涉医违法犯罪 失信惩戒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