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朝梁 周言忠 +2 位作者 柯珍勇 付世模 吴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型冲击波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ESWL-V共例,其中肩周炎例,网球肘例,跟痛症例,慢性腰肌劳损例,冲击剂量次,隔日次,共次。12840322036150015结果:随访~个月,例肩周炎中例有...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型冲击波治疗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ESWL-V共例,其中肩周炎例,网球肘例,跟痛症例,慢性腰肌劳损例,冲击剂量次,隔日次,共次。12840322036150015结果:随访~个月,例肩周炎中例有效,有效率;例网球肘中例有效,有效率;例跟痛症中例有效,有效610403177.5%322681.2%2013率为;例腰肌劳损中例有效,有效率,无副作用发生。65%362980.5%结论:此方法安全、有效、无创伤,无副作用发生,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软组织损伤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为华 倪卫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9-109,共1页
我科ICU于2000年8月起对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比一次性吸痰管优越,特别适合于机械通气的病人.现将该管道介绍如下.
关键词 密闭式吸痰管 临床应用 ICU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坤亮 安洪 +3 位作者 蒋电明 邓忠良 刘传康 李宏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灌胃法 ,给予实验组家兔含乙醇 5 0 %的烈性白酒 8mL(kg·d) 1~ 6月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股骨组织学变化 ,用末端原位标识 (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灌胃法 ,给予实验组家兔含乙醇 5 0 %的烈性白酒 8mL(kg·d) 1~ 6月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股骨组织学变化 ,用末端原位标识 (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结果 :2个月时实验组凋亡细胞数 (10 7.6 0‰± 2 5 .87‰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并随着时间推移 ,凋亡细胞逐渐增多 ;与对照组 (10 .6 9%± 3.11% ,11.2 4 %± 2 .6 4 % )相比 ,3、6个月时实验组空骨陷窝百分比 (16 .6 1%± 3.6 0 % ,2 7.93%± 3.0 6 % )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透射电镜发现部分胃细胞核膜完整、染色质浓集、电子密度增加的凋亡特征。结论 :细胞凋亡在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酒精 股骨头 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孟纯阳 安洪 +1 位作者 蒋电明 刘永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6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形态观察法观察各组细胞在2 4h、4 8h、72h、5天各时相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抑制法(MTT比色法) ,测定各组1,2 ,4 ,7天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结果: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各组对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 >0 .0 5 ) ,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阳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体外试验结果显示,n -HA/PA6 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容性好,符合GB/T16 886 .5 - 1997-ISO 10 993- 5 :1992规定的医用材料相应标准[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复合材料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7
5
作者 欧云生 安洪 +2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柯银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 :探讨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结核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的安全性。方法 :全组 16例 ,平均 4 5岁。其中胸椎结核 7例 ,胸腰段结核 5例 ,腰椎结核 4例。采用经胸或腹膜外入路 ,彻底清除病灶 ,髂骨椎... 目的 :探讨病灶彻底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及结核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的安全性。方法 :全组 16例 ,平均 4 5岁。其中胸椎结核 7例 ,胸腰段结核 5例 ,腰椎结核 4例。采用经胸或腹膜外入路 ,彻底清除病灶 ,髂骨椎间植骨融合 ,同期内固定。应用TSRH 8例 ,Ventrofix 3例 ,Z -plate 5例 ,术后卧床 8周 ,不需支具外固定 ,抗结核治疗 12~ 18月。结果 :平均随访 19个月 ,疗效满意 ,伤口均一期愈合 ,脊柱后凸畸形改善 ,矫正角度 13°;无植骨块松动脱落 ,无内固定器械断裂 ,结核病灶愈合 ,无结核局部复发 ,无窦道形成。结论 :彻底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并内固定 ,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修复 ;在结核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不同截面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健 安洪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髌骨在冠状面上不同水平截面部位上内外侧骨质力学强度。 方法:20个新鲜的髌骨的不同截面的骨组织制成柱状试件,分别进行压缩及折弯强度测试。 结果: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的压缩及折弯强度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了解髌骨在冠状面上不同水平截面部位上内外侧骨质力学强度。 方法:20个新鲜的髌骨的不同截面的骨组织制成柱状试件,分别进行压缩及折弯强度测试。 结果: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的压缩及折弯强度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髌骨外侧关节面软骨下骨骨质最为坚固。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髌骨置换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体外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忠良 程昀 +2 位作者 赵大渝 黄朝梁 周言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8-209,21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力学强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4具完整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DEXA测定脊柱骨密度BMD ,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将每例标本的 4个椎体随机选择 2个共 8个椎体进行骨水泥P...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椎体力学强度的影响作用。方法 :4具完整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用DEXA测定脊柱骨密度BMD ,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将每例标本的 4个椎体随机选择 2个共 8个椎体进行骨水泥PMMA注射构成椎体成形术组 (A组 ) ,余 8个椎体为对照组 (B组 )。A组行椎体成形术注射加显影剂的低粘度骨水泥 5ml。注射后摄轴位X线片了解骨水泥分布情况。测试A组和B组椎体静态压缩下的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结果 :所有椎体BMD的T值提示为中重度骨质疏松 (T值 - 3.15~ - 4 .6 6 ,平均 - 3.87)。A组注射 5ml骨水泥后轴位片示骨水泥分布面积皆大于 5 0 %。A组的最大抗压强度和刚度分别为 2 6 4 5± 4 78N和 1317± 2 81N/mm ;B组最大抗压强度 186 2± 6 2 0N ,刚度为 10 2 5± 2 33N/mm。两组比较最大抗压强度及刚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内注射骨水PMMA可显著改善其力学性能 ,临床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达到强化椎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椎体 压缩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忠良 陈富 +2 位作者 柯珍勇 黄朝梁 周言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2-324,共3页
目的 :探讨多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单纯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 ,俯卧位或侧卧位 ,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方法进行手术。本组 7例 (2 5个椎体 )年龄 6 0~ 79岁 ,男 2例 ,女 5例。每例患者... 目的 :探讨多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方法、疗效及手术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单纯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 ,俯卧位或侧卧位 ,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方法进行手术。本组 7例 (2 5个椎体 )年龄 6 0~ 79岁 ,男 2例 ,女 5例。每例患者骨折椎体数 3~ 9个 ,PVP手术椎体数 3~ 6个 ,骨折压缩程度 2 5 %~ 80 %。手术前及术后 2天和术后 4月时分别进行活动能力、止痛药使用情况及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 (VAS)。结果 :俯卧位手术 2例 ,侧卧位手术 5例 ,手术时间 2 .0~ 4 .5h ,单侧注射 16个椎体 ,双侧注射 9个椎体 ,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 0 .5~ 4 .0ml。 7例止痛药使用评分 ,术后比术前降低 (T =0 ,P<0 .0 1) ,4例术后完全不用止痛药 ,随访时仍保持该水平。活动能力评分在术后 2天比术前增加 (T =0 ,P <0 .0 1) ,术后 4月进一步改善。疼痛强度VAS在术后 2天时比术前下降 2 .1~ 6 .4 ,平均 5 .1,自身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t=7.4 ,P <0 .0 0 0 5 ) ,随访时仍维持术后水平。结论 :多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治疗有效 ,单纯透视引导下侧卧位多椎体同时穿刺注射是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 微创治疗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IRES的BMP_2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邹海波 安洪 +2 位作者 蒋电明 刘建伟 周亚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 :构建携带有BMP2 基因的pIRES2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 ,为BMP2 在体内外表达及蛋白定位提供标记。方法 :酶切 pCDAN3.1-BMP2 质粒 ,获得BMP2 cDNA片段并亚克隆至 pUC18载体上 ,随后用SalⅠ单酶切pUC18-BMP2 ,再次获得BMP2 cDNA ,... 目的 :构建携带有BMP2 基因的pIRES2 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 ,为BMP2 在体内外表达及蛋白定位提供标记。方法 :酶切 pCDAN3.1-BMP2 质粒 ,获得BMP2 cDNA片段并亚克隆至 pUC18载体上 ,随后用SalⅠ单酶切pUC18-BMP2 ,再次获得BMP2 cDNA ,同时用SalⅠ将载体 pIRES2 -EGFP线性化后去磷酸化修饰。连接二者构建重组质粒。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插入的方向。重组质粒转染细胞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RT -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在细胞内的定位、表达及转染效率 ;结果 :重组载体经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 ,并在细胞中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 pIRES2 -BMP2 -EGFP表达载体 ,为研究BM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被引量:3
10
作者 欧云生 安洪 +3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刘渤 高仕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并发后凸畸形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4例,平均32岁。其中C2 1例,C3 2例,C42例,C4~54例,C5~63例,C6~71例,C7T11例。经右侧颈前入路,撑开病变椎体,矫正颈椎后凸畸形,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并发后凸畸形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全组14例,平均32岁。其中C2 1例,C3 2例,C42例,C4~54例,C5~63例,C6~71例,C7T11例。经右侧颈前入路,撑开病变椎体,矫正颈椎后凸畸形,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髂骨椎间植骨融合,一期内固定。应用Orion内固定5例,Zephir4例,Codman4例;C2 结核行后路髂骨植骨C1~2 融合Apofix内固定。术后颈围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3月,抗结核治疗12~18月。结果:平均随访2 1个月,疗效满意,结核病灶愈合;颈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颈椎生理弧度得以恢复,术后随访未见矫正角度明显丢失;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植骨于术后3~6月融合,无内固定器械断裂,无结核局部复发。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可恢复病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解除脊髓压迫、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与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4
11
作者 权正学 欧云生 +1 位作者 王因希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4年5个月。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CSM)组 11例,... 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1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随访时间3个月~4年5个月。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CSM)组 11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DCS) 8例及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 )2例,术后2周及三月门诊随访时评分,三组病例评分均明显提高,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效果确实,并发症少,出血少,对颈椎的稳定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狭窄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fix椎板钩在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固定中的应用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权正学 欧云生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钩在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固定中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7例寰枢椎不稳及脱位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并采用Apofix椎板钩内固定。结果:本组1例寰枢椎脱位病例死亡;另1例寰... 目的:探讨Apofix椎板钩在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固定中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7例寰枢椎不稳及脱位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并采用Apofix椎板钩内固定。结果:本组1例寰枢椎脱位病例死亡;另1例寰枢椎脱位病例术后l周寰椎再次脱位,其余15例随访3~2 4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结论:Apofix椎板钩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提供有效的寰枢椎节段稳定,有利于寰枢椎植骨块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脱位 椎板钩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倪卫东 梁熙 周爱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髌骨骨折患者术中、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并应用CPM康复机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反应轻,关节活动好,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创伤性骨关... 目的:探讨CPM及透明质酸钠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髌骨骨折患者术中、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并应用CPM康复机进行功能锻炼,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反应轻,关节活动好,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结论:CPM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软骨修复,改善关节功能,防止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M 透明质酸钠 髌骨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腰椎间盘炎的后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云生 安洪 +1 位作者 权正学 蒋电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8年 2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收治 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后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临床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术后椎间盘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8年 2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收治 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后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男 5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4 5岁。病变部位 :腰4、54例 ,腰5骶13例。据病史、临床表现、ESR、MRI可明确本病诊断。 7例均行后入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脊柱融合术 ,其中 2例椎间Cage植入融合 ,5例后外侧横突间、关节突间植骨融合。 3例细菌培养阳性 ,4例阴性 ,术后剧烈腰痛明显缓解 ,不再需用止痛剂 ,使用抗生素治疗 6~ 8周 ,7例均治愈。结论 :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操作简单 ,能迅速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问盘炎 椎间隙感染 腰椎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15
作者 权正学 欧云生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6-197,207,共3页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对 2 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治疗 ,术后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 17分法评定标准 ,随访 3 - 2 3月。结果 :该手术方法减压效果确实 ,并...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对 2 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治疗 ,术后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 17分法评定标准 ,随访 3 - 2 3月。结果 :该手术方法减压效果确实 ,并发症少 ,出血少。同时该手术适应证广 ,技术简捷 ,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结论 :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术是一种治疗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椎板切除 潜行减压术 脊髓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严重马尾神经综合征24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宏宇 王锡三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4例病人的情况,对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探讨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4例病人的情况,对其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结果:24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按完全恢复、部分恢复、不恢复3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括约肌功能障碍次之,鞍区感觉恢复最慢,性功能恢复最差。结论:马尾神经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恢复程度与马尾神经的原始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运用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严重马尾神经综合征 全椎板切除 椎间盘髓核摘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带线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卫东 丘德润 邓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6-337,352,共3页
目的 :探讨张力带线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81例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线缆内固定。结果 :6 4例患者随访 1~ 8年 ,优良率达 90 .6 %。结论 :张力带线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安全、简单、实用 ,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目的 :探讨张力带线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 81例髌骨骨折采用张力带线缆内固定。结果 :6 4例患者随访 1~ 8年 ,优良率达 90 .6 %。结论 :张力带线缆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安全、简单、实用 ,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张力带 丝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粘附分子-1的测定及其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世荣 黄朝梁 +1 位作者 邓忠良 张进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38-740,共3页
目的 :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粘附分子 - 1(ICAM - 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 ,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 ,于术前、术后 1天、术... 目的 :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粘附分子 - 1(ICAM - 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 ,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 ,于术前、术后 1天、术后 3天、术后 7天、术后 14天抽清晨肘静脉空腹血 ,测定血清TNF -α、ICAM - 1的含量。结果 :血栓发生组和无血栓发生组TNF -α、ICAM - 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TNF -α、ICAM - 1在严重损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A 粘附分子-1 血管内皮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和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国元 谭富生 唐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90-191,214,共3页
目的 :为了降低骨巨细胞瘤刮除加植骨术后的五年复发率。方法 :对 8例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作了刮除术后加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 ,并对其中 5例作了术中冷冻肿瘤标本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对全部病例平均随访 10 .8年 ,均无瘤健... 目的 :为了降低骨巨细胞瘤刮除加植骨术后的五年复发率。方法 :对 8例Ⅰ~Ⅱ级骨巨细胞瘤病人作了刮除术后加开放式冷冻外科治疗 ,并对其中 5例作了术中冷冻肿瘤标本的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术后对全部病例平均随访 10 .8年 ,均无瘤健存。 5例肿瘤标本经三次以上冻融期后 ,再经光镜及电镜观察证实肿瘤细胞遭受彻底破坏。结论 :刮除术后一般残腔壁存留肿瘤活细胞 ,造成术后复发 ,但加冷冻术可使残腔壁 2cm厚范围内的残存肿瘤细胞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冷冻外科手术 光镜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软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33-234,224,共3页
关键词 关节软骨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