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月妊娠羊水超声组织定征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建 潘丽华 +3 位作者 孙江川 胡丽娜 王志刚 张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 对足月孕妇羊水进行超声回声强度 (EI)定量分析 ,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客观的羊水性状指标。方法 对 2 7例足月妊娠孕妇羊水池进行EI定量测定。根据手术分娩后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羊水组 (16例 )及羊水粪染组 (11例 ) ,... 目的 对足月孕妇羊水进行超声回声强度 (EI)定量分析 ,为临床及时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客观的羊水性状指标。方法 对 2 7例足月妊娠孕妇羊水池进行EI定量测定。根据手术分娩后羊水性状分为正常羊水组 (16例 )及羊水粪染组 (11例 ) ,比较两组间EI灰阶 (GS)、分贝 (dB)差异。结果 羊水粪染组灰阶及分贝最大值明显高于正常羊水组。结论 超声组织定征可用于临产前羊水性状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组织定征 羊水 足月妊娠 临床应用 胎儿宫内窘迫 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价高胆固醇血症兔外周动脉舒张功能及精氨酸的对抗作用
2
作者 黄晓玲 涂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胆固醇血症 外周动脉舒张功能 精氨酸 对抗作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X线在肾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及超声漏误诊原因分析
3
作者 黄晓玲 涂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并与线对比分析;分析肾结核的超声漏误诊原因。X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肾结核个病肾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情况,并与线检查(包括线肾造影及检查)结果进5862XXCT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并与线对比分析;分析肾结核的超声漏误诊原因。X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例肾结核个病肾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情况,并与线检查(包括线肾造影及检查)结果进5862XXCT行对比分析。结果:肾结核声像图复杂,以肾积水及“结石”(部分为结核钙化灶)伴积水为主要表现,分别占、41.07%;肾结核的超声诊断正确率低于线综合诊断正确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43%XP<),但与平片加静脉肾盂造0.05影、穿刺或逆行造影、等线检查法单独比较时,超声诊断正确率与各种线检查法间无显著性差异(CTXXP值均大于)。0.05结论:声像图的多样性及对病史的忽视是超声误诊肾结核的主要原因,病变轻微是漏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X线 肾结核 漏诊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在CDFI、CTA、MRA、DSA的表现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健鸣 时德 +4 位作者 赵渝 黄晓玲 李信友 吕发金 涂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动脉瘤 (PA)、动静脉瘘 (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在 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 ,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 在 2 0个手术部位建成 16个PA模型 ,在 ... 目的 探讨创伤性动脉瘤 (PA)、动静脉瘘 (tAVF)在CDFI、CTA、MRA、DSA表现上的特点。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在 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PA、tAVF模型 ,模型建成后行CDFI、CTA、MRA及DSA检测。结果 在 2 0个手术部位建成 16个PA模型 ,在 3 0个手术部位建成 2 6个tAVF模型 ,成功率分别为 80 %和 87% ,模型在CDFI、CTA、MRA、DSA上的表现各具特点。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部PA ,tAVF模型 ,方法切实可行 ;在各检测手段上 ,其表现各具特点 ,互相补充 ,根据需要选用 ,可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模型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勃龙联合西沙必利改善绝经期妇女胆囊动力 被引量:1
5
作者 古赛 唐承薇 +1 位作者 钟晓明 黄晓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 :探讨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变化以及小剂量雌孕雄激素—替勃龙对绝经期FD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服用西沙必利 5mg ,tid ,服药前、后 4周B超检测胆囊收缩功能。 91例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 :探讨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变化以及小剂量雌孕雄激素—替勃龙对绝经期FD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服用西沙必利 5mg ,tid ,服药前、后 4周B超检测胆囊收缩功能。 91例绝经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替勃龙 2 .5mg/d ;西沙必利 5mg ,tid ;替勃龙 +西沙必利 (剂量同前 )治疗 4周 ,观察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变化。结果 :西沙必利可显著增加青年健康志愿者餐后胆囊收缩 ,使餐后胆囊排空率增加 19.7% ,P<0 .0 5。与青年健康志愿者比较 ,绝经期FD患者餐前胆囊排空率无显著改变 ,但餐后胆囊排空对西沙必利无反应。替勃龙与西沙必利联合应用时 ,可明显提高绝经期FD患者的餐后胆囊排空率 11.2 % ,P <0 .0 5。结论 :胆囊收缩能力储备的下降可能是绝经期FD的发病机制之一 ,替勃龙联合西沙必利有助于改善绝经期妇女的胆囊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胆囊动力 绝经期 替勃龙 西沙必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研究
6
作者 孙健鸣 赵渝 +4 位作者 时德 黄晓玲 李信友 吕发金 涂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在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股动脉瘤、股动静脉瘘模型,行模型的血流探测,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CTA,MRA,DSA检测,并行组织学观... 目的:探讨建立实验性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关研究。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在40只新西兰白兔股部建立股动脉瘤、股动静脉瘘模型,行模型的血流探测,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CDFI),CTA,MRA,DSA检测,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20只新西兰白兔中成功制作动脉瘤16个,成功率80%,20只新西兰白兔中全部成功制作股动静脉瘘,并经相关检测手段证实。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兔股动脉瘤,动静脉瘘模型切实可行,检测方法上表现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静脉瘘 创伤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