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下小切口及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杜铭 吴庆琛 +4 位作者 刘雄 李良彬 温剑虎 秦治明 葛明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与腋下小切口 (TAMT)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发性气胸VATS 30例及TAMT治疗 4 3例 ,随访 2~ 18个月 ,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 2 4h停用强止疼药者(% )、平均... 目的 :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与腋下小切口 (TAMT)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发性气胸VATS 30例及TAMT治疗 4 3例 ,随访 2~ 18个月 ,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 2 4h停用强止疼药者(% )、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日均较TAMT组明显缩短 (P<0 .0 5 ) ,胸管引流量较TAMT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术后 2 4小时停用强止疼药患者 (% )较TAMT组明显增加 (P <0 .0 5 )。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 ,且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为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外科治疗 电视胸腔镜手术 腋下小切口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
2
作者 蒋迎九 温剑虎 +3 位作者 向小勇 吴庆琛 杨双强 杜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6-537,552,共3页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的临床资料 ,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2 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中原发性 3例 ,继发性 2 5例 ;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部包块 (2 5例 )、...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手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的临床资料 ,均经病理证实。结果 :2 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中原发性 3例 ,继发性 2 5例 ;临床表现主要为颈部包块 (2 5例 )、胸闷不适 (2 3例 )和呼吸困难 (8例 )。胸部X线检查结合13 1Ⅰ扫描是术前的重要诊断手段。术后早期发生失语 1例 ,无手术死亡。术后 3例复发。结论 :疑有本病时应行胸部X线检查及13 1Ⅰ同位素扫描以期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3
作者 汪斌 李良彬 +2 位作者 吴庆琛 杨双强 傅仲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0-131,153,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5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径路、单纯胸腺瘤切除和扩大胸腺瘤切除术进行研究。结果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手段,重症肌无力是常见的伴随病变,发生率为43.1%(2...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5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径路、单纯胸腺瘤切除和扩大胸腺瘤切除术进行研究。结果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手段,重症肌无力是常见的伴随病变,发生率为43.1%(28/65)。扩大胸腺瘤切除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胸腺瘤切除。Ⅱ期以上病变进行放疗或化疗可提高疗效。结论胸腺瘤不宜行单纯肿瘤切除,无论病理分期如何均应行扩大胸腺瘤切除,有利于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72例报告)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庆琛 李良彬 温剑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特别是术中防治意外损伤及保证手术安全的技术问题。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2 例中 神 经源性肿瘤占28.3%,其次为胸腺肿...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特别是术中防治意外损伤及保证手术安全的技术问题。方法:对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2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2 例中 神 经源性肿瘤占28.3%,其次为胸腺肿瘤或囊肿(27.6%)和畸胎样瘤(20.2%);X线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基本符合率为73.9%(201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其中开胸手术266例,经颈部手术4例,颈胸分别切口同期手术2例;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或囊肿完全切除、大部切除和开胸探查等。术中上腔静脉损伤4例,其中1例经右心耳上腔静脉插管后修补,二期(术后2周)拔除上腔静脉插管治愈。手术死亡6例,手术死亡率为2.2%。结论:在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中,神经源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首位,其次为胸腺瘤和畸胎样瘤;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认真选择切口,在手术操作中防治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囊肿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3
5
作者 杜铭 吴庆琛 +4 位作者 刘雄 李良彬 温剑虎 秦治明 葛明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84-786,共3页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电视胸腔镜 (VATS)下使用普通胸外科的缝针及缝线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 13例 ,随访 1~ 12个月 ,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 2... 目的 :研究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电视胸腔镜 (VATS)下使用普通胸外科的缝针及缝线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胸 13例 ,随访 1~ 12个月 ,对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 2 4h停用强止疼药者 (% )、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和药费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 ,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 ,平均住院日 3天 ,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住院总费用 (7372 .4 7± 871.3)明显少于应用内腔镜切开缝合器的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 (12 5 2 4 .32± 2 96 2 .18元 ) (P <0 .0 5 )。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及结扎法治疗自发性气腔疗效确切 ,能取得与应用内腔镜切开缝合器VATS一样的治疗效果 ,且住院费用明显减少 ,该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外科治疗 电视胸腔镜手术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结核的电视胸腔镜诊断与治疗(附8例报告)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诗奉 江跃全 朱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614-615,620,共3页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1996年6月~2004年4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快速病理检查诊治食管结核8例. 结果 8例均被确诊为继发性食管结核,其中6例术前被误诊为食管肿瘤.淋巴结核切除5例,病灶清除3例....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1996年6月~2004年4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快速病理检查诊治食管结核8例. 结果 8例均被确诊为继发性食管结核,其中6例术前被误诊为食管肿瘤.淋巴结核切除5例,病灶清除3例.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平均80 ml.术后胸腔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7例随访5 ~27个月,平均15个月,吞咽困难缓解,无复发. 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快速病理检查对继发性食管结核诊治快速、准确、安全,创伤小, 出血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核 电视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肺癌诊治的临床体会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春 秦治明 +1 位作者 向小勇 蔡华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目的结合临床体会及文献回顾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1例诊断为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同时性双原发肺癌5例,异时性双原发肺癌6例,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8例采... 目的结合临床体会及文献回顾探讨多原发肺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1例诊断为多原发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2例。同时性双原发肺癌5例,异时性双原发肺癌6例,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8例采用规范的肺叶切除术;3例因肺功能差行肿物切除术。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10例获得随访,失访1例。存活1年8例(占72.7%),存活3年4例(占36.4%),存活5年1例(占9.1%),现有2例仍在随访中。结论手术切除为多原发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肺癌术后应防止治疗过度或化疗周期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诊断 外科手术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被引量:7
8
作者 江跃全 陈诗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电视胸腔镜监视下手术治疗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21例(VATS组),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58例(胸引组)进行比较。结果:VATS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住院死亡。术后...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电视胸腔镜监视下手术治疗60岁以上自发性气胸21例(VATS组),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58例(胸引组)进行比较。结果:VATS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住院死亡。术后胸引时间、住院天数与胸引组比较,显著缩短,死亡率及复发率显著降低,8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术后后均得到恢复。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仍为安全可靠的手术,并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老年人 自发性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及常规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明建 李良彬 +3 位作者 温剑虎 吴庆琛 秦治明 杜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3-84,64,共3页
比较腋下小切口(TAMT)和前/后外侧切口(APLT)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效果。共72例SP病人接受了治疗,对其中40例采用APLT手术途径,而对另外32例则采用TAMT方法。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 比较腋下小切口(TAMT)和前/后外侧切口(APLT)治疗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效果。共72例SP病人接受了治疗,对其中40例采用APLT手术途径,而对另外32例则采用TAMT方法。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杜冷丁用量、胸引管安放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TAMT组与APLT组比较,在切口长度(7.6±1.1cmVS18.6±2.1.cm,P<0.01)、术后杜冷丁用量(102.8±58.gmg VS243.9±99.1mg,P<0.01)和术盾住院时间(6.4±1.3天VS8.9±1.5天,P<0.01)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两组病人术后随访均无复发。TANT法治疗SP疗效确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和不适,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符合“微创”外科的新观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外科手术 腋下小切口 TAMT AP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分子学检测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葛明建 李良彬 +1 位作者 王梅 张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取2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共104枚,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角蛋白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对两法测得的淋巴... 目的:评价RT-PCR法检测食管鳞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取2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区域淋巴结共104枚,将每枚淋巴结均分为两等份,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上皮组织特异性标志物角蛋白CK19基因的表达分析。对两法测得的淋巴结转移结果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例病人中,病理检查发现其中10例 (43.5%)淋巴结存在癌转移,淋巴结是否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CK19RT-PCR法不但证实了病理检查的结果,而且还另外发现5例病人存在淋巴结微转移,淋巴结转移与否与组织分化等级(P =0.035)和pTNM分期(P =0.024)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运用RT-PCR法检测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揭示食管癌固有的转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结微转移 分子学检测 临床 病理意义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铭 李良彬 +2 位作者 吴庆琛 温剑虎 秦治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 ,我科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才 4 2例 ,运用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术前激素的使用等...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方法 :1987年 1月至 2 0 0 3年 8月 ,我科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才 4 2例 ,运用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术前吡啶斯的明用量、术前激素的使用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影响机械通气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临床分型、病理类型 ,且呈正相关。结论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临床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血气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力平 陈国才 汪无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32-332,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围手术期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诊治肺部结节病灶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力平 江跃全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对肺部结节病灶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肺部结节病灶小于 15mm以下的 2 0例病人 ,采用胸腔镜将结节病灶楔形除 ,送冰冻切片而确诊 ,恶性者进一步作肺叶切除术。结果 :14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为恶性 ,占 70 % ,全部为IA...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对肺部结节病灶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肺部结节病灶小于 15mm以下的 2 0例病人 ,采用胸腔镜将结节病灶楔形除 ,送冰冻切片而确诊 ,恶性者进一步作肺叶切除术。结果 :14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为恶性 ,占 70 % ,全部为IA期 ,6例为良性 ,占 30 %。随访 12~ 36个月 ,平均 2 4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对肺部结节病灶 <15mm ,在抗炎 2~ 3周无效者 ,可采用胸腔镜确诊或进行肺叶切除 ,可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微创术 肺肿瘤 肺部微小结节 胸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永恒 向小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微创技术 小切口 闭式体外循环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1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力平 朱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31-632,655,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5 6 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年龄、术式、术前肺功能检测、术后血气分析的影响。结果 :5 6 2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 10 4例 (18.5 % ) ,年龄大于 70岁 ,全肺切除术分别占 38.77%及2 7....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 :5 6 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与年龄、术式、术前肺功能检测、术后血气分析的影响。结果 :5 6 2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 10 4例 (18.5 % ) ,年龄大于 70岁 ,全肺切除术分别占 38.77%及2 7.72 %。FEV1<5 0 % ,MVV <5 0 % ,FVC <5 0 %分别占 6 7.2 7%、4 6 .5 3%及 6 7.93%。术后 2 3例血气分析PO2 <6 0mmHg ,CO2 >4 5mmHg ,SO2 <0 .96 ,2 1例发生心律失常。后经气管切开 ,积极纠正缺氧 ,3天内心律失常消失。本组死亡 4例 (3.84 % )。结论 :全肺切除 ,大于 70岁 ,FEV1、MVV及FVC <5 0 % ,明显缺氧易诱发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临床治疗的循证医学观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明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9-360,283,共3页
关键词 肺癌 治疗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朝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外科手术 手术适应证 瓣膜替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带膜支架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18
作者 秦治明 吴庆琛 +3 位作者 李良彬 温剑虎 杜铭 葛明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病人的效果。方法:采用内镜法、直接法或手术法为晚期食管癌、吻合口狭窄、复发及食管-气管瘘病人21例置入22个支架。结果:除吻合狭窄50%(2/4... 目的: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病人的效果。方法:采用内镜法、直接法或手术法为晚期食管癌、吻合口狭窄、复发及食管-气管瘘病人21例置入22个支架。结果:除吻合狭窄50%(2/4)移位外,疗效满意,明显改善了病人生活质量。结论: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操作简单有效,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晚期食管癌的狭窄和食管-气管瘘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气管瘘 食管狭窄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手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
19
作者 吴庆琛 李强 +1 位作者 葛明建 陈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44-545,554,共3页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诊断和处理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 :对 3例开胸手术 (1例食管癌根治手术 ,1例贲门癌根治手术 ,1例右上肺叶切除术 )后发生...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syndromeofinappropriatesecretionofantidiuretichormone,SIADH)诊断和处理的一些相关问题。方法 :对 3例开胸手术 (1例食管癌根治手术 ,1例贲门癌根治手术 ,1例右上肺叶切除术 )后发生SIAD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71.4岁 (6 7.5~ 74岁 ) ;在开胸手术后第3~ 4天 ,不明原因出现精神症状 (谵妄状态 ) ,血钠 12 5~ 12 6mmol/L、尿钠 74 .9~ 10 1mmol/L、血浆渗透压 2 5 5~ 2 80mosm/kgH2 O及尿渗透压 5 4 0~ 6 95mosm/kgH2 O ;限水 80 0~ 10 0 0ml/ 2 4h 4~ 6天内血、尿钠及血、尿渗透压恢复正常 ,精神症状消失。结论 :本组开胸手术后发生SIADH均为老年人 ,常在术后第 3~ 4天左右以不明原因的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 ,根据血、尿钠及血、尿渗透压等可以明确诊断 ,通过以限水为主的治疗后可在 4~ 6天内治愈。SIADH原因可能与大型手术后应用呼吸机正压辅助呼吸、强烈精神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诊断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16基因缺失及突变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杜铭 李静 +2 位作者 曾昭淳 李良彬 张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 应用控制模板DNA量的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结果 40例中有13例发生纯合缺失,3例发生突变,缺... 目的 探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 应用控制模板DNA量的银染PCR-SSCP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16基因第2外显子。结果 40例中有13例发生纯合缺失,3例发生突变,缺失及突变率为40%。其缺失及突变率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P<0.05)。 结论  p16基因的缺失及突变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