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余才 胡国华 朱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73-575,579,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抗原Ki- 6 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喉癌组织中Ki- 6 7的表达 ,并与 12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 1例喉癌组织中Ki - 6 7的阳性表达率为5 3.6 % ...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抗原Ki- 6 7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喉癌组织中Ki- 6 7的表达 ,并与 12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 1例喉癌组织中Ki - 6 7的阳性表达率为5 3.6 % ,12例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 16 .7%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Ki- 6 7的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病人的不同性别、年龄、病程、肿瘤部位和TNM分期无关 (P >0 .0 5 ) ,但与吸烟、饮酒、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喉癌组织的病理分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结论 :Ki- 6 7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可作为判断喉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兵 余和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61,共2页
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临床观察李兵余和平(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耳鼻喉科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理疗科)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比较困难。脱敏治疗虽然有效,但因为疗程长,病人难以坚持,而且对... 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临床观察李兵余和平(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耳鼻喉科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理疗科)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比较困难。脱敏治疗虽然有效,但因为疗程长,病人难以坚持,而且对多抗原过敏者疗效欠佳。本文将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氦氖激光 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放疗鼻咽癌HNE-1细胞P-糖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驰 陈鸿雁 +1 位作者 舒艳 邱宗荫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1)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鼻咽癌HNE-1细胞有无生长抑制作用;(2)研究天然产物氧化苦参碱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放射前、后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MTT法检测长春新碱、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HNE-1细胞、放射后HNE-1(200)细... 目的(1)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鼻咽癌HNE-1细胞有无生长抑制作用;(2)研究天然产物氧化苦参碱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放射前、后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MTT法检测长春新碱、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HNE-1细胞、放射后HNE-1(200)细胞生长抑制情况;(2)免疫化学法检测氧化苦参碱、维拉帕米对HNE-1(200)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长春新碱、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加;(2)高浓度VCR对放射治疗后细胞HNE-1(200)的抑制率比对HNE-1细胞的抑制率降低了近50%,P值小于0.01,有显著差异;氧化苦参碱、维拉帕米对两种实验细胞抑制没有显著差异。(3)免疫组化检测细胞P-糖蛋白表达,结果为HNE-1阴性,HNE-1(200)阳性,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分别作用于HNE-1(200)细胞后P-gp表达弱阳性。结论(1)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鼻咽癌HNE-1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2)放射后细胞HNE-1(200)对长春新碱产生耐药;(3)低毒性浓度氧化苦参碱具有与维拉帕米相似的作用,能使放射照射后鼻咽癌HNE-1细胞株P-糖蛋白的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FINE-1细胞株 P-糖蛋白 MTT法 氧化苦参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血清铜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兵 范贤勇 +1 位作者 俸家富 李少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9-180,219,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铜 (Cu)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111例鼻咽癌患者和 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 (Cu)、铜蓝蛋白 (CER)及丙二醛 (MDA)浓度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铜 (Cu)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111例鼻咽癌患者和 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铜 (Cu)、铜蓝蛋白 (CER)及丙二醛 (MDA)浓度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脂质过氧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铜蓝蛋白 (CER)明显升高 (P <0 .0 2 ) ;血清铜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0 1) ;血清Cu和丙二醛呈明显相关性 (γ =0 .2 81,P =0 .0 0 3)。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铜 (Cu)与氧化应激反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氧化应激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端粒酶活性对鼻咽癌细胞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前 吴家廉 骆文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检测针对端粒酶的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对鼻咽癌HNE - 1细胞株bcl- 2及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PCR -ELISA法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 2和c -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 :鼻咽癌细胞株HNE - 1与 2 0 ... 目的 :检测针对端粒酶的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对鼻咽癌HNE - 1细胞株bcl- 2及c -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PCR -ELISA法检测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 2和c -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 :鼻咽癌细胞株HNE - 1与 2 0 μmol/L反义寡核苷酸共同孵育 1天 ,对其端粒酶活性抑制率为 6 1.6 %。而同浓度正义寡核苷酸 (S -ODN)对细胞端粒酶活性无抑制作用。 2 0 μmol/L反义寡核苷酸作用 2天后鼻咽癌细胞c -myc基因表达HSCORE评分由 3.6 5下降为 1.98,而bcl- 2基因表达HSCORE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 :该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此作用有序列特异性。该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了鼻咽癌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 ,而对bcl- 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端粒酶 癌基因 鼻咽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带蒂皮瓣在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丽洪 唐义辉 陈佩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73-474,共2页
目的:改进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修复方式,更好地恢复喉的通气、发声及吞咽功能。方法:为131例喉癌患者施行部分喉切除术,采用颈前带蒂皮瓣整复腔。结果:喉的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后,颈前带蒂皮瓣整复... 目的:改进部分喉切除术后喉腔修复方式,更好地恢复喉的通气、发声及吞咽功能。方法:为131例喉癌患者施行部分喉切除术,采用颈前带蒂皮瓣整复腔。结果:喉的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部分喉切除术后,颈前带蒂皮瓣整复喉腔是目前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带蒂皮瓣 部分喉切除术 临床应用 喉腔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耵聍腺腺瘤
7
作者 李兵 张宁 李素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外耳道耵聍腺瘤 腺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雄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姚红兵 李康泰 吴家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喉癌 雄激素受体 生物学功能 检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检测与喉癌相关性的研究
9
作者 余林 魏莲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8-59,共2页
检测32例喉癌、20例声带息肉和25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声带息肉和正常人,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血清SF水平升高与喉癌临床分期、分型、复发等因素有明... 检测32例喉癌、20例声带息肉和25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声带息肉和正常人,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血清SF水平升高与喉癌临床分期、分型、复发等因素有明显相关性。提示检测血清SF水平对喉癌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监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喉癌 血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DNA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鸿雁 陈佩君 李素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3-25,共3页
流行病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证实,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NPC)有密切关系。血清EBV-VCA-IgA,EBV-EA-IgA测定和聚合酶链(PCR)检测组织中EBV-DNA已用于NPC的临床诊... 流行病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资料证实,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与鼻咽癌(NPC)有密切关系。血清EBV-VCA-IgA,EBV-EA-IgA测定和聚合酶链(PCR)检测组织中EBV-DNA已用于NPC的临床诊断。本文评价上述方法在NPC诊断中的实用价值。85例病人双盲法测定血清EBV-VCA-IgA(I),EBV-EA-IgA(Ⅱ):鼻咽活检组织用PCR法检测EBV-DNA(Ⅲ)和组织病理检测(Ⅳ)。组织病理学证实:NPC57例;非NPC28例作为对照组。57例NPC中,(Ⅰ)、(Ⅱ)、(Ⅲ)的阳性率分别为66.7%,21.1%,80.7%;(Ⅰ)+(Ⅱ),(Ⅰ)+(Ⅲ),(Ⅱ)+(Ⅲ)或(Ⅰ)+(Ⅱ)+(Ⅲ)的阳性率分别为21.1%,56.1%,19.3%,19.3%(P<0.005)。28例对照组(Ⅰ)、(Ⅱ)或(Ⅲ)的阴性率分别为75%,100%,100%;(Ⅰ)+(Ⅱ),(Ⅰ)+(Ⅲ),或(Ⅰ)+(Ⅱ)+(Ⅲ)均为对.4%(P<0.005)。本组结果提示,PCR法检测EBV-DNA具有灵敏度高(NPC的阳性率高)和特异性强(对照组的阴性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聚合酶链反应 EB病毒 诊断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